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2年鉴友好往来
 
工会和友好团体来访
-----------------------------------------------------------------------------
  [瑞典哥德堡市总工会代表团访沪]应上海工会邀请,由主席欧夫·古斯塔夫森率领的瑞典哥德堡市总工会代表团一行5人于1月28日至2月5日访问了上海。在沪期间,市总主席包信宝、副主席唐国才、李毓毅分别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向客人们介绍了上海工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并与他们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代表团一行还到劳动报社、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上海贝尔公司和杭州屏风山工人疗养院参观交流。客人对所到之地印象深刻,认为访问非常成功。团长说:“一踏上上海,我们就感到非常兴奋。哥德堡和上海都是港口城市,但上海比哥德堡大得多,上海的城市面貌和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所有的活动都是精心安排的,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他们认为工会工作应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各国工会应加强合作。团长告诉我们,当今世界的经济结构急剧变化。在瑞典,造船业和纺织业几乎全军覆没,公司变得越来越小。工会应适应这种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不然的话就没有前途。在小型私有企业中组建工会和签订集体协议是世界上所有工会组织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而瑞典工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利用和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关系较好的有利条件,使政府制定有关有利于工会在小型私企中组建工会、签订集体协议的法律,并通过法律形式来规范劳动力市场。(2)工会派人到小型私企直接找雇主签集体协议。(3)工会派人到小型私企做职工的工作,使其自发要求签订协议。(4)倘若雇主仍不愿成立工会或签订集体协议,同行业的工会就组织会员对其采取行动。总之,客人认为两地工会有许多共同点,面临同样挑战,应持久交流合作下去。古斯塔夫森主席说:“尽管瑞中两国差别很大,哥德堡市和上海市及两地工会间也有很大差别,但在某些具体事务中却有许多相似之处,面临同样的问题。如工会如何吸收年轻的白领职工人会,如何在新经济企业如信息技术企业等组建工会等。这需要我们工会间进行交流,互相吸取有益的经验。”(张国峰)
  
  [挪威奥斯陆市总工会代表团访沪]应市总邀请,由主席克莱夫·费斯维科率领的挪威奥斯陆市总工会代表团一行8人于3月30日至4月7日访问了我国上海、杭州和北京三地。在沪访问期间,市总主席包信宝、副主席唐国才、李毓毅分别会见了代表团一行。代表团在沪参观了市总沙家浜疗养基地、市总屏风山工人疗养院和贝尔公司。费斯维科主席表示,在上海等地受到热情款待,他还说:“中国城市的规模非常大,发展特别快,奥斯陆与上海相比真是太小了。应该让更多的西方人来中国看一看。现在是中国历史上处于经济最繁荣、人民最幸福的时期。”挪威国会议员、奥斯陆市总工会外事负责人英格·丽莎女士感慨地说:“我4年前曾来过北京和上海,这次来发觉又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挪威的企业一般都规模较大、职工众多,组建工会相对容易。而现在企业通常较小,人数少,组建工会比较困难。再者一些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的职工也不太愿意加入工会。尽管目前会员数下降,但挪威工会对此仍持乐观态度。据介绍,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挪威汽车制造业(当时的新型产业)的职工也不愿加入工会,他们认为自己是技术人员,市面上很抢手,没有必要加入工会以求保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汽车业技术人员培养出来,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于是汽车业职工纷纷加入了工会。现在的情形也是如此。新的产业过一段时间就不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产业的人才正在培养出来。再说信息等产业也不像先前那样景气了,有的企业还碰到困难。那里的职工最终都会加入工会。挪威是个高税收国家,其产业工人的平均年工资为250 000克朗,其中30%须付税。此外,公司还得为职工另付16%的工资税。人们购物要付23%的消费税。而购烟、酒、汽车、游艇等则要付更高的税,有的高达200%,这些税用于治疗癌症患者等。不过,低收入者购房可退税。挪威实行的是建立在混合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福利体制。但反对派对这一福利体制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他们认为自由经济才是现代经济。然而工会认为,如果取消这种体制,职工生病就没有工资(现职工请病假1年内可拿100%的工资),这岂不是倒退了吗?!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职工所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工会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代表团成员还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会之间的关系如何?中国的经济自由化会否最终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等进行提问,对此,市总领导一一作了回答。(张国峰)
  
