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见过新闻报道里的实验室检测病毒或参与流行病学调查的疾控战士,但在隔离服背后,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疾控人的艰辛。1月20日,市卫健委通报上海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正式打响了上海防控疫情的全民战役。在上海,最早启动“战时模式”的就是疾控部门的“隐形卫士”。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上海防控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有疾控人洒下的汗水、留下的智慧。 他是疾控部门“灵魂” 去年12月,湖北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传来,孙晓冬就高度警惕,这个病会不会来上海?我们应该怎么做?他召集相关部门开会后,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疫情动态,很快就出了风险评估报告和应对预案。 疫情初期,他带领团队制定形成了20多个符合上海实际的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具体方案,为落实全市整体防控策略提供有力支持。随着疫情变化,团队又连续推出了五版上海防控方案,并在全国率先推出院内感染控制、特定人群防护、各类现场消毒指南、小区单位针对性防控指引等,指导基层切实落实防控措施,使疫情尽可能被控制在最小范围。 医疗是处理存量,疾控则是控制增量。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是传染病防控的最为重要工作之一,小年夜开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开始快速增加,虽有流调梯队,但人手还是紧张。孙晓冬统筹市区两级人员组建550人的流调队伍,后扩充到700多人,24小时轮班制,做到24小时内快速查明感染来源;对少数“疑难”病例,他加强派兵遣将力度,细细排摸、逐一击破。 比如,1月26日和29日,黄浦区和宝山区分别发生聚集性疫情,5个病例都没有疫区暴露史,感染来源不明。黄浦的2例病例说,曾和几个朋友聚餐,其中的朋友恰好在宝山确诊了。进一步排摸发现,宝山的3例病例在1月上旬曾去过安徽蚌埠,有2例在蚌埠逗留期间曾多次到某健身房。后来,安徽蚌埠宣布,当地已确诊5例病例和这个健身房有关。 为第一时间排摸密切接触者,落实密接管理,孙晓冬筹划组建了“密接追踪办”。很多密切接触者通过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环节就可找到,但对于病例的同乘人员,如飞机、列车、汽车、轮船这些交通工具上的密切接触者,就需要“追踪办”来协调查找,及早排查确认并落实防控措施。 2月26日,市疾控中心收到宁夏中卫的一封协查函,告知一确诊病例曾从莫斯科飞往浦东机场,要求开展协查。确诊病例2月20日飞离莫斯科,但22日才从上海离开,其间去过的场所相当关键。由于确诊病例在上海逗留期间的记忆并不清晰,这增加了工作难度。追踪办通过周密排查后锁定,该患者在上海的密切接触者共有86人,找到全部人只花了不到2天时间。至今,这样一个临时成立的部门已完成近两万人次的追踪,收到和发出协查函1300多份,其中工作量最多的一天,光协查函就发了140多份。此外,追踪办累计从密切接触者中发现确诊病例120余例,有效避免这些病例成为新的传染源。 他带领团队守国门 3月初,当国内疫情防控趋好时,上海又迎来新挑战。随着输入性病例风险增加,上海的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已成疫情防控的关键场所。孙晓冬果断派出首批3名业务骨干进驻机场,和海关、边检、机场运营指挥中心(AOC)通力合作,形成防控大闸的“四道齿轮”,强化机场疫情防控专业力量,为国“守门”。 此前,市疾控中心从未参与过这样的任务,没有可参考的经验,孙晓冬带领大家摸索工作方案,提出专业思路和建议,把疾控工作顺利地接入到现场处置体系里。孙晓冬介绍,最多时曾派出40人轮流进驻机场,对旅客流调、申报健康云、症状筛查、采样、送医、隔离及出关后分流转运(如集中隔离、转机等)的全过程信息进行梳理、汇总和报告,使得后方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治”。 因国外疫情发展很快,在机场的管理措施也跟着动态变化。每一个新指令下来,要迅速切换、完成新操作,需要多方协调。孙晓冬说,这个驻点使卫健委和疾控后方工作组能更及时得到重点对象信息和现场工作流程变化信息,迅速采取行动,也在海关、边检、机场等和120急救体系、定点医院、各区临时集中留验点、集中隔离点等之间架起桥梁,相当于给闭环的每个节点再加上一把锁。 聚光灯后隐形卫士 经历疫情防控的两个阶段,前后过去了3个月,孙晓冬说,自己主要在做协调整合和统筹全市疾控资源的工作,具体事情都由疾控中心所有兄弟姐妹配合完成,包括开展疫情防控综合协调、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密切接触者管理、重点场所消毒、健康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没有大家的辛苦付出,就没有现在的成绩。 记者曾在疾控中心多次采访孙晓冬,印象深刻的是他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泡面。他笑说,这是大家为他准备的“能量”,疫情初期,他和同事以单位为家,常常几十个小时不回家,那是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上海启动一级响应后,工作量激增,但那时我们对病毒还知之甚少,说实在的,心里也没有很大把握,只能不断在探索中调整作战模式。” “孙主任对我们年轻人很关心,看到我们加班,常请我们喝咖啡。”市疾控中心新冠防控综合协调组密接追踪办公室负责人张放说,孙晓冬惦记着每一个他派出去工作的员工。有一次,一位年轻员工因火气太重流鼻血,这件“小事”让孙晓冬紧张不已,多次询问,“有没有其他症状?要不要去医院看看?”事后,有员工“嘲笑”他,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他却说,很多员工为了上海的防控工作,一直没好好休息,他心里愧疚,所以要把每一个人关心好。但其实他自己也无暇顾及家人,周末和节假日他一直坚守岗位,父母只能从媒体采访报道中看到他的身影。 孙晓冬战斗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30多年,他以卫生防疫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多次参与公共卫生领域重要事件。比如,曾先后参与2003年SARS、2006年上海首例H5N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疫情、2008年的手足口病疫情、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1年的新疆输入性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疫情的处置;成功组织应对了2008年初发生的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等工作和多次疫苗安全事件。 对比2003年SARS疫情处置,孙晓冬感觉到,现在我们的经验更丰富了,防控设施更先进了,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交流也更顺畅了。上海市疾控中心建成20多年,一次次成功对抗传染病的经验,为上海市民构筑了一道牢固的防疫屏障。打个比方,马路上有个钉子,划伤了不少人,医生为他们包扎、治疗;但也有人,默默地想办法将钉子拔掉,从此不再有人受伤。做这项工作的,就是聚光灯背后的隐形卫士——默默守护城市健康防线的疾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