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理论与调研 |
|
|
|
关于推进经济发展区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
----------------------------------------------------------------------------- |
由李娟、蔡晓月撰写的《关于推进经济发展区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实践和思考》一文认为,推进经济发展区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从宏观经济层面上指出,在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新建企业大量涌现,这些企业中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十分突出,工会如何维护新建企业职工合法权益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然而,目前工会工作受制于企业的地方不少,只有政府作为第三方介入才能形成劳动关系协调的稳态均衡。从微观经济角度看,单个企业规模较小,逐一谈判成本较高;企业间相互仿效,而工会力量较弱;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制约作用是明显的,尤其是工商、税务等部门。从经济发展区综合管理理论上说,把各个企业工会、业主联合起来,可以营造平等地位,扩大谈判规模,同时能够促进新建企业的管理。其次,文章概述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目的和内容等。目的主要是处理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深化改革,按国际惯例办事;集中谈判,节约成本;发挥政府职能。文章以上海市宝山区刘行镇等地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分析了劳动关系三方 协调机制的实践操作。首先,对实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态度,工会比较积极,业主方不主动,行政方中立。操作上也有不少问题:一是业主方代表产生的方式。业主希望由业主们选举产生,不希望由政府或工会推荐。二是协调机制的作用范围效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协调结果实施取决于具体法律法规的约束能力。三是政府有时担心影响投资环境,在支持成立工会、坚持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上存在顾虑。文章对巩固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提出了几点意见:(1)建立业主选举代表制度。(2)建立业主例会制度。(3)建立集体合同制 度。(4)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本文获2000年上海优秀工运论文评比三等奖。 (诸兆亮)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