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世纪回眸 |
|
|
|
上海工运百年纪事 |
----------------------------------------------------------------------------- |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十月初一(10月31日)耶松船厂工人因反对工资过低举行罢工,1名工人被拘,并被判“笞一监禁两周”,罢工失败。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是年上海海关、邮电、成衣等各业工人,为反对美国排斥、虐待华工,纷纷抵制美货。英翰印书馆工人因馆方禁印抵制美货传单而罢工。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是年上海英美烟草公司、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先后举行罢工。 [清宣统元年(1909年)] 七月至翌年七月(1909年8月-1910年8月)不完全统计,上海各丝厂发生罢工及同盟罢工22起。其中大部分系要求增加工资,缩短工时,经协商决定,在新茧上市时略加工资,淡季则酌减工资。 [清宣统三年(1911年)] 闰六月十一日(8月5日)晋昌、长纶等4家丝厂2000余女工,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厂方酌加工资后复工。 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九月十三日(11月3日)上海起义,起义军包围、攻打江南制造局。次日,在工人配合下占领该局。 [民国元年(1912年)] 7月7日制造工人同盟会成立,入会者数百人,翌年被查禁。 12月7日银楼业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同盟罢工,并组织工会。后遭当局镇压而失败。 [民国2年(1913年)] 3月下旬全市翻砂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反对增加工时举行同盟罢工,罢工获得胜利。 5月1日中国社会党在上海举行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会,社会党、中华民国工党、自由党均有代表出席。 [民国3年(1914年)] 11月2日水木业工人4000多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同盟罢工,业主同意增加工资后复工。 [民国4年(1915年)] 1月16日招商局、太古、大阪、华顺等17家轮船公司800多码头工人,因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后部分公司资方答应增加工资。 5月9日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二十一条”。当天下午,上海工人、学生、商界各团体联合召开5万多人的国民大会,通电决不承认“二十一条”。 12月2日2万多人力车夫,为反对租界工部局增加车租举行罢工,后工部局将增租2角改为1角,6口星上, 是年上海海员均安水手公所成立,成员4000余人。 [民国5年(1916年)] 8月24日漆业700余工人举行罢工。11月14日业主同意工人要求后复工。 11月25日江南造船所1
000多工人为反对厂警搜查、殴打工人,举行罢工。后取消搜身办法,并将有关警员撤职,工人复工。 12月商务印务馆印刷所工人成立集成同志社。 [民国6年(1917年)] 3月24日商务印书馆印刷、排字两部工人200人为争取结社、集会自由,反对资方无理克扣工资、解雇工人,举行罢工。接着中华书局、文明书局工人举行同盟罢工。后罢工遭资本家破坏而失败。 7月20日英美烟厂锡包间女工1
000多人,因反对减少工资,举行罢工。资方同意工人部分经济要求后,8月9日复工。 10月19日祥生铁厂车床间200余工人,要求撤换工头,举行罢工。罢工未取得成果。 [民国7年(1918年)] 4月17日数千人力车工人罢工,反对公共租界当局削减人力车数量,遭捕房镇压,2人被打死,一批人被捕,罢工失败。 5月上海泥木业、制鞋业、板箱业、棕榻业,以及工部局所属清道、工务等业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先后罢工。大部分取得一定胜利后复工。 8月12日日商日华纱厂女工1
000多人要求增加工资和撤换工头,举行罢工。罢工取得部分收获后于15日复工。 [民国8年(1919年)] 2月8日日华纱厂新老两厂3删余工人,为反对厂方改变工资计算方法减少工人收入,举行罢工。斗争持续7天,厂方答应仍按原例计薪,15日复工。 3月7日2万余人力车工人为反对增加车租,举行罢工。结果车租不增,罢工于10日结束。 4月3日英美烟厂新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罢工。4日老厂工人亦参加罢工,提出增加工资两成、撤换工头、不得辞退工人三项要求,资方答应部分要求,工人于6日复工。 4月17日三新纱厂8000余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在厂方接受工人要求后,于21日复工。 5月4日为反对巴黎和约签字,五四爱国运动于北京爆发。 5月7日上海2万多工人、学生、市民举行国民大会并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爱国斗争。 6月5-11日为抗议北洋政府于6月3日在北京逮捕大批学生,上海11万工人参加大罢工,7万多店员参加罢市,罢工、罢市、罢课斗争震动全国。“三罢”历时7天。 10月11日日商上海纱厂、三新纱厂7000余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在资方答应部分要求后复工。 11月23日工界团体与各界团体3万余人在南市公共体育场召开大会,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在福州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 [民国9年(1920年)] 1月30日日华纱厂9000余工人为要求发放花红(年奖)而罢工,资方答应发给每人6天工资,2月9日复工。 2月25日三新纱厂4000余工人为反对把挡车女工由每车2人减为1人而罢工,经协议,3人管2部车,29日复工。 4月2日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成立会上,作了《劳动者底觉悟》的演说。 4月18日中华工业协会、中华工业总会等7个工界团体举行会 议,筹备纪念五一节,取名世界劳动纪念大会。陈独秀被推选为顾问。 5月1日上海5000余工人参加世界劳动纪念大会,因遭军警一再阻挠,最后有几百人在老靶子路(今武进路)空地举行大会。这是上海工人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 5—7月上海米价猛涨,3个月内先后有数十家工厂,数百家工场、商店罢工,大部分取得一定胜利。 6月12日沪宁绍籍水木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而罢工,参加的达2万人,经谈判,每天每人加60文,6月17日复工。 7月9日浦东30余家小船厂5
000余工人罢工,要求每天增加100文,结果增加50文,16日复工。 同日闸北20余家丝厂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而罢工,7名女工被捕。后资方应允每人每天增加7—8分。 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陈独秀为书记。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劳动界》出版。 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小沙渡开办沪西工人半日学校,次年8月改名为第一工人补习学校,后又改名为沪西纺织工会。 10月10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帮助办的店员刊物——《上海伙友》创刊,陈独秀写了发刊词。 11月21日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帮助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并出版《机器工人》。孙中山、陈独秀到会演说。 12月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帮助下,上海印刷工会成立,有会员1300余人,并出版《世友画报》。 [民国10年(1921年)] 3月3日上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车务部全体工人罢工,资方被迫同意按职务增加工资1至2成等条件,6日复工。 4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邀请机器工会等团体成立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筹备委员会。后军阀当局阻挠,五一节集会未能举行。 6月1日沪宁绍籍水木锯工8
500人为要求增加工资而罢工,后获基本解决,20日复工。 7月20日英美烟厂新老两厂8000余工人罢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20天斗争,取得胜利。8月下旬,上海烟草工人会成立,后停止活动。10月1日成立浦东烟草印刷工人俱乐部。 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规定党的基本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8月1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20日,书记部的机关报《劳动周刊》创刊。 10月24日英美烟厂新老两厂万余工人为要求撤换监工等再次罢工,经3天后协商解决,28日复工。 11月在上海各工团联席会议上,为成立上海各业工会代表团问题,劳动组合书记部与一些招牌工会开展斗争。 [民国11年(1922年)] 1月劳动组合书记部联合均安水手公所、焱盈社和印刷、烟草等工会组成香港海员罢工后援会,开展后活动,直至香港海员罢工胜利结束。 2月11日三新纱厂6000余工人罢工,要求每工增加工资3分。坚持斗争8天,遭租界捕房镇压,罢工失败。 4月17日日华纱厂3
800余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后资方同意增加工资1成至1成半,26日复工。 4月24日上海邮局700多名信差、拣信生等罢工2天半,局方答应加月薪2元半,27日复工。 5月1日劳动组合书记部及上海机器工会等社团派代表参加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 同日劳动组合书记部等团体举行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和游行。 5月20日日华纱厂3
