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治疗没耽搁!这里医护太不易”

  过去两天,杨婷婷(化名)度过了诊疗过程中最为难忘的15小时:从猝不及防到平静等待直至倍感暖心,头一遭,她真实体会到了医院闭环管理后的高效忙碌、有序有心。

  1月22日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杨婷婷已转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病区内。她平静说道,“在这里挺安心的,我的治疗全没耽搁,这里的医生、护士真的太不容易!”

  杨婷婷的放、化疗均在位于东安路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汇院区完成。周三晚上,她例行来到老地方放疗,“之前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医院里有工勤人员查出核酸报告可疑,但我错过了电话,以为没什么,便照常前往。”

  进了放疗病区,突然听到广播传来声音——因疫情防控需要,所有人暂时无法离院。“说实话我当时有点懵,以为滞留就滞留了,测完核酸,只要是阴性,过一会儿就能回家”,杨婷婷回忆,“没想到20分钟以后,工作人员告诉我,不能再出院区了。”

  20日晚,杨婷婷切身感受到了应急流程的细致。根据院方统计,当时滞留在门诊区域的患者有70余人,多为放疗及检查患者,如何为这群人尽可能做好安抚、后续治疗、服务工作,成为摆在面前的最大考验。

  第一时间启动预案,确保患者“先吃饭先休息”,后勤保障部门调配物资,相关部门协调科室,门诊办公室派出人手,为患者逐一登记信息,做好解释工作,同时联系临床科室,请主诊医生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咨询服务……

  “几个小时下来,大家的情绪都渐渐平复,场面很有序。”杨婷婷回忆,“整个过程都很周到,也很贴心,不到一小时,送来了水、饼干、方便面……第一晚比较辛苦的是没法入睡,我们还能在椅子上眯一会儿,我看医生护士一直很忙碌,他们几乎没沾过椅子,也没时间喝口水,更别提睡觉了。”

  21日凌晨1时,杨婷婷完成了核酸检测。当天一早,主治医师马金利与她取得联系,“当日就可以按部就班安排入院手续,然后重启治疗。”距离进入医院15小时后,即21日11时,杨婷婷顺利进入放疗病区,可以说,整个过程丝毫没耽搁。

  历经猝不及防的一夜,21日的一切颇为顺利。她按时吃了清淡可口的餐食,家人准备的行李经过消杀后,也送到了她手中。“家中孩子还小,视频通话后,一切都好,只要我治疗不耽搁,问题就不大。”杨婷婷说。

  记者同时从肿瘤医院院方获悉:闭环管理期间,正在徐汇院区进行放疗的患者经核酸检测确认阴性后,经和患者沟通,分批分次至浦东院区放疗。院方同时表示,暂停门诊对部分患者造成不便,还请病家多多理解支持。

 来源:解放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