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领导讲话 >> 正文
陈豪同志在上海职工职业精神论坛上的讲话

  (二ОО三年十二月四日)

同志们:
  今天,上海市总工会和解放日报在这里隆重召开上海职工职业精神论坛。今天的会议开得很好,来自本市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就新时代的职业精神发表了很好的见解。市文明办副主任陈振民同志和解放日报副总编陈大维同志也发表了很好的讲话。今年以来,市总工会按照市委要求,在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了上海城市精神大讨论和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结合提高职工综合竞争力,争做可爱的上海人,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开展“弘扬城市精神,培育新时代职业精神”活动。通过今天的论坛,我们希望进一步推动职业精神的培育,使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化为广大职工的生动实践。
  一、深刻认识弘扬城市精神,对于推动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深远意义
  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确定了上海新一轮发展目标,同时提出以弘扬“申博精神”为新起点,努力培育和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时代风貌的集中展示,是凝聚人心、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提高市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与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必然需要。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实践中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就要用城市精神这面旗帜来凝聚人心,引领人们不断奋发向上,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层次。一个城市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形态、功能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的现代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工会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应该看到,城市精神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中培养和生长起来的。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就是要倡导、发掘、弘扬和优化关系城市发展的精神内涵。培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职业精神既是城市精神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内在动力。培育弘扬职业精神,是深入开展职工“素质工程”和塑造城市精神的推进器。当前工会组织抓职业精神的培育,是弘扬城市精神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有助于工人阶级先进性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上海工会在职工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发挥了自身优势,创造了不少有效载体,为培育上海城市精神奠定了基础。如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实施“上海职工教育保障计划”;发出《上海职工职业精神倡导公约》等。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引导广大职工弘扬城市精神,努力培育职业精神,做“可爱的上海人”,为2010年举办最精彩的世博会,为推进上海新一轮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努力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在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大会上的祝词中指出:“工人阶级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发展先进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是同工人阶级推动历史进步的伟大作用相辅相成的,也是同工人阶级自身的全面发展紧密联系的。只有不断提高包括政治觉悟、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内的整体素质,工人阶级才能进一步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这为我们弘扬城市精神和培育职业精神,提供了新的动力。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上海工人阶级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上海现代化建设的每一项重要成就,都凝聚着上海工人阶级的智慧和力量;上海改革开放的每一次历史性跨越,都与上海工人阶级的贡献紧密相联,上海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与时代同步发展。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和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宏伟目标,上海工人阶级要承担新的使命,应对新的挑战,就必须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洗礼和考验,为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作出贡献,已成为上海工人阶级在新形势下发展先进性的必由之路。当前,多种所有制的形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入WTO以后的国际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为工人阶级带来巨大发展契机的同时,也给工人阶级的自身素质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何直面挑战而不退却,直接影响着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也是对新世纪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好检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客观上也要求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始终保持先进性。工人阶级的觉悟、知识和能力,直接影响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只有工人阶级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才能为党的先进性提供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广大劳动模范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劳动模范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不仅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传统美德,而且生动展现了各个历史时代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一代又一代劳动模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知难而上、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鼓舞广大职工群众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精神动力。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就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如在航天事业发展中形成的航天精神和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形成的抗非典精神,这些都是我们的生动教材,工会要大力宣传这些先进思想和事迹,以使城市精神和新时代的职业精神进一步融入城市生活和每个职工的职业活动,为上海的新一轮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三、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努力培育与上海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的职业新人
  提高上海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职工综合竞争力,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是新形势下工会开展职工“素质工程”的主要目的,职工“素质工程”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提升上海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职业精神又是职工素质的内核,我们一定要深化职工“素质工程”。据有关部门从现代职工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对上海职工的综合素质进行综合对比和抽样分析,当前上海职工综合素质,其社会适应度为48%,总体水平低于WTO的要求。据去年市总工会开展的职工队伍状况调查,上海职工的文化技能素质还存在五个不适应:一是职工文化结构不适应;二是职工技术能力不适应;三是职工知识层次不适应;四是学习能力不适应;五是职业培训不适应。职工队伍中存在的这种知识老化、技能单一、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缺乏、新生劳动力素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制约了上海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我们要树立危机意识,化大力气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全面提高上海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劳动能力,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上海的新一轮发展,必须提升知识、文化和核心技术的集纳、储备、应用的功能。提升城市的学习力,已经是当务之急。上海作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前卫城市,职工素质和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职工的综合竞争力,应该是职工素质工程的核心目标,职工综合竞争力集中体现为职工的现代社会意识和综合能力素质。增强职工综合竞争力,首先要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等现代社会意识,其次,要增强职工的综合能力素质。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全方位的,职工要立足社会,不断发展,除了要具备较好的观念、知识、心理、身体等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综合能力素质。我们要帮助职工尽快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复合知识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岗位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造发明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使职工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从而牢牢地立足于社会,立足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上海工会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已经进入第三年,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思路、工作、方法等各方面都要做到与时俱进,使职工素质工程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大胆探索新形势下深入开展职工“素质工程”新思路、新内涵和新途径,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创新载体和方法。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不能光注重文化、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职业精神、职业素养,我们要根据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培育一大批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劳动者。要继续广泛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深化职工读书活动,牢牢把握以学习促进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倡导和推动职工终身学习。职工素质工程还要以弘扬城市精神和培育职业精神为重要内容,成为教育和培养一大批新时代的职业新人的过程,和职工职业生涯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和职工的品格修养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着力于造就一大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符合的职业新人。全市各级工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市委的领导下,奋发努力,开拓进取,大力培育既具有光荣传统,又富于创新特质的新时代职业精神,为推进上海新一轮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