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协调推进机制正式启动

  协调推进机制是长三角一体化合作中的一种创新,体现联通、多元、开放、扁平的特点。

  “希望嘉湖铁路能升级成高铁,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新规划。不光是为我们嘉兴,你们从安徽到上海也能更方便嘛。”

  上海的会场里,三省一市与会者围坐一圈。嘉兴市市长毛宏芳谈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时,突然“cue”(网络用词,意为让对方接话)了斜对面的安徽合肥参会代表。“我们全力支持!”因为坐得有些远,安徽的同志带着乡音,热情喊话,严肃的会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3月30日,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同意建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协调推进机制。

  昨天,沪苏浙皖相关部门就齐聚上海,召开第一次协调推进会议。三省一市的长三角联席办和发展改革部门,苏州市政府、嘉兴市政府、合肥市相关部门、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以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涉及的14个县区市政府部门悉数到场。

  不止考虑如何融入一体化

  经过这几年的磨合,沪苏浙皖四地的人们坐下来一起谈事,已经“轻车熟路”,效率越来越高。3月29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重点任务分工才形成征求意见文稿,下发至协调推进机制的各地成员单位征求意见。短短几天,反馈意见悉数汇总,任务分工修改完善,正式文件随之形成。

  长三角的事,商量着办,越商量越好办——这条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经验,在“大虹桥”的共同建设中再次得到验证。

但这场会开得不只是高效。三省一市相关负责人一一介绍各自服务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计划、提出建议后,还热闹地互动起来。三省一市商量着办事,大家不止考虑自己怎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还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自己所做的能为其他地区带来什么。

  上,这段“嘉湖铁路”便是触发点。嘉兴方面看来,嘉湖铁路如果能升级建设成“沪嘉湖高铁”,不但能带动嘉兴发展,更可以与商合杭高铁相连,为合肥打通一条通往虹桥枢纽的近道。

  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曹发义则认为,类似这样的规划,不仅有利于安徽,更能通过安徽,连接中部地区,让长江中游也能与大虹桥紧密相连。“大虹桥和长三角地区就能带动中国的广阔腹地更好地参与国际化竞争。”

  “两翼齐飞”方向已然清晰

  从地图上看,规划中的嘉湖铁路若往东延长至上海,就位于虹桥枢纽南侧,可以接入铁路上海南站,直达虹桥。而上海方面正在为兄弟省市做更进一步的考虑:通过建设中的机场联络线连接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临港新片区,未来还可通过机场支线在机场联络线中接入上海南站,方便长三角城市更便捷地同时对接虹桥和临港。

  这样的谋划背后,发展方向已然清晰。一个月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动员大会,信号就已经释放:未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临港新片区将在协同开放方面实现“两翼齐飞”,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并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协调推进机制是长三角一体化合作中的一种创新,体现联通、多元、开放、扁平的特点。”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长三办常务副主任阮青表示,第一次协调推进会议成果丰硕、收效明显,标志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新的机制正式启动。“下一步我们将共同梳理出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政策,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领域通盘推进。”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蒙 张煜  编辑:黄雪婷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