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统计维护民主利益 |
|
|
|
大面权推进厂务公开 |
----------------------------------------------------------------------------- |
2000年是上海厂务公开全面推进的一年。据统计,全市80个主要区县局(产业)均建立了厂务公开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并制定了厂务公开实施意见。其所属10583家公有及公有资产控股企业中,已有8484家企业实施了厂务公开制度,实施面达到了80%以上,从五个方面推进工作力度。(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建立了由市领导任正副组长的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联合组织召开了上海市全面推行厂务公开工作会议等全市性会议,共同制定下发了《全面推行厂务公开的通知》。(2)加强分类指导,力求扎实。指导区县局(产业)和基层企业,结合各自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提炼和总结了一批反映上海厂务公开工作推行情况的具有系统、行业特色的典型经验。(3)加强职代会建设,夯实基础。制定《上海市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范》;积极推进集团公司的职代会建制;推行强化职代会职权的三项制度即企业重大决策预告制、不合格干部免职制、领导干部收入向职代会报告制;开设民主管理投诉热线,接受职工群众咨询投诉,协调解决各类违反职代会规程、侵犯职工民主权利的事件。(4)加强机制建设,注重创新。以厂务公开构筑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动力机制,形成反映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监督机制,强化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参与机制,健全完善体现国家、企业、职工共同利益的协调机制。(5)加强主体塑造,体现双赢。凸现行政领导对厂务公开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引导广大职工群众的参与,加大对职工群众参与能力的培训。并于当年10月接受了中央检查组对上海市厂务公开工作的全面检查。中组部原副部长赵宗鼐同志在检查情况总结时充分肯定了上海厂务公开工作。 (吴萌)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