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区县工会
 
闸北区总工会
-----------------------------------------------------------------------------
  [工作思路]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推进广大职工“素质工程”的进程,履行特困职工帮困“第一责任人”职责,拓展送温暖活动和参与推进再就业工作,突出维
  护职能,坚持职代会制度,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厂务公开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大社区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力度,为闸北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工会组织的独特作用。
  [概况]闸北区总工会辖有系统工会、街道(镇)工会和区管重点企业工会25个,基层工会1073个,职工78 724人,会员71 286人。工会工作机构设办公室、组织人事部、宣传教育部、经济工作部、基层法律工作部、社会保障部、财务部,还设有经审办公室、女职工委员会、退管会办公室、职工技协办公室、工会三产管理办公室、工会职业介绍所等;直属事业单位2个。2000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在三个层面扎实开展,一是区总各职能部室,二是直属工会,三是工会系统外的力量。围绕难点、热点问题在多层面进行了比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在50多篇调查报告、论文及经验材料中,选出30余篇有一定质量且具有代表性文章汇编成《探索》集。(2)围绕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先后组织各级工会开展“创品牌、上质量、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拓市场”的劳动竞赛,“学技术、比技能、创一流”的技术练兵,“一条小建议、一片主人心”的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为促进各项经济指标(任务)的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好帮困送温暖工作。一是强化基础管理,建立特困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对全区2390名特困职工实行电脑管理,准确掌握特困职工动态。二是组织多种形式的帮困活动,一年来对25 761人次的困难职工进行帮困送温暖,总金额达463万元。(4)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目标,切实履行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职责。一是继续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进一步发挥职代会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二是全面推行厂务公开工作,制定并推出厂务公开工作规范和厂务公开工作考核细则。三是加强工会组织劳动法律的监督力度:在250家建会企业中,有78家建立了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会分中心接待咨询201人次,化解劳动争议11起;通过对劳动合同、外地劳动力的使用和管理、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的大检查,补签劳动合同1万多份,追缴社会保险费6000多万元。(5)努力拓展街道工会工作思路,不断适应“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在探索街道工会工作新路子方面取得较明显的成效。如部分街道工会建立社区工会工作志愿者队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
  地区工会就业生活保障指导服务站、社区下岗失业职工俱乐部等,丰富了街道工会工作的内涵,拓展了工会工作的外延。(赵海春)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