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理论与调研 |
|
|
|
普陀区基层工会工作理论研究会工作创特色 |
----------------------------------------------------------------------------- |
普陀区基层工会工作理论研究会注重在办会方向、办会形式上创特色,推动工运理论研究工作的深化,被评为2000年度上海市工运研究会优秀团体会员。(1)依靠会员办会,沟通形式从小循环走向大循环。他们将研究会理事会的日常工作与会员工会工作责任制的落实相结合,用好用足现有资源,挖掘会员潜力,变内部的上下沟通为内外纵横沟通,通过年会、报 告会、研讨会、专家点评会等为会员进行调查和理论研究创造条件,组织会员走出去看、沉下去听,还邀请基层职工、分管领导和工会部门负责人参加对调研成果的讲评,有效提高调查报告和理论研究的质量。(2)注重搞活基层,服务方式从单体联系到整体联动。为了帮助会员理论研究与本单位工会工作创新更好地结合,研究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以“研究普陀区工会组织形式、工作模式、活动方式多样化”为主线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参考课题,并提出了基本统一的时间进度表,设立“三个多样化”论文创新奖,从而形成工运理论研究与区工会主线工作布置同步、与工会特色工作培育同步、与基层工会考核同步、与工会工作典型推广同步的格局,形成了调研服务基层、整体联动的氛围。(3)贴近形势发展,调研内容从侧重结构状况到重视机制运作。研究会承接并较好地完成了市工运研究会的招标课题《劳动关系协调与运作机制研究》,获得2000年度上海市优秀工运论文三等奖。《完善职工董监事制度和推行企务公开制度的调研》获得2000年度优秀提案奖。研究会和区总工会组织了为期三天的专题研讨会,会上交流的《关于构建职工多层次补充保障机制的思考和探索》、《Iso9004企务公开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探》、《论建立社区双向预调机制的现实意义》等论文都注重研究工会维权机制的建立和运作,得到了与会专家教授的肯定。(马继红)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