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机电工会
主席:左山虎 【概况】上海市机电工会辖有公司(集团)工会36个,直属单位工会20个,院所校工会17个,基层工会340个,职工总数164
298人,现有工会会员163
397名。(1)学习江泽民同志“5.31”讲话,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取得共识,在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观点上取得共识,在坚持群众路线的观点上取得共识,在坚持党的领导、支持改革的观点上取得共识,积极支持总公司的改制调整。(2)在推进总公司改制调整中,积极履行工会维护职能。党委批转了机电工会制定的《贯彻〈工会法〉实施办法》,使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坚持和发展。(3)学习李斌再掀高潮,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总公司和机电工会隆重召开了庆“五一”、学李斌,推进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大会,重奖了李斌和李斌班组。在全国首次以一线技术工人李斌名字命名、建立了“李斌学校”,还隆重表彰了第三届“李斌式职工”和首届“李斌式班组”。按照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涌现出50个学习型班组和50个智能型学习标兵。全系统有440名职工报名参加了初级工商管理知识培训。群众性生产活动蓬勃开展。有9
800名职工技能升一级。(4)突出维护困难职工群体利益,确保企业稳定。总公司和机电工会加大了帮困资金的投入。用于帮困的资金已接近200万元。共分4批慰问了系统内55家困难企业,发放慰问救助款80多万元;在各节日前后,总公司领导共慰问近300位特困职工;全系统各级党政工干部3
700余人、工会积极分子2
000余人上门家访慰问困难职工、长病假人员、退休困难职工和劳模共1万多人,同时对600名特困职工子女开展了助学帮困活动。年内“一日捐”共募捐达270万元。职工特种重病补充保险共18.95万余人,投保金额为141万余元;职工住院补充保险共13.56万人次,投保三年期的近1.4万人,占全系统职工数的66%。特种重病赔付共147人,赔付金额为136.15万元;住院保险赔付共1
700人次,赔付金额为106万元。(5)以贯彻《工会法》为契机,进一步转变作风,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对55个直属单位工会就新形势下工会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开展了工作调研,推动了重点工作的落实。举办了技术工人价值实现研讨会,取得一批调研成果。调整了13家基层工会领导班子,有16家基层工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其中有12家合资企业,并筹建了2家新的工会组织。女职工委员会召开了庆祝“三八”妇女节大会,结合《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在系统内进行了执行情况调查,举行了女职工工作论文发布和研讨。开展了财务规范达标验收检查工作,严格了财务上岗证制度,会计电算化取得新的进展。加强了工会经费审查工作,举办了经审干部业务培训,组织开展了工会年度审计。
(冯克华)
上海市仪表电子工会
主席:蒉鸿强 【概况】上海市仪表电子工会下辖8个子(分)公司工会,124个基层工会。职工总数为48 994名,其中女职工24
791名;共有会员43 124名,其中女会员20
602名。仪电工会下设办公室、经济事业部、基层工作部、权益保障部等部室。(1)创新活动拓展深化,素质工程扎实推进。仪电工会把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高度来认识,使创新活动的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提出了“四个深化”,即确立终身学习的新理念,倡导“工作研究”的新方法,强化员工培训传播先进典型的新举措,营造争当学习型员工、争创学习型班组的新氛围。广泛推进“工作研究”,覆盖面已达80%。全系统共有53个企业组织了187项竞赛活动,8
855位职工参加。56个企业中7 952名职工参加了合理化建议活动,提出建议2
237条。多层次、多样化、多形式的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开展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倡导自我学习、终身学习,运用班组教育的载体,使创新活动和职工素质工程深入到岗位、扎根在班组。(2)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完备,监督机制规范运行。“年协商、季巡视、月通报”活动更加完善,效果更加明显。年协商已成为源头机制,季巡视成为督查机制,月通报成为沟通机制。“三个通道”更加健全。畅通信息通道,扩大了知情权;拓展参与渠道,深化了参与权;规范了互联通道,强化了监督权。制订了《上海仪电系统民主监督的暂行实施细则》。组织了民主监督和厂务公开工作的巡视检查,共检查了8个公司的17个基层企业,基层企业健全和完善三级民主管理网络,丰富职代会的内涵,提高职代会的质量。民主监督已经成为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协商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稳定。下发了《上海仪电加强集体合同的指导意见》,组织了巡视检查。子(分)公司以上已全部建立集体协商机制,集体合同建制率、续签率、履约率均达到85%。健全工会法律援助组织,积极做好协调劳动关系工作,调解预案前移,加强内外沟通,把握关键环节,减少重复上访。全年共协助行政处理职工集体上访8次,涉及职工101人次;处理职工来访、来信26件(次)。(4)保障工作重点转移,定位明确措施到位。强调保障工作的社会化、规范化、系统化。据不完全统计,全系统已有850人在社区领到生活费,总额约为12.72万元;有1
