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主办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上海高校智库学术研讨会暨新解放教育讲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 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如何做到“像绣花一样”精细化管理?如何以人民为中心,提高上海大数据服务的能级与水平?人民城市,如何与长三角一体化“同频共振”?……研讨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者专家,紧扣“人民城市”的热点问题,结合多年来的学术研究,纷纷建言献策。 真正把市民参与落到实处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与城市工作的具体结合,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让城市真正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如何从“管”理到“治”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吴建南表示,虽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大不相同,治理强调了利益均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特征。如果说城市管理的主体是自上而下的城市政府体系,那么城市治理不仅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更要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曾刚提出,建设人民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实现全民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人人有机会、人人幸福。这就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信息发布,真正把市民参与、全民参与落到实处。同时,我们应该重视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提升城市产业国际竞争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宜居宜业环境。例如,可以利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契机,通过发展研发产业、工业设计,为广大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提高大数据服务的温度 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建设一流城市的“着力点”。 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周鸣浩认为,经历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大家渐渐开始认识到,高超的规划建设水平绝非构成一座伟大城市的唯一条件,建设完成后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的能力才是检验一座城市是否真正伟大以及能否将这种伟大延续下去的决定性因素。 那么,究竟有什么办法来同时提升“管理端”和“治理端”的效能,将其紧密融合,真正构建起一个“治理框架下的城市管理体系”呢?“一网统管”或许将是解开这一难题的那把“金钥匙”。“一网统管”将原本分散独立于不同条线块面的各种城市管理力量以及社会各类已有或潜在的治理力量联结、整合与互融,并赋予其统筹协同、互联互动的能力。由此,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带动了管理端与治理端的融合。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则提出,数字治理不是要打造一个见不到人的“无人”政府,而是一切都要以人民的满意度为标准,这是大数据服务的根本方向。在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城市治理过程中,更需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大数据服务的温度。同时,大数据服务不能完全被技术所左右,要把握好大数据服务的尺度,防止技术至上的数据中心主义,防止数据迷信。 生活生计生机有机结合 未来,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将更注重多方面参与和人尽其责的共同体思维。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当前深度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发展理念的重要路径。 上海大学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友梅认为,未来上海基层党建需要探索嵌入式工作机制,以促进活力与秩序良性相依的新格局。一方面,党建的多层次引领功能要更注重“软”的价值引领、思想引领、人才引领和项目引领,进而形成能够激发和调适活力的嵌入式的柔性引领;另一方面,更具开放性的党建工作网络和平台,要为基层社区自治与共治所需的公共性的形成提供重要的赋权机制,进而不断激发多元治理活力。 “建设人民城市,需要将生活、生计和生机有机结合起来,三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这三者构成人民城市的最大民情。因此,社会政策的制定需与产业政策同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首席专家何雪松表示,深植中国社会的“仁”“和”“美”可以成为人民城市建设的精神基础,“仁”是一种平等观,所有人不因差异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人民城市是平等包容所有人的共同体;“和”意味着整体与团结,是“和而不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寻求整个社会或人群之间得以团结的基础,从而实现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现自己天赋,同时接纳各自特色,进一步实现“美美与共”的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民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