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在花博园在上海找到家的感觉

  5月21日,花博会开幕,对于张路,以及花博园所有工作人员来说,是个期待已久的日子。

  “其实这两天和以往每次来园区出任务的工作状态是一样的,只是心情有点不同,努力了那么久,终于等到这一天。”3月27日,张路第一次走进花博园,“那时园区还没建好,四周全是覆土。”从那时到现在,同样的线路,同样的景点,她已经记不清自己走过多少次。

  将6万字讲稿熟记于心

  张路的工作岗位,在观光车的副驾驶座上。平时每次接待,她都会侧身而坐,面向游客贵宾,手扶座椅下方,以此保持身体平衡,偶尔望向前方,结合眼前景观进行讲解。

  花博园分为“三区”“一心”“一轴”“六馆”和“六园”,讲解词有6万多字。“我从来没有背过这么多词儿。”刚开始培训时,每天顶着巨大的压力,张路一度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直到她真正踏进园区现场。

  “从北1入口进园,我们就踏入了梦花园森林廊道。廊道上有榉树100棵,蓝色鼠尾草和紫色大花葱约1600平方米,分布呈一个个小岛状,曲线化铺装的路形似蜿蜒水流,恰似崇明岛沙洲冲击的形态……”

  这段讲解词,张路一开始凭空想象不出来。后来她到达现场,看到地砖铺设得如同蜿蜒河流的小径,鼠尾草和大花葱组成错落有致的森林景观,一个个花池零散分布,真的像沙洲冲击而成的岛屿……原本干巴巴的讲解词,变成了生动具象的现实画面。

  “我把讲解词按照园区脉络做成思维导图,融入自己的理解。现在只要到了现场,我就能自然而然地解说出来。”每天接待时,张路说的讲解词都和前一天有点不一样,游客听了也不会有听背稿子的感觉。

  讲解词里有大量的关于植物的专业描述,此外还有关于建筑设计方面的术语,这些都是张路从未接触过的。“世纪馆的‘蝴蝶翅膀’被一层厚厚的棕色泥土覆盖,别看这泥土看上去厚实,其实是采用了一种特殊配比的‘轻质土’,它的重量仅为一般泥土的四分之一。”“复兴馆以中国古典坡屋顶和柱廊为架构,还运用了太阳能屋面发电的生态环保节能新技术……”

  这些细节和专业名词,在讲解的时候不一定会讲到,但游客的问题五花八门,作为讲解员必须提前做大量的“功课”。两个月来,张路实际背诵的资料早已远远超出了6万字。

  看着园区一天天变化

  今年22岁的张路是河北传媒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花博园讲解员,是她踏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

  “大二那年听说这个项目后,我就一心想参加。”大三那年分专业方向时,张路放弃了更热门的节目主持和新闻主播方向,选择了礼仪主持。很多人不理解她的选择,但她却十分坚定。“后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我以为自己再也没有机会来花博会了。”

  当初的这份坚持,以及与花博会的缘分,让她如愿来到了上海。

  “3月第一次进入这个园区时,大部分展园都只有大体框架,花还没有种上。”每周有两到三次到园区现场踏勘的机会,张路看着覆土的廊架,看着在基地里忙碌的施工人员,想象着花博园未来的样子。

  花博主轴,是张路进行大部分接待任务时都要步行解说的一段路。她指着路边那些盛放的大花葱说,“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它们只是很小一棵,现在已经长大到两只手都包不住了。”当初还未开花的鼠尾草,现在已变成绵延成片的紫色。

  “每次新种上花的时候,我们都会非常激动。”看着花草一天天成长,张路亲眼见证了花博园建设的过程,在讲解的时候自然也多了一份比普通游客更深的感情。

  在上海找到家的感觉

  花博园里有一个黑龙江展园,用玻璃砖和白色的花卉植物打造了一个“冰雪世界”,这让张路想起老家的冰雕。

  “我是黑龙江人。东北的夏天只有两周,秋天也很短。植被覆盖率不高,有时还会有沙尘暴。”温暖明媚的上海,是个截然不同的城市。“我在老家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花和蝴蝶。”

  高二那年,张路为了艺考,开始一个人在外地求学生活。家对她而言,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而在花博园度过的60多个日夜,却让她在远离家的上海,找到了“家人”。

  讲解的时候,有游客会给她递水,每当此时,她就会觉得一天的辛苦没有白费。出任务错过了午饭,光明早餐车的老板贴心地给她热饭。开园第一天,她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路过花栖堂时,面店小哥给她送来热气腾腾的面条。花博园很大,步行时间长了,只能靠最后一点意志力在坚持,这时总会有好心的电瓶车司机把她“捡”回备勤处……“很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此前都素未谋面,经过这短短数月,早已成了一家人。”

  傍晚时分,忙碌了一天的张路在路边长椅上歇了一会儿,看着在花海中拍照的游客,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现在只要一想到不久后要离开这个地方,就特别舍不得。”张路说着,红了眼眶。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黄尖尖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