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领导讲话 >> 正文
在“二十一世纪的上海工人阶级”研讨会上的讲话

  (二○○二年十一月四日)
  包信宝

同志们:
  
  今天,上海市总工会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在此联合召开“二十一世纪的上海工人阶级”研讨会。通过研讨对我们今年开展的上海市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的成果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展示,并通过新时期上海职工队伍变化发展的大量数据和事实,凸现时代变化、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轨迹,展现上海工人阶级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刚才汪兰洁同志所作的主题报告以及其他三位同志所作的专题报告,都从不同的层面揭示了十年来上海职工队伍的基本状况、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两位专家的发言,从理论的角度对上海市工人阶级的变化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社科院尹继佐院长的讲话为我们进一步拓展研究深度、丰富理论内涵开阔了思路。下面,我就如何更好地运用调研成果,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谈三方面意见。
  
  一、2002年上海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的主要成果和重要启示
  
  上海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是今年上海市总工会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新时期推进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掌握上海职工队伍和工会工作的基本情况,研究新时期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关于新时期工人阶级地位作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大型城市工会工作的新格局打好基础,为明年上海工会召开“十一大”作好准备。这项工作在市总的统一部署下,得到了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各区、县、局(产业)工会都及时组建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在力量组织、时间安排和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了充分保证,并在倡导深入的调查作风、把握科学的调查方法、力求调研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全市共有33个区县局(产业)工会参与了重点课题的调查,有127名工会干部成为20个重点课题组成员,通过开展各类问卷调查、典型调查、座谈访谈等,汇集了大量真实可靠、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初步完成了20个课题的调查研究报告,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上海职工队伍分布结构、职业结构、年龄结构、文化技能结构等基本情况;职工队伍群体利益变化,以及各群体形成原因、基本特点、利益差异、地位作用、变化趋势等基本状况;职工在劳动就业、劳动关系、民主管理、文化技能、思想道德、生活保障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工会的组织状况,特别是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组织的组建和工作运转状况;广大职工及从业人员对新时期工会工作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和工会工作自身特点的基本理论思考和观点,提出了关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规章制度、机制建设、工作方法等方面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回顾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的工作进程,可以说大家认识比较到位、工作比较扎实、成绩比较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这是我们在调查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一思想路线的结果,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群众这一优良作风的结果,始终坚持统筹规划、多方协作、步调一致这一组织方式的结果。在今年的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社科院有关专家学者和市工运研究会专家委员、政策咨询委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在调研方案设计、方法确定、报告论证等方面给予我们许多悉心指导和热情相助,借此机会,我代表上海市总工会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新时期上海职工队伍状况的深刻变化,展望二十一世纪上海工人阶级的发展前景,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系列重要的启示:
  启示之一,必须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这是工人阶级始终保持先进性,坚持主人翁地位和作用的时代要求。上海工人阶级队伍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与时俱进是新时期上海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强化自身素质,紧跟时代步伐是上海工人阶级的主流,只有始终保持工人阶级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才能坚持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和作用。上海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广大职工群众施展才能创造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又在不断检验和呼唤职工素质的自我完善、综合竞争能力的自我提升。十年来的发展证明,上海工人阶级只有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在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中提高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参与能力,才能日益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新型劳动者,成为党的坚强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启示之二,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动摇的基本方针。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工人阶级作为现实生产力的代表者和创造者,始终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前沿,推动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工人阶级不仅是发展公有制企业的依靠对象,同样也是发展多种所有制企业的依靠对象;职工群众应该而且有能力参与国有企业的民主管理,同样应该而且有能力参与非公企业的民主管理。随着非公企业的快速发展,职工参与社会事务和企业管理的内容、形式方法将会有所创新、有所变化,但依靠职工群众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推进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不会改变。贯彻好“全依”方针,就是要真正做到在政治上保证,在制度上落实,在素质上提高,在权益上维护,使我们的政策措施始终获得职工群众最广泛的真诚拥护和积极参与,从而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启示之三,必须始终保持与职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依法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是群众工作必须贯穿始终的生命线。许多职工群众顾大局,识大体,承担了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主要成本,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工会作为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要满怀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他们的根本利益。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实事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职责,解除职工的实际困难和燃眉之急是工会工作重点。只有找准工会工作与职工群众需求之间的结合点,工会才能得到职工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只有走群众路线,提高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工会才能增强在广大职工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这是工会的使命所在,又是工会的活力之源。
  