  [澳大利亚工会理事会昆士兰州分会代表团访沪]应上海工会邀请,以克里斯·巴雷特助理总书记为团长的澳大利亚工会理事会昆土兰州分会访华代表团一行4人于5月25日至6月2日访问中国上海、杭州和北京。澳大利亚酒店类服务等行业工会昆土兰州分会书记罗恩·莫纳汉说:“上海在10年中造了这么多高楼大厦实属不易。我曾当过4年的建筑工人,知道他们的艰辛。这儿的新建筑风格不同,造型迥异,但相互之间却很协调。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像上海发展得那样快。”参观了宝钢后,团长说:“我完全同意宝钢股份公司工会主席朱义明的话:‘只有企业发展了,职工才能得到益处。”’澳洲工会同行认为中国工会的许多做法值得澳工会同行学习,同样澳工会的一些经验也可供中国工会参考,双方可以相互学习,增进交流。莫纳汉先生说:“澳洲工会一直重视对外交往,认为这能从不同的国家中学到经验。今后也要到社会主义国家去学习,学习你们如何使政府制定对工会有利的法律和制度。”昆士兰州市政、管理、公共服务人员工会书记、州工党副总书记朱莉尔·比格内尔说:“在昆土兰州,工党是执政党。她承认自己的压力很大,如何处理好执政党和工会之间的关系是个难题。执政党要兼顾各方利益,而工会有自己的利益。”代表团成员对职工培训、劳动安全、健康、中国共产党和工会的关系以及私有企业组建工会等提了不少问题。(张国峰)
  
  [越南胡志明市劳联代表团第四次访沪]应市总工会邀请,以常务副主席阮炜近为团长的胡志明市劳联代表团一行6人于7月1日至7日访问了上海、北京两地。包信宝主席和李毓毅副主席在沪会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与他们进行丁亲切的交谈。包信宝主席向代表团介绍了上海近年来在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上海工会工作的一些情况。代表团也向包信宝主席介绍了胡志明市劳联的工作情况。据介绍,胡志明市劳联现有4 200个基层工会组织,其中50%在国有企业中。目前,国有企业的人会率达100%。在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60%建有工会组织。全市170万职工中,只有近10万人没有加入工会。胡志明市劳联对职工的培训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们认为,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产品质量过硬,才能有销路,企业才能生存下去。双方在交谈中都强调两地必须加强交流,以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给工会工作带来的影响。(沈雄德)
  
  [印度全国大会所属产业工会代表团首次访华]应上海工会邀请,以杰塔德拉乔西总书记为团长的印度全国工会大会下属产业工会代表团——行4人于8月27日至9月5日首次访问了中国上海、杭州和北京。印度客人反映,在印度中央政府通过立法,各产业工会代表会员参与三方谈判,签订集体协议。各企业工会与雇主签集体合同,维护了职工的具体利益。职工除了工资外,奖金和其他各种津贴可达工资的60%。职工每周工作48小时,但每年有40天的国定假日。此外,职工只要工作3年以上,每年就有14天的休假期;工作年限愈长,休假期也愈长。职工退休后,可向政府基金申请住房款、子女教育款、紧急救助款等。法律规定,100人以上的企业不可解雇工人,除非企业倒闭。劳动法的修改要得到议会四分之三票数的通过才行。有些条款已明显过时,但因票数不足而无法改动。工会没有立法权。乔西先生认为,在印度每签一次集体合同,工会都要求增资,这使有的企业倒闭,有的搬到落后的地方。这次从中国学到职工增资一定要与企业的生产率挂钩。印度宗教门类繁多,这给国家发展带来困难。太多民主造成了自由化,自由化害了印度。(张国峰)
  
