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年鉴
2001年年鉴
2002年年鉴
2003年年鉴
2004年年鉴
2005年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 >>2003年鉴专文讲话
 
站在时代发展高度履行工会维护职能以推进素质工程为抓手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

image

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
张兴淮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这一重要论述,为工会组织从根本上维护职工利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随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目标的确东方网1月18日消息:定,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日益明显,社会的劳动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并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高科技的推广应用和更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推进,智力劳动的作用将进一步提升,提高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成为当今社会的紧迫课题。而上海的“十五”规划实现,也迫切需要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上海要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其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综合服务功能、综合发展环境、综合创新能力、综合管理水平、市民综合素质等都要跨上新的台阶。而现实是,这些方面与真正国际化的都市都有较大的差距。以市民综合素质中的技能素质为例,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可是职工队伍中技术工人偏少,部分职工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知识和技术结构不甚合理。据有关部门的透露,目前,上海从业人员中技术工人所占比例不高,高级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更是不足7%,这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距甚远,更不用说上海后工业化时代到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主的新经济时代的差距。
  上海要取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就要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此来提高产品的全球竞争力,这需要在较短时间和较大范围内用智能化劳动取代简单劳动。在这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提高上海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维护好职工的就业权和发展权,是工会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新世纪无疑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市场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这些都要求工会必须花大力气提高职工群众的素质,切实抓好“素质工程”,把实施职工素质工程作为工会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培养和造就一支知识工人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最能动、最积极、最关键的因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们的重要使命,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实现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工人阶级的知识化将对全社会起到积极的表率和带动作用。
  职工素质工程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法律素养、科学文化知识、职业技能水平、创造性思维和市场竞争能力为重点,不断提升职工教育培训质量,提升职工新技能、新职业开发水平;切实帮助职工创造学习条件、鼓励自学成才、提高学习能力、确立终身学习观念。
  职工素质工程主要承担三项任务:一是以增强职工历史使命感、职业道德观和新的时代理念为内核,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二是以提高职工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活动。三是以提高职工的智能化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到2005年末,全市有200万职工拥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有100万职工的职业技术水平上一等级,有50万职工拥有第二技能,使上海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的进程,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各级工会一定要站在“第一要务”的高度,全力以赴,真情投入,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力求取得进展。
  一、源头参与,发挥工会在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中的保证、监督作用
  总体来讲,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协助和配合政府部门和行政有关部门,系统地、全面地做好职工的教育与培训工作,要积极协助企业恢复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要建立企业职工培训计划、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要把职工培训的目标、措施通过平等协商,写入集体合同之中,使职工培训工作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各级工会理应在不同的层面发挥各自的作用,对市总工会来讲,就是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积极地参与政府的政策制订,努力创造机制,实现源头推动。还要加强和市劳动保障和教育部门的联系,运用“素质工程”联席会议形式,加强协调,共同推进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争取做到“工会培训到哪里,证书就发到哪里”。各区县局(产业)工会重点是在加强领导的同时,注意组织协调和监督落实,培育和发现典型,要为基层工会提供信息,提供指导和服务。各基层工会主要是做好职工的引导发动工作,主动参与、配合行政编制职工教育培训的计划,建立企业职工培训计划、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监督落实法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防止出现经费使用的平均主义和被少数人使用的两种倾向。
  二、构筑载体,发挥工会在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中的组织、引导作用
  各级工会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以“争创智能型班组,争做智能型职工”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紧紧抓住班组、职工这两个创新活动的落脚点和切入点,以岗位为重点,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科技开发能力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引导和组织职工围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等开展活动。要坚持全市性“百万职工大练兵”的有效载体,组织全市各行各业,针对职工的技能现状,“缺什么、练什么”,层层发动,精心组织,调动广大职工学习技术、专研业务的积极性。更要通过组织富有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的劳动竞赛、技术练兵、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形式,帮助广大职工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鼓励企业技术人员主动大胆地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制,以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让职工在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
  各级工会还要发挥一级组织的资源优势,抓住“评先选模”的有利时机,运用表彰、奖励的有效形式,特别是要利用“工人发明家”评选、“职工绝技高招”评定、“先进操作法”命名等传统品牌优势,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重,体现表彰、奖励的引导作用,努力在社会上倡导重视技能,尊重人才,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培训,发挥工会在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中的考核、示范作用
  推进“素质工程”中,市总制定了每年10%的技术工人技能升一级,5%的职工拥有第二技能,8%的技术工人成为岗位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还要确保实现本市中青年职工计算机知识学习普及率55%的目标。这些刚性指标要得以实现,工会必须加大培训及考核的力度,要利用工会现有的培训资源和发挥整合各类社会教育培训的资源——职工素质工程教育培训基地的优势,开展大规模的职工培训,特别是围绕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要求,以普及计算机应用为重要载体,制定推进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来实现既定目标。
  工会还要发挥开展培训和提高职工技能素质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让面上的各类培训、比赛化为点上的积极行动。继续倡导职工学习掌握技能“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用“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的工作方法,促进全市性的“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
  各级工会在“素质工程”的推进中,在创新机制,创新手段的同时,还要注意运用劳动竞赛、大练兵活动等颇受职工欢迎且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载体,最大程度的吸引职工投入到教育培训中去。各级工会要经常为职工提供有资质的社会办学单位的信息,鼓励职工通过参加社会学习与培训,参加自学考试取得技术证书和学历证明。还要引导职工在文化学习与培训的同时,不要偏废立足岗位的技能钻研和提高。不要重视了“应知”,忽视了“应会”,要知道在目前高级工比研究生还稀缺的年代,社会同样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工会不遗余力推进“素质工程”,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研究探索职工自发学习、自觉提高的引导机制,要通过社会风气的倡导使职工转变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素质工程”的实施,达到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职工学习观念转变的“双丰收”。

 
   
[关闭窗口]
 
上海市总工会 2006年版权所有
沪ICP备
05034648
copyright 2002 Shzgh. 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总工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上海市总工会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