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至16日,上海国际应急防疫物资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帮助下由上海企业研发,面向新冠疫情的多功能隔离舱在展会上亮相。隔离舱外观为四四方方的箱式房间,可拆卸和实现正负压转换,集成多项先进技术,能够满足快速大规模组装临时隔离区域的需求,助力国内外抗疫。 疫情期间快速诞生 “当时看到有医护人员感染,我心里很难过。”华舱科技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工程师杨光华博士说,疫情突然来袭,举国协力抗疫的过程中涌现许多感人事迹,作为医学专家,他从中看到了一个国内研究人员的盲点,“我就想到,能不能做出可以拆卸的隔离舱,可以快速搭建出一片隔离病区?这样既能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还能防止病人之间交叉感染。” 隔离舱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气体分子会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这就是扩散现象。如果控制住室内室外的压强差,就能实现气体的单向流动。换言之,当舱体呈负压状态时,内部空气压强小于外部,就能阻止室内含有病毒的空气向外泄露。相反,正压状态则保证舱体内空气不受外部环境污染。通过调节正负压,一间隔离舱可以实现从样本无接触式快速采集,到样本检测,再到确诊人员隔离的全流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轻松。疫情期间大批工厂停产,杨光华团队经常找不到合适的零件,研发生产过程一度搁浅。在得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多家政府机构的关心帮助后,华舱科技复工一周就生产出了产品样板,并顺利通过相关部门质检。目前迪拜一家医院已经订购150间,还有多国购买方正在商谈,华舱科技也将数间隔离舱无偿捐献给北京和上海的几家三甲医院。 灵活多变科技感强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了隔离舱样品,深银灰色外壳,内部面积约五平米,可以像积木般拆成一片片,便于储存和运输。需要使用的时候再拼接好,从内部用密封胶填满缝隙,来保证其密闭性能。出现在展览会上的样品,就经过多次拆卸组装。“一间隔离舱,9人一组的团队半小时就能组装完成。”杨光华介绍,灵活多变是隔离舱的一大特色。 虽然体积不大,但隔离舱承载着满满的科技感。它拥有类似于P2实验室的过滤系统,滤膜孔径极小,洁净度达到10-15万级;抗菌墙体和内置紫外线灯有效隔离与消杀病毒;马桶自带降解消毒排泄物功能,可以5天清理一次;此外还有一些暖心设计,如循环系统风机设置在舱外,病人不会被噪音(≤65dB)所困扰,室内还附带娱乐设施等等。 这件隔离舱不仅适用于新冠肺炎以及其它烈性传染病患者的采样与隔离,还能够变身为癌症患者的“保护舱”,有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例如白血病患者做完骨髓移植手术之后需要无菌环境,便可以居住在调整为正压之后的隔离舱中数日。 疫情期间,华舱科技还开展了多项新冠肺炎相关研究。其中有一项是独特的尿液检测新冠病毒抗体。目前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主要采用血液检测方式,受检者需要去医疗机构抽血,而这项研究将搭配试纸,实现便捷的居家自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