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1年鉴理论与调研
 
从对话共商到民主共决
-----------------------------------------------------------------------------
  □本刊记者邹晓鹰
  编者按:
  日前,本市首家经济区职工代表大会在普陀区长征镇工业区召开,这是区域性平等协商制度和区域性职代会制度得到有机结合的典范,同时,标志着本市推进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又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是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一块肥沃土壤。
  早在2000年这里就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除了推行区域性平等协商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还带动了企业内部平等协商制度的建立。两年来,由于落户企业增多和员工流动以及集体合同续订等因素,原来的区域性平等协商小组代表和集体合同文本在体现民主性、广泛性和代表性以及法律地位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于是民主管理便成为园区发展的当务之急和企业职工共同的愿望。由于职代会制度的先进性得到了园区管委会、企业和职工的共同欢迎,因此一个区域性的职工代表大会便应运而生……
  一个水到渠成的开始
  应该说,本市首家经济区职工代表大会在普陀区长征镇召开,不怎么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因为,这里首创的,在非公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已被写入修改后的《工会法》而载入史册。
  2001年1月28日下午1时,一个让“长征”人永远铭记的时刻。
  在长征工业区首届职工代表大会会场代表们都早早地围坐一起认真而激烈地分组讨论着预备会的各项议程。长征镇党委分管工会的副书记袁芳荣看着代表们个个全身心的投入,脸上禁不住露出会心的笑容。是啊,在这个创建于1995年,曾被上海市副市长蒋以任誉为“都市工业的典范”的工业区,由于发展势头迅猛,如今已有企业144家,它们分别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三资企业40家,民营私企92家,国企12家,职工4100余人。在此经济性质多元化、劳动关系相对复杂的地方开展民主管理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也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这么说,袁芳荣是一直关注着工业区的“民主”之路走到2002年的,因此,对于工业区的民主管理,他也是有发言权的。他说,2000年工业区建立了工会联合会,同年还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2002年初又在全市首家建立了非公经济区域性职代会制度,这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一直以来,镇党委都十分注重抓工会的建会工作,工业区工会联合会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使工业区内具备条件的企业都建立了工会。搭建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职工和企业的一些要求、呼声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回应:
  ——为了解决好工业区职工的吃饭难问题,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亲自负责,建立了职工“客饭中心”。
  ——针对工业区职工大多是外来人员的实际,建立了职工浴室,今年又要在新辟的工业坊增设小卖部、在适当的地块建造职工宿舍楼。
  ——为新辟工业坊动迁基地下待岗职工提供技能培训和再就业服务。
  切实解决了职工和企业的一些后顾之忧,企业的法人(或经理)是心知肚明的。于是,三方协商机制成立大会开得顺顺当当,产生了平等协商小组,签订了覆盖整个工业区的区域性集体合同。企业方还能通过镇工会的新长征“三方协商机制网络站”,了解工业区和“三方协商机制”的重要活动,知晓和及时掌握有关经济、工商、税务知识及国家有关政策,民主管理取得了“双赢”。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园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自然而然地呼唤着更具民主性、广泛性、代表性、法律性的职代会制度在园区的出现
  人人争当职工代表说明了什么?
  有人曾形象地把协调劳动关系比喻成一辆马车,而三方协调机制、集体协商与职代会制度又是马车的两个轮子。也就是从去年的12月中旬,当长征工业区的上上下下知道将有属于自己的这辆“马车”后,这里的“民主”气氛更浓郁了。
  当工业区工会主席韩霞从负责筹备职代会开始,就不时有职工前来打听消息,并要求参加职代会。既然企业与职工这么关心,韩霞等人也不敢疏忽,在普陀区、长征镇工会领导的指导下,他们多次学习研究了《工会法》、《劳动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等,依法进行操作。他们根据企业的规模,确定职工代表的分配名额,由职工推选自己信得过的代表。
  园区内的美星公司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职工纷纷争当职工代表,选举了几个轮回,还是没有结果。最后实在没办法,工会主席只好找到总经理王祖丰(现为公司顾问),请他出面协调。工业区工会考虑了他们的特殊情况,给了他们一个满意回答。
  古鳌电子机械综合部部长、工会干部陈龙宝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深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不久前,一些职工找他,希望他出头与老板讲讲,加点工资。陈龙宝认为群众的要求合情合理,并从几年来企业发展的实际以及稳定职工队伍的实际出发,多次与行政协商,终于与企业方达成了每位员工每月最少加60元、最多加250元的协议。这次,大伙一致选他为职工代表。
  人人争当职工代表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连企业方的代表也投入了这场竞争?这一切的一切很说明问题。
  华明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毅是工业区三方协商机制小组的成员,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成为了首届职工代表。会上,他由衷地说,是民主管理给工业区营造了“企业和员工共赢发展”的良好氛围。并表示,会把大会的精神传达给每个职工,达到统一思想,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使职代会制度真正成为和谐劳动关系、共谋企业发展的新机制。
  最后,经过民主推荐,园区共产生了177位职工代表,其中70%是科技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30%是企业法人、经理代表。
  让我们“共商共决”
  2001年中旬,职代会筹备小组在各企业选出的代表中,再次召开了部分企业法人和代表的座谈会,反复听取意见后,议定了“长征工业区职代会试行办法”、“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办法”、“企业和员工‘共赢’机制试行办法”、“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民主监督小组”等内容及名单。
  代表们可喜地看到,“职代会试行办法”明确了职代会有对园区经营等重大方案的“知情建议权”、有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事项的“协商共决权”、有对园区管理人员的“评议推荐权”、有对园区参加平等协商的职工代表的“选举罢免权”、有对企业贯彻《劳动法》、《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情况的“检查监督权”。其中,知情建议权则提出了经济区管委会和三方协商机制小组做工作报告等的要求。“区域性集体合同”则规定了“企业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最低工资每月500元”、“合同制职工交纳‘四金’”和“参加医疗互助补充保障计划”以及“按工资总额2%计上交工会经费”等条款。民管小组有权监督企业贯彻《劳动法》、《工会法》、以及履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情况,并向三方协商机制工作机构反映。
  民主管理的春风激发了每个职工为企业,为园区献计献策的热情。在职代会召开的前后,大会共收到涉及到13个方面的提案38条。有关于要求园区企业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发展经济的;有关于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的;有关于要求开展技术比武的等等。长征工业区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开成了维护职工权益、共谋企业发展的盛会。
  不是吗,在波力海苔公司,工会组织起职工开展“金点子活动”,职工踊跃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献计献策,有些建议已被企业法人肯定和采纳。在恒通公司,工会干部提出利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将民主管理内容纳入企业管理过程中,现已形成文件,使职工的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共商共决”中,使园区内的每位职工都确立了一种思想:非公企业的职工同样是国家的主人。由此,促进了园区职工队伍的稳定。
  今天,在长征工业区召开的首届职工代表大会意义十分重大和深远,历史也必将证明这一点。
  让我们再一次重温在那次大会上,市总工会副主席李毓毅对此事的评价:
  ——是上海工业区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创举;
  ——有利于改善工业区投资环境、推动工业区的经济发展;
  ——再一次肯定了非公企业的职工过去和现在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论断,使职工充分发挥出生产积极性;
  ——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园区文化、团队精神、价值理念;
  ……
  (编辑/邹晓鹰)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