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保障经济权益 |
|
|
|
交通大学工会在改革发展中实施“送温暖”工程 |
----------------------------------------------------------------------------- |
上海交通大学工会在改革中突出维护职能,建立健全学校教职工补充保障体系,全方位为教职工送温暖,深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1)设立教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基金。随着改革的深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的公费医疗制度愈发不适应形势的发展,费用超支日趋严重,直线上升,学校不堪重负,故提出改革方案。与此相配套,工会决定设立“上海交大教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基金”。全校6592人,每人一次性交款300元,共集资197.26万元,加上学校投入启动资金100万人,共约300万元。若个人遇大病急需补助,每人累计可从基金得到补助3万元。“基金”从1997年元旦启动,1997年至2001年2月28日,全校大病患者352人次从中共得到补助款133.8万元。(2)扩大“互助储金会”,增大互助互济力度。“互助储金会”是解放初期建立的,到1996年只剩一万余元,互助互济力度太小。为此,1996年工会决定扩大“互助储金会”,共筹得16.57万元,四年来为全校100多位教工从该“储金”中临时借款提供了很大方便。(3)动员教工参加市总工会生活保障部的职工互助养老补充保险。交大工会是1994年12月最早参加市总职保互助会的单位之一。学校有3000多人参加生活保险部甲、乙、丙险种保险。特别是丙种险利率高,年率为8%,不少教工踊跃购买。大家交口称赞工会为教工争取了实实在在的利益。(4)设立“教职工爱心助学基金”。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高校实行缴费上学制度,交大是其中之一。此时,新生中出现为数不少的贫困生,教师对 此感到忧心。工会了解情况后,立即给党委写了汇报,并建议发动教职工捐款设立“交大教职工爱心助学基金”。工会的建议以党委名义转发,仅一个多月,校内教工个人和集体共捐款60多万元。同时,社会各界也伸出援手,日本住友信托银行驻沪代表处得知交大教工的义举深受感动,决定把原定用于代表处开业典礼的40万元节省下来,转赠交大教职工爱心助学基金。此外,交大工会还设立了“青年教师奖励基金”、“交大少年儿童艺术教育基金’、“交大子弟小学好苗苗奖励基金”。(季学玉)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