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的有效专利实施率仅为13.8%,科研院所的有效专利实施率为38.0%,如何尽快提升这两个比例? 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知识产权特色论坛上,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认为,政府需做好拓宽专利技术供给渠道、推进专利供需精准对接、提高中小企业专利实施能力等工作,推动更多的高校院所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高校专利“沉睡”原因有二 当前在专利技术供给侧,大量专利没有得到充分实施。《2019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效专利实施率为55.4%,研发投入损失、公共资源浪费现象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国内企业有大量的技术需求亟须满足。高校院所的有效专利实施率明显低于企业,但那些“沉睡专利”并非没有市场需求。 高校院所的有效专利实施率为何偏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专利信息利用程度低,专利导航分析不足,导致高校院所研发形成的专利与市场脱节,难以与企业的专利技术需求高效匹配;二是专利交易对法律、技术、商务谈判等方面的市场化运营服务依赖性强,需要相对较长的撮合交易、跟踪服务和技术消化过程。 而在专利技术需求侧,中小企业获取高校院所专利的渠道较为匮乏。调查发现,很多中小企业具有引进专利、与发明人合作等方式解决技术难题、升级技术水平的意愿,但普遍表示难以高效获得专利。 三管齐下促进专利转化 针对供给侧和需求侧问题,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启动“专利转化专项计划”。这项计划以省份为单位实施,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 一是拓宽专利技术供给渠道。激发高校院所专利转化活力,指导高校院所深化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挖掘质量较高、具备市场前景的专利;鼓励国有企业分享专利技术,通过先使用后缴纳许可费等方式,降低中小企业专利技术获取门槛。 二是推进专利供需精准对接。依托高校院所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中心、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载体,集中发布专利技术供给信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推广应用;以中小企业集聚区域为重点,支持服务机构帮助中小企业获取目标专利,组织高校院所、国有企业深入中小企业开展专利技术对接活动;引导涉农专利技术向县域和农业园区转移转化,助力乡村产业发展;鼓励专利权人采用或参照“开放许可”方式,提前发布专利转让费用或许可费用标准、支付方式等条件。 三是提高中小企业专利实施能力。调整优化专利资助奖励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专利转化运用,推动实施进入产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有关中小企业纳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扶持范围,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覆盖范围;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省、市现有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等相关基金作用,助力中小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实施。 据悉,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每年上半年,对印发方案并备案的省份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指标全部为客观指标,每年选择能够反映中小微企业受让专利实施、高校院所实际出让专利、惠及企业范围、专利质押融资等情况的指标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省份给予奖补。 本次论坛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指导,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国际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共同主办,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线上直播累计访问量达1.38万人次,业内反响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