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会年鉴 |
|
|
 |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2002年鉴区县工会概况 |
|
|
|
上海市卢湾区总工会 |
----------------------------------------------------------------------------- |
[概况]卢湾区总工会辖有产业(局)、集团工会9个,街道工会4个,基层以上工会54个,基层工会917个,职工37674人,会员35
086人,其中女会员18
373人。区总工会机构设办公室、组织人事部、社会保障部、基层法律工作部、经济工作部、宣传教育调研部和退管办公室。有直属事业单位3个。(1)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方面有新突破。配合医保实施,积极做好职工大病、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工作,动员组织45
249名职工参保住院补充保险,占职工人数98%,已给付421例,给付金额24余万元,有33
529名职工办理特种重病参保,占职工人数73%。补偿70例,给付金额56万元,并在社区内设立“职工互助保障服务站”,为非正规劳动组织及破产企业的职工提供投保的政策咨询、办理参保及理赔服务,已有453人投保参加“两项保障计划”。同时,拓展社区工会保障服务功能,积极做好退休职工住院医疗补充保险工作,有48287人办理退休职工住院保险,占退休人员98%。区总工会还购置2万元日常必备药品,通过社区综合卫生医疗点,定期为困难退休职工送医送药。(2)落实市社区工会工作会议精神,社区工会工作取得新进展。有635家新建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建会率为91.6%,有8
330人参加工会,职工人会率为95%。建立了上海市首家都市型工业楼宇工会联合会,制定《关于加强转制、改制企业工会组织管理的意见》,完善街道工会体制,改委派制为选举制,区四个街道已全部选举产生一级工会委员会,建立适应社区工会工作发展要求的工会领导管理体制和社区工会三级网络。(3)积极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取得新发展。召开区“厂务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下发《关于深入推行厂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区已有279家单位开展了厂务公开,推行率达81%。其中94家事业单位推行率达100%。企业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及业务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率达85%,职代会普及率达82%,有81%的单位将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事项,特别是职工下岗分流安置方案提请职代会审议,有24家单位被推荐为厂务公开典型。(4)继续履行帮扶特困职工“第一责任人”职责,构筑职工保障新屏障。慰问走访困难职工27060人(次),金额296.6万元,组织全区23
011人(次)参加“一日捐”金额72.1万元帮困结对315对,为115位生活困难的支内回沪人员提供11.5万元的医疗救助,协助清欠职工医药费36106人(次),计5
250.37万元,为缓解部分困难职工门诊医疗自负段、住院治疗起付费的矛盾,向47名特困职工提供1
500元的医疗救助;向73名困难职工家庭每户提供500元临时医疗补助,用17万元资金为8425名协保人员参加住院补充保险提供人均20元的投保津贴,设立5万元医疗救急金额解决一老养一老、孤老或特困退休职工住院治疗起付费的困难,向100位困难退休职工发放人均300元的敬老助医爱心卡。继续推进以“六个一批”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目标,直接帮助566位下岗、协保职工实现再就业。(5)加强职工知识化水平和思想道德建设,启动“职工素质工程”。建立“职工素质工程”领导小组,把职工素质工程融入到企事业单位和班组,有1.5万人(次)职工参加各类劳动竞赛,取得经济效益2
784.2万元,2名职工获得“市职工技术创新能手”称号;推荐评选出市劳动模范13名、模范集体5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名。利用2个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各类培训111人(次),编印《卢湾区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巡礼》一书。(6)召开区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领导班子顺利交替。12月25日,区总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区总领导班子和区总“两委”委员。(葛家敏) |
|
|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