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所有平凡的英雄致敬!” “我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傲,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 “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 寒冷的冬夜,聆听着2021年走来的脚步声,感受着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传递的温暖,每一个平凡的你我,都仿佛看到了自己一年来全力奋斗的身影。一声声暖心的问候、一句句真挚的“点赞”,让我们笑中带泪却又满怀豪情。心怀美好梦想,每一位了不起的中华儿女,以奋斗的姿态风雨兼程、笃定前行。 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伴随新年第一缕阳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科室中年龄最小的护士梁顺层层裹上防护服,戴上手套护目镜,再次走进隔离病房。 “逆行出征的豪迈”“顽强不屈的坚守”“患难与共的担当”“英勇无畏的牺牲”“守望相助的感动”……新年贺词里的这些语句,串联起梁顺的无数回忆。 疫情突如其来,年轻的梁顺在战“疫”最前线坚守了120天,守护着一批又一批重症、危重症患者生的希望。 这是一场特殊的“成人礼”。“感觉突然间就长大了。”梁顺说,“习近平主席在贺词中提到我们青年一代并寄予厚望。我也将尽百倍努力,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彰显青春风采。” 回望2020,惊心动魄又何止在疫情防控的战场。 “我们还抵御了严重洪涝灾害,广大军民不畏艰险,同心协力抗洪救灾,努力把损失降到了最低。”聆听完新年贺词,安徽省阜南县郜台乡党委副书记刘晓妮仿佛又回到那些奋战在大堤上的日子。 从“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开闸泄洪,到郜台乡最后一处道路露出水面——近40个日夜,刘晓妮和同事、部队官兵、志愿者们并肩战斗。最苦时,她4天只睡了8个小时。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看望慰问防汛抗洪救灾先进典型代表时,刘晓妮也在其中。“经历大难,才倍感珍惜。我将在2021年和乡亲们一起,全力以赴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刘晓妮说。 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新年贺词对8年来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奋斗者们给予高度肯定。“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们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国务院扶贫办派往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挂职的扶贫干部张显峰心潮澎湃。 定西“苦瘠甲天下”。在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的总攻中,乡亲们愚公移山的干劲,扶贫干部倾情投入的奉献,硬是让曾经“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一方水土,成为充满希望的新家园。 “通过精准施策,渭源县已提前一年脱贫。接下来,我们要对扶贫产业进行全面优化。”赶回北京参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训班”的张显峰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计划,“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广袤无垠的太空中,“天问一号”向着火星步履不停。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科技人员正日夜密切关注着它的飞行状态。 听到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特意提到“天问一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叶培建院士激动不已:“这是对我们所有航天人克服疫情影响、众志成城完成国家任务的最好褒奖。2021年,中国空间站将开始建设,更大的挑战就在前方。我们将勇往直前、无惧艰险,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夜幕降临,华灯璀璨,奋斗的深圳人依然在忙碌。 晚七时,正与客户洽谈业务的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源浩特意暂停下来,专门聆听了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两个多月前,他曾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到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让身处改革热土的深圳人备受鼓舞。”黄源浩说,要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加大科研投入,用更大的技术突破和更普惠的创新成果培育未来新兴市场,为中国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贡献新生代科创力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新年贺词中听到“上海石库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徐明深感责任重大。如今,百年石库门老建筑旁,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正在加紧建设。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此时此刻,我们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讲好建党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这是我们的荣光和使命。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苦干实干的精气神,不忘初心,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更大勇气和智慧凝聚前行的力量。”展望未来,徐明信心满满。 披荆斩棘,我们走过了万水千山;征途漫漫,我们必将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奋斗吧,每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