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世纪回眸 |
|
|
|
历次代表大会 |
----------------------------------------------------------------------------- |
[上海市工人代表大会]
1949年5月31日,上海百万工人在欢庆解放的心情下,由2300余名代表集会在大光明电影院,纪念五卅运动24周年。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饶漱石、市长陈毅、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宋时轮等亲临大会。大会通过决议,筹组上海总工会,推选筹委会委员143人。6月3日,筹委会召开首次会议,推选常务委员36人,筹委会正、副主任4人。经过8个月的筹备,上海市工人代表大会于1950年2月3-7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大礼堂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
594人,代表着37个产业工会(有10个正在筹建)的97万有组织的职工。这次大会是在敌人封锁、轰炸上海的严重形势下召开的,上海工人肩负着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的艰巨任务。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陈毅在会上作了《为打破敌人封锁,克服困难,争取经济好转和恢复而奋斗》的政治报告;上海总工会筹委会主任刘长胜作了《关于上海工人运动当前方针与任务的报告》,提出“集中力量,维持生产,粉碎封锁,克服困难”十六字方针;筹委会副主任张祺作了《上海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工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上海工人运动当前方针与任务的决议》、《关于正式成立上海工人阶级统一组织和恢复上海总工 会名称的决议》、《关于工会组织工作几个问题的决议》、《关于在国营公营工厂企业中实行管理民主化的决议》、《关于订立改进工厂安全卫生的决议》、《关于劳动报改出日刊的决议》、《关于建立工人烈士纪念碑的决议》以及《上海总工会章程》等10项决议。选举产生了上海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95人和候补委员23人,监察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起改称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11人。在一届一次全委会上选出了常务委员35人和正、副主席4人。 [上海市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55年1月10-17日,上海市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大礼堂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有1460人,代表着全市133万工会会员。这次大会是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进入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三个年头召开的。国家已经取得了克服困难的胜利,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开始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会要求上海的工人阶级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工业基地的作用,为加快国家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大会听取了中共上海市委第四书记陈丕显作的政治报告、上海总工会主席钟民作的《上海市工会五年来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后任务的报告》、副主席沈涵作的《上海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关于财务工作的报告》,通过了《关于更改上海总工会名称为上海市工会联合会的决议》及相应的决议。明确了上海各级工会的任务是:深入地动员全市职工,进一步提高和扩大劳动竞赛,巩固和维护劳动纪律,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提高职工文化技术水平,提高质量,节约原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全面均衡地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大会选举产生了市工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65人,候补委员22人;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7名,候补委员5名。在二届一次全委会上选出了常务委员25人,正、副主席7人。 [上海市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 1964年2月2—9日,上海市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大礼堂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有1462人,候补代表120人,代表着全市152万工会会员。这次大会是在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召开的。大会听取了市总工会主席张祺作的《充分发挥工会的共产主义学校作用,为促进上海职工高度革命化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明确了全市工会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认真学习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坚持“四个第一”,把做人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第一位,深入开展五好运动,充分发挥共产主义学校的作用,促使广大职工高度革命化,自觉地为实现中共上海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战斗任务而奋斗。大会选举产生了上海市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69人,候补委员21人;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17人。在三届一次全委会上选出了常务委员20人,正、副主席9人。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1966年8月31日通知,并经上海市总工会第三届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各级工会正、副主席一律改称正、副主任。 [“上海市工人革命造反派代表会议”]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上海市总工会的领导权于1967年1月19日被以王洪文等成立的“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所篡夺。1967年12月3-5日,由王洪文等纠集各个造反组织,在“文化革命广场”(即文化广场)召开了“上海市工人革命造反派代表会议”,产生了“工总司”委员44人。会后产生了常务委员5人(未设正、副主任)。1972年1月,“工总司”及所属各级联络站统一改名为“工代会”,并以“工代会”取代了各级工会。1973年3月,在筹备召开上海市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过程中,经张春桥等人决定,用当时中共上海市委名义宣布,将1967年12月召开的“上海市工人革命造反派代表会议”算作“第四次工会代表大会”。 [上海市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1973年4月16—21日,在张春桥、王洪文一伙把持下,在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大礼堂召开了上海市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
598人,特邀代表148人。会上宣布将上海市工代会改称为上海市总工会。大会通过了《团结起来,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斗》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上海市总工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158人。在五届一次全委会上产生常务委员26人,正、副主任7人。 [上海市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1978年9月4—6日,上海市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大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
