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菜贩施海英当起互联网“挑菜达人”,线上增量已占全天收入近六成 尽管从不去菜场买菜,但你在网上下的订单,很可能来自实体菜贩,而非电商前置仓。 在黄浦区永年菜场里卖蛋的施海英,已当了一年半“两栖菜贩”,线上月销量高达1015单。拥抱互联网后,她被赋予一个新名称——“挑菜达人”。自此,她与曾经的“假想敌”成了一条船上的人。 曾经的“心态好”也感到危机 2000年,江苏海门人施海英20岁出头,在永年路上摆摊。当时摊位都在路边、室外,生意真心好,一黄鱼车30箱共900斤蛋,一天铁定卖完,摊位前还常排起十几人的长队。她怀念旧时光,“那会儿周边生鲜超市很少,更别提生鲜电商、社区团购了。” 这些年来,永年菜场的摊位费从每月五六百元,慢慢上涨到3000元,施海英明显感到出货周转越来越慢,原本一天能卖掉的鸡蛋、咸蛋、皮蛋,变成三四天才能消化完。菜场内不少经营户或因家庭原因,或因生意亏损而退出,施海英却自称“心态好”“没上进心”,任凭外边巨变,她自岿然不动,守着旧摊至今。 不过去年疫情中,进菜场的顾客屈指可数,生意落入冰点,她真正感到危机。但也恰是彼时,外卖平台饿了么携“鲜我”品牌找到永年菜场,鼓励30余家经营户将生鲜食品搬上网,结果有10家经营户愿意一试。与此同时,“鲜我”需物色一名“挑菜达人”来实际运营永年菜场的饿了么店铺。经过约一个月的多轮面试和民意推举,与世无争但有公信力的施海英被敲定为最终人选。她的任务是,当有线上顾客在永年菜场下单,施海英须以最快速度把好质量关,集齐所有菜品并装袋,交由蜂鸟小哥按时配送。 这给了施海英莫大的获得感——尽管仍守着蛋品摊位,她却能调度菜场里约三分之一的摊位货品。 线上订单比线下更不敢怠慢 10月1日上午10时15分,记者来到施海英的摊位前。不时有老年顾客前来,施海英既要照顾个性化需求——比如有顾客来买咸蛋,但要求把蛋壳、蛋白去掉只留蛋黄,她又要见缝插针,处理掉饿了么订单。施海英告诉记者,她最近每天能接约30单订单,前阵子刮台风时最高一天接到90多单,忙得午饭晚饭都没空吃。 在10时57分之后的15分钟内,施海英连续接到4个线上订单,人力告急。她老公朱勇适时出现,夫妻俩一看自动打印出的订单详情,便默契地分头找货——妻子去猪肉摊,摊主江女士立马眉开眼笑,手起刀落,切出三两猪肉片。施海英拿回自己摊位复秤,0.164公斤,果然刀工了得;丈夫则去青椒摊位,“要的是250克,我找了3只,秤下来是278克,只多不少。”朱勇得意地说道。 从订单下达到拣货打包完成,前后不过3分钟,等蜂鸟小哥来取就行。不过,11时11分产生的梭子蟹订单就不同——朱勇以最快速度跑去水产摊,迅速选定两只蟹共计1斤3两(订单要求1斤2两),随后又让摊主放回暂养池。“我会密切跟踪骑手动向,距菜场还剩一二十米时再去装蟹,尽量确保顾客收货时还是活的。” 记者看到,11时23分,蜂鸟骑手赶到,朱勇再次跑去水产摊,当他将刚捞出并灌了专用“生理盐水”的蟹交给骑手时,蟹依旧张牙舞爪。朱勇还告诉记者,装袋技巧颇有讲究,千万不能把蟹脚弄断了。 朱勇的不敢怠慢和如履薄冰,是因为线上顾客比线下更难伺候。“线下顾客不满意,第二天可来退货,线上订单若有细节疏忽,直接给差评。只有更好的品质把控和细节关照,才能确保好评和复购率。”他的确碰到过恶意差评,但总体来说,“大多数顾客都是讲道理的,用心总有回报,比如这个梭子蟹订单,就来自回头客。” 施海英以前只卖蛋时,每天刨去成本、租金等,净利润约300元。而今,线上业务给她每日新增了约200元收入。“前阵子因天气原因,一天订单多达70余单,新增收入能有400元。”也就是说,线上这种肉眼可见的增量,要占菜贩全天收入的40%甚至接近60%。 更充盈的是内心的确定性——自从开拓了线上生意,夫妻俩周一到周五下午都很忙碌,他们在不大的菜场各摊位前不停穿梭,日子也在这加快的步伐中越来越好。 老龄化菜场或因互联网而变 近期,继施海英之后,永年菜场又有一经营户打算原地转型为“两栖菜贩”。对此,菜场副经理孙骏乐观其成。在他看来,线下菜贩与互联网是互补关系,趋势是合作。当外卖平台到菜场做地推时,孙骏甚至给予免费的场地支持。 与菜贩合作的互联网平台远不止饿了么。今年3月起,京东也在上海推行类似将传统菜场搬上网的业务,到今年6月,上海约300家实体菜场已接入京东。 京东对这些传统菜场的改造,包括了菜贩数字技能培训、市场末端销售环节“京东化”、供应链赋能等。其中,菜贩数字技能培训耗时只需半天,核心是教会他们在商户终端熟练操作“维护库存和价格”“扫码交货”和“提现”三大功能。而供应链赋能则在缓慢尝试中,京东不对线下菜场原有单品做改动,但会尝试拿出厄瓜多尔白虾等自有供应链中的优势单品,在菜贩愿意合作的前提下,经菜市场来触达消费者。 以在徐汇区试点的首家京东数字菜场康五菜市场为例,该市场深藏于桂林西街之后,门面隐蔽,过去服务居民有限。如今,其所能触达的顾客已从周边1至2公里拓展至5公里,首批试水菜贩每月能完成百余单线上订单,实打实地获得增量。 本地生活巨头美团也在布局社区团购之余,于2019年推出“菜大全”品牌,首期在武汉与菜市场商户合作,模式与饿了么“挑菜达人”相似,目前该业务还在成都、南京、郑州等城市探索,尚未复制到上海。 但无论如何,菜市场这一“古早”业态,终究是在互联网大势下走出变革风,其“老龄化场所”的标签,也有望随之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