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市总工会直管单位 |
|
|
|
上海市职工保障互助会 |
----------------------------------------------------------------------------- |
[概况]上海市职工保障互助会今年以来配合上海市基本医疗改革,在“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实践中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上海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职工保障互助会按照市总工会要求,将工作重点转向医疗互助保障上,从服务大局,增强职工抗风险能力的指导思想出发,积极参与医保改革配套,与上海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同步,于12月1日推出了《上海市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计划通过在职职工互助互济,缓解一部分住院职工的自付费用,提高广大职工对医疗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并缓解少数“因病致贫”职工在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尚存的特殊矛盾。住院互助保障计划和1998年推出的特种重病团体互助医疗保障计划,均被市政府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的配套方案。市政府连续颁布《关于促进本市发展多层次医疗保障的指导意见》,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本市职工医疗互助救助工作的通知》,动员“各用人单位要积极组织职工团体参加市总工会组织的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和特种重病团体互助医疗保障计划,缓解职工大病医疗风险”,并强调要为尿毒症透析病人等重病职工一起投保。市政府的号召在全市企事业单位及广大职工群众中引起很大反响,一个月内有34.4万职工加入“住院”保障计划,参加“重病”保障计划的职工累计达96.8万人,给付互助医疗保障金574人(当年)、395.8万元。2000年互助保障工作还呈现以下特点:(1)重视宣传发动工作,使互助保障深入人心。为推进住院互助保障计划,连续召开两次新闻发布会,并在各媒体多次深度报导。宝山、金山、嘉定、青浦等区有线电视台也制作了新闻专题在区内播放,使更多的职工了解参加互助医疗保障的意义和作用。保障互助会编发了《互助保障实例选编》,在劳动报上开辟“互助医疗知识有奖竞答”专栏,年底配合市总宣传部“工会画廊”刊出互助保障专刊,用互助保障实际事例吸引基层职工关心互助医疗,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2)各区县局(产业)工会对互助保障高度重视,组织、推进卓有成效。保障互助会进行五年一次的换届改选,共有50家区县局(产业)工会对五年来的互助保障工作做了认真的书面总结,汇编成《上海工会系统职工保障互助工作经验汇编》。各工委全面完成2000年的竞赛计划。经评比,宝钢集团公司等38家工委为2000年度推进互助医疗、补充养老双项先进工作委员会,电力工业局等12家工委为推进医疗保障单项先进工委,城市交通管理局等11家工委为双项达标单位,另有12家工委为单项达标单位。达标的面比去年大大上升。(3)提升互助保障基础管理的技术含量,迎接新的挑战。根据互助保障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及参保单位、人员大量流动、变更的矛盾,对原来的计算机系统升级换代,加强计算机ORACLE新程序的开发运用,不仅扩大容量,增加实时信息反馈,也使各项业务信息管理更安全,更有效,并加强对基层的服务功能。 (倪慧珠、周红燕)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