  二、上海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发展对新时期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上海工人阶级继承发扬“带头羊”精神,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为上海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各行各业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同时,伴随着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步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的过程中,上海工人阶级队伍内部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今年,我们通过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初步构画了跨入新世纪的上海职工队伍的新变化与新特点。对此,我们要坚持以发展的眼光,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分析研究促成这些新变化新特点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原因,从而深刻领会江总书记对新时期工人阶级队伍的精辟论述,及其对工人阶级地位作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一)上海职工队伍不断壮大,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职工群体结构正在形成。调查表明,上海职工队伍群体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工人规模逐步缩小,高新技术、支柱和新兴产业规模扩大。职工队伍呈现出流动规模大、流动速度快;向多种所有制企业流动;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等特点。仅从机电、纺织、轻工三个行业统计,传统国有企业的职工就从原来的165万多人,下降到现在的约50多万人,而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房地产等重点发展行业的职工队伍已发展到78.38万人。二是随着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商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职工队伍迅速壮大。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从1991年底的244万增加到2001年底的355万多人。三是随着扩大开放政策的实施,外商投资企业职工队伍不断扩展。上海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台港澳投资企业已有19681家,职工总数达60.78万人。四是随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私营企业职工队伍迅速扩张。截至2002年6月底,注册的私企总量已近20.78万户,从业人员已超过200万人。五是随着城市管理社会化和市场化,新社会组织职工队伍渐显雏形。上海目前仅中介组织就有1.3万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七是随着城乡人口流动的变化,外来劳动者队伍迅猛发展。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上海外来人口共有387万人,其中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人员有284万人,约占总数的73.4%。
  分析上海职工队伍分布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所有制结构变化对不同职工群体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为不同职工群体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转变对不同职工群体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为不同职工群体的形成增添了新的动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为不同职工群体的形成拓展了现实空间。经过调研可以初步判断,从总体上看,上海职工队伍的群体结构变化正朝着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方向发展,总体结构呈现优化、合理、协调的发展趋势,职工队伍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扩展,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加入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行列。
  (二)上海职工队伍综合竞争能力增强,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调查表明,上海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主要反映在:一是职工队伍知识和技能结构发生变化,专业技术人员的总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中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在职工总量中的比例有所提高,上海职工队伍正从以体能型为主向以智能型为主的结构转变。二是职工思想道德观念明显变化,广大职工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充满信心;对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建设的成就普遍认同;对改革的认同感和承受能力不断提高;爱岗敬业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理念不断确立;法制观念和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增强;民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明显提高。三是职工的现代科技知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有所提高,拥有复合技能的职工比例在不断上升,掌握电脑、外语等通用技能的职工人数在逐年增加,职工的科学文化素养也有一定增强。
  上海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得益于上海历届市委始终如一地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得益于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得益于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得益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得益于上海工人阶级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优良品格。事实上,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的加快,既是这些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又是新时期工人阶级对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变化的适应和推进,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直接体现。
  (三)上海职工队伍劳动关系发生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利益格局和劳动关系正在逐步调整。调查表明,职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权益实现程度出现了差异,劳动关系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显露,这对新时期工会更好地履行职能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课题。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当前有四项工作需要引起我们关注:一是职工就业方式的变化要求工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由于大量从业人员进入无上级主管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就业,对工会原有的组织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加大建会力度,采取多种建会形式,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有企业,就在哪里建立工会。把流动和分散的职工组织起来,团结在党的周围,是工会组织服务于新时期党建,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权益的基础工程。二是职工就业的市场化和契约化状况要求工会加强劳动关系的协调力度。据统计,从1997年至2001年的5年间,上海劳动争议案件的平均增幅为24.35%,近两年来,因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在增多。因此,尽快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工作极为重要的任务。三是组织形式和利益关系的多样化要求工会创新职工民主管理的方式。调查表明,上海职工的民主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希望体现主人翁地位的愿望较为强烈。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坚持在国有企业推进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在提高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在非公有制企业探索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多种途径的职工民主管理,充分保障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益。四是劳动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要求工会加大对困难群体的维权力度。上海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登记失业人员、离岗人员、退养人员、协保人员,这一群体中有相当多的人员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工作和收入也处于不稳定状态,保障他们就业和生活等基本权益,也是各级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认识到,职工利益格局多元化和劳动关系市场化,是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必然现象,工会要善于利用其合理积极的一面,引导职工提高劳动效率,实现自我价值,激发竞争活力,要致力于维护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和统一,维护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社会影响的重要力量。
  
