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依法协调劳动关系
 
集体协商机制有新突破
-----------------------------------------------------------------------------
  (1)基本建立以资产协商为龙头,以企业协商为基础的多层次集体协商机制。集体合同建制工作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基本形成了以产业协商为龙头、企业协商为基础的多层次的集体协商机制。全市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的总数已突破17000家,占建会企业总数的74%;覆盖职工305万,占建会企业职工总数的85%。同时,全市已有25家产业(局)建立了产业集体协商制度,有217家集团公司建立了行业协商机制,有89个地区建立了区域性集体协商机制,覆盖职工200余万人。(2)集体合同建制工作逐步进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首先,议题确定的程序越来越民主。据调查,全市集体协商的议题经班组会讨论,由下而上确定民主程序产生的占83.3%,由工会产生的占7.5%,由企业等决定的占4.4%。其次,集体协商的内容越来越实在。根据对全市6000家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的调查,目前有56.6%的企业将增资水平、58.3%的企业将奖金分配、96.9%的企业将工时、95.8%的企业将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改善、63.2%的企业将各种补充保险纳入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内容。(3)合同履行的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督检查的机构不断增加;二是监督检查的方式日趋增多;三是合同履行的制度日益完善;四是合同履约率稳步上升。据调查,全市集体合同履约率达到100%的占46.1%,履约率达80%以上的占92.4%。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建立,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可和好评。据市总与上海市政协联合对100家企业、1 000职工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认为集体协商很有成效的占19.6%,有成效的占64.5%,两项相加为84.1%,认为没有成效的仅占2.8%。(陈必华)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