120名职工家属获得社区的帮困,总额约为38.39万元;22名获得社区医疗救助,总额约为1.98万元。年内对特困对象加强联络,突出重点,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重点救助。各类帮困对象中,有282名已经脱贫。针对重点帮困对象工作到位。据统计,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共组织帮困1.33万人次,慰问金额150.31万元;助学帮困2
200户,发放助学金61.84万元;医疗帮困总人数2 003人,总金额为90.32万元。职工住院续保、参保人数有40 829人,特种重病计划参保人数有6
053人。加强劳动安全保障。有459个班组参加“安康杯”安全竞赛,占参赛单位班组总数66%,有2
038名职工参加了竞赛,占参赛单位职工总数的71%。(5)精心组织教育培训,切实落实培训纲要。采用自我培训、课题立项、集中培训、专题培训、考察培训和述学考核进行系统培训。开展新知识讲座,共有958人次参加。员工的系列教育做到三个结合,即公民道德建设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员工道德规范与企业行为规范相结合;员工价值观念与企业价值观相结合。教育培训扎根基层,形成体系。(6)突出工会自身建设,基础管理健全巩固。强化工会干部管理,加强工会组织建设。重点加强工会组织管理,作好建会、换届发展会员和会员管理工作。加强工会干部队伍管理和培养,实行竞聘上岗制,开展工会后备干部挂职轮岗锻炼工作。加强了工会基础管理工作。抓好工会财务预决算,加强经审工作。加强了重点工作督办,与绩效考评相结合,保证工会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对外交流,与电机联合大阪共同举办了“机遇、挑战、使命”新世纪中日工会运动研讨会。
(王建萍)
上海市化学工会
主席:陈惠莹 【概况】上海市化学工会辖有15个子公司,168个基层工会,有职工74 783人,其中女职工24 251人;会员75
585人,其中女会员24
727人。工作机构设民主管理部、宣传部、经济工作部、组织部、生活保障部、女职工工作部、企事业部、办公室、调研室和经审办公室。化学工会围绕集团公司调整和发展的总目标,重点开展了四方面工作:(1)突出维护,抓源头建机制。与华谊集团公司举行了第七次民主协商会议,围绕“适当提高部分低收入职工工资水平、建立企业内部补充医疗保险、推行职工代表视察制度”等四方面议题进行协商,达成共识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至基层加以贯彻实施;通过平等协商,确立了“积极推进、分步实施,当年覆盖面达到20%,三年基本建立的企业内部补充医疗保险”的目标;在总结推广基层经验的基础上,与公司行政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上海化工系统职工代表巡视制度的若干意见》;通过下发文件、召开推进会、纳入各子公司党委任期目标考核、组织职工代表巡视等在全系统全力推进厂务公开工作。坚持抓好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重点指导部分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科研院所开展了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2)围绕发展,抓职工素质工程。大力开展“两法一条例”的学教活动,会同华谊党委宣传部利用《华谊报》全面开展“两法一条例”的宣传和知识竞赛;组织8
000余名职工参加了全总《工会法》知识竞赛答题活动;组队参加了上海市百万职工学习“两法一条例”电视决赛,获得优胜奖和优秀组织奖。在全系统开展了以“三有产品、重点工程”、“安全环保综合整治”、“职工素质工程”三大赛区为核心的立功竞赛活动,通过竞赛“三有产品”完成产值120亿元,超竞赛目标10%以上。组织开展了高级化工检修焊工、高级化学分析工和计算机网页制作等技术比武活动。通过决赛,共有32名选手晋升了技能等级和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其中18名优秀选手被命名为技术能手。以合理化建议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共征集合理化建议4
000余条。大力开展“争创学习型班组、品牌型岗位和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选送了113名班组长参加市初级工商管理培训;对92个申报“上海市文明班组”的班组进行了综合评比和推荐。大力表彰树立先进典型,会同华谊集团公司专题表彰了主题劳动竞赛的6个先进单位和51名先进个人,以及荣获工会争先创模的各类先进个人和集体。(3)促进稳定,抓好具体维护。年内已有22个企业建立了内部补充医疗保险基金;全力推进市总工会“两个保障计划”的参(续)保工作,已有80
520名职工续保了住院保障计划;有68 630名职工参加了重病保障计划;有2
718人次获得181.53万元的理赔金。加大帮困力度,全年化工职工救急济难基金会共发放各类帮困款62.17余万元,直接帮困职工770余人次,为困难职工争取到各类帮困款19.31万元。全系统共帮困送温暖达15
337人次,发放帮困款307.89余万元。坚持开展“一日捐”活动,全年共有41
212名职工参加了“一日捐”活动,共捐款80.97余万元。充分发挥工会三级组织网络和再就业带头人的作用,为430余名下岗职工提供了再就业岗位。认真调处信访矛盾,共受理职工来信来访160余件,做到件件有回复。(4)求真务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坚持举办全系统工会干部学习班和工会主席岗位培训,坚持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工会自身宣传,通过各种载体刊登工会信息、报道200余篇;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在企业转改制过程中,做到组织不乱套、工作不断线、经费不断流。化学工会财务获全总财务工作先进;经审工作获市总工会考评特等奖;工会企事业全面完成了化学工会经济工作目标。
(张凤一)
上海市轻工业工会
主席:胡云芳 【概况】上海市轻工业工会辖有集团、公司工会24个,基层工会501个。职工总数129 429人,共有会员119
775人,其中女会员49
