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局、产业工会 |
|
|
|
上海市轻工业工会 |
----------------------------------------------------------------------------- |
[工作思路]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统揽和指导工会工作。联系轻工实际,加强企业民主管理,进一步推动“依靠”方针落到实处。围绕轻工经济发展目标,深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维护职能,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稳定。大力开展职工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概况]市轻工业工会下辖公司(集团)工会28个,基层工会637个。现有会员178
548人,其中女会员74
392人。工作机构有办公室、财务部、权益保障办公室、经济工作办公室、民管部、宣传部、疗休养工作部、退管部办公室。2000年,轻工业工会面对人员少,改革力度大,下岗分流人员多、集体上访多、特困职工多的“一少、一大、三多”实际状况,紧紧围绕轻工控股(集团)公司推进整体结构调整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要求,提出了指导思想:整体调整,工会干部要观念求新;改革改制,各级工会要维护稳定;保持发展,职工群众要技术创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全年实施“三大工程”,完善“四大机制”。“三大工程”:一是再就业工程。挖掘培育再就业带头人300名;全方位、多渠道组织职工参加各类培训10000人次;通过直接介绍和参与牵线搭桥,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共10000人次;拍摄反映再就业带头人专题录像片《路在脚下——轻工系统部分再就业带头人谈再就业》;实现了“五个一批”,即生产自救一批、培训转岗一批、社区上岗一批、转制消化一批、职介招聘一批。二是送温暖工程。三级帮困形成网络,四大节日送出慰问款250万元;助学帮困2000余名,送出款项40万元,协保补助30万元;互助补充保障稳中有升,全年参保6.7万人次,共计950万元。三是教育培训工程。职工教育做到“三个结合”,即厂情教育与国情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例教育相结合、动态教育与静态教育相结合,并提出职工思想教育“一事一策、一厂一策”的实施意见;结合轻工经济整体结构调整,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十个一”劳动竞赛和“我为国企改革献一计”征文与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能工巧匠、科技人员技术攻关活动和职工大培训,培训面达5.2万人次。“四大机制”:一是参与机制。做到高层参与、群众参与、日常参与。二是维权机制。重新修订下发了厂务公开的实施意见;重视民主评议工作,把干部评议与干部聘任、奖惩相结合;强调保障职工“三条线”的集体合同,要求改革改制、下岗分流和稳定工作三套方案同时出台,保证改革方案顺利实施。三是协商机制。为职工代理2起劳动争议仲裁和一起诉讼案;职工来信196封和来访250多人次结案率100%;协调10件群体争议案。在工会自身建设方面,做到“五好”,即按照“四化”要求配备好工会主席;工会事务公开,目标考核建制好;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培训好;设立工会干部保护基金维护好;听取对工会工作要求建言好。(胡荣舫)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