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依法协调劳动关系 |
|
|
|
上海市工资集体协商有新的突破 |
----------------------------------------------------------------------------- |
2000年是上海市有计划、有规模地进行工资集体协商试点的第二年。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市总工会的共同努力下,至12月底,已有2
800多家企业完成了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38家,国有集体改制企业65家,私营企业2
356家,乡镇企业13家。一年来,各级工会组织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协商的多种形式,不断拓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领域,实现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新突破,保障工资集体协商上了新台阶。(1)外商投资企业的工资协商有新的突破。一年来,各级工会,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总结历史的经验,坚持从本系统、本单位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这次工资集体协商试点的目的,始终把试点的重心放在建立工资协商机制和相关配套制度上,注重协商机制的完善,规范工资集体协商的操作程序,坚持先建制、后签约的工作程序,保证了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有效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涌现出像索广映像、建伍电子、英雪纳集装箱运瑜等一大批工资集体协商的典型。(2)私营企业的区域性工资协商有新的突破。普陀区总工会针对私营企业规模小、人数少、流动大、工会力量弱、进行工资协商困难多的特点,在星云开发区等私营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海市总工会及时总结了普陀区总工会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广区域性工资协商的做法,促使私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快速发展。除普陀区外,徐汇、黄浦、嘉定、青浦等区也积极进行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的试点,促使全市私营企业工资协商的数量有新的突破,已有2300多家私营企业签订了工资集体合同。另外,区域性工资协商的推行,也带动了私营企业工资协商质量的提高。不少私营企业除了就工资标准和工资水平协商外,还逐步扩大到保险、福利、女职工的劳动保护等多个方面。(3)实行工资自主企业的工资协商有新突破。2000年,还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中进行了工资集体协商的试点。年初,选择了30多家管理规范科学、制度合法健全的现代企业试点企业进行了工资集体协商和企业工资自主并举的试点。对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工资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就国有企业工资与市场价位接轨和适应市场的工资决定机制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促使工资集体协商不断有新的突破和发展,从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发展到私营、乡镇、股份制等新经济组织,再发展到现代企业制度等改制企业。再加上机电等系统进行的产业工资集体协商,全市基本上形成了产业(行业)、区域和企业多形式、多级别、多种类的工资集体协商,为在全市规范内进一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市场化的工资决定机制,全面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孙为新)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