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2年鉴依法协调劳动关系 |
|
|
|
法律援助 |
----------------------------------------------------------------------------- |
[上海职工法律援助工作不断开拓创新]
2001年上海职工法律援助工作从深度和广度上有新的提高,34个区、县、局(产业)工会成立了分中心。全市职工法律援助机构共为21
300余名职工进行了法律援助,其中,无偿代理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案件358件,非诉讼调解案件1 231件,代写法律文书165件,处理来信1 432件,法律咨询1
800余人。法律援助工作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原则,具体抓了两项工作:(1)开展法律咨询活动,预防劳动争议。市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坚持每周两天法律咨询接待日,各基层法律援助分中心也设有相对固定的咨询日。另外全市职工法律援助机构还联合开展了两次社会性法律咨询活动,其间共接待了5千人次,免费发放10000余册法律宣传资料。(2)探索多种形式协调机制,调解劳动争议。上海机电工会、普陀区工会等通过劳动关系预警机制有效化解大量纠纷;上海轻工工会、宝钢集团工会等通过指导基层调委会妥善解决了不少争议;上海闸北、奉贤、青浦、普陀等地区工会通过三方协调机制使不少纠纷得到化解。第二不断开拓创新,具体抓了三项工作:(1)为了加快法律援助机构的硬件建设,市总在法律咨询室安装了“职工权益保障指南”触摸式电脑显示器,并印制了10
000份“上海职工权益保障指南”宣传资料,免费发给前来咨询的职工,宣传工会工作和教育职工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上海普陀、闸北区等部分分中心也配置了类似设备。(2)年内,组织60名工会干部参加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培训,并取得兼职仲裁员的资格,目前他们除充实到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工作外,有的还参与了职工法律援助案件的代理。(3)为了将法.律援助工作向街道社区延伸,上海闸北、普陀、徐汇、黄浦、浦东等区先后在街道、镇开展职工法律援助试点工作,使该项工作覆盖面更广。(周向琳) [浦东新区总工会采取定点分片咨询的方式开展法律服务]区总工会在新区大型企业、社区、乡镇设点开展法律咨询活动10次,为附近的直属和基层单位的工会干部、职工群众提供劳动关系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上门宣传、咨询、指导、服务,受到了基层职工群众的热烈欢迎。有150家单位200t3多名职工群众接受了服务和咨询。咨询的内容主要围绕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带来的劳动关系与用工制度的变化、企业改制转制中遗留的一些历史问题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工伤待遇问题、招用合同工医疗费支付问题、女职工孕产假问题等。通过法律咨询、座谈等形式,向参加活动的职工群众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和国内外案例的介绍、分析,帮助广大职工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叶新华) [长宁区总工会形成维权新机制]
2001年5月,长宁区总工会采取由职工法律援助分中心和劳动就业指导中心合为一个窗口为职工服务的现场办公形式,探索由信访工作、法律援助、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和介绍劳动就业四位一体的维权方式。在运作中,共接待来信来访来电3
271人次,处理来信34件,接待求助者153人,解决集体来访6件,登记就业人员1 460人次,共安置介绍下岗人员重新工作1
020人,进行非诉讼调解21件,为职工赢得各类经济补偿近22万元。为职工进行免费代理诉讼,追索社会保险金达2万余元;参与劳动争议仲裁39件,工会独立办案27件,合议办案12件,为职工赢得各类经济补偿22.8余万元;直接参与、指导和修改三家企业因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兼并分立等涉及到职工利益的改革方案,使改革方案平稳出台。(万晔) [闸北区总工会加强工会法律监督和法律援助工作]
2001年,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对区属基层企业的安全生产、女职工特殊保护、保险福利、劳动合同等方面进行了检查。此外,会同区劳动部门进行执法检查,督促企业与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和补缴社会保险费。在天目西路街道探索建立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在宝山路街道探索建立了工会法律援助分中心。在北站街道探索建立了北站地区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区工会法律援助分中心积极为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区属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共接待咨询281人次,调处纠纷6件,指导帮助劳动争议仲裁案件4起。(糜玉树) [仪电工会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仪电工会按照三同步的原则,建立工会法律监督、法律援助分中心等组织。子(分)公司一级已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小组,基层工会已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劳动监督委员会达58%以上,基本形成了产业、公司、基层三级法律服务组织网络,同时配备了专兼职干部124人。仪电工会还加强辅导培训,通过专业辅导、专题培训。举办培训班,158人参加。咨询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坚持工会法律监督工作与企业民主监督载体相结合,与仪电系统年协商、季巡视、月通报活动相结合,开展了监督与检查活动;会同行政对87家转改制小企业状况,企业员工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的签订,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企业工会建会等情况进行了监督与检查;对外商投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专题巡视,推进工作,同时还重点抓好新一轮集体合同续签与修订。(陈国祥) [医药工会建立基层工会法律顾问组]医药工会于2001年建立了基层工会法律顾问组,隶属于工会法律顾问处,接受医药工会法律工作部的业务指导。30家基层工会93名同志担任了工会法律顾问组成员,其中不乏基层工会主席和工会工作者。他们既有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又愿意为职工进行法律服务。这批活跃在基层的工会法律顾问组成员,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活动,认真调解劳动争议和民事纠纷。医药工会要求基层工会法律顾问组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和职工普法教育活动,并逐步做到挂牌明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把劳动争议和民事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孙明南) [农工商工会运用法律武器帮助职工找回公道]农工商集团工会在依法协调企业与职工间的劳动关系,尤其对个别涉及职工劳动权益的突出矛盾中采取不回避、不退让,主动协调,有效维护的原则,主动与有关基层工会积极参与调解,主动帮助职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在处理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外方经理无故辞退11名职工的事件中,集团工会领导理直气壮坚持维权,与法律部同志多次到农场与该公司外方代表进行交涉,指出其在实施过程中的程序违规和操作违法行为,据理力争,依法调解。即使在外方经理一意孤行的情况下,集团工会聘请律师无偿地替11名职工打官司,最后以职工胜诉告终,通过法律途径替职工找回公道。(桑树德)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