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区县工会
 
普陀区总工会
-----------------------------------------------------------------------------
  [工作思路],全区各级工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市总十届六次、区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为动力,坚持一条主线,实现三个突破,建设五项机制,做好十项工作,全面开创新世纪普陀工会工作新局面。组织动员职工,为全面实现区“十五”建设目标作出贡献。
  [概况]普陀区总工会下辖产业(局)、街道(镇)工会15个,基层工会552个,职工115 483人,工会会员82 968人,其中女会员39 955人。区总工会机构没办公室、组织人事部、信息调研室、建设宣教部、基层法律部、生活保障部、财务部、经审办、经济工作部、职工疗休养部及退管会办公室;直属单位有沪西工人文化宫、普陀鑫乐影剧院、沪西职工技术交流站和普陀体育场。区总努力实现工会组织形式、工作模式、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工作思路,基本实现“贯穿一条主线、构建四大机制、加强六项工作”的目标。(1)以三位全国劳动模范为标志,全区争先创优活动蔚然成风。2000年,徐虎、徐寿康、康祖建三位同志同时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区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融时代特色,树劳模品牌,争先创优活动高潮迭起,全区涌现出“全国职业道德百佳班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有16位同志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4家单位荣获市劳模集体称号。(2)以创建社区工会联合会为基础,着力构筑社区工会工作平台。社区工会联合会开创了特大型城市工会组织管理的新模式,解决了原街道工会工作委员会工作职能和管辖范围的局限性,拓展了工会工作的新空间,实现了党对工会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的新要求,体现了群众性、包容性、广泛性和有效性,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成为工建服务党建的有效抓手和载体。(3)加快工作机制建设,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在实践中,依据不同的私企工会组织形式,总结出推进工作开展的三套工作机制:一是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为核心构建私营经济区工会工作模式;二是以建立企业“共商机制”为抓手,构建私企工会委员会工作模式;三是以“双向预调机制”为内容,构建社区私企工会工作模式。6月,中央“三讲”教育检查组先后两次来区里调研,对采用多种形式组建工会、多种模式开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实践中,还初步形成以IS09004质量认证体系为核心的厂务公开保证、运作和质量三个保障体系,提高了公开的质量,得到中央厂务公开检查组的肯定与表扬。(4)突出工会维护职能,全区形成以“三项机制”为主体,“五项基金”为支撑的普陀区职工生活补充保障网络,极大地增强企业与职工应对改革、抗拒风险的能力。(5)全区女职工工作四管齐下:坚持女工组织与工会同步建立;开展“爱华杯”双文明立功竞赛;抓活动、展风采;设立女职工重病医疗保险,极大地推进了女职工工作的开展。
  (顾维兴)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