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2年鉴区县工会概况
 
上海市普陀区总工会
-----------------------------------------------------------------------------
  [概况]普陀区总工会下辖产业(局)、街道(镇)工会15个,基层工会4422个,职工100 705人,工会会员92701人,其中女会员42 444人。区总工会机构设办公室、信息调研室、组织部、基层法律部、建设宣教部、生活保障部、财务部、经审办、经济工作部、职工疗休养部及上海市职工保障互助会普陀区服务处暨普陀区职工互助保障中心;直属单位有沪西工人文化宫、普陀鑫乐影剧院、沪西职工技术交流站和普陀体育场。(1)构筑社区工会工作二级平台组织体系有了创新发展。在9个街道(镇)全部建立社区工会联合会的基础上,全区204个居委会都建立了小区联合工会。通过构筑社区工会二级平台和建立社区政工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会组织网络,夯实工作基础,全年新建工会组织994个,新增会员15 224名,工会组建率达到94%,职工人会率达到85.2%。(2)构筑区域性职工互助互济生活补充保障体系有了创新发展。突出工会维护职能,全区形成从“三项机制”为主体和“五项基金”、“十一只险种”为支撑的普陀区职工生活补充保障体系。全区参加各种补充保险242 875人(次),比往年递增75 823人(次),参保总金额2 800余万元,年增558.25万元,并对1 688人(次)进行了补偿。(3)组织国企与私企开展“双百班组”联动接力,深入开展“四爱五比”主题活动,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加快知识化进程,为区“十五”规划建功立业有了创新发展。2001年,区总制定了《普陀区总工会关于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开展“四爱五比”活动的意见》,成立了由区委、区府领导和区有关部门参加的区指导委员会,号召全区职工在“爱”字上做文章,在“比”字上作贡献,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无限热情化为投身“十五”建设,报效祖国、发展普陀的强大动力。一是改变工会传统教育模式。实施内部培训、外部深造、厂校挂钩、鼓励自学等多元化手段,教学内容从救急型向长效型、多类型发展,2001年全区有5 000余名职工通过培训获得了技能合格证书;二是加强班组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国企与私企开展“双百班组”联动接力、结对帮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区非公企业的班组建设和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全区涌现出“十佳学习型职工”、“十佳学习型班组”和“十佳优秀组织者”,评选出102个文明班组和红旗文明岗。(4)以厂务公开和职代会制度为抓手,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有了创新发展。全区330余家公有制企业有305家实施了厂务公开,174家教育卫生事业单位100%建立了校务公开、院务公开制度。同时,国企厂务公开、职代会民主管理也以“共商机制”形式向非公企业延伸,全区30家私企建立了员工代表大会制度。(5)新世纪、新起点,制定《普陀区工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构筑普陀工会工作目标体系有了创新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共分六大工作目标体系,包含九个分类目标,十八项重点工作,五十九项量化指标要求。(顾维兴)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