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理论与调研 |
|
|
|
纺织工运研究会增强指导性,突出实效性,调动积极性 |
----------------------------------------------------------------------------- |
纺织工运研究会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工运理论研究,不断强化信息服务和会务管理,积极组织各类研究活动,被评为2000年度上海市工运研究会优秀团体会员。纺织工运研究会的工作体现出三个特点:(1)夯实基础,增强指导性。根据纺织系统产业调整速度快、工会干部队伍变化大、忙于应付难静心等情况,纺织工运研究会把开展工运研究活动与帮助工会干部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结合起来,与促进基层工会学理论、搞调研、出成果结合起来,加强对基层工运研究组织和工会干部的指导与服务,夯实工运研究会的基础。棉印、申达集团工会把所属企业划分为发展型、调整型、困难型,组成相关课题组,开展调查与研究;民光、新联纺等公司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了调研成果发布会。通过这些活动,把一大批工会干部和党政干部吸引到工运理论研究的队伍中来。(2)注重成果转化,突出实效性。纺织工运研究会引导基层工会加强针对性调研,通过调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急难性问题,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突出工运理论研究的实效性。研究会研究探讨的“工会在推进企业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基层工会在改革中进一步履行好工会职能有了新的启示。色 织五厂在制定分块突围的改革方案时,职工顾虑重重,工会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劳动关系的确定是核心问题,并提出了“四步到位”的设想,比较好地解决了企业改制中的难点问题。(3)创新论文发布形式,调动积极性。研究会改变以往论文发布单打一的方式,把优秀论文的作者划分为“现代企业中的民主管理”、“产业工会的发展和走势”、“困难企业和弱势群体工会工作分析”、“企业文化与调整劳动关系”等六个专题组,分别进行发布前的专题研讨,以集体的智慧完善、深化论文的观点。在论文发布时,每一个专题选择一入主讲,两到三人辅讲,活跃了论文发布时的研究氛围,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马继红)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