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真情换真心,守好一扇扇小“家门”

  紧邻延安路高架,辖区内有涉外商品房、老洋房、售后公房、高档商品房,1600余户居民常住人口超过3500人,其中外籍人士有近千人——在上海,像曹家堰这样地处市中心的混合型居民区并不鲜见。但在疫情防控中,多元化的社区特色却为基层防疫带来了不断更新的挑战。

  计凤林是长宁区江苏路街道曹家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说起基层社区防疫,她的感悟是,“现在从境外回沪的主要都是外派人员,大家为了工作都很辛苦,我们既要严守防疫底线,也要对隔离的居民多一份关照”。

  就在记者采访前一周,曹家堰居民区一处高档商品房小区里,一位居家隔离中的居民突然出现腹泻、低烧的情况。当得知自己有可能要被转移观察时,这位居民的情绪开始出现反复。

  “光安慰对方‘不要急’‘没事的’,其实用处不大。以真情换真心,坦诚地告诉对方接下来可能面临的结果和相对应的情况,反而更能让居民安心,取得理解。”超过14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计凤林深知,居民区工作不是光有“好心”或好办法就行,而是要情商和智商兼备。

  在她的带领下,疫情期间,曹家堰居民区40多名居民党员组成了一支精干的防疫志愿者队伍。会说中、英、法、阿拉伯语的外籍居民“大漠”也主动请缨,担任居委会的临时翻译,穿上平安志愿者的橙色马甲向境外居民讲解防疫要求。居民区里颇有名气的“网红”餐厅,还通过名为“YOUNG+FUN曹家堰洋家坊”的微信群义务指导外籍居民使用中文版外卖App。

  而今,曹家堰居民区的居委、物业、居民共同组成了三道社区防线:第一道“告知”防线,及时把即将居家隔离的居民信息告知小区保安、居委会社工;第二道“线上”防线,将隔离居民也纳入微信沟通群,一旦居民出现不适,就能在群里直接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第三道“数据”防线,由物业及时排查、掌握居家隔离或留在外省市隔离的居民信息,了解对方的隔离时长、回沪日期。

  计凤林说,虽然他们守护的是一扇扇小“家门”,但位于防疫末梢的基层社区更要严守底线。去年1月以来,她带领社区干部,累计服务居家隔离人员600余人次,取得了居家隔离无违规、零失管的工作成效。

 来源:解放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