  [韩国劳总釜山地域本部代表团第五次访华] 9月12日至18日,以金镇秀议长为团长的韩国劳总釜山地域本部(以下简称釜山劳总)第5次访华代表团一行6人,应上海市总工会的邀请首站访问了上海。此次来访,市总领导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极高的礼遇,市总主席包信宝、副主席李毓毅会见了该团一行。代表团在上海参观了金茂大厦、滨江大道,外高桥保税区、沪东工人文化宫,领略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所取得的成就,赞不绝口。通过此次来访,加深了两地工会的友谊,加强了两地工会的合作关系,向对方宣传了最近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听取了金融危机以来韩国经济复苏的情况和工会工作的经验。另外,此次访华恰逢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大厦和华盛顿五角大楼遭恐怖分子的袭击事件。代表团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关注,几乎每天都向‘我陪同人员询问该新闻的最新进展情况。我陪同人员在细心地向他们介绍了该新闻进展情况的同时,阐明了我国反对恐怖主义活动的坚定立场。(崔春吉)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和列宁格勒州工联代表团访华]应上海工会邀请,以第一副主席弗拉基米尔·格里戈里耶维奇·孔德拉坚科夫为团长的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和列宁格勒州工会联合会代表团一行6人于10月31日至11月8日访问中国。市总包信宝主席、李毓毅和汪兰洁副主席会见了代表团一行。代表团在沪参观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住宅建筑工地,并与电力工业局工会和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座谈。在杭期间参观了市总屏风山疗养院。团长说:“上海非常漂亮,充满活力,很有发展前途,能成功举办APEC体现了上海的实力。60年代中国向苏联学习,现在我们要向中国学习。俄中经济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我同意过去的说法:‘苏联人民和中国人民永远是朋友’。”苏联解体后,工会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工会干部的工资是政府拨的,现全靠自己,靠自己的工作来扩大影响。团长说:工会是不会消亡的。”俄工会参与立法。此次修改劳动法,在杜马中有8个方案,政府想通过自己的方案,遭到工会的反对。通过示威游行,迫使政府与工会谈判。圣彼得堡市和列宁格勒州工联有115万会员,分布在8 000余个基层组织中。该工联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工会会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利益,帮助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现已达70%一80%),对新当选的工会主席进行培训,甚至送出国去培训,工会领导经常到工会学院去讲课,每年组织10万人到疗养院休养,此外还有文化馆、体育场等。该工联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工会合作,已同37个国家的工会组织友好交往,并重视同上海工会的交往与合作。俄经济现已走上正规,圣市去年的人均月收人为120美元。在医疗、文化等国有企事业内的职工工资较低,那里的女性较多。(张国峰)
  
  [上海工会和日本横滨劳联结好15周年纪念活动]为纪念上海市总工会和日本横滨市工会联盟(以下简称横滨市劳联)结好15周年,上海市总工会和横滨市劳联于2001年11月1日至5日在沪举行了隆重的庆祝纪念仪式。内容包括纪念晚会、中日青年职工足球赛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包信宝出席了纪念欢迎晚会。李毓毅副主席、汪兰洁副主席等出席。横滨市劳联执行委员长大概一郎、横滨市厚生会会长狄谷健一等一行30余人应邀来沪参加活动。上海市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海市机电工会、上海市徐汇区总工会、上海市体校等有关单位的部分青年职工、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上海市总工会和日本横滨市劳联于1985年起就两地友好交往的事宜进行了磋商,1986年上海工会首次访日,与日方正式签订了友好交流协议。15年来,在双方各届工会领导的努力下,友好关系发展得很顺利。两会在老年护理、女职工工作、新世纪工会运动的任务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多次在沪举行各种类型的研讨交流会。横滨市劳联为促进两地的交流,为上海工会日语翻译的培养做出了诸多的贡献。为了隆重纪念结好15周年,两地有意通过今年的纪念活动使已有的友好关系“更上一层楼”,并使之载人双方友好交往的史册。双方认为:中日友好事业需要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中日友好事业应该注意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参与。此次交流活动由原来的局限于工会干部之间的交流扩大到普通会员,特别是在青年职工间开展则更具有积极的、历史的意义。在送别访华团成员时,年青队员几乎都眼含激动的泪水,依依不舍地与我们道别,发誓今后要为中日友好事业做贡献。(李庆)
  
