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1、各区县局(产业)工会,负责所属工会企业(三产)单位统计数据汇总工作,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上报统计分析报告,其内容包括:总体情况、资产变动情况、经营状况、资产运行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所采取的措施及建议、以及房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证的办理情况等进行详细的分析。
2、各统计汇总单位要落实统计人员,及时、数据准确、全面地认真组织填报,
二、主要指标解释
工会企事业资产:是指各级工会组织兴办的工会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资产。
企事业单位数:是指各级工会组织兴办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数量。
工会控股:是指在股份制企业全部资产中,工会资产(股份)多于其他所有者的占资(股)份额。
工会参股:是指在股份制企业全部资产中,工会资产(股份)不占控股地位。
社会团体:是指职工互助会、职工发展基金会等。
资产总计: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合计、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该指标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的年末数填列。
流动资产合计: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该指标根据本年度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项的年末数填列。
固定资产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值。
负债合计: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偿还形式包括货币、资产或提供劳务。负债一般按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项的年末数填列。
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净资产为企业全部资产与企业全部负债后的差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合计”项的年末数填列。
营业收入合计:根据企业会计“利润表”有关指标计算填列。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包括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对应指标年末数填列。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含其他业务利润)+补贴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交纳各种税金:是指企业实际支付的各种税金,包括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等年末累计数填列。
上交工会收益:指工会企事业单位上交主办工会的收益数额。
总收入:是指工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各项收入总和,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它收入。
总支出:指工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补助附属单位支出、上缴上级、结转自筹基建支出等。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
主要业务活动类别中的其它:除了“疗休养院”、“报社出版社”、“工人体育场馆”、“文化宫俱乐部”、“国际海员俱乐部”、“职工旅行社”、“工会院校”、“职业介绍所”、“宾馆饭店”、“互助保障组织”、“职工住房合作社”以外的单位,均填入本行。如:工会企业(三产)、退管经济实体等。
安置下岗失业人员数:是指工会企事业单位吸收和安置的下岗失业人员数。(此指标对应软件中“下岗失业人员数”指标)
年末从业人员数:指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劳动抱酬或收入的年末实有人数。
从业人员包括在各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人员、兼职人员、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借用外单位和第二职业者。但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备注:
1、表中“经营状况”栏,由工会企业单位填列。
2、表中“收支状况”栏,由工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填列。
3、表内统计金额保留两位小数点,以后四舍五入。
4、填报数据以2008年12月31日会计年度决算为依据。
5、请各负责统计汇总单位将《统计表》汇总表及统计分析报告[纸质报表(A4纸)和电子文档],于2009年1月31日前交市总事业部。
6、市总事业部联系人:张卉,联系电话:63391002
邮箱:shzgh311@163.com
7、《统计表》电子表格在上海市总工会公告栏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