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人物
 
卫生系统
-----------------------------------------------------------------------------
  俞卓伟男1945年8月出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教授大学学士中共党员199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被人称为心中只有病人的“24小时岗哨值班”,哪里有危重病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把“穿上白大褂,就是一身的责任”作为为病人服务的宗旨,被病人誉为当代白求恩。担任副院长后,狠抓医院管理,在全市首次推出提高门急诊医生应诊层次的新举措,深受病人欢迎。多年来,他狠抓优质服务,抓平均住院日,使医院年收治病人、门急诊就诊人次均属全市医院之首,平均住院日为全市医院中最低。
  
  王正敏男1935年11月出生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科主任教授研究生博士中共党员199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5年来救治颅底肿瘤病人142例,成功率98%。在科研工作中勇于创新,获得国家、市、部科技进步奖5项,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奖各1项。主持研制第一代国产单道电子耳蜗和首套国产多道程控人工耳蜗并植入人体成功,获国家专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有能力研制
  高科技多道程控人工耳蜗的国家。其中,在不等距极阵技术、汉语信息编码和传送模式等方面有重大创新,使人工耳蜗具有中国特色。5年来已培养了11位博士走上工作岗位。
  
  曾溢滔男1939年5月出生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院士199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长期从事医学遗传学和分子胚胎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国际上首先阐明了牛类和山羊性别决定基因SRY核心序列,首先提出和成功地实践了通过鉴定胚胎SRY基因和胚胎移植来控制牛、羊等经济动物性别的技术路线,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前沿。成功培育出我国首例在乳汁中分泌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山羊和含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管牛。两项成果连续两年被两院院士评选为1998年和1999年中国科技十大进展之一。主编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陈赛娟女1951年1月出生上海市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大学博士中共党员1997年市劳模1999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提名奖
  带领课题组经过努力,终于在我国率先发明了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白血病分子原理,并发现17号染色体的维甲酸受体a基因与位于11号染色体的一个新的人类基因形成特殊的融合,继而克隆了这一基因。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一个新的基因,实现了我国生物学医学领域中人类疾病新基因克隆“零”的突破。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合作,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原理,成为选择诱导凋亡治疗恶性肿瘤的成功范例。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