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2年鉴依法协调劳动关系
 
集体合同
-----------------------------------------------------------------------------
  [上海工会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有新进展] 2001年上海工会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通知》的要求,突出依法协调劳动关系和依法维权,不断强化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并努力在维权深度和广度上、在维权的层次和重点上加大探索的力度,使依法维权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海各级工会通过建立健全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实现依法维权。2001年上海在29000余家企业中建立了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其中国有企业6200余家,覆盖职工177万;外商投资企业2 400余家,覆盖职工44万;私营企业19 000余家,覆盖职工23万;乡镇企业2 200余家,覆盖职工24万。此外,开展行业性和区域性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有新的进展。2001年上海已签订了341个行业性集体合同、141个区域性集体合同,共覆盖企业2万余家,覆盖职工45万。如机电工会与电气(集团)总公司经过反复协商,签订了《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关于平稳推进医疗保险改革协议》,制定了适应产业特点的多层次医疗保障机制,有效地增强了职工自我保障和抗风险能力,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欢迎。纺织工会与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经过协商,就提高职工素质、保障职工基本医疗、依法落实最低工资保障线、依法设立职工董事监事和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等问题达成五项共识,签订了新一轮的产业集体合同。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建立了集团公司一级的集体协商机制,签订了产业集体合同,并明确规定该合同适用于集团公司管辖的所有企业及职工,下属各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的各项标准不得低于集团公司集体合同的标准,促进了整个集团的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工作。(谈育明)
  
  [上海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有新发展l 2001年上海工会认真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通知的要求,已有1 300余家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区县中已有56个地区开展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2001年上海各级工会大胆探索非公经济的工资集体协商。本市有833家外商投资企业、420家私营企业进行了工资协商签订了单项工资集体合同,占本市签订工资集体合同总数的96.38%。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工会与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进行反复协商,探索建立工资协商新机制。为了使协商能顺利进行,公司工会着重从四个方面收集资料:(1)国家关于上年度物价上涨公布的资料。(2)同类型合资企业、本地区合资企业的工资水平及索尼在华投资企业的工资水平。(3)公司成立以来的历年的增资情况。(4)公司目前的工资水平在合资企业中的比较。经过反复论证、测算最后确定了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增资幅度,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上海锦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企业分配与效益化、市场化接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了员工观念的转变,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了企业民主管理,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理顺了工资分配体系,使企业效益与员工收入达到最佳结合。(谈育明)
  
  [上海工会努力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上海工会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2001年本市有11个区、75个街道、112个乡镇、45个经济开发区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推动地区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上海闸北区北站街道建立了由政府劳动部门、工会和企业组织等三方劳动关系协商机制,向企业发放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宣传资料5000余份,促使辖区内80多家私营企业建立了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共预防化解劳动争议80余件,有力地促进了辖区内劳动关系的稳定和企业的发展,深受广大职工和企业的欢迎。(谈育明)
  
  [普陀区加强监管集体合同落实履约责任] (1)区总工会积极在社区层面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社区联席会议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同时加强对集体合同履约的监督保证。(2)区总工会专门成立了劳动法律监督小组,由工会会同劳动部门对非公企业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和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3)为了确保集体合同的履行,区工会,努力推行集体合同公开化,针对本区非公经济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并存的实际,利用普陀工会网站、新长征三方协商机制网站,各级工会简报等载体,使集体合同文本内容通过传统纸面介质和信息高速公路向不同层次的非公企业职工传递。(4)区总工会法律部门还会同集体合同文本中涉及的有关工会财务、女工、安全生产等部门通力合作,协同监管。(5)职代会产生的民主管理监督小组和厂务公开定期检查活动,也为集体合同加强监管落实履约,起到了推动作用。(金今)
  