800余工人为厂方无理开除工人再度罢工。在经济上取得一定胜利后于6月5日复工。 6月1日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李启汉被捕,至民国13年(1924年)10月13日获释。 7月2日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上海支部成立。同年9月27日上海海员工会成立,有2万人人会。 7月18日劳动组合书记部被封,当月迁往北京,上海改设分部,转入秘密活动。 8月5日上海海员为要求增加工资和承认工会而罢工。资方接受承认工会及增加2-3成工资等5项条件。 同日丝厂女工1万余人为要求增加工资、减少工作时间及成立女子工业进德会而罢工,遭镇压,罢工失败。 8月6日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布《劳动法大纲》19条,并发表通告,号召全国工会开展劳动立法运动。 9月16日金银业职工俱乐部成立。金银业2000余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于10月上旬罢工,后资方答应部分要求,11月4日复工。 11月1日日华纱厂3
800余工人为要求启封工会等而罢工。2日英美烟厂9700余工人发动同盟罢工,均遭军警镇压。 [民国12年(1923年)] 1月1日孙中山在沪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其中有关于制定工人保护法以改良劳动者的生活状况等内容。 2月6日租界工部局电气线路部1
000余工人提出增加工资等8项条件,相继罢工,历时两周。结果失败,一些工人被解雇。 2月京汉铁路二七惨案发生后,上海各工团捐款支援,并与商、学界联合开展反军阀运动。 5月1日上海各工团举行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通电声讨屠杀工人的军阀吴佩孚、萧耀南、赵恒惕。 [民国13年(1924年)] 1月20日在孙中山支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广州召开。大会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项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月8日由各招牌工会组成的上海工团联合会成立,提出“工会自治,不许政党过问”等口号,反对共产党对工会的领导。五卅运动时解散。 3月10日闸北祥经丝厂大火,烧死100余女工。 4月10日全市2000余装订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而罢工。作场主答应加两成工资,但又“规定”3年内不许罢工。 5月1日上海举行劳动节纪念会,到会2000余人,大会通过实行8小时工作制等10项决议。 5月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成立工人运动委员会,于右任任主任。邓中夏、李立三等成立上海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沪西、沪东等7个区开办工人补习学校。 6月10日店员联合会成立。 6月14日虹口云成、物华等14家丝厂1.4万余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先后罢工。中共中央妇女部长向警予领导了这次斗争。罢工遭破坏,28日复工。 9月9日南洋烟草公司7000余工人提出恢复被开除女工代表的工作等8项条件,宣布罢工,至24日失败。1700余人先后被解雇。 9月沪西工友俱乐部在沪西小沙渡成立。 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公布《工会条例》(21条)。 下半年沪东工人进德会在杨树浦眉州路成立,翌年初被军阀当局捣毁。 [民国14年(1925年)] 2月2日日商内外棉八厂工人为抗议无故开除粗纺部男工而罢工。至18日,22家日商纱厂3.5万人参加罢工。最后达成不得无故开除工人等协议,3月1日结束罢工。 2月15日上海印刷工人联合会成立。恽代英应邀出席讲话。 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林伟民、刘少奇为正副委员长。 5月15日日本资本家枪杀内外棉七厂工人顾正红。当晚中共上海地委开紧急会议,接着发出通告,号召开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运动。纱厂工人奋起罢工。学生上街声援,6名学生被捕。 5月24日内外棉纱厂工会在闸北潭子湾举行顾正红公祭大会,到会有万余人。 5月28日中共中央作出《扩大反帝运动和组织五卅大示威的决议》。 5月30日3000多学生和部分工人在南京路宣传、演讲,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老闸捕房英国捕头下令开枪,13人遭枪杀,重伤数十人,轻伤无数,造成五卅惨案。当晚,中共中央开紧急会议,决定结成各阶级反帝联合战线,实行罢工、罢市、罢课。 5月31日在各工会联席会议上,宣告公开成立上海总工会,李立三任委员长。 6月1日上海总工会发布总同盟罢工令。20多万工人奋起响应,先后罢工。同时,上海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开始了“三罢”运动。 6月2日从这天起的近半个月内,全国有北京、汉口、重庆、南京、杭州、广州等600个城镇1700余万群众参加示威、游行、罢工、罢课、罢市以及通电、捐款,支援上海的反帝斗争。国际工人阶级也以各种方式表示支援。 6月4日上海总工会会同全国学生联合总会、上海学联和上海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成立上海工商学联合会。上海总商会拒绝参加。7日,工商学联合会提出取消不平等条约、收回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驻军等17项交涉条件,作为当时反帝斗争的纲领。 6月上旬从5月30日到6月10日,工人、学生、市民不断上街开展反帝斗争,先后有60余人被枪杀,70余人重伤,轻伤不计其数。 6月11日工商学联合会举行有10万人参加的市民大会,反对帝国主义暴行。 6月重3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各工会代表紧急会议,抗议总商会擅改17条中取消不平等条约等重要内容。17日,总工会等团体召开有3万多人参加的市民大会,严斥总商会的错误行为,坚持17条。 6月26日上海公共租界商店开市。 6月30日工商学联合会在南市公共体育场举行五卅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有20万人参加。 7月6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办事处成立,全总派刘少奇总负责。 7月17日上海《民国日报》发表上海总工会拟定的《工会条例(草案)》。20日,中共中央发表告全国工人书,揭露北京段祺瑞政府发布的《工会条例》(草案)的反动意图。 8月10日中共中央发表《告工人、兵士、学生》,提出鉴于形势变化,收缩斗争,局部解决,有组织的复工。 8月上旬上海印刷总工会成立,郑覆他为负责人。 8月12日日商纱厂资方接受承认工会、补助罢工期间工资等条件,首先达成复工协议。接着日轮海员、工部局电气处工人,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先后复工。最后是英商企业工人于九十月间复工。五卅大罢工至此结束。 8月17日上海邮局职工2500佘人罢工3天,增加部分工资,并成立了上海邮务工会。 8月20日上海纱厂总工会成立。有会员12万人。项英、张佐臣先后任委员长。 8月22日商务印书馆在沈雁冰、陈云等领导下罢工,在资方同意增加工资等条件后,于28日复工。同年12月下旬为资方不履行上述条件再次罢工,资方让步后复工。 同日上海总工会会所被工贼、流氓捣毁。 8月28日中华书局职工为要求改善待遇罢工。9月2日罢工胜利,当天成立工会。 9月18日淞沪戒严司令邢士廉下令封闭上海总工会,通缉工会负责人,取缔一切工会组织。总工会被封后,工商学联合会于9月21日解散。 9月22日各产业及各区工人代表40余人集会,宣布建立上海工人临时代表会议,以适应总工会启封前的需要。次日开始工作。 9月26日中华全国总工会致电北京段棋瑞政府,要求启封上海总工会。 11月29日上海总工会副委员长刘华在公共租界被捕。次日,被引渡至淞沪戒严司令部。12月17日被秘密杀害。 12月6日上海工人临时代表会议等团体在闸北举行市民大会,决议恢复上海总工会,并于当天公开办公12日又被封。次年1月再次自动启封。 [民国15年(1926年)] 1月18日英商新怡和纱厂4500工人为抗议门警打死1名工人而罢工。资方接受惩办凶手等条件,于21日复工。 3月22日英商老怡和纱厂2
800余工人为厂方无故开除女工而罢工,取得胜利,于4月5日复工。 4月20日英商祥泰木行700余工人为要求开除监工、增加工资而罢工。资方接受部分条件,工人于24日复工。 5月29日工商学界各团体代表5000余人举行五卅烈士公墓奠基典礼。 5月30日上海各界约6万人举行五卅纪念大会并游行示威。工人和学生讲演队到租界演讲。 6月3日日商内外棉十三厂、九厂4200多工人为抗议厂方无故开除工人先后罢工。内外棉各厂工人罢工支援。后资方答应被开除的工人一律复工。罢工胜利结束。 6月26日闸北35家丝厂1.4万工人同盟罢工,反对资方滥罚和拖欠工资。资方同意增加工资等,30日复工。 6月27日军阀当局再次封闭上海总工会。总工会工作人员迁入纱厂总工会办公。 7月11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工会代表大会,大会一致要求立即启封上海总工会会所。 7月24日日华纱厂在厂边河中装通电铝丝,致使1名工人触电死亡。全厂4000余工人为此罢工,提出从优抚恤等7项条件。厂方接受部分条件后复工。 8月4日“万里丸”号日轮日本水手无故打死小贩陈阿堂,激起义愤。20日起,内外棉等日商纱厂2万余工人罢工抗议。至9月16日复工。 8月8日全国总工会上海办事处在一度被迫停止活动后,于本日恢复工作。 10月9日上海海员工会被淞沪警察厅查封。上海总工会通告各工会支援海员工会的启封斗争。 10月23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奚佐尧、陶静轩等10余人惨遭军阀杀害。 11月9日上海总工会和上海学联组织750多个演讲队,上街宣传,要求上海实行自治,反对孙传芳勾结直鲁军南下。 11月12日海员工会为遇难的江永轮88名船员向招商局提出抚恤死难家属等6项要求,因局方拖延,局属全体海员罢工。至翌年3月6日获解决后复工。 11月16日由邮务工会和法商电车电灯公司、英商电车公司、自来水公司等单位的工会组成的水电邮务工人联合会成立,随后发展成立上海市政总工会。 11月30日上海总工会宣布自动公开办公。 12月5日上海店员总联合会成立。 12月6日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恢复,改名为上海特别市市民公会。 12月8日上海总工会又被淞沪警察厅查封。11日,2000余人前往上海总工会会所自动启封。 12月10日上海手工业总工会成立。 [民国16年(1927年)] 1月4日中共上海区委全体会议决定:由何松林(汪寿华)、郑覆他、李震瀛(李泊之)、龙大道4人组成上海总工会主席团;李震瀛等9人为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李震瀛为主任。 1月上海总工会举办全市工会登记。至1月底,总工会领导下的工会有187个,产业总工会12个。 2月16日中共上海区委改选,罗亦农任书记,赵世炎负责组织 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汪寿华负责工会工作。区委决定在北伐军接近上海时发动总同盟罢工,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 2月18日北伐军前锋部队到达嘉兴。上海总工会召开全市工人代表会,决议19日全市总罢工。至22日罢工人数达36万。 2月22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到达嘉兴的北伐军停止前进,起义失败。