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参与经济建设
 
综述
-----------------------------------------------------------------------------
  市总工会围绕上海建成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国际大都市这一目标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要求,积极引导职工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拓展活动的新内涵、新载体、新典型。为适应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劳动智力化、工人技能化,市总继续倡导职工技能上“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推行“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三位一体的工作法,以培育复合型人才为重点开展百万职工大练兵活动,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增强企业和职工的市场竞争力。市总举行现代化企业职工岗位练兵现场观摩,在全市举行职工网页设计大赛,各区县局推荐365名选手参赛,经角逐有38名选手获得劳动社会保障部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中级证书;组织上海队赴京,参加全总举行的迎接新世纪全国职工计算机知识普及应用大奖赛,荣获团体一等奖。市总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举办“汽车人卡杯”上海市职工汽车维修机电工技能大赛和职工中式烹饪技能大赛,一批能工巧匠、工人技师脱颖而出。2000年,全市职工参与技能培训练兵比武达542万人次,有1.02万名职工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有6.8万名技术工人拥有第二技能证书。为使大练兵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围绕新一轮经济建设发展目标,开展以“再创新佳绩,迎接新世纪”为主题的建设工业新高地建功立业竞赛,围绕“技术攻关、开发新品、拓展市场、提高效益”的目标,在“科技创新、管理创先、产品创优、效益创佳、精神文明创水平”方面展开竞赛,重点在15个工业局,组织1 529个(占87.3%)企业、5.8万个班组的逾82.1万名职工参加这项活动,开展各类竞赛达4 852项次,创经济效益达12.61亿元。在建设上海工业新高地立功竞赛中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创新”、“开拓经营”、“扭亏脱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贯彻市总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市总启动以“争创智能型班组、争做智能型职工”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选择100多个大中型企业开展试点,并对3万多名班组长进行培训,对全市各行各业的班组建设状况作了广泛调研,着重在工业、区县、交通、建设、科教文卫商等系统召开研讨会,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使这项工作得到全面推进,企业班组建设活动内涵扩大和深化,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创造力,各级工会把握全市工作大局,以实施“双争双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载体,创造性地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市总在上海港龙吴港务公司组织现场交流活动,推广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浦东新区工会等单位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先进经验;在开展“迈向新世纪,我为上海献一计”活动中,由65个区县局(产业)工会组织3 517家企业142万名职工参加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73.1万件,被采纳26.5万件,实施13.2万件,技术攻关1.52万项,共创经济效益21.6亿元;举办以“新世纪、新职工、新技术”为主题的2000年上海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56个区县局工会组织150多个企事业单位参展,展示200多项职工科技和技术创新项目,传递新的信息,交流新的技术,共享新的资源,共求新的发展,把全市职工经济技术包渐活动推向新的高潮。各级工会广泛深入动员广大职工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生动活泼地开展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服务大局,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高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新世纪宏伟发展目标作了新的贡献。
(宋震)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