  [沪赣两地区市级工会在沪缔结友好工会] 2001年10月10日,在海鸥饭店举行沪赣两地区市级工会缔结友好工会仪式。上海市黄浦区、嘉定区、长宁区、闵行区、宝山区、杨浦区、静安区、松江区、青浦区、卢湾区和金山区等11个区总工会的代表分别与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萍乡市、新余市、鹰潭市、赣州市、宜春市、上饶市、吉安市、抚州市等11个地区市总工会的代表在缔结友好工会协议书上签字。根据友好工会协议书的要求,今后沪赣两地的工会将在工会理论研究、工会信息、新建企业工会组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职工疗休养以及工会企事业工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李鸣)
  
  [台湾海员工会在沪考察海运教培中心]以理事长方福梁先生为团长的台湾海员工会代表团一行8人,4月12日抵沪参观考察海运教培中心。先后考察上海海运学院、上海海运教培中心、参观了教培中心航海和轮机模拟器、多媒体语音室、计算机房、焊工考核站,详细了解和询问有关问题。台湾海员工会同行赞赏该中心轮机模拟器。考察一行表示,要让台湾海员在日后到祖国大陆接受正规培训,提高台湾海员技术素质,利于参与国际航运竞争。(顾惠根)
  
  [香港工会联合会访问中海集团工会]由理事长黄国健带领的香港海员工会,船务从业员工工会和香港船务职员协会组团香港工会联合会一行30人到沪访问了中海集团工会,中海集团副总裁孙治堂,向客人介绍了中海集团组建近四年来取得成绩以及发展前景。陈德诚主席介绍中海集团工会开展具有中国海运特色跨地区大集团工会工作,维护职工权益,做职工知心朋友,受到香港海员工会同行关注。这次香港工会联合会到上海参观访问,对促进沪港两地工会交流和发展将会有积极意义。(顾惠根)
  
  [香港政府华员会与市级机关工会进行工作交流] 11月9日,香港政府华员会上海考察团一行66人在华员会会长、考察团团长苏肖娟女士,副会长、副团长黄河先生的率领下与上海市市级机关工会进行了工作交流,通过交流,香港对内地公务员工会的工作有了相当的了解,对内地开展的“三优三满意”,以及和会员沟通的渠道和措施等,对香港公务员工会很有帮助。(邱永前)
  
  [日本造船重机械劳联专家应邀来沪研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工作] 6月20日至23日上海船舶公司工会邀请了日本造船重机械劳联有关专家来沪研讨工会安全生产和监督的有关问题。研讨有四个议题:1.日本造船重机劳联对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的指导思想、具体措施和体会。2.日本造船企业对职工怎样进行安全意识教育。3.日本造船企业对电焊、抛丸除锈作业产生的粉尘治理采取何种措施。4.日本造船企业对修船方面采取哪些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尤其对船体、机械、电气、涂装等作业的安全操作的详细规程。代表团团长铃木斡雄先生在《关于对安全生产理念》的阐述中认为:“安全生产和生产是企业发展一部车子上的两个轮子,强调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车子是不可能达到预定的速度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竞争比过去更加激烈。为了确保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要防止发生安全灾害,要从减少过大的灾害费用考虑,防患于未然,这是我们值得注意的大问题。”田中秀寅先生在讲授《安全生产与工会工作》问题时强调了“安全卫生工作”概念。详细讲述了日本全国工伤事故近年来趋向;日本在制定颁布企业职工安全卫生工作法律法规的历史和现状;日本举办安全周、安全月活动的情况和效果等,以大量的数据进行对比,说明掌握规律是降低事故的必要手段。他引用日本安全月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指出:安全月活动光靠宣传,效果不是很好。应该对死伤事故进行具体分析定出预防的对策,并介绍了防范事故的“海因法则”:1次死亡事故必然包含29起停产事故和300起隐患事故。田中先生还介绍了企业“劳资共同安全巡回制度”、“安全卫生方面四S(即:整顿、整理、清扫、清理)活动”和防止事故发生的“现场环境口述、手指确认制度”等等,为企业工会做好劳动保护监督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实际经验。(林创廷)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