总罢工随之结束。 2月23日中共中央为领导第三次武装起义,成立特别委员会,由陈独秀、罗亦农、赵世炎、周恩来等8人组成,周恩来负责特别军委,加强军事准备。 2月上海总工会在第二次武装起义后,创办《平民日报》。同年4月被查封。 3月7日沪宁、沪杭两路工人罢工,阻止军阀利用铁路增兵。 3月12日沪宁铁路总工会成立。 同日中共上海区委主席团会议决定,由汪寿华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杨培生任副委员长。 3月16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全市工人代表紧急大会。大会通过积极准备第二次总同盟罢工的决议及上海工人政治经济总要求22条。 3月21日中午起,上海80万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接着转入第三次武装起义。上海工人与军阀部队浴血奋战30小时,至22日下午6时,胜利地占领了除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区。起义成功。 3月22日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成立。19名委员中有10名是中共党员和工人代表。 3月23日上海总工会将全市5000名工人纠察队整编为2700人,用缴获的武器装备,分驻各区维持秩序。 3月26日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到上海,与帝国主义、买办、流氓勾结,部署反革命政变。 3月27日上海工人代表大会在闸北湖州会馆召开。汪寿华报告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经过和上海总工会工作。会议选出41名总工会执行委员。汪寿华连任委员长。 3月下旬报界工会成立。 3月底上海总工会有所属工会502个,会员82万人,有18个产业总工会和9个地区工会。 4月5日上海总工会发表《敬告全上海市民书》,揭露反动势力企图解散工人武装纠察队的阴谋。6日,总工会举行工人武装纠察队授旗典礼。 4月11日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被杜月笙秘密绑架杀害。后杨培生任委员长。 4月12日凌晨发生反革命政变,工人纠察队被解除武装,纠察队员被打死120多人,受伤187人,总工会会所被占据。 4月13日上海总工会在闸北青云路广场召开6万人参加的抗议大会。下午1时,到会群众整队游行,赴宝山路国民革命军二十六军二师司令部请愿,遭机枪扫射,死100余人,伤者无数。 同日上海总工会为反抗四一二大屠杀,发表总同盟罢工宣言和对全国通电。 4月15日上海总工会为保存力量,下令复工。同日总工会向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和国民政府呈文,控诉蒋介石摧残工会、屠杀工人的罪行。 4月30日上海总工会虹口区联主任何大同被捕,5月4日被杀害。 6月29日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杨培生被捕,7月1日在龙华与张佐臣等一起被害。 7月2日上海总工会常务委员会主席赵世炎被捕,7月19日被杀害。 8月5日国民党军方组织的上海工统会发布紧急通告,宜称“凡未经本会指导组织之工会……当以反革命加以制裁”。8月23日中共江苏省委决定:郑覆他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项英为秘书长。 9月25日6家日商印刷厂工人联合罢工,坚持两个多月,取得承认工会、增加工资、不得无故开除工人等项条件的胜利。 9月30日英美烟厂新老两厂叶子间工人为抗议资方开除老工人等而罢工。至10月8日,新厂、老厂、三厂9500余工人全部罢工。资方在次要方面稍作让步,于翌年1月15日签订12条协议,17日复工。 10月3日棉纺业、估衣业、米业等各业职工响应上海总工会号召,分别开代表会议,发表反工统会宣言。 10月6日沪东恒丰纱厂3000余工人为反对资方延付工资等而罢工。上海总工会按中共江苏省委指示,发动沪东各纱厂举行同盟罢工,并准备举行第四次武装暴动,未获结果。 11月17日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宣布成立上海工人总会(工总会),与工统会发生内讧。 [民国17年(1928年)] 1月5日全市南货业、酱业、杂货业、米业、布业职工相继罢工,开展年关斗争,取得不同程度的胜利。 2月16日上海总工会委员长郑覆他、党团书记许白昊等被捕,6月6日在龙华牺牲。 3月10日全市89家丝厂6.45万余工人举行反迫害罢工,抗议警察打死工人姜阿兴。后只争得姜阿兴的抚恤费和赔偿工会损失费,其余均无结果。 3月英美烟草工会、南洋烟草公司工会、商务印务馆印刷所工会、邮务工会、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工会、报界工会、华商电气工会等七大工会发表宣言,推举代表赴南京请愿,要求撤销国民党中央党部关于停止民众运动的决定。 4月24日国民党中央党部宣布取消上海工总会、工统会,5月6日成立上海工会整理委员会(工整会)。 5月3日日军在济南杀害国军民,造成济南惨案。在上海总工会号召下,上海百余工会团体组成反日会。 5月10日上海工人、学生近万人在南京路示威游行,纪念五卅惨案3周年。 8月11日七大工会向国民党五中全会提出建议书,其中包括要求规定最低工资、8小时工作制、颁布劳动法等。 10月2日邮局2500名职工为要求增加工资而罢工。后交通部公布“改订邮务职工薪率表”,邮差和邮务生的起首工资有增加。 12月3日法商电车电灯公司1
500余工人罢工,要求承认工会和改善待遇。结果获部分改善。 [民国18年(1929年)] 1月1日南洋烟草公司浦东分厂2700余工人抗议关厂。1月底,市政府裁决关厂,发给工人遣散费。 3月11日英美烟厂老厂2000工人为抗议资方无理开除1名工人而罢工。结果资方同意被开除者复工,罢工期间工资发半数。 5月1日上海总工会发动全市工人停工和分区游行纪念五一节,并发表宣言。同日,国民党当局发布通令,禁止集会、游行。 5月30日五卅惨案4周年,数千群众在南京路示威集会,100余人被捕。 6月6日英美烟厂新厂4000余工人罢工,抗议资方开除工人。结果,资方答应恢复被开除者工作及其他一些条件。 6月7日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委任陆京士等16人组成邮务工会整理委员会。随后成立以陆京土为首的上海邮务工会第七届理事会。 6月18日上海工会联合会成立,发表成立宣言。徐锡根任委员长兼中共党团书记。 6月28日全市274家中药店2500名店员罢工,反对国民党市党部取缔原工会,7月4日被迫复工。 7月4日虹口区20家丝厂1。1万余工人罢工,要求加薪和改善待遇。罢工失败,于15日无条件复工。 7月10日上海市市长张群发出布告,禁止罢工。 7月31日上海警备司令部杀害估衣业工人领袖汤久芳及纱厂工人领袖李有臣(宝林)等4人。 8月12日闸北14家丝厂7000女工罢工,反对资本家企图减薪和延长工时。资本家答应要求,28日复工。 11月7日全国总工会在上海秘密召开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12月,全总机关刊物《中国工人》在上海创办。 [民国19年(1930年)] 2月上海纱厂工会成立。翌年一度停顿。民国21年(1932年),重建上海纱厂赤色工会联合会。 3月8日中共江苏省委制定《关于建立与发展上海工人纠察队的计划》,提出准备上海第四次暴动。 3月20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上海召开特派员会议,着重讨论了组织政治罢工和总同盟罢工。会议于27日结束。 4月3日美国水兵枪杀南京和记蛋厂工人。8日,上海工人集会声援,巡捕当场枪杀工人1名,重伤10余人。 4月下旬市政总工会发动红五月总同盟罢工,法商电车电灯公司未罢工。法电工会徐阿梅为此被错误地开除共产党党籍(民国27年得到纠正)。 5月1日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工人、学生示威游行,多人被捕。 5月30日上海工人、学生、市民数万人示威游行,纪念五卅惨案5周年。 6月18日法电工人在徐阿梅为首的工会领导下,开始57天的大罢工,经过曲折斗争取得胜利,于8月13日复工。 7月21日日华纱厂3
600余工人为要求增加米贴罢工。翌日,三新纱厂700工人为反对减工资继起罢工,获得部分解决后复工。 8月14日闸北各丝厂近2万人同盟罢工,多人被捕,罢工失败。 8月31日上海五金总工会成立。 9月7日上海2000多工人、学生在南京路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白色恐怖,9人被捕。 是年职业青年团体蚁社成立。抗战爆发后迁汉口,后被国民党勒令解散。 [民国20年(1931年)] 2月7日上海工会联合会秘书长龙大道、宣传部长欧阳立安等在龙华被秘密杀害。 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上海工人发动罢工,抵制日货,开展反日活动。 12月30日国民政府宣布实施《工厂法》,规定工人每日工作以8小时为原则。各业工人遂提出8小时工作制。 12月国民党市党部控制的上海市总工会成立。民国23年(1934年)1月国民党修改有关法令,确定地方可组织总工会,正式取得合法地位。 [民国21年(1932年)] 1月8日沪西日商同兴纱厂首先发动罢工,接着日华、喜和、公大等纱厂工人相继罢工,反对资方取消月4天月赏。资方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迫使工人复工。 1月17日30余个工人、学生团体5
000除人参加市民大会,反对国民政府投降卖国,会后游行,包围市政府。 1月18日日本僧侣5人在三友实业社门前寻衅。20日,日本浪人放火焚烧三友实业社毛巾厂。 1月28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上海工人组织义勇军,支援十九路军抗战。 2月15日上海工会联合会召开各业工人代表大会,成立上海各业工人反日救国联合会。 是月于上一年年底为经济要求开始罢工的沪西日商纱厂工人,积极支援淞沪抗战前线,开展反日斗争,形成反日大罢工。后罢工遭破坏,5月初罢工结束。 5月上海工会联合会在东新桥等处举行飞行集会,不断有人被捕。 6月7日上海电话公司2900余名职工为反对裁员而罢工,遭失败,12人被开除。 6月26日25家丝厂1.5万余工人为反对降低工资等而罢工,获部分胜利。 [民国22年(1933年)] 1月7日失业工人和难民数千人举行反饥饿游行,向社会局要饭吃,游行队伍被冲散。 2月21日正泰橡胶第一制造厂锅炉爆炸,工人死亡81人,伤数百人。中共中央发表宣言,号召全市职工援助正泰工人。 3月8日上海文化界进步人士联合工人团体成立国民御侮自救会。 3月11日申新一厂工人为反对搜身,遭巡警枪击,伤数十人,其中重伤10余人。为此,全厂8000余工人工,经调解,获部分解决,于12日复工。 3月21日中共江苏省委发表《为上海三次暴动六周年纪念告上海工人书》,要求用关车、罢工、飞行集会等纪念上海三次暴动,向着“四次暴动”前进。 5月1日国民御侮自救会沪东、沪西、沪北等分会组织示威游行,90人被捕。2日各分会被查封。 5月12日英美烟厂新厂、老厂、三厂9000余工人为反对厂方减工而罢工,4名工人被捕,工人被迫于18、19日复工。 8月6日英美烟厂老厂叶子间百余工人为反对资本家开除工人而怠工。25日,新、老两厂8000余工人怠工支持,获胜利。 9月1日闸北14家丝厂5000余工人为反对实行新的计薪办法而罢工,后扩大到29家约1万余人,结果新办暂缓实行。 9月27日国际电台、上海电报局全体业务员为要求享有报务员津贴而罢工,获胜利。7名罢工领导人被开除。 9月29日美商上海电力公司新、老两厂1400余工人为反对资方大批解雇工人而罢工,历时54天,结果失败。 [民国23年(1934年)) 1月23日英商会德丰洋行全体驳船工人罢工,反对开除工人,获部分胜利。 3月3日—4月22日美亚绸厂总厂和9个分厂及艺徒学艺所4500名工人罢工,反对工资打折扣。4月10日4000多工人前往江湾,包围社会局,遭镇压,100余人受伤,其中重伤10余人。历时50天的罢工失败,于4月22日被迫复工,160名罢工积极分子被开除。 4月13日中共中央、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上海工会联合会先后发表援助美亚绸厂罢工宣言,号召上海工人起来关车、罢工、示威,进行声援。 6月13日申新一厂4600余工人为反对解雇工人而罢工。后被迫复工。 [民国24年(1935年)] 1月21日溥益纱厂4000余工人到社会局请愿,反对关厂。获胜利。 2月15日英商新、老怡和纱厂工人为反对减工资,先后罢工,结果均遭失败。 2月24日中国劳动协会在上海市总工会会所开成立大会。 8月6日万余人力车工人因反对限时登记和收费而罢工,与法租界巡捕发生冲突。后协议登记时间延长并免收费用。 10月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发表中共中央《为抗日救国告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是年冬,报纸流传到上海。 12月9日北京爆发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上海工人、店员、学生纷纷集会声援。 [民国25年(1936年)] 2月3日日商大康纱厂工人梅世钧遭日本人毒打身亡。全厂4000多工人罢工抗议。其他日商纱厂工人组织同盟罢工、怠工。 2月9日上海职业界救国会成立。 2月16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白区执行局成立日本纱厂工作委员会。 3月9日日商裕丰纱厂1700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反对开除工人而罢工,罢工失败。后成立工人救国会。 4月重4日2万余人力车工人反对租界工部局限额登记,20余人被捕,10余人受伤。 4月刘少奇撰写《关于白区职工运动的提纲》等文章,提出白区工作应采取的正确方针。 5月29日工人和各界代表6000人,参加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召开的纪念五卅惨案11周年大会,会后游行。 8月1日上海工人救国会成立。 9月11日上海市总工会向各业工会发出不得罢工、怠工的通令。 10月4日上海银钱业职工成立银钱业业余联谊会。 11月8日全市日本纱厂4万余工人举行反日大罢工,得到各界救国会支持。罢工工人利用合法,接受调解,获得胜利,当月27日复工。 11月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形势,全总白区执行局、上海工会联合会和各产业总工会宣告结束。 [民国26年(1937年)] 2月20日日商丰田纱厂新老两厂3000多工人因警方包庇厂方打人凶手,包围曹家渡警察分局,痛打分局长。警察开枪打伤3人,捕16人。经工人坚持斗争,被捕工人获释。14名工人被无理判处徒刑。 3月21日上海海关7名缉私关员在汇山码头遭数十名日本浪人袭击致伤。此后又有关员在缉私时被日本浪人殴伤。海关职工22日印发宣言,反对日本人走私,开展缉私运动。 3月28日为要求改善待遇,沪西绸厂工人首先罢工。接着全市130多家绸厂4万多工人先后罢工。6月下旬罢工结束,工人取得部分胜利,但80多人被判徒刑,一批工人被开除。 8月13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 8月中旬在中共上海地下组织“三人团”领导下,成立工人工作委员会(工委)和群众团体工作委员会(群委),工委书记林枫(宋书常),委员吴仲超、马纯古,群委书记王尧山。 8月各业职工纷纷成立救亡协会、战时服务团、战地救护队等救亡团体,开展热火朝天的抗日救亡运动,支援淞沪抗战前线。 9月12日在职业界救国会基础上,职业界救亡协会成立,有28个团体会员,成员达数万人。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0月5日以纱厂女工为主体的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赴前线随军开展宣传、民运工作。服务团历经3年,辗转8省,行程2万余里,于民国29年(1940年)结束,部分团员分赴延安和皖南抗日根据地。 10月19日人力车工人救亡协会成立,500名工人300辆人力车赴前线服务。 10月30日上海各界113个救亡团体开展“保卫大上海”宣传周活动,出动930个宣传队,有4690人参加。 11月5日日本侵略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在当地大肆烧杀。 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离淞沪地区,日军攻入南市,上海失陷,南市、闸北被纵火焚烧,租界地区成为“孤岛”。 11月中共江苏省委成立,刘晓任书记,翌年初刘长胜任副书记。省委保存工人运动委员会(工委),撤销群委,后成立职员运动委员会(职委),领导上海工人运动。 是月上海沦陷前后,约有10万工人离开上海,其中大部分返乡,一部分工人随厂内迁,将一批机器设备抢救到大后方。 12月29日中共江苏省委发出《关于新环境下上海组织工作的决定》,指出“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生产部门中去,来建立雄厚的、齐整的抗日主力军是党再三提出的中心工作”。 12月煤业救护队100余人驾驶25辆汽车,在南昌集体参加新四军。 [民国27年(1938年)] 1月2日日军强行接收上海电信局和国际无线电台,职工于1月5日全部撤离局、台,无线电通讯一度中断。 1月4日中华书局1000余职工进行反对解雇要求复工斗争,经过10个月反复交涉取得胜利。 1月中旬上海工人救国会改名为上海工人救亡协会。 1月中共江苏省委工委主办的工人刊物《劳动》创刊,当年下半年起先后改名《朋友》、《生活通讯》。 2月20日店职员团体益友社成立。 2月职业界救亡协会举办的神州职业夜中学开学。学生从三四百人增加到上千人。夜校于民国29年(1940年)被迫停办。 是月职业界救亡协会以第四中华职业补习学校名义,举办现代知识讲座。讲座办了三期,每期3个月左右,学员共800余人。 3月14日华成烟厂2000余工人发动要求复工斗争。后经法院调解,资方略增解雇金,于当年7月结束斗争。 3月洋行职工团体华联同乐会成立,会员最多时达6000多人。 5月5日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成立,茅丽瑛当选主席。 5月7日上海海关职工为抵制日伪接管海关,举行罢工。护关斗争得到社会各界的声援和响应。9日复工。 5月上海邮局职工开展护邮斗争,反对日伪接收邮局。后又抵制在邮局大楼悬挂伪旗,取得胜利。 6月福新烟厂工人反对减工,静坐抗议。经20天的坚持斗争,资方答应部分要求。 是月邮局职工进步团体互助社公开成立,社员达400人。 7月6日英商公共汽车公司2000余工人要求加薪,经交涉、斗争,9月起酌加工资。 8月难民收容所中的失业职工700余人,以“移民垦荒”名义,赴皖南参加新四军。随后又有两批去皖南,先后参加新四军的有1
500余人。 9月18日工厂商店职工停止娱乐,茹素一天,纪念九一八事变7周年。 11月18日上海各界民众慰劳团,赴皖南慰问新四军,职业界代表王纪华任副团长。慰劳团带去上海工人救亡协会送给新四军的锦旗,带回了新四军领导人署名盖章的感谢信。 12月100多个职工业余剧团,组成业余戏剧交谊社。此后业余剧团举办联合义演,支援新四军,救济难胞。 [民国28年(1939年)] 1月20日颐中烟厂三厂2000余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发动怠工,取得增发米贴等成果。 3月20日泰来、云飞、祥生、银色四大汽车公司1000余出差汽车司机驾车100多辆,为被日本特务杀害的司机举行大出殡,表示抗议。 4-5月大康纱厂、轮渡公司等职工,为反对日本大班、监工打人而罢工,罢工获胜利。 5月英商纶昌印染厂、纶昌纱厂工人先为经济要求而罢工,转而为反对日伪插手开展复工斗争,资方接受工人要求,当年11月结束斗争。 7月14日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在茅丽瑛领导下,举办物品慈善义卖会,支援新四军和救济难民。12月12日茅丽瑛遭日伪特务暗杀,17日举行公祭,有数千人参加。 7月15日在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刘长胜主持下,《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出版,全书60万字。 9月8日大中华橡胶厂1
800余工人罢工,要求厂方发给积存的年赏和平粜厂中存米,厂方同意部分要求。 9月21日江南造船所工人凿沉刚修复的“民生”号军舰,一批工人被拘询。 12月4日永安公司职工向资方提出年终分红、保障职业等要求。同月31日晚,资方宣布开除31名职工,爆发罢工,遭镇压。翌年1月上旬被迫复工,百余职工被解雇。 12月29日法电工人领袖徐阿梅被日伪特务秘密杀害。 12月永安三厂3
500余工人为要求年奖举行罢工,取得协议,打破不发年奖的惯例。 [民国29年(1940年)] 2月24日永安三厂3
500余工人为抗议资方勾结捕房捕人和无故开除工人而罢工。结果工人被解散,斗争失败。 2月29日英商公共汽车公司2000多职工要求增加工资和米贴,举行罢工,取得基本胜利,3月3日复工。 3月14日英联船厂1
300余工人为增加米贴、成立工会等发动罢工。经56天斗争,增加工资15%,5月7日复工。 3月29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4月17日英商煤气公司职工700余人罢工5天,取得增加工资和米贴的协议。当年7月资方推翻协议,19日再次罢工,遭破坏,8月16日复工。 4月下半月英商新怡和纱厂因3名杠棒工被巡警枪杀,全厂罢工。当月29日达成复工协议。 9月19日英商电车公司工人为要求改善待遇举行罢工。英商公共汽车公司、法商电车电灯公司陆续响应,形成全市交通工人大罢工。英电、英汽资方答应增加工资、 米贴,当月先后复工。 9月25日法商电车电灯公司工人罢工坚持29天,资方被迫让步,斗争胜利。 10、11月40余家丝光染厂3000多工人、70家绸绫染坊3000多工人、129家针织厂工程技师300余人,先后为增加工资举行罢工、怠工,均取得基本胜利。 [民国30年(1941年)] 3月19日法商电车电灯公司、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和米贴,先后罢工,资方答应要求,当月下旬复工。 3月20日日伪为在租界地区推行伪币,派遣特务枪杀江苏农民银行职员11人,绑架中国银行职员及家属128人。后又在中央银行安置定时炸弹,杀害中国银行职工2人。 4、5月1
000多水木业工人、500余家制鞋店5000多工人、250余家南北货商3000多职工,要求改善待遇先后罢工、怠工,经双方让步,达成协议,复工。 6月4日英商自来水公司200余工人罢工,结果工资增一成,当月18日复工。 6月7日英商马勒船厂工人为因工死亡抚恤金事发动罢工,争取到部分利益,于当月20日复工。 7月3日美商电话公司职工为反对无故开除工人等而罢工,资方答应部分要求后于当月16日复工。 8月4日法商电车电灯公司1
