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2年鉴精神文明建设 |
|
|
|
综 述 |
----------------------------------------------------------------------------- |
2001年上海工会宣教文体工作,积极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积极发挥工会宣教文体工作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的作用。(1)学习、宣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一是开展学习宣传“七一”讲话活动。市总工会下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通知》,提出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推动工会各项工作深人开展的具体要求。二是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战略方针,根据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推出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三项举措:①制定并下发《上海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纲要》,提出了“十五”期间上海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工作和操作步骤;②编写出版《新世纪劳动观念与职业道德》读本;③评选表彰上海职工职业道德“双十佳”。(2)围绕职工素质工程总体目标,大力开展职工素质工程宣传发动工作,实施"50505”计划。第一,抓好职工素质工程面上发动。提出并实施了“50505”目标实施计虬下发了七个职工素质工程指导性推进计划,并与解放日报等单位联合举办了职工素质工程论坛;推出了职工素质工程专刊(《主人》杂志B版);举办了工会(企业)报刊宣传职工素质工程系列活动,运用《工会画廊》等工会宣传阵地开展职工素质工程宣传活动。第二,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培育知识化职工活动。下发了《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创建学习型班组,培育知识化职工的实施意见》,提出每年实现30%的区县局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三年内实现全市全面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创建市、区县局、基层“百、千、万”学习型班组的总体目标。分别在航天局和黄浦区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广了两个系统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的经验,命名表彰了一批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创建奖和学习成才标兵。第三,深人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召开了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表彰大会,表彰了95个读书活动先进单位、64个优秀读书小组和200名读书活动积极分子。成功举办了上海读书节,全市参加读书活动和业余自学的人数达250多万,读书活动辐射面已达70多个区县局系统、80多个街道和2
000多家企事业单位,读书活动“进班组、进社区、进家庭、进双休日”的“四进”格局日益巩固。第四,组织开展工商管理者(初级)资格培训。与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电视大学联合举办工商管理者(初级)资格培训及开放式大专学历教育。第五,制定职工教育保障推进计划。制定了《上海职工教育保障推进计划》,旨在构筑适应市场经济的职工教育投资机制,保障职工参加学习培训的权利。采取企业投保和工会集资投保的方式,参保资金的增值部分将用于职工教育培训,同时设立上海职工教育保障专项奖励基金,为参保企业职工提供学习培训的优惠待遇和奖励。(3)大力开展以“建、创、做”活动为主要载体和抓手的工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创建质量,提高创建水平。命名表彰2000年度职工精神文明“十佳”好事和上海市文明班组、红旗文明岗。市总工会、市文明办联合命名了923个市文明班组和359个市红旗文明岗。开展市文明班组、红旗文明岗检查考评工作。编写《“建、创、做”活动示范成果集》。召开新经济组织“建、创、做”活动现场展示会。总结推广普陀区总工会在新经济组织中开展“建、创、做”活动的典型经验。(4)适应新世纪工运事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发挥工会宣传阵地、舆论工具和社会新闻媒体作用,加大宣传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力度。充分运用工会宣传阵地和舆论工具开展宣传,充分调动《劳动报》、《上海工运》、《主人》三家市级工会报刊的积极性,组织基层工会报刊和企业报开展职工素质工程舆论宣传。全市10多个《工会画廊》共推出5期宣传专版。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并与上海主流新闻媒体共同进行新闻宣传策划,成功地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新闻宣传活动,《解放日报》先后用较大篇幅刊登了职工素质工程论坛8篇专题发言和市总工会主席包信宝阐述工人阶级知识化的理论文章,本市主流媒体对新一届劳模评选表彰、振兴中华读书活动、职业道德“双十佳”和职工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好事评选、职工文化艺术节、“五一”歌会、职工保障工作等工会重要工作给予了宣传报道。(5)抓住新世纪来临和纪念建党80周年的重要契机,广泛开展富有时代气息和工会特点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调整和发展工会文化事业,不断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了以《我为党旗增光辉》为主题的第六届上海市职工文化艺术节,唱响了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贯穿了“理想、信念、丰碑”的主线。整个艺术节为期半年,以《我们是党旗上一把锤》“五一”歌会为标志拉开了艺术节的帷幕,各区县局(产业)工会设立了23个分场,全市工会系统共开展206项职工文艺活动,参加活动的职工达20余万人次。还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东方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联合组织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建党80周年优秀经典剧目展演等活动。由市工人文化宫组织创作并演出的话剧《中国制造》、由工人作家编剧的电视连续剧《红色康乃馨》双双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开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根据《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十五计划》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职工体育健身活动。下发了《上海市职工体育健身工作推进计划及工作重点》,全面贯彻实施《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主要抓了三项活动:一是组织职工参加全国总工会举办的“申奥运全国职工体育活动月”和第六届上海全民健身节的各项活动;二是举办“金施尔康杯”市民健身活力大赛;三是举办上海市职工“光明杯”健康操展示、比赛活动,全部活动均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既吸引了广大职工踊跃参加,又扩大了职工体育健身活动的社会影响。调整和发展工会文化事业。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人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等工会文化事业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健全和发展职工俱乐部协会、爱好者协会和职工体育协会,依靠协会开展各项活动。并对市、区县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进行了严格考评,市总工会下发的《上海工会系统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作为“职工素质工程”基地的发展纲要》,提出了新世纪工会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张刚)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