500人,列席代表156人,代表着全市300万工会会员。这次大会是在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亿万人民胸怀宏伟目标,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开始新的长征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会议清算批判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在工运战线上散布的各种谬论,初步清除流毒,拨乱反正,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上海工会工作的方针任务。市六次工代会筹委会主任王林鹤向大会作了《全市工人阶级动员起来,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通过了相应的决议,明确了今后上海工会工作的任务:动员全市职工树雄心,立壮志,在新的长征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为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为加快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上海市总工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120人。六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了常务委员23人,正、副主任7人。1978年10月,根据《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上海市总工会主任、副主任改称主席、副主席。1980年8月,上海市总工会第六届委员会选举产生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9人。 [上海市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1983年8月10~13日,上海市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展览馆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
500人,特邀代表170人,代表着全市423万工会会员。这次大会是在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共十二大确定的宏伟纲领而奋勇前进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会议要求动员和团结全市职工,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起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共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纲领,为开创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大会听取了市总工会副主席李家齐作的《团结全市职工,为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上海而奋勇前进》等工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上海市总工会第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上海市总工会第六届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的决议》。明确了各级工会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教育全体职工,发扬工人阶级光荣传统和主人翁精神,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前列,为振兴中华、开创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作出自己的贡献。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七届委员会委员120人,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9人。七届一次全委会选出常务委员13人,正、副主席6人。 [上海市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1988年8月8—12日,上海市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沪西工人影剧院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900名,特邀代表139名,代表着全市465万工会会员。这次大会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大会听取了市总工会主席江荣作的《全市职工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振兴上海的伟大事业中开拓前进》等工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上海市总工会第七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上海市总工会第七届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的决议》。明确了上海各级工会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武装职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动员全市工人阶级振奋精神,同心协力,为振兴上海,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发挥主力军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八届委员会委员111人,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11人。八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了常务委员17人,正、副主席6人。1990年7月八届五次全委会又增补副主席1人。 [上海市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1993年6月5—8日,上海市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990人,列席代表130人,特邀代表64人。代表着全市442万工会会员。这次大会是在中共十四大、中共上海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和上海市第十次人代会以后,全面贯彻邓小平提出上海要“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指示,制定上海今后五年发展宏伟蓝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大会听取了市总工会主席滕一龙作的《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实现上海90年代发展目标建功立业》等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上海市总工会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上海市总工会第八届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的决议》。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四大和中共上海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精神,紧紧围绕上海90年代改革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履行工会四项职能,以强烈的紧迫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和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动员和团结全市职工,为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而努力奋斗。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九届委员会委员113人,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15人。九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了常务委员15人,正、副主席6人。 [上海市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1998年6月3—5日,上海市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798名,列席代表122名,特邀代表400名。这次大会是20世纪最后一次全市工会代表大会,是在上海广大职工认真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满怀豪情地为实现市七次党代会提出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形势下召开的。大会听取了市总工会主席包信宝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市职工阔步迈向21世纪》等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上海市总工会第九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上海市总工会第九届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上海市总工会第九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乎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和发展工会工作总体思路,依法履行维护的基本职责,充分发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桥梁纽带作用,依法治会,实现工会组织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有上海特点的特大型城市工会工作新路子,团结和动员全市职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为全面完成上海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明确了今后五年上海工会工作的目标是: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构筑工会的六大工作体系,反映工会全面工作,体现上海工会工作的新水平。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届委员会委员97名,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15名,上海市出席中国工会十三大代表73名。十届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6名正副主席及15名常务委员。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