700多职工为要求增加工资和争取与外籍职工待遇平等举行罢工,在取得一定胜利后于当月7日复工。 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上海全部沦陷。 12月日军拼命搜刮物资,大批工厂倒闭,当月公共租界停闭的工厂即达260家,6万多工人失业。 [民国31年(1942年)] 1月8日申新九厂7000余工人罢工,要求改善生活待遇。资方依靠日本宪兵队将全厂工人遣散,罢工失败。 1月英商公共汽车公司、祥生等四大出差汽车公司以及大中华橡胶厂等企业职工,因停业关厂,先后开展要求发给遣散费斗争,获得部分解决。 6月全市酱园业职工要求改善待遇,发表告同人书,经谈判取得胜利。 夏上海电力公司职工开展“无头斗争”,即有组织的斗争而无组织的形式,使敌人找不到领头者。江南造船所、日亚钢业厂、中山钢业厂等职工也用这种办法开展斗争,都取得一定成果。 9月日军接管的上海煤气公司职工为要求发给燃煤、节赏等举行罢工,公司被迫答应所提要求。 11、12月法商电车电灯公司、日亚钢业厂、大康纱厂、电信局、国际电台等单位职工,先后发动怠工,提出要求改善待遇,同时破坏生产秩序,造成敌人损失。 [民国32年(1943年)] 4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江苏省委领导成员迁入淮南根据地,中共中央华中局成立敌区工作部(后称城市工作部),取代江苏省委领导上海地下党工作。 9月日本军事管制下的上海电话公司职工因生活困难发动怠工,公司被迫按月发给职工配给米。 夏秋间江南造船所职工发动慢工、怠工,争取领班共同斗争,迫使厂方答应按月发给配给米、煤球。江南所的斗争,带动了附近的三兴船厂等单位的同类斗争。 秋职业界的中共地下党员、积极分子,配合苏中抗日根据地来沪人员,购置电讯器材、无缝钢管各一批,运往根据地。 下半年通过铁路员工开辟的秘密通道,将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急需的五金器材、通讯器材、医药用品等运往根据地。 [民国33年(1944年)] 2月法商电车电灯公司职工,用“你来我做,你走我停”办法开展斗争,资方终于答应每个职工借给退职金50%。 5月22日上海邮局职工以“吃不饱,做不动”为口号实行怠工,后局方答应职工要求,每月发给米贝乩 5月小学教师罢教,要求改善待遇。后伪教育局以向学生征收“生活补助费”办法,补贴教师。 6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要求发动群众,瓦解伪军,准备武装起义,里应外合进攻日军,占领大城市与交通要道。 8月28日美国飞机轰炸上海,上海电力公司职工发动“逃警报”斗争,厂方被迫接受职工关于空袭时离厂躲避、发给特别补贴等3项要求。 9月中共上海地下工委、职委负责人到抗日根据地学习中央指示,接受组织地下军和准备武装起义等任务。 秋江南造船所工人为要求提高工资,开展分散罢工同消极怠工相结合的斗争,取得胜利。 下半年日商、日占的大康、内外棉等纱厂,公兴、中华等铁厂工人以及铁路员工,用各种方法破坏敌人军工生产,开展反日斗争。 12月中共上海地下工委组织90多位在工人中有影响的老工人,访问淮南抗日根据地。 年底中共上海地下工委在沪西、沪东、浦东、吴淞和南市地区以及法商电车电灯公司等单位建立起一支260余人的工人地下军。 [民国34年(1945年)] 1月1日中共上海地下组织以投寄贺年片方式,向职工和各界人民宣传胜利在望,“天快亮了”。同时向伪军、政、警、特人员发出警告信。 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6月11日闭幕。毛泽东号召沦陷区人民组织地下军,准武装起义,消灭侵略者。出席大会的有3名上海工人代表。 年初到8月沪东工人地下军从同兴纱厂取得机枪1挺和步枪7支。浦东工人地下军从高昌庙取出一大批日军弹药,装船运往新四军淞沪支队据点。 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中旬新四军军部任命刘长胜为上海特别市市长,张执一为副市长。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发动上海武装起义,并成立上海武装起义领导机构——行动委员会。 8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上海武装起义,要求华中局坚决执行。 8月21日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急剧变化,决定停止上海起义。华中局急电上海取消起义计划 8月23日中共上海地下工委按原计划,于当日上午组织60多名工人地下军队员和7000多工人占领沪西的信义机器厂,作为起义据点。下午,在接到停止起义指示后,占领信义机器厂的工人迅速撤离,转入清算汉奸要求复工的斗争。 8月27日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小教联)成立。 8月沪西、沪东工人分别在平民村、平凉村召开庆祝抗战胜利大会,各有5万多人参加,建立工会筹备机构。 8月底从8月底开始,沪东、沪西各纱厂、电话公司、煤气公司以及金融、百货等业职工,先后开展要求发补助费、维持费、胜利费的斗争,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成果。 9月18日中共上海地下职委办的刊物—《人人周刊》创刊。翌年7月改名《工商通讯》,为旬刊,8月停刊。前后共出版35期。 9月19日美国第七舰队司令抵沪,沪西2000余工人乘机举行要求复工的示威游行。次日开始,上万失业工人涌向国民党市党部、市总工会请愿,国民党当局被迫同意分批复工。 9月下旬法商电车电灯公司职工1
800多人举行罢工,迫使当局承认工会筹备会。翌年3月24日正式成立法电工会。上海电力公司职工也经过斗争,建立上电工会。 10月中旬新新公司职工联名检举该公司总经理李泽的汉奸罪行,并同国民党政府对他的庇护开展斗争,得到各业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声援和响应。这场斗争持续到翌年。 10月永安、新新、大新、先施、国货等百货公司职工成立同人联谊会。 11月12日中共上海地下工委办的工人刊物——《生活知识》创刊。前后出版39期,翌年8月31日停刊。 11月美商电力公司、电话公司、法商电车电灯公司、英商电车公司、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六大公用事业工会联谊会成立。 12月上海电力公司职工经过斗争,迫使公司答应按生活费指数计薪,后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职工先后提出同样要求,于翌年春相继实行这一办法。 年底从年底到次年上半年,三区棉纺业工会、三区丝织业工会、四区机器业工会、三区百货业工会、酒菜业工会等一大批进步工会先后成立。 [民国35年(1946年)] 1月15日法商电车电灯公司工人冲破国民党当局的禁止罢工令,采取“大请客”方式进行斗争,取得改善待遇的胜利。 1月22日沪东62家工厂1万余名失业工人游行示威,要求复工,后获部分解决。 1月26日上海中学教师团体——上海市中等教育研究会成立。 1月永安、新新等9大百货公司和中法药房全体职工,为要求加薪而举行怠工。 2月21日全市47家纺织厂13万职工,提出调整底薪、实行按生活费指数增加工资、承认工会等21条要求,并于次日采用一致罢工,的行动,资方被迫答应工人的要求,最后达成18条协议。 3月1日抗战期间成立的上海工人救亡协会,改名为上海工人协会。 同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职工,成立四行二局员工联谊会。 3月17日以青年工程技术人员为对象的工余联谊会扩大组织,成立中国技术协会(技协)。技协团结广大技术人员,发展科技界统一战线。 5月1日沪西15万工人在胶州公园召开抗战胜利后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大会,会后游行。 5月31日1000余名后方回沪失业工人向市社会局请愿,遭军警阻挡,发生冲突,后经调解,部分失业工人复工。 6月各业职工反对国民党破坏和平、发动内战,成立和平民主团体,发表宣言,开展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签名运动。 6月23日上海职工和各界群众5万多人,欢送上海人民呼吁和平入京请愿代表团9名代表赴南京请愿。欢送大会后,进行示威游行。 同日当晚上海人民代表到达南京下关,遭国民党特务殴打,4人受重伤,造成下关惨案。 6月下旬下关惨案传到上海,上海工人协会写信慰问人民代表,号召上海工人作代表后盾,为反内战、争和平进行坚决斗争。 9月22日美国水兵打死三轮车工人臧大咬子,激起社会公愤。 11月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朱学范在解放区工会代表刘宁一支持下,公开发表声明,与国民党当局决裂,他本人离沪赴港。 11、12月上海近万名摊贩为反对当局关于取缔摊贩的决定,两次包围黄浦区警察局,遭镇压,死10多人。摊贩坚持斗争,广大市民支持,迫使市政府收回成命。 12月中旬三区百货业工会发动各大百货公司职工,采用“勤工”(生意忙时大扫除)、“愁工”(向顾客诉说苦处)、“懒工”(劝顾客不买)等灵活方式,取得年关斗争胜利。 12月下旬全市丝织工人用怠工办法,要求资方发放年奖,各厂取得不同程度成果。 [民国36年(1947年)] 1月1日1万多大学生示威游行,抗议美军强奸北京大学女生。 1月7日上海工人协会发表《告工友职员书》,号召工人支持学生,开展抗暴斗争。 2月5日百货业职工成立爱用国货抵制美货筹备委员会(爱抵会),开展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 2月9日爱抵会在劝工大楼召开成立大会,遭国民党特务殴打破坏,重伤13人,永安公司职工梁仁达伤重致死,造成二九惨案。上海工人协会为此发表宣言,各业职工组织后援会,学生上街宣传,控诉特务暴行,揭露二九惨案真相。 2月16日国民党政府为挽救经济危机,颁布{经济紧急措施方案》,宣布冻结生活费指数。 2月25日四区机器业工会召开50余单位参加的代表会议,反对冻结生活费指数。由此开始了各业职工要求解冻生活费指数的斗争。 4月4日中纺十二厂中统特务为夺取工会领导权,寻衅滋事,工会理事长佘敬成(中共地下党员)鸣枪示警,冲突中两个中统特务中弹死亡。佘被捕,工人营救。 5月1日3万工人在跑马厅(今人民广场)参加市总工会召开的五一节纪念大会。台上宣传反共,台下工人高呼“要求解冻生活费”等口号。反共集会变成反对冻结生活费指数大会。 5月8日1万多名丝织工人游行请愿,高呼“钞票满天飞,工人饿肚皮”等口号,要求解冻生活费指数。接着又有法电以及百货、机器等业职工陆续请愿。 5月20日南京发生镇压各地学生代表的五二○惨案。上海学生奋起声援。学生斗争、职工要求解冻生活费指数斗争以及各界人民的要求和平民主斗争汇合一起,掀起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形成配合人民解放军军事斗争的第二条战线。 5月国民党政府在群众斗争压力下,被迫宣布有条件解冻生活费指数。此后,解冻斗争转入各业务厂分散进行。 6月4日公交公司2000多职工为要求改善待遇,按生活费指数计薪,发动罢工。次日,公用局局长被迫答应部分要求后复工。 7月颐中烟厂、江南造船所职工为反对厂方任意裁减、解雇工人,分别发动斗争,得到不同程度解决。 9月重9日承印进步报刊的富通印刷厂被国民党特务破坏。国民党当局借此发动大逮捕,下令整理上电、法电等工会。 9月23日上电工会发动2000余职工怠工请愿,要求释放富通事件中的被捕职工,未获结果。 9月26日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四家银行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四行二局)职工于当天中午绝食抗议削减米贴。国民党当局被迫答应借支薪津。 9月27日法电工会发动全体2700余职工反对迫害、支持上电斗争,举行7天半的大罢工,得到各业职工声援。60个工会的200余名理监事联合发表宣言,反对对工会的迫害。国民党当局不得不表示“不再逮捕工人”。 12月颐中烟厂、海关以及染织、针织、毛纺等业几十家工厂先后举行罢工、饿工,要求发放年赏,开展年关斗争。 [民国37年(1948年)] 1月30日申新九厂7500多工人,向资方提出补发配给品、按生活费指数发放年赏等7项要求,遭拒绝,一致罢工。 2月2日大批武装军警包围申新九厂。在淞沪警备司令宣铁吾、上海警察局长俞叔平指挥下,军警发动进攻,徒手工人英勇抗击。3名女工被打死,40余人重伤,200多人被逮捕,造成二二惨案。上海工人协会为二二惨案发表宣言,各产业工会成立申九二二惨案后援会,各业工人戴黑纱,悼念死难工友,控诉国民党政府暴行。 2月8日四行二局员工联谊会3名负责人被捕。13日金融业职工罢工,全市金融市场出现混乱。15日国民党当局被迫释放被捕者。 3月20日中共上海地下工委委员王中一被捕,特务在他家中抄出没有销毁的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名单。有125人先后被捕。 4月21日上海电力公司工会常务理事、中共地下党员王孝和等13人,由于叛徒出卖,遭国民党军警逮捕。 6月28日500多名小学教师为要求发放贷金和配给米,包围教育局大楼,在大雨中彻夜请愿。次日,成群结队小学生和各业职工、各社会团体纷纷前来声援、慰问。请愿教师增至1
