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2年鉴推进经济建设
 
技术创新
-----------------------------------------------------------------------------
  [市总工会开展上海市第四届十大工人发明家评选活动]为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技术工人和科技人才。2001年,市总工会开展上海市第四届十大工人发明家评选活动,从区县局工会推荐的56名人围者中遴选出20名候选人事迹在《劳动报》上进行公示,并开辟(职工技术创新发明创造成果展示》专栏,仝市一万多名职工参与群众投票,还举行成果发布和演讲会,举办工人发明家成果展,邀请市经委、市科委、市知识产权局、市发明协会等单位有关领导、专家和区县局工会干部等参加评选活动。12月,市总工会隆重举行上海市第四届十大工人发明家表彰会,市总工会授予韩明明、王震、刘晓荣、夏龙全、张金春、向大林、孙海全、施志猛、赵鸿本、唐国民10人“上海市工人发明家”称号,同时授予陈阿威等10人“上海市职工技术创新标兵”,秦宝华等36人“上海市职工技术创新能手”称号。包起帆等历届工人发明家代表向新当选的工人发明家颁发奖杯和证书。这届评出的“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呈现了新世纪的时代特征,他们都是工人出身,都是从生产一线通过自学成才,成为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带头人。其中,党员占90%、劳模占60%、工人成长起来的工程师和经济师占一半,年龄最小的38岁。他们的发明创造成果显著,创经济效益较高。近两午,10名工人发明家共实施合理化建议289条,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67项,获得国家专利21项,共创经济效益3.26亿元。(满顺华)
  [市总工会举办上海市专利工作者削训班]在我国将加入WTO之机,为增强广大职工运用专利制度保护发明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工会干部和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一批能从事专利工作的高素质的工会干部,提高工会干部组织职工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操作水平。由市总工会、市知识产权局、市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办公室联合举办“上海市专利工作者培训班”。各区县局工会职工素质工程、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活动领导小组、部分企业负责职工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工作的行政领导等共80多人参加培训。通过培训、考核,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颁发《上海市专利工作者证书》,并可持证上岗和进行专利服务。(满顺华)
  
  [青浦区总工会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青浦区总工会组织职工广泛开展“新世纪职工岗位立新功”为主题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为载体,全年组织6.9万职工参与劳动竞赛,参赛率达到88.6%;参与合理化建议职工人数达到1.5万人,共提出合理化建议7 724条,其中2 703条被企业所采纳;技术攻关275项其中参加女职工“双文明立功竞赛”的有1.4万人,提出合理化建议1 160条,321条被企业所采纳。(孙定云)
  
  [奉贤建设工会注重职工技术创新]奉贤区总工会以“双争双智”活动为动力,积极组织全区广大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在三方面抓出成效。一是发动职工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有853名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672条,被采纳182条,实施107条,创经济效益66万元。二是开展劳动竞赛、技术练兵活动。年内,系统中共开展劳动竞赛26次,879人(次)参加,开展技术练兵108次,796人参加。三是办好工会职工技协。22个职工技协正常运转,开展四技服务,承接项目266个,完成产值512万余元,利润241.5万余元。(袁正花)
  
  [仪电工会创新工作出成效]仪电工会围绕控股公司发展经济的主题,突出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建立了“三位一体、三个一批、三点一线”的工作机制,党政工齐抓共管,组织广大职工上下合力,形成一体,拓展了“提高员工素质、加强新品开发、建设企业文化”的活动内涵,注重了体现活动的“群众性、针对性和长效性”的基础内容考核,涌现了一批优秀员工、一批优秀集体和一批优秀组织者,有效地推进了控股公司的发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紧紧围绕企业实施的14项重点工作,突出了针对性,使公司14项重点项目均取得显著成效;创新活动以班组为阵地,以岗位为重点,突出了务实性,形成了一批先进技术尖子、操作能手,总结了13个先进操作法,以创新者命名,激发了广大职工立足本职不断创新的积极性,发挥了创新活动的滚动效应。(朱永兴)
  
  [华源集团工会坚持“全依”方针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1)重视科普教育。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层次、内容的科普教育,对经营管理者,重点强化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科技知识教育;对科技人员重点强化科技新知识、新技术的普及教育;对一线操作人员重点强化产品技术知识的学习教育和岗位技能的培训。(2)积极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用科技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在目标上,以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内容上突出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向生产力转化;形式上以职工欢迎、企业需要为标准,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华源蕾迪斯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开发的热灌装瓶级聚酯切片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5%,扬州华源有限公司研制出的超细纤维仿真面料及超细长合织物摩丝,填补了国内空白。(3)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竞争力。不断强化岗位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要求的知识型职工队伍;不断发挥企业劳模、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陈卫中)
  
  [农工商工会深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农工商工会对围绕集团解困目标和改革发展重点开展的“星辉杯”技术创新“金点子”活动进行了评选,全系统有2万多名职工参加了“金点子”竞赛,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2万多条,经评选共有10个项目被评为“金点子”奖,16个项目被评为优胜奖。仅此26个项目,就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22.5万元。(桑树德)
  
  [市工人疗养院注入医疗体检科技创新内涵]通过数年不间断地对医疗体检设施的大幅资金投入,购置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法国双能x线骨密度仪、美国雅培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交通大学合作开发人体调控功能测评一体仪。体检实现了电脑自动传输数据、连网检索和打印。该院以人体调控功能理论为核心技术的高、中、低成套体检系列,坚持为职工健康服务的方向,在上海堪称独树一帜。(卓介江)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