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在上海,人才总量达675万人。其中,累计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超31万张,占全国的1/4。对上海而言,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11月26日下午,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当下的上海,正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努力打造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战略支点。为此,上海不仅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还将率先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从宜居、宜业到宜创,构建起一整套人才生态体系,由此形成引才聚才“强磁场”。同时,还要完善梯次合理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让“塔顶更尖、塔体更强、塔基更厚”,让上海成为天下英才的筑梦之地、逐梦之城、圆梦之都。 新载体、新平台,为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撑 “社会进步最根本的表现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其推动力是科学技术,靠的是‘聪明的大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这样注解人才对于科技创新的意义。他特别谈及“战略科学家”这一重要概念——“他们的影响力不仅在中国,更在全世界范围内。” 无疑,在揭榜众多重点“改革任务单”的上海,吸引集聚这样的重量级人才是重中之重。为此,首先是要建设完善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孵化平台,形成引才聚才“强磁场”,加快营造更优质的人才生态。 在张江科学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正加快建设,覆盖光子、生命科学、海洋、能源等领域。其中,在用在建大科学设施达14个,居全国首位,设施投资额、建设进度均全国领先。不止于单一平台建设,上海还持续厘清捋顺体制机制,推动科技资源共享互通。最近,《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修订)》表决通过,明确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施信息互通机制。《规定》修订后,既让科研人员免去苦等设施之困,也让更多中小企业敢于向产业链中高端创新突破。 科学仪器设施外,更多新载体着眼持续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张江留学人员创业园、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这些新平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撑、满足人才多样需求。 大视野、大格局,谋划好“海聚英才”大文章 眼下,中国正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为国揽才、为国蓄才”为重要担当,上海作为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将以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以更宽广视野谋划好“海聚英才”大文章。 在浦东新区“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建设中,上海将率先实行更开放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在外籍人才工作许可、永久居留、薪酬购付汇等方面推出一批先行先试举措,着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闵行区申昆路2377号,一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初具雏形。多方合力下,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步入实体化运作期,吸引集聚全球创新创业人才。这里主打的是“链式服务”,借由资源联动共享,打破创业者从理论到实践的种种桎梏。以技术交易为例,借助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闵行区已引进麻省理工学院区域创新中心等34家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累计培育技术转移专业人才513人。 人才工作中,上海始终坚持大视野、大格局,在更好地服务全国中发展自己、在面向世界中博采众长。 松江区的一组数字格外亮眼。自启动建设G60科创走廊以来,松江已累计引进紧缺急需人才2万多名,人才总量达31万名。今年上半年,该区人才引进同比增长144%。 人才近悦远来,G60科创走廊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建强人才链赋能产业链。特别是,紧贴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需求,积极促进高端人才和“6+X”产业集群头部产业“联姻”,由此加强产业链引才、重大项目育才等,以一流产业集群催生一流人才集群。 新思考、新手势,特殊突破实现宜居宜业宜创 一个年轻人将未来安放在一座城,意味着他的工作、生活、理想、热情乃至乡愁都托付给了这里。上海,要为各路英才创造更宜居、宜业、宜创的环境。这样,这座城市才能成为创新策源地,才能创造新奇迹。 不久前,青橙奖名单公布,一批青年科学家崭露头角。当被问及打算将奖金作何用途时,答案“五花八门”。有人想奖励学生,有人考虑支付房子首付,还有人想多租点实验室。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让人才工作更强调“适配性”。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遵循常规,而要有特殊突破。寸土寸金的长宁区,一幢人才公寓火“出圈”。居住于此的各路英才,推开窗门可见茑屋书店。在网红地标上生·新所建人才公寓,这还是该区首次在知名地标区域调整工业用地性质。令人艳羡的不只有“好风光”,更包括各类便捷的服务。譬如,虹桥人才荟人才服务站点等。全区层面,类似站点共有36个,将人才服务中心业务受理“工作台”延伸至社区“办公台”,这是该区推进人才业务“门口就办”“就近好办”的重要举措。 特殊突破不仅体现在政策创设,还包括城市规划的新思考、新手势。北京大学科技园执行副总裁王国成,曾实地调研全球多个创新集聚区,深感校区、园区、街区、社区互融发展的重要。试想这样一幅画面,“走进一幢楼宇,既有创业团队、办公空间,还有高校社团”。在这一创新复合业态里,灵感火花更易碰撞迸发。在他看来,拥有大量高校资源的杨浦区、宝山区有望率先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