500人。市政府被迫答应教师要求。 6月拖船、驳船水手1.2万人要求增加工资,发动罢工。码头工人罢工声援。斗争获得胜利。 7月7日公交公司工人为反对解雇举行罢工,开车游行。公司被迫作出让步。 8月1日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号召国民党统治区工人保护工厂企业,准备迎接解放。上海出席六次劳大的代表有17人。 9月30日王孝和被捕后,在酷刑下坚贞不屈,在法庭上痛斥敌人,是日慷慨就义。 11月2日公交公司员工福利会13名理监事中有12名被捕。 经全体职工强烈抗议,国民党当局被迫于翌年1月21日全部释放。 11月11日海关职工举行怠工斗争,次日上海口岸货运全部停顿。斗争坚持16天,海关当局被迫作出让步。 11月15日公私立中小学及民校教师7900多人为了求生存,先后开展“总请假”斗争,在取得一些收获后,于当月29日“销假”复课。 11月底龙华兵工厂职工反对将工厂拆迁去台湾,斗争取得胜利,机器设备以及300辆水陆两用战车等装备都被保护下来。 12月全市各棉纺厂工人派代表向社会局、中纺公司请愿,要求增发年奖。获得一定成果。 年底上海市教育协会(教协)成立。 [民国38年t1949年)] 1月22日法电职工发动怠工,开车不卖票;25日英电也举行怠工,票价打对折。资方被迫让步,答应借薪要求。接着其他公用事业和纱厂等工厂企业职工也先后进行年关借薪斗争。 1月国民党政府下令各地采取“应变措施”,拆迁工厂,搬运物资,破坏设备。各业职工以“应变”为由,纷纷要求厂方备应变粮、发变费,为迎接解放作准备。 是月中共中央上海局决定充分发动群众,发展统一战线,开展反搬迁、反破坏、反屠杀、保护工厂企业、机关学校、迎接解放的斗争。中共上海市委据此部署各项具体任务和措施。 2月8日上海铁路员工停工响应戚墅堰铁路机器厂员工要求发给应变费的斗争。14日,该厂4000名职工来沪请愿,上海铁路员工同时罢工。路局被迫让步。 2月16日公交公司工人因公司拒绝发放应变费而罢工。国民党当局“借人头,平工潮”。17日,公交员工福利会理事长钟泉周、常务理事王元、理事顾伯康3人被杀害。18日,工人被迫复工。 3月上海工人协会发出《工协纠察队总部通知》。各工厂企业职工建立以中共地下党员、工协会员为骨干的各种形式的纠察队,值班巡逻,保护工厂企业,开展迎接解放的各项工作。 4月25日上海铁路员工成立纠察队,队员近1
000人,分班轮流昼夜巡逻,保护10余座仓库的全部器材物资完好无损。 4月下旬上海航业界职工联谊会(航联会)成立,参加的有轮船海员、码头工人和航业技职人员。航联会组织纠察队,护船护厂护港。 4月中共上海市委在上海工人协会中建立党组,并在沪东、沪西和公用事业系统建立分党组。一此工厂建立工协小组,发展会员。全市工协会员有6000余人。 是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将各单位名称不一的护厂、护店、护校组织统一称为人民保安队,并设立市和区的指挥部,统一建制,印制统一的臂章,全市人民保安队员达6万人。 5月21日第一印染厂19名护厂队员被捕,厂工协负责人孙方?工协会员张如松、李阶平遇害。 5月海关职工提出“保护关产完整”,实行武装护关;电讯局、无线电台、电话公司等职工提出“三保”(保证线路畅通、机器安全、生命安全);四行二局为主的金融业职工提出“保护行产,保护金库”;工商各业职工积极护厂护店,防止破坏,反对搬迁,迎接解放。 是月电力公司、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和法电、英电、公交公司职工组织护厂队,日夜值班守护,炮火声中水电煤不断,车辆照开。 5月24日人民解放军向上海市区守敌发起总攻。人民保安队全体出动,接应解放军入城。 5月25日市区苏州河以南全部解放。人民保安队总部进驻海关大楼。人民保安队协助人民解放军解除残敌武装,维持社会秩序,并为解放军作向导,向苏州河以北的闸北、沪东进军。英联船厂人民保安队迫使2
800名残敌缴械投降,收缴的武器装满4卡车。 5月27日上海全部解放。 [1949年] 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陈毅任市长。 5月29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各厂在市军管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接管后大部复工。 5月30日中共中央电贺上海解放。 5月31日全市工人代表2300余人在大光明戏院举行五卅运动纪念大会。华东暨上海市党政军领导陈毅、曾山、宋时轮等出席大会。会上宣布成立上海总工会筹备委员会(简称上总筹委会),推选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饶漱石,市委副书记陈毅、刘晓,市委常委刘长胜和张祺等143人为筹委会委员。 6月重日市军管会决定对私营工厂收购产品和开展加工订货。300多家工厂逐步恢复生产。 6月3日上海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召开第—次委员会议,选举常务委 员36人。刘长胜为筹委会主任,张棋、朱俊欣、沈涵为副主任。是日起,桫附中山东一路14号办公。 6月7日上总筹委会决定成立103个工作组,派往各基层单位帮助筹建工会。 6月10日上总筹委会召开全市各工厂工作组长联席会议,贯彻市军管会和市政府关于打击银元贩子、查封证券大楼等取缔银元投机的部署。 6月中旬根据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决定,上总筹委会动员和组织500名职工编成职工大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 7月1日上总筹委会机关报——《劳动报》创刊,柯蓝任社长兼总编。 7月18日上总筹委会召开常委会,成立失业工人工作委员会,各区、各厂设立相应机构。 7月29日上总筹委会举办的首期职工干部学习班开学。饶漱石、陈毅、刘长胜等亲自给首批学员上课。 7月上总筹委会文艺工作团(简称“文工团”)成立。 8月3日上海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幕,会议一致拥护中共中央华东局、上海市委提出的“粉碎敌人封锁,为建设新上海而斗争”的6项任务。 8月13日上海公共交通公司总工程师张德庆试制成功木炭代燃炉。安装于公共汽车上取代汽油燃料,至1950年6月改进成白煤代燃炉,先后投入路线营运,取得反封锁斗争的重大胜利。 8月19日市军管会公布《关于私营企业劳资争议调处程序暂行办法》和《关于复业复工纠纷处理暂行办法》。翌日,上总筹委会召开大会并作布置,以改变工会代替劳动局处理劳资纠纷的局面。此前,上总筹委会已处理纠纷3600起。 8月25日全国总工会主席陈云出席上总筹委会第三次委员扩大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号召上海工人阶级坚持维持和增加生产,协助政府战胜各种困难。 8月26日具有长期革命斗争历史的法商水电公司工会成立。陈毅到会讲话。 9月10日上海区海员工会成立,为全市第一个正式成立的产业工会。下设32个分会,有12000多会员。 9月21日上海工人代表张祺、顾锡章、朱俊欣、汤桂芬、范小凤、李时良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0月8日上海70万工人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游行。 10月29日上海第一个行业性劳资集体合同在照相业正式签订。 同日上海首家劳资协商组织在环球铁工厂成立,初称劳资座谈会。 12月5日上海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一致通过市劳动局局长马纯古提出的废除抄身制议案。8日,中纺十九厂率先废除抄身制。至翌年1月4日,中纺各厂全部废除抄身制。 12月9日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亚澳工会会议的各国代表来沪,上总筹委会在本会大礼堂举行欢迎大会。 [1950年] 2月3-7日上海市首届工人代表大会在市政府大礼堂召开。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陈毅到会致词。大会决定新成立的上海工人阶级的统一组织恢复大革命时期的“上海总工会”的名称。在上海总工会一届一次全委会上,刘长胜当选为主席。 2月6日美制国民党飞机17架分4批轰炸上海电力公司江边电站(今杨树浦发电厂)、闸北、南市3家发电厂和吴淞等地区。尤以承担全市80%电力供应的江边电站破坏严重,职工28人死亡,31人受伤。致使全市绝大部分工厂停工。市长陈毅、副市长潘汉年亲临江边电站视察。工人代表大会紧急号召全市各级工会、全体工人投入反轰炸、反破坏的斗争。全市有63家工厂2000多名工人和技术人员参加突击抢修,经42个小时奋战,恢复发电。 2月28日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出《关于国营、公营工厂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的指示》。 3月19日上海第一钢铁厂成立工厂管理委员会,为上海市第一个职工参加企业管理的工厂。 3月24日毛纺业劳资协商会议成立,为上海市成立的第一个行业劳资协商会议。 4月12日上海总工会号召在职工人发扬阶级友爱精神,捐助一天工资,救济失业工友。并成立失业工人救济基金保管委员会。全市失业工人达161