  [威海路汽配街工会签订集体合同] 2001年4月24日,静安区威海路汽配街行业集体合同正式签约。在专业街推行行业集体合同在全市是第一家。这是由街道工会与100余家新建企业的业主经过数月的谈判签订的。该合同共分8章37条,涉及劳动关系双方普遍关注的用工管理、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和工会与业主合作联系等内容。它反映出几个特点:(1)适应性强,合同规定凡在威海路及周边地段开业的经营汽配业务的企业(包括今后开业的)都要共同遵守该合同;(2)标准性高,如最低工资不得低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20%,各企业制定的劳动标准,都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标准;(3)合作性强。双方确认共同促进静安威海路汽配文明街的创建,企业支持工会开展活动,保证按时拨交工会经费等。行业合同签订后,威海路汽配街联合工会还将成立由业主代表和员工代表组成的联合监督小组,对集体合同的履约情况进行检查。(黄世和)
  
  [静安寺街道新经济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静安寺街道工会和街道工贸公司工会在凯利纺织五金商店试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经酝酿、推荐,按照法定程序产生行政方和员工方协商代表各3名,通过集体协商,理顺了企业的分配关系。(1)设立岗位工资制,改变了过去奖金大于工资,基本工资低于全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和长病假职工生活费低于全市职工最低工资80%的现象;(2)建立岗位工资预算制。以岗定薪,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设立岗位津贴,随员工职务和岗位的变动上下浮动;(3)制定奖金分配原则和预算,明确全体员工的岗位工资占全年分配总额的60%,奖金占40%。根据企业效益和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获得各类奖金;(4)建立了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按企业经营目标,经营者年薪可达员工年平均收入的4-5倍。(施瑞一)
  
  [电器股份公司工会建立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公司工会抓住工资分配的热点问题,与公司行政进行了工资集体协议的签订,并制定集体协议的实施细则,以文件形式下发37个独立法人的基层企业。具体步骤:(1)抓双向沟通,达成推进共识;(2)抓广泛宣传,营造推进氛围;(3)抓民主推荐,产生协商代表;(4)抓业务培训,提高协商水平;(5)抓平等协商,形成操作规范;(6)抓典型示范,保证有序推进。由于公司工会加强了上述步骤操作过程中的指导,自2001年8月起,已有9家国有企业、1家合资企业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机制。(顾美娣)
  
  [电力建设公司进一步规范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公司制定《集体协商办法》规范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发挥了集体合同制度在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的应有作用。各基层根据《办法》,在职代会召开之前,双方协商代表组成的监督检查组,召开座谈会听取职工意见,行政领导还与职工代表进行民主恳谈会,直接听取职工的建议和意见。在充分听取职工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双方协商代表进行平等协商,对执行合同条款不够的地方,行政方说明原因,并作出整改承诺。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后,由工会方形成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报告,在职代会上向职工代表报告,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检验职工代表对集体合同履行的满意率。同时还向广大职工发放测评表,检验职工对集体合同履行的满意率。公司一届四次职代会召开前,公司工会通过基层单位工会,广泛征求职工对公司集体合同的意见,行政方和工会方就汇总的7条意见进行了平等协商,给了职工满意的答复,实现了行政和工会双方“双赢”的良好愿望。(张文标)
  
  [宝钢建设公司集体合同为职工利益作屏障] 2001年,上海宝钢建设有限公司工会通过对职工自付医疗费用的调研,在与企业行政进行协商中,将有关内容纳入集体合同,形成职工医疗的有力屏障。主要是:(1)组织职工参加市总各类保障计划,为职工增加医疗保障系数。(2)确定“公司行政每年按上一年度销售收入万分之八比例划拨资金”,建立“公司在职(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保障、帮困济难互助会”,并制定和发放《互助会章程》,帮助职工了解和办理医疗保障手续。(3)公司为职工发放不同标准的医疗补贴,提高职工福利待遇。(4)公司根据职工年龄段制定公司内部就医标准,为职工提供就医方便。(李晓华)
  
