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脱实向虚”,莫等摔跟头付代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在中国已经成为共识。但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对科创企业的服务能力仍然不足。6月11日的陆家嘴论坛上,各方专家就这一问题纷纷支招。

  陆家嘴论坛的老朋友周小川,这次以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中国金融学会会长的身份视频连线。他的发言开门见山,“中国很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因此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其他国家都有类似的概念,其实情况并非如此,世界上很多国家不怎么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他通过回顾中美之间的GDP变化指出,最近十几年,中美之间“喇叭口”缩小非常显著,很关键的一点在于美国金融产品和实体经济脱钩引发次贷危机,从而重创GDP。“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从长期来讲会获得巨大好处。”周小川说,如果出现一些过度投机的活动,当时很兴奋,觉得可能很好,但摔跟头后再爬起来的成本代价非常之大。

  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看来,实体经济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这对金融业是巨大挑战。

  中国经济正在走向服务业经济,中国制造业占GDP比重自2012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现在服务业已占GDP的54%。“金融业其实不是很熟悉怎么给服务业贷款,这是很大的挑战。”朱民称。

  数字化科技创新是一个更大挑战。金融业尤其是银行并不习惯于为科技企业融资,它们没有可抵押资产,科技风险高、规模小、成长期限短、未来不确定,但科技企业现在恰恰最需要金融支持和服务。朱民发问,“所以,在VC以外,有什么产品可以支持?”

  朱民认为,要把金融业垂直打通、打深。“传统上人们对金融业的理解是平行的,银行做一块,债券市场做一块,股票市场做一块,风险投资做一块。其实,在今天如此大规模的科技企业需要投资融资的情况下,要把所有的金融力量融合起来,就必须打通”。他认为,银行的资金要能够通过理财产品等形式,打通债券市场、资本市场、VC市场等领域。银行的表外业务需要得到发展,因为银行是中国最大的金融部门,如果银行的资金流动不起来,中国的科技很难走上去。这一系列的改革如二级市场的培育、衍生产品的对冲等,也需要伴随监管的发展。在他看来,银行资金打通以后,能够建立一个更完善的金融体系来支持科技发展,“这是金融业今天面临的最大历史挑战和历史使命”。

  提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很多人想到的首先是银行。其实,保险在激励科创企业试错、撬动科创信贷投放、拓宽科创多元融资渠道等方面,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董事长罗熹说,从宏观视角看,让真正的创新者在跌倒后能够重新“站起来”,恐怕比融资支持更关键。保险天然就是风险承担者,可通过市场化机制分散科创企业在创新全链条面临的各类风险。比如,在研发环节,针对民营小微科创企业普遍担心研发投入“打水漂”的痛点,人保推出的“揭榜险”,保障企业在特定原因导致研发失败后可获得研发投入成本补偿。

  针对通过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罗熹结合自己横跨实业、银行、保险的丰富经验指出,金融创新关键是要有场景感,要找准实体经济、产业行业和科创企业的痛点。譬如,芯片研制的最大特点是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需要兼顾商业性和战略性,也就是说投资者既要看到其潜在的投资回报,又要容忍其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回报的持续巨额投入。所以,金融服务芯片研制需要政府与企业配合,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撬动市场放大金融资本投入。比如,财政部牵头推动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两期规模达到3200亿元,就是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

 来源:解放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