937人,半失业70166人。 4月20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告全国工人书,号召每个在职工人义务劳动一天,救济上海等地失业工人。至7月5日捐献截止时,各地共捐280万元。5月11日,东北总工会“慰问上海失业工人代表团”抵沪,广泛开展慰问活动,并捐献救济款83万元。 4月30日市军管会公布实施《上海市私营企业劳资协商会议组织通则》。年内,全市私营工商业建立劳资协商会议589家,建立行业性劳资协商会议87家。 同日沪西工人俱乐部(常德路)建成开放,饶漱石、潘汉年、刘长胜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沪东劳动公园、浦东工人俱乐部也同时对外开放。 5月1日全市40万工人分区游行,庆祝解放后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2.5万工人纠察队员在跑马厅(今人民广场)接受华东局和上海市党政军领导的检阅。 6月15日市失业工人临时救济委员会组织的第一批“以工代赈”开工,主要是整修中山公园、虹口公园等处,有237名失业工人参加。后又修筑外滩、淮海路等市政项目。 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公布施行。 7月2日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成立,陈毅为主任,刘长胜、马纯古、蒉延芳为副主任。 8月27日中国搬运工会上海市委员会成立。 9月7日上海市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成立。 9月10日上海市首届劳动模范大会在市政府大礼堂召开。陈毅作重要报告。大会选出杭佩兰、计浩然等15人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大会。 9月30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正式开放。陈毅到会祝贺,并代表中共上海市委为文化宫题匾: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10月8日继国营纱厂废除抄身制后,私营申新九厂是日起正式废除抄身制,鸿丰、德丰、安乐等纱厂也相继废除抄身制。 11月4日上海总工会及各产业工会发表声明,坚决拥护中共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号召全市百万职工行动起来,作好必要的准备,反对美国侵略,援助朝鲜人民,保卫自己的祖国。 12月6日上海市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代表大会闭幕。会议决定将刘长胜在会上作的“全上海人民动员起来,推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群众运动”报告,作为全市人民抗美援朝的行动纲领。 12月9日上海总工会第四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通过“上海工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行动纲领”,号召各级工会把抗美援朝作为首要任务。 [1951年] 1月11日上海总工会举行大会,欢送319名汽车司机组成的抗美援朝志愿服务队。 1月25日上海市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总队一行321人,在胸外科专家黄家驷带领下赴朝。 1月28日全市3000余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青工离沪。饶漱石、陈毅、刘晓、刘长胜等题词鼓励并往火车站送行。 2月6日中国海员工会华东区委员会主办的海员俱乐部在汉口路50号开幕。 2月11日上海总工会发出“向马恒昌小组应战与学习”的号召,要求各级工会学习齐齐哈尔市马恒昌小组的经验,进一步推动爱国主义的生产竞赛。陆阿狗、邱春山等小组纷纷应战。至5月底,全市有881个小组应战。 2月14日首届上海工人戏剧观摩演出闭幕。市政工会的话剧《光荣是大家的》等5个节目获一等奖。 2月26日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自3月1日起在部分企业试行。3月中旬,上海总工会为实施条例培训690余名工会干部。4月起,上海百人以上工厂经市劳动局批准开始实施这一条例。 3月27日黄天发铁工厂、华光书店资方虐待学徒黄木狗、徐一星致死事件由市人民法院审理完毕,两家资方分别被判处8年和3年的有期徒刑,并赔偿安葬、抚恤费。 3月28日上海总工会一届五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召开,着重研究协助政府开展镇压反革命的工作。 4月19日私营大中染料厂在制造苦味酸的过程中发生强烈爆炸,致使10人死亡,5人重伤。这是解放以来最严重的生产事故。 4月27日全市4000余名工会干部、工人纠察队员遵照上海市镇压反革命运动总指挥的统一布置,参加由军警、干部、学生等组成的行动小组,从午夜起开始搜捕反革命分子,至次日清晨,在工厂企业中共捕获反革命分子2748人。 4月29日全市各界代表1万余人在逸园(今文化广场)举行集会,公审陈小毛、方擎中等9名罪大恶极的反革命罪犯,密丰绒线厂、上棉六厂女工在会上控诉陈、方的罪行。次日,9名罪犯被依法处决。 5月8日上海总工会设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工人休养所喜迎首批76名劳模入所休养。 5月21日“上海工人抗美援朝图片展览会”在市工人文化宫开幕。 5月29日上海市有700多名五金工人奔赴治淮工地安装水闸。全市自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后,有123个单位、12000多名工人参加治淮闸门机件的制造。 5月30日上海总工会干部学校举行开学典礼,首期学员393人。 6月12日上海总工会发出通知,要求全市职工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优待烈军属”的号召。至年底,全市工人捐献达1223万元,超过预定计划64%。 7月上钢二厂改革工时制度,将日夜2班轮换制改为3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当年10月,全市各国营棉厂全面实行8小时工作制。 8月26日上海市第一批工人住宅——曹杨新村动工兴建。至翌年4月建成,陆阿狗、戴可都等劳动模范、先进工人在5月下旬喜迁新居。 10月27日华东纺织管理局正式决定在国营纺织厂中废除“拿摩温”制度。 11月1日北四川区50余家中小工厂合办的“联合第一劳工保健站”开诊。下旬,上海总工会、市卫生局联合部署各厂推广这一经验,解决小厂职工就医问题。 11月29日上海总工会、市纺织工会、华东纺织管理局、上海纺织工业同业公会联合成立“上海市郝建秀工作法推广委员会”,在全市推广郝建秀工作法。 12月2-3日上海工人第一届体育、舞蹈大会召开。全市19个产业、35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年底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成立以来,已先后举办了机械制造、电机等28个训练班、4个艺徒学校,培养了3340名五金工人、9000余名财会人员、护士和2000多名司机;到年底,已安排10.3万多失业工人就业。 [1952年] 1月26日市劳动局负责人就职工检举资方不法行为受到停发工资等报复事件发表谈话,职工可通过工会向劳动局报告,将严厉处分不法资本家。 2月7日全市店员近4000人在天蟾舞台举行“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代表会议。会议号召全市20万店员立即投入“五反”运动,积极检举不法商人的违法行为。会上收到群众检举信71
615件。上海总工会副主席张棋、中国店员工会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韩西雅等在会上讲话。 2月20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全市私营企业工人代表大会,市长陈毅作重要讲话。大会通过决议,坚决反击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严办王康年等危害志愿军的奸商。 2月补选钟民为上海总工会第一副主席。 3月1日公私合营华丰钢铁厂提拔翻砂间技工杨绍昌为副厂长。解放日报发表“提拔优秀工人到领导岗位上来”的短论。到本年五一前夕,全市国营、公私合营工厂提拔工人干部1036名,其中有上棉二厂副厂长戴可都、吴淞机器厂副厂长庾锡生、南洋烟厂副厂长王荣生等。 3月25日市、区增产节约委员会召开联席扩大会议,宣布上海市的“五反”运动正式开始。上海总工会发表告全市职工书,要求百万职工站到“五反”运动的最前线。 5月9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一部、华东工会干部学校、上海总工会干部学校共同组建的上海工人政治学校成立,并举行首期学员开学典礼。校长刘长胜作重要报告。参加首期学习的学员共1019人。经一个半月学习,陆阿狗、裔式娟等385人光荣入党。年内先后举办5期,学员5136人,其中前3期发展1
23从加入中国共产党。 7月10日上海总工会在文化广场召开“五反”工作队队员代表会议,庆祝“五反”的胜利结束,要求各私营企业工会团结资方共同搞好生产。 7月19日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成立。刘长胜任主任,姚滦、张祺任副主任,委员有刘晓、潘汉年、钟民等45人。翌日,上海总工会在《解放日报》、《劳动报》等刊登“征集上海工人斗争史料”启事,开始工运史料征集、编纂工作。 8月上旬首批74家私营企业展开民主改革补课运动。至年底先后进行3批,参加的工厂有1300多家,到1953年末基本结束。 10月2日坐落在虹桥路的上海工人休养所喜迎首批休养员。 10月29日市政府决定,全市失业工人登记工作自11月起由劳动就业委员会办理,原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和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自11月1日起停止登记业务。 11月14日上海总工会一届七次委员会议召开。中共上海市委第四书记(代理第一书记职务)陈丕显到会作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工会工作的总任务是围绕增产节约总目标,贯彻“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方针。 [1953年] 1月17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工会干部大会,贯彻政务院《劳动保险条例修正草案》。21日,会同市劳动局发出《贯彻执行修正后的劳动保险条例的联合通知》。 3月10日-4月8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贯彻市党代会决议和全总党组1951年扩大会议精神,在肯定工会工作成绩的基础上,集中检查了工人运动中的一些问题。 3月上海总工会主席刘长胜调往全国总工会。 4月20-24日上海工人代表会议召开,号召全市职工积极劳动、发展生产,为完成国家建设任务而奋斗。 5月2日中国工会七大在北京召开,上海出席的正式代表共64名。 5月上海5000多家中、小工厂在3年中联合开办58个劳工保健站,初步解决了16万职工日常的医疗和保健问题。 6月中旬上海统益纱厂、源丰机器厂等9个加工订货单位进行生产改革试点,围绕搞好生产、改革管理组织和劳动组织,并按“发展生产、劳资两利”的方针,进一步改善劳资关系。 7月16日上海总工会和市劳动局联合召开工厂劳动保护工作会议。针对上半年全市因工死亡45人且呈逐月上升趋势,要求各工厂企业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切实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9月中旬,上海总工会和市劳动局等联合举办“冲床安全防护展览会”。 7月底搬运工人自建公助的第一个住宅小区“搬运一村”在日晖港康衢桥旁落成,共有2层楼公62幢。 9月17日中共上海市委召开增产节约大会。9月22-24日,上海总工会一届九次执委扩大会议召开,钟民作“关于开展群众性增产节约运动,为超额完成1953年生产任务而奋斗”的报告。 10月15日,中共上海市委批转钟民的报告,要求各级党委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使增产节约真正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至12月24日,全市已有131个工厂提前完成国家计划。 9月29日上海总工会邀请陆阿狗、裔式娟、计浩然、吴梅生等91位劳动模范座谈,陈毅、陈丕显、潘汉年等党政领导到会讲话,号召全市职工在增产节约运动中起带头作用。 9月自年初至9月底,上海有1.5万多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支援东北、西安、北京、湘潭等地的经济建设。 