  [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建立具有集团公司特色的《集体合同》]集团公司工会在建立签订集体合同过程中,先行调研,在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初稿,同时发动职工积极参与修改,六易其稿,经代表讨论审议一致通过了具有集团公司特色的《集体合同》文本。其特色有:(1)集团公司《集体合同》的签订覆盖了全公司系统,具有规范和制约效应;(2)签订集体合同,专为女职工特殊保护设置了专项条款。在合同签订不久,集团公司所属亚太公司等企业就为怀孕女职工购买了防护衣或电脑液晶显示器,得到广大职工的好评。长江计算机集团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的建立,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促使了企业稳定发展。(朱毅敏)
  
  [铁路局工会实施新一轮《集体合同》] 2001年2月14日,铁路局工会与行政代表召开第四次平等协商会议,双方一致通过新一轮局集体合同协商稿,并提交局七届一次职代会通过,报送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核同意,发文至局属各单位,同时通过《上海铁道》报向全体职工公布。11至12月,局工会和局劳资处有关人员,对各分局(大口)以及部分基层单位集体合同(集体协议)履行情况,采取听书面汇报、召开部分局职工代表座谈会、查阅有关原始台帐等方式进行了调研检查。至年底,各分局(大口)单位已全部签了第二轮以上的集体合同;全局的220个基层单位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集体协议书,占应签总数的98.6%。铁路局集体合同工作获得“上海市集体合同工作优胜单位”称号。(陆文桃)
  
  [长江轮船公司工会坚持民主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公司工会从1997年起,坚持每年和行政进行平等协商,修改签订年度集体合同。为使2001年度集体合同能正常履行,工会与人教部门联手,于8月15日至9月14日分自查、自纠和抽查两个阶段,就2001年度集体合同中的劳动报酬、工作与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与再就业五大项(12条)条款逐条进行动态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有未达市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在劳动合同签订方面尚欠规范、拖欠职工工资、欠缴职工“公积金”、拖欠职工医药费、养老金解缴未接轨、船员年休假不能保证等七方面存在的问题,于9月底向有关单位下发《整改意见书》,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以书面形式反馈整改情况。至12月底,已有83.3%的单位采取了整改措施,整改率达71.4%,使集体合同的履约得到了较好的保证。11月16日,公司召开船舶和地面单位工会干部、人事干部座谈会,围绕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富余人员安置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劳动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职工劳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四金”解缴及职工生活基本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交流和探讨,通过平等沟通,交流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使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按民主化、规范化程序操作。公司工会还在年中组织23名职工代表对集体合同所涉及的养老金、失业金、医疗保险金“三金”缴纳情况进行巡查。(郑兰玲)
  
  [邮政工会坚持平等协商的集体合同制度]邮政工会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行政积极协商,共同制定了上海市邮政局单项集体合同,就年内企业发展与职工收益的提高,深化改革和职工生产条件、生活条件的改善作了量化和确定,在局一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围绕合同的履行和落实,积极开展工作,逐项督促相关部门予以落实:协助行政处为基层添置了143台微波炉,解决了一线投递、营业职工热饭问题,同时也为洪安大楼职工解决了就餐难问题,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在企业资金不宽裕的情况下,协调落实了5 787名职工的健康体检和精心组织了72期2072人次一线职工的中长期休养,职工休养率超过年初确定10%的比例;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向心力,职工收益也达到了预期目标。上海邮政工会还积极指导上海邮政实业总公司签订了集体合同;全局已有22个基层单位开展了集体协商工作,进一步从制度上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陈干涛)
  
  [航道局工会把每年为职工办实事写进集体合同]近年来,上海航道局工会把每年办一、两件职工关心的实事写入上海航道局集体合同,已成为一项制度。2001年的集体合同,将实行企业的补充医疗办法和改善船员的饮水质量写入集体合同。2001年全局共有47艘船舶安装了饮水装置,使大部分船员喝上了纯净水,行政处、航道医院和基层单位还为船舶配备了80只药箱;全年共筹集补充医疗基金281万元,节余资金51万元。(钱文勤)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