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区县工会
 
杨浦区总工会
-----------------------------------------------------------------------------
  [工作思路]“坚持紧扣一个主题,做到三个不断,抓好两件大事”——紧扣一个主题:紧扣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动员职工为实现杨浦“十五”计划良好开局建功立业。做到三个不断:不断健全职代会制度和深化厂务公开,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大工会参与社会保障的力度,确保杨浦职工队伍的稳定;不断加大社区工会和新建企业工会工作力度,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渗肋、影响力。完成两件大事:圆满开好杨浦区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全面推进面向21世纪的杨浦工会工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搞好东宫总体改造工程,向广大职工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概况]杨浦区总工会辖有产业、局(公司)、社区(镇)工会和直属工会29个,基层工会1 196个,职工85875人,会员72 267人。工会工作机构设办公室、组织人事部、财务管理部、宣教生产部、民主管理部、职工疗休养部、三产(退管)经济办公室、经审办;下属事业单位7个。2000年,区总工会围绕工作思路,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团结职工投身杨浦发展。根据区委六届七次全会作出的《依托高校优势推进杨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区总联合复旦、同济等11所高校的工会、团委和学生开展“开动脑筋,发掘你的智慧”金点子大赛活动,758万人次在因特网上浏览了大赛的专题网页,共收到500多个建议、方案和项目。在以“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争当创业先锋”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中,全区共有29 525人参加,1 061人获得技术晋级。通过举行“杨浦区全国劳模事迹报告会”,组织“庆五一,迎劳模,思源思进兴杨浦”等活动,弘扬劳模精神,掀起了全区职工“比学赶帮”的新高潮。(2)推进以职代会为基础的厂务公开,构建民主决策、行政责任和常效考评三大运行机制。通过对9家区厂务公开试点单位以及全区172家首批推进单位进行考核,表彰30家厂务公开示范单位。会同区劳动局建立杨浦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领导小组,确定10家不同所有制形式的试点单位,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3)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实行帮困形式的多样化。目前,工会再就业基地已发展到11家,吸纳下岗职工近千名,对3 168人进行了技能及创业观培训。通过开展医疗帮困、结对帮困、助学帮困及就业帮困,结对助学和定向帮困152对,发放医疗帮困卡87张,慰问补助困难职工16970人,金额250万元,对20 418名退休职工实行医疗及生活救助达244万元,32个单位提供1107个岗位,稳定了职工队伍。(4)与区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和加强社区工会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先试点、后推广,10个街道建立了社区工会工作委员会,发展会员10762人。同时,加快诸如杨浦私营经济园区、上海高科技企业杨浦孵化基地、复旦光华信息有限公司等一批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外地投资企业工会组建的步伐,全区15所民办学校已全部建立工会组织,吸收会员2100余名。(5)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在全区党群部门率先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并面向全区工会系统推出财务管理部副部长岗位竞聘。制定《区卫生系统基层工会领导人直接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工会主席直选试点工作。举办工会干部系列业务讲座和报告会12次,参加人数达1 500余名,并深入社区工会对:150多名基层工会干部进行了培训。围绕工会热点和难点展开调研,共收到调研报告和论文48篇、特色工作成果32篇,形成以调研成果推进工会工作的格局。
  (张利敏、张琳)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