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2年鉴局[产业]工会概况
 
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
-----------------------------------------------------------------------------
  [概况]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下属大专院校工会45个,职工61 585人,会员59 852人,其中女会员25 454人。连同属区县总工会管理的各中小学、职校、幼儿园、成人教育、校外教育等教育机构的会员,共计24万余人。3月,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产生新一届委员会。10月,完成机构改革。设办公室、基层工作部、生活文体部、女职工部。(1)突出“三个维护”,履行基本职责有新发展。一是教代会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成为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主渠道,二级教代会建设发展势头良好;高校校务公开试点工作获得成功,中小学校务公开得到全面推行。二是帮困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多级多层次医疗保险互助网络正在形成。全市24万教职工全部参加特种重病或住院医疗补充保险;全年党政工干部10 780人(次)走访慰问34100名困难教职工;组织1.8万余名教职工参加暑期休养,并将休养对象向骨干教师倾斜。三是教工文化阵地得到加强,有效带动了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高校工会教工俱乐部建设、文体类社团和协会继续得到加强和发展;2万余名教职工参与全市乒乓球比赛;上海教师绿叶艺术团赴云南成功义演,并结合基层文艺汇演,实现教师群众文艺登上大剧院舞台。(2)推进素质工程,服从服务大局有新发展。一是动员和引导教职工关心大局,支持改革。成功地协助教育党委策划并组织了“肩负时代重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大型教师座谈会;组织了智力支援西部开发和建设活动,有劳模义务讲学团赴甘肃张掖、有中青年优秀教师赴云南义诊以及各种科技扶贫活动。二是组织和引导教职工提升素质,适应改革需要。大规模宣传劳模和全国师德标兵事迹;以开展“结对子”、“导师制”、“培训班”等各类活动铺设成才道路;以开展“征文”、“演讲”等比赛促进岗位成才。(3)致力“依法治会”,提高自身素质有新发展。一是以学习促进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法制意识。二是以“建家”全面提升工会工作。17所高校、8个区县教育工会完成换届,1 200名工会干部接受了培训,11所高校被评为“先进教工之家”,15个基层工会被评为“模范教工小家”。三是以机构改革促进工作作风转变。(顾伯超)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