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2年鉴工会企事业 |
|
|
|
综 述 |
----------------------------------------------------------------------------- |
按照工会企事业工作体系确定的目标,紧紧围绕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坚持“三服务”宗旨,重点发展直接为职工服务的劳福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1)工会企事业(包括退管经济)总体经营情况。全市工会企事业共2
021家,比2000年减少627家,从业人员42 522人(其中安排企业下岗人员9786人),比2000年减少10
649人。全年营业收入为56.53亿元,比2000年减少1.37亿元,上缴国家税金2.36亿元,比2000年增加0.38亿元,实现利润2.6亿元,比2000年减少0.57亿元,全年人均创利税11
670元,比2000年增加1
969元。以上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全市工会企事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从总量上看,企业数量、经济效益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上交税金和人均利润都比去年有所增加。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母体单位的改制、重组、兼并等原因,其所属工会企事业也随之合并或歇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私营经济和民营经济有许多优惠政策,原来通过挂靠或个人承包经营的企业则转向私营或民营企业。从夯实工会资产基数、剥离不良资产、绞干不实资产水分角度看,尽管总量有所下将,但资产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的工会企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2001年上海市总工会根据市清产办关于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清产核资工作的要求,开展了对区、县、局(产业)工会下属的事业单位进行了清产核资工作。共有23个区县局,54个基层单位(其中事业单位45个,企业化管理单位9个)参加清产核资。清产核资汇总分析情况基本如下:①事业单位资产总计28
820万元,负债总额7085万元,净资产总计21 73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5 280万元,专用基金1 100万元,事业基金2 191万元),固定资产损失总额3
562万元(其中盘盈58万元,盘亏与损失3 575万元,毁损75万元,报废2120万元,其他损失1
239万元),流动资产损失净额45万元,对外投资损失54万元。②企业化管理单位9个,资产总计3
857万元,负债合计1465万元,所有者权益2392万元,其中资产损失11万元(待报废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损失12万元。上海市总工会还组织力量对所属直管单位进行了清产核资工作。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加强工会企事业资产管理和考核工作,对有的直管单位进行了资产重组,对经营管理比较好,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单位进行了投资和全面改扩建,同时在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上实行了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如市工人文化宫、海员俱乐部、市工人疗养院、劳动报社、工会培训中心等,他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3)2001年是技术改造,投资回报的收获年。全年完成改造投资并全面竣工的项目有:市工人文化宫七楼改造,把原来的设施陈旧的招待所改造成健身中心和与六楼宾馆配套的餐厅,使七楼的整体布局更趋完善,既改善了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效益。文化宫全面改造完成后,使之成为市总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全市职工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基地;屏风山一分院老年职工疗休养基地全面建成,为全市的老年职工休养、度假提供了一个风景秀丽、设施齐全、服务周到、交通便捷的理想场所,同时也增强了疗养院自身的接待能力,经过半年多的运转后,屏风山疗养院在内部管理上调动员工积极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对外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东钱湖休养院3号楼改造全面完成,扩大了东钱湖休养院的接待能力,也提高了接待档次,使原本比较困难的企业,经过企业内部管理上的调整,在员工精神面貌和经营管理上都有了明显的转机;劳动报印务中心新增胶印机全面投入使用,为今年保证劳动报正常出版及扩大承接印刷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有经市总研究,决定对樱花度假村进行彻底改造。根据市总工会的要求,积极参与该项目的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设计方案通过市规划部门的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的报批工作,以及项目已经正式列入本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明年初开工建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陈志平)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