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2年鉴局[产业]工会概况 |
|
|
|
上海市仪表电子工会 |
----------------------------------------------------------------------------- |
[概况]上海市仪表电子工会辖有子(分)公司工会10个,基层工会145个。职工总数为32 207人,其中女职工15
513人;共有会员36065人,其中女会员17
677人。仪电工会下设办公室、经济事业部、基层工作部、权益保障部等部室,共12名工作人员。(1)紧紧围绕发展主题,创新活动全面展开。建立了“三位一体、三个一批、三点一线”的运作机制,拓展了“提高职工素质、加强新品开发、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加强了“群众性、针对性、长效性”的基础考核。以十四项重点产品专题竞赛为依托,抓立项、抓巡视、抓深化,推动全系统的活动。全系统有67个企业组织了202项竞赛活动,有12
736位职工参加;75个企业11 002位职工提出了4
621项合理化建议;71个企业开展248项技术培训练兵比武活动,有7441位职工参加。评出10个有效益的竞赛项目、8个先进操作法和10名技术创新尖子。(2)建立民主监督机制,继续深化厂务公开。设立民主监督的“三个通道”。强化“信息通道”、规范“参与通道”、建立“互联通道”,3次召开了“互联通道”双向沟通会,形成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协抓”的共识。继续规范“年协商、季巡视、月通报”的活动。召开第五次集体协商会议,组织了4次巡视活动和12次月度通报会。全系统有90%以上的单位落实了厂务公开工作制度。(3)依法协调劳动关系,努力营造良好氛围。注重集体协商和集体合作的制度深化,加大外商投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力度,有26家外商投资企业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近100个转改制小企业的状况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分布的实态、劳动关系和建会情况,坚持“边查、边理、边建”的原则,提出指导意见。注重工会法律援助中心的作用发挥。反映职工的热点和敏感问题,处理来信来访62件(次),涉及427人(次)。(4)拓展保障工作新路,突破关键初见成效。积极动员职工参加保障互助会,实现住院保险率106%,实现特种重病计划参保率25.4%。并协助行政做好监督医药费的清欠工作。掌握特困职工情况,健全工作档案,加强动态管理。坚持“自助、互助、救助”的原则,共发放帮困救济款57.09万元,补助特困职工1
811人(次),全年脱贫率达到12.8%。积极疏通社会救助的多种渠道,拓展保障工作的新空间。据不完全统计,已有401人在社区领到生活困难补助费,有417名家属获吐区帮困,11人获社区医疗补助,总计金额24.04万元。(5)大力推进教育培训,弘扬先进,树立典型。抓好工会干部5年培训纲要滚动实施计划,从自学培训、课题立项、集中培训、专题培训、考察培训、述学考核等六个方面展开。举办了以“发展战略”为主题的工会干部集训班和5次“学理论、学新知识”的双月讲座;组织团体学习和赴外考察,进行课题调研报告述学交流。评选推荐了28位上海仪电优秀员工、7个优秀集体,12位市劳模、7个劳模集体,2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拍摄了上海仪电优秀员工(集体)专题片,在班组进行广泛宣传。组织班组的现状和职工岗位培训情况的调研,及时推广班组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出班组建设和班组管理同步推进的指导意见和职工培训建议书。同时组织了职工岗位培训练兵比武的活动,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落实。(6)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运行质量。形成了工会现职干部的配备、管理、培养和考核的工作机制,同时做好工会后备干部的选拔、考察、培养,工会后备干部的挂职轮岗锻炼工作已经开始起步。强调了科学工作机制的逐步建立。继续坚持重点工作的确定法、重点工作的评判法和重点工作的考核法,从而加强目标、过程和结果管理的有效合理配置,拟订和修订了112个工会工作规范。(王建萍)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