11月30日根据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指示,市委重工业部和轻工业党委、纺织党委等10个产业党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厂矿企业大张旗鼓地向全体职工进行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教育。 12月12日中共上海市委召开干部大会,部署取消国营、公私合营工厂年终双薪(年终奖金),在强调取消年奖必要性的同时,指出要关心群众生活,做好困难职工的补助工作。 12月21日中共上海市委工业生产委员会决定,在全市47家私营棉纺厂实行工时改革,把10个小时两班制,改为8小时三班制。 [1954年] 2月3日由劳模、先进生产者和党政工团干部组成的工人访问团(共17409人)即日起分赴市郊及杭州、苏州、南通等3个专区14个县、163个乡的农村访问,开展工农联盟活动,历时半个月。 2月14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工会干部万人大会,听取赴朝慰问团第一分团副团长韩西雅的报告。大会号召全市职工学习志愿军英雄事迹和牺牲精神,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2月上海13家规模较大的私营工厂,先后实行公私合营。它们是:大同铁工厂、上海机器厂、华成电机厂、新安电机厂、统益纱厂、崇信纱厂、恒大纱厂、新裕纱厂、鼎新染织厂、正泰橡胶厂、江南造纸厂、顺风搪瓷厂、中国橡胶厂。年底,共有211家工厂实行公私合营。 3月16-26日全国,总工会召开16家私营企业工会工作座谈会,上海有统益纱厂、新安电机厂、恒丰机器厂等8家参加。 4月6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国营工厂基层工作会议,由上棉二厂、国营二机、上钢二厂等5个单位交流开展劳动竞赛的经验。 5月10日上海总工会和市卫生局召开工厂食堂工作会议。会后,上海总工会、市卫生局、市劳动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工厂饮食卫生、保障安全生产的通知。 5月30日1953年度工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市政府大礼堂召开。评出市劳模251名,并首次评出陆阿狗、戴可都、裔式娟等9个先进班组。大会倡议全市职工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6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发出《关于在工厂企业中加强技术领导,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上海总工会在6月30日发出通知,就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提出5项具体要求。 6月30日市政府和上海总工会召开“上海市技术工人参加国家重点建设动员大会”,副市长许建国、上海总工会第一副主席钟民等先后讲话,许多优秀技术工人当场报名。11月12日,五金技术工人2138人赴各地支援航空、钢铁、有色金属等重点建设,其中5级以上技术工人占65%。 8月2日上海总工会召开私营企业工会工作会议,交流工人监督生产、履行公私合同等经验。10月中旬,中共上海市委批转了这次会议的报告和经验。 8月17日市一届一次人代会选出本市出席全国首届人大的63名代表,其中有工会领导干部张祺、汤桂芬,劳动模范王禹、王菊生、王树森、朱顺余、吴梅生、杭佩兰、计浩然、陆阿狗、裔式娟。 9月16-20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国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工厂基层工作会议,交流经验,检查工作,推动技术革新运动开展。 9月22日—10月5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公私合营工厂工会工作会议,研究合营后的工会工作任务和方法,上半年合营的61家工厂和正进行合营的106家工厂的工会干部500余人参加。 10月2—3日上海市第二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召开。有17个产业工会、21个区代表队共2922名运动员参赛。 10月19-20日本市召开国营、公私合营工厂青年工人生产活动分子大会,有1
400名代表参加。大会号召青年工人虚心学习,努力提高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12月22日上海总工会部署冬令职工困难补助工作,至1955年1月20日共发放困难补助费126万元,棉衣裤16307件,卫生衫裤1114件,得到补助的职工有92217人。 [1955年] 1月10-17日上海市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钟民所作的《上海市工会五年来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任务的报告》及《关于更改上海总工会的名称为上海市工会联合会的决议》。在二届一次全委会上,钟民当选为主席。 4月下旬-5月上旬上海市工会联合会(简称市工联)对私营小厂小店工会干部进行统战政策教育,由各区区委书记或市工联区办主任讲课,全市21个区有24
800余名工会干部参加了学习。 5月14日上海汽轮机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机。 5月10-16日市工联召开上海市国营工厂企业工会基层工作会议,讨论深入发动群众,切实改进劳动竞赛的领导问题,交流上海机床厂、上棉一厂组织劳动竞赛的经验。 6月10-11日市人委和市工联在市人委大礼堂联合召开劳模大会。 7月21日市工联召开工会工资工作会议,要求国营、合营大厂建立工会工资工作委员会,开展群众工资工作。会上,铁路局上海机务段介绍了经验。 9月2日上海慎昌钟表店54名修表和制钟工人,共同配合组装成“东方红”牌(1958年改名为上海牌)17钻男表,这是国内首批用国产零件制造的手表。 10月2日全国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在北京开幕。上海私营爱尔康制药厂职工李正清创中量级挺举全国纪录,凯麟糖果厂职工蔡昌华创次重量级举重全国纪录。 11月25日上海机床厂劳动模范盛利,提前36天实现了“3年完成5年工作量的保证”,率先跨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大门。 11月28日市工联召开职工家属工作会议。据统计,全市有112个基层单位组织了188个家属委员会。 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兼上海市市长陈毅在中共上海市委扩大会议上作“团结起来,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动员报告。各产业工会主席和部分工人、职员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次日,市工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就对资改造中的工会工作作出决议。 12月17-24日市一届三次人代会召开。钟民在会议期间作“团结起来,为保证在两年内基本上完成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而奋斗”的发言。 12月26日市工联在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友谊电影院举行迎新联欢晚会,各行各业劳动模范、市党政领导900余人出席。市长陈毅在会上号召劳模和先进生产(工作)者“不但在生产上要带头,在学文化,学科学技术上也要起带头作用”。 [1956年] 1月10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视察江南造船厂、申新九厂,陈毅、柯庆施、陈丕显等分别陪同。 同日市工联发出《关于加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工会工作的决定》。 1月17日全市1.4万名代表在文化广场举行工人代表会议。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陈丕显号召全市职工站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最前列,更好地团结和鼓励资本家完成公私合营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前进。 1月20日上海203个行业、88093家私营工商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在市人委举行的大会上,钟民代表全市各级工会对工商业者的爱国行动和接受改造的积极性表示热烈欢迎。市工联负责人在机关大门口迎接工商业者和家属组成的报喜队。 3月9日中共上海市委召开工业干部大会,布置加强对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领导,强调在“又好又省”的基础上做到“又多又快”。12日,市工联召开工人代表会议,决定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并通过《1956年上海市职工开展社会主义竞赛纲要(草案)》。5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又发出《关于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竞赛的领导,广泛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的指示》。全市很快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互教互学的热潮,提前15个月达到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工业生产水平。 同日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和上海电器制造学校合办的首家职工夜大学开学,学员180人,聘交通大学、华东化工学校的教授任教。 4月2日上海永鑫五金制造厂试轧成功小口径无缝钢管。 4月5-6日1955年度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文化广场召开。 4月30日-5月10日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上海获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的有415人。 7月14日市工联党组与市卫生局党组联合向中共上海市委报告,提出解决本市百人以下中小厂职工患血吸虫病的医药费、病假工资等问题的4项具体办法。据当年4月调查,患血吸虫病的职工有2213人。 7月15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上钢一厂转炉车间,要求工厂负责人关心工人健康,做好防暑降温工作。21日,周恩来又去上钢二厂视察,到轧钢车间和一分厂看望工人。 7月21日全国机械工业先进经验推广队一行9人来沪举行操作表演,上海切削能手车工盛利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