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徐汇“一网通办”推出注册登记“住所云”

  企业注册登记的便利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住所事项一直难以突破。

  1月15日,在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打开电脑中的徐汇区“一网通办”现场服务平台,窗口受理页面的地址信息一栏旁多了一个蓝色的“住所云”按钮。点击按钮,港汇、东航等20个园区、楼宇的产权证明信息、企业入驻情况等相关信息一目了然,这些信息不再需要申请人携带纸质版材料跑来窗口提交。

  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毛洁介绍称,根据《上海市企业住所登记管理办法》,住所使用证明少则有产权证、租赁合同两份,多则有竣工备案证、平面图、转租合同等十几份,可谓是“千房千面”。

  她举了个去年遇到的例子。一位经办人第一次来窗口时,虽然带来了房产证,但上面的登记信息不详,需要他问物业拿到介绍信,再去房地产交易中心排队调取详细信息,同时,由于这家新设企业租赁的房屋所在单元分割情况比较复杂,他还要拿到产权人签章的平面分割图,而由于疫情等原因,产权人和公章均不在上海,这一等又耗掉了半个多月。

  现在,只要申请人所在的住所信息提前录入了“住所云”,上述复杂的材料收集过程就能全部简化,办理注册登记时,仅需提交租赁合同这一份住所材料即可。

  对物业和房东而言,“住所云”还能增加园区、楼宇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吸引力。上海东航置业租赁经理施璐雁告诉记者,企业注册登记更便捷后,东航滨江中心楼宇服务的口碑变得更好了。幸福里谊园物业负责人表示,过去企业“进进出出”都通过纸质台账记录,现在通过使用“住所云”企业客户端,对园区里80多个单元的管理更加精细及时了。

  徐汇区市场监管局正在积极对接区行政服务中心,与公安部门、房管部门联动,将更多住所信息纳入“住所云”,力争区内所有园区、商务楼宇、商业综合体、沿街商铺等主要房屋类型、布局、产权等信息都能在线上实时更新,以供查询。届时,在徐汇区办理120多个行政审批事项,“住所云”内的住所证明材料都无需提交。

  目前,徐汇区纳入统计的楼宇有332幢、园区37个,还有数以千计的沿街商铺。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与“住所云”的入驻企业“约法三章”,要求他们实时更新信息。比如,有企业搬迁,但没有主动变更经营住所等信息,物业发现后可以提交相关信息,监管部门就可以将相关企业从数据库中移走,以免“僵尸住所”对后续企业的新设、变更和入驻造成障碍。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玺撼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