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2年鉴市总工会直管单位概况 |
|
|
|
上海市公惠医院 |
----------------------------------------------------------------------------- |
[概况]上海市公惠医院是一所由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总工会出面组建、全社会参与资助的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由原公用医院成建制改造,成为本市首家由工会管理的医疗帮困机构。公惠医院共有职工359人,其中,有中高级职称的79人,占职工总数22%。医院设有内科(呼吸、消化、心血管、肿瘤、神经、重症监护、老年护理等)、外科(普外、骨科、泌尿等)、麻醉科、妇科、中医科、五官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等。医技设有放射、CT、B超、心电图、内窥镜、病理和检验科。职能科室有综合办公室、组织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社会联络部。医院目前开放床位数231张。医院在向全社会开放的同时,对低保、就医困难群体进行实物医疗帮困救助。自8月13日正式揭牌后,至年底,已发放医疗帮困卡8000张(每张500元),实施帮困近5
000人(次),其中住院帮困病人保持在10%以上。与此同时,医院业务量增长明显,由医院转制前的日门诊105人(次),到年底达到日门诊699人(次),初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1)实行管理体制新模式,即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成员由市总工会、医药集团总公司、二医大、静安区政府等组成,聘请左焕琛为名誉理事长,俞卓伟、朱正刚为名誉院长。理事会研究制定实施医疗救助办法,负责募集社会资源和对医院日常工作的指导。(2)注重服务机制和质量的提升。推出导医服务岗和试行护士、护理、护工“三位一体”的护理服务。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生理上的疾病诊治外,更注重他们的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3)注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二医大附属的瑞金、仁济、市九、新华医院等17位“中升高”业务骨干来院帮助指导工作,通过带教和示范操作,有效地提高查房质量和医生动手操作能力。(4)帮困救助功能初具成效。市医药集团总公司每年捐赠300万药品,对低收人人群实施实物帮困。实行二级医院按一级医院标准收费,并一律免收挂号费;对持有粮油帮困卡或街道享受低保证明者,每次门急诊药费减免50%;对持有公惠医院医疗帮困卡者,每次门急诊总费用减免50%,其共负段中的自负部分全免;设定门诊最低帮困补贴费用,对每位持医疗帮困卡来院就诊帮困补贴不足30元者,至少补贴30元;持卡住院病人可一次‘隆减免500元起付段费用等。(5)积极稳妥地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将原来13个职能科室的40名管理人员精简到6个职能科室的23名管理人员。同时认真细致地做好人员分流工作,分流率占原职工总数的21.4%。对医院职能科室和临床、医技等岗位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6)改建大楼,美化环境,为病人创造舒适、安静的医疗环境。对原来破旧、设备简陋的病房大楼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并从方便病人就医出发,对门急诊布局重新作了调整,使其更趋合理,解决了老年病人就诊、检查时行走不便的困难。(张利平)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