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首家海派文化主题书店——海派书房惊艳亮相,这是疫情期间沪上第一家新开业的实体书店,也是大隐书局在沪开出的第十家直营门店。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书店品牌,不到四年大隐书局遍布全市,走出“契合当地社区属性、输出文化服务终端”的特色之道。 “逆势”开新店,宣告了实体书店从业者对上海、对行业的坚定信心。“五一”小长假期间,大隐书局呼应上海“五五购物节”,旗下各门店推出图书5.5折起的优惠活动,以及机器人模型编程互动等活动,吸引更多市民走进书店,感受阅读的力量。“从图书卖场蜕变为能呼吸、知冷暖的书香磁场,需赋予实体书店更多的文化体验可能,让书店内化为日常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隐书局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刘军打了个比方,书店的存在可以帮助社区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IP”,好的书店不仅是复合跨界文化消费空间,也应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能量场。 “逆势”而开,迎风绽放,特色新店以书香赋能城市公共文化供给 很多人还记得大隐书局第一家店——2016年,武康大楼店门口多了两张长凳,因门口是公交车站台,书店特意将店门往后挪了约十平方米,为候车人提供能避风雨的临时歇脚处。当时正值酷暑,周围没有便利店,书店向过往行人和读者每天赠送500瓶矿泉水……一份份低调的善意,在市民中口口相传,不少人专程到书店打卡。 四年来,这份人文情怀伴随着大隐书局陆续开出杨浦创智天地店、临港湖畔书局、虹口白玉兰广场店等十家门店,同时承担傅雷图书馆等三家图书馆的日常运营。“战胜疫情、拥抱春天,当下实体书店尽管面临压力,但一定会顽强生长。”在刘军看来,书店除了做大,还可以做深,尤其是在上海寸土寸金的商业地段,打造一些主题突出、受众细分、业态丰富的专业书店,或许是实体书店尝试的方向。 因此,新开的海派书房以“老情调、新海派”为文化标识,萃选了海派文学、海派艺术、海派建筑等类别图书,书店还为上海年轻设计师打造海派主题文创的互动、展示、销售平台,与书架比邻的共享琴房将引入上海音乐学院师资和“雅马哈艺术家”驻店,为街区居民创造钢琴艺术体验、多业融合的魅力空间。今年6月起,海派书房将放大文化名家效应,联合叶辛、赵丽宏、陈光宪、张军等沪上文艺家,举办海派音乐、海派文学、海派戏剧及海派美术的艺术导赏、文化体验和专家讲座等活动。 “为守望者暖茶,为夜行人燃灯”,一直是大隐书局的宗旨。在刘军看来,新时代的书店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不再只是简单的售书与买书;暖茶与燃灯,意味着书店更有人情味,更有社会担当的自觉。而以书香赋能社区地缘文化,摆脱“千店一面”的连锁复制模式,才能与居民产生真挚深切的互动,成为令当地读者流连忘返的家门口书房。 以目前营业至晚上十点的创智天地店为例,当大学路沿街餐厅和咖啡馆渐次亮起灯光,书店就散发出独有的磁场效应。“书店周边分布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和百余家科研院所,有显著的三多——大学生多、年轻白领多、软件工程师多,这一带夜生活相对活跃。”据书店负责人透露,正是捕捉到“三多”人群的读书、社交需求,书店主打亲民时尚牌,融入周边餐饮、休闲的夜色经济格局中。 而大隐湖畔书局则因地制宜打造鲜明的旅游主题书店特色,拓展了滴水湖的旅游内涵和服务功能。作为临港地区文化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书店推出灵活的共享图书模式,丰富当地公共文化内容的供给。 叠加新功能新业态,线上线下合力为书店导流 有业内人士指出,突发的疫情对于实体书店来说,也是调整业态、优化阅读体验的机会。无论是接轨线上直播带货、试水“外卖”增加销量,还是通过多元化发展、探索跨界经营打造差异化竞争,背后都折射了实体书店的转型努力。 不满足于仅仅开一家店,大隐书局不断修炼内功,成为有能力输出服务的文化终端。最近大隐书局首次走出上海,布局长三角文化版图,将于今年7月在苏州打造“云栖时光”文化融合项目,试验阅读场景和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尝试商业项目和公益文化的碰撞。刘军透露,目前沪上多个店面的图书零售收入只占书店总营收的40%,约六成盈利则来自输出专业团队、文化服务,比如和沪上多家社区、企业、艺术场馆合作,参与上海重要节庆活动的品牌策划、建筑空间的整体设计、名家资源的文化产品策划开发等。 努力自救“造血”,挖掘更多盈利模式,书店才能活下去、活得好。3月中旬,大隐书局五家门店入驻外卖平台饿了么,不仅卖图书、杂志,还可以下单文创产品、玩具、卫生防护用品,各种优惠活动颇为醒目。“虽然目前整体外卖订单量有限,但至少迈出了尝鲜的第一步。”有学者认为,当书店摆脱“从出版社拿来书放在书架上,赚个批零差”的老概念,深耕“内容服务”和“模式输出”,才能从单一商品售卖平台向具有特色的文化交流场所转变,助力书店开拓文化资本、增强粉丝黏度,内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