  三、全面贯彻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上海职工队伍建设
  
  今年的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次,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工人阶级躬逢盛世,亲身经历并推动着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总体呈现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品格和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要在新的形势与任务面前继续发挥好上海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尚有待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形成的20个调研报告从不同的视角对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出了各自的思路和对策,很好地体现了调查研究来自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预期目标。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还要化力气、下功夫加强对调研成果的开发和运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职工队伍新的变化特点,增强各级工会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开创性。
  第一,要从“三个代表”的要求出发,进一步推进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党和国家的一条根本方针。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党要始终保持自己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变,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带领广大职工走在企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列。”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就业方式、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不会动摇工人阶级的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的主体部分,仍然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为此,我们各级工会一定要把进一步推进贯彻党的这一根本指导方针作为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性工作。认真分析大调查的数据和资料,深入了解职工群众的呼声和要求,着力研究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职工群众主人翁积极性的实现途径和有效方法,推动这一方针在企事业单位中得以真正落实,在职工群众中得以深入人心。
  第二,要从“三个代表”的要求出发,推进职工素质工程,进一步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热情正与日俱增,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竞争能力的紧迫性、自觉性正不断增强,对素质工程的认同度也有显著提高。同时,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形势下,上海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人才资源仍相当紧缺,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上海的工人阶级要保持自身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成为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就必须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努力转变观念,不断更新知识。工会组织要想职工群众所想,急职工群众所急,把他们提高知识能力的自觉要求纳入职工素质工程的总体规划中,认真抓好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素质工程,继续整合工会的教育培训资源,为职工创造更好的进修条件,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继续推进技术培训、技能比武、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技能和技能等级;继续调整充实培训内容和方式,满足不同层次职工群众的不同需求;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落实激励措施,鼓励职工通过多种途径自学成才、岗位成才。我们要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站在服务大局工作、维护职工发展权益的高度,把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切实摆上议事日程,并努力做到同上海构建学习型城市、加快人才高地建设、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大政方针相衔接、相配套。
  第三,要从“三个代表”的要求出发,加强劳动关系的协调,进一步推动基层民主进程。工会是社会经济关系主要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在调整劳动关系中处于重要位置。当前劳动关系继续呈现市场化、契约化,利益格局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态势,今年的大调查在劳动就业领域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对工会如何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把此项工作放到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要坚持推进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设,扩大已有的工作成果,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监督保证机制,利用学习宣传“两法一条例”的有利时机,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和水平。要坚持抓好厂务公开,探索非公企业民主管理,推动职代会制度建设。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办、国办下发的“通知”精神的认识,并结合上海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增强厂务公开的实效,扩大厂务公开的领域。力争非公企业民主管理有更大的突破,并通过专题调研形成理论框架和工作意见,推动不同所有制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四,要从“三个代表”的要求出发,加强基本职能的落实,进一步调动和团结一切积极因素。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工会的基本职能是维护,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这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度一致的。当前,上海职工队伍建设还有一些难点,一部分职工群众的生活与工作还存在暂时的困难。工会要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必须高度重视从源头维护,要把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工会的政策主张,为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提高工会参政议政的水平。必须高度重视为广大职工办实事,要在促进就业服务、推动帮困送温暖、完善互助互济机制、健全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等方面,继续拓展工作空间,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同各种职工群体的广泛联系,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吸引和组织到工会中来,把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职工最大限度地纳入工会的工作视野,最广泛地团结一切积极因素,为上海新世纪的宏伟蓝图增光添彩。
  同志们,二十一世纪的头一、二十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的五年,是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欣逢这个百舸争流、千帆竞举的伟大时代,让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抓住机遇,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共同推进新世纪上海工人阶级队伍建设的新飞跃,共同开创新世纪上海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新局面,共同擘画新世纪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面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