487人。工作机构设办公室(组织、民管)、技能教育部(宣教、生产)、权益保障部(法律、生活、女工、再就业)、财务部、技协三产办公室、疗休养办公室、退管会办公室。(1)围绕“把调整抓到底”,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指导服务。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职工,调查研究,现场办公,注重一厂一策,分类指导。热情接待职工来信来访,认真受理,化解矛盾,信访结案率100%。组织两级公司工会主席赴浙江民营企业考察,开眼界、转观念、拓思路,做好工会工作,推进轻工调整。二是加强情况沟通。主动向市总工会有关部门介绍轻工改革调整情况,争取支持和帮助。及时向控股公司有关部门通报信息,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协调处理矛盾,解决问题。对重点企业跟踪联系,掌握工作主动权,使全系统改革、发展、稳定保持良好局面。三是加强生活保障。在摸清困难职工情况、重新调整帮困对象的基础上,开展送温暖活动,对3
000余名困难职工实施帮困,共发放救济慰问金103万元。发动职工“一日捐”,捐款金额达112万元。开展职介工作,通过各级工会牵线搭桥,帮助解决3
405人次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2)围绕“把发展抓到手”,开展“三大”活动。一是开展“争创智能型班组、争做智能型职工”活动,深化职工素质工程。号召广大职工学李斌、学张心一,争做知识型工人,争当技术型能手;承办了全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在沪召开的职工素质工程现场交流会,并在会上专题介绍了做法与经验,受到好评。组织了轻工系统“双智双争”活动经验交流会,树典型、立榜样,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深入发展。二是开展轻工产品造型和包装创新设计大赛活动,发挥职工聪明才智。积极与轻工科技发展中心联手合作,组织发动,精心筹备,共征集600件作品参赛。通过大赛,出人才,出新品,为促进轻工经济发展助了一臂之力。三是开展技能培训、练兵比武活动,提高职工素质水平。共开设了17个培训项目,举办了28期培训班,全系统1
875名下岗职工参训,95%获得了证书,上岗就业855人。此外,开展以技术创新为内容的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攻关、发明创造活动。在1107项攻关项目中有27项被评为上海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862项发明创造获得国家专利。(3)围绕“把管理抓到位”,深化三项工作。一是深化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管理意识。组织开展了“新时期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召开了“建文明班组、创文明岗位、做文明职工”经验交流会和“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推进会。二是深化厂务公开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指导基层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总结推广了上海家化集团公司建立监控制度、强化经营管理的经验,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是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以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为重点,两次组织召开控股公司行政与轻工工会集体协商会议,就修改续订控股公司集体合同和加强企业劳动力资源管理等事项充分协商,达成共识,并编发了会议纪要。针对不同企业提出一厂一合同,进一步推进集体合同的意见,全系统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共340家,占应建企业数的83%。坚持企业职代会制度,召开了轻工集团首届职代会,充分发挥职代会民主管理、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袁盛德 陈建国)
上海市纺织工会
主席:王水官 【概况】上海市纺织工会辖有公司(集团)工会19个,直属工会4个,基层工会338个,职工96 563人,会员90
103人,其中女会员47
813人。工作机构设办公室、组织民管部、宣教部、生产部、女工生活部和直属三产技协办公室、退休职工管理办公室。另有新东纺大酒店、纺织职工疗休度假服务中心、纺织职工马山疗养院、纺织职工淀山湖疗养院、东纺宝洁产品专营公司等10家直属企事业单位。(1)紧贴经济,推动发展,以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为重点的职工素质工程进一步深化。一方面把深化群众性“建创做”活动作为深化职工素质工程的重要载体,努力创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气氛、学习组织和学习机制。2002年这一活动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企业党政工关注群众文明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不少行业把群众性的创建活动纳入创建文明单位的大循环;二是群众性创建活动的主题更加鲜明了,各单位从自身实际出发,组织开展了职业道德建设、读书进班组进家庭、岗位规范一句话等富有个性的创建活动;三是群众性的创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得更紧了,特别是服务性单位把创建活动细化到企业管理和为客户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人性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全面提升职工的技能素质,夯实上海纺织新一轮发展的基础。纺织系统各级工会在发动职工参与“纺织在我心中,发展在我手中”的大讨论活动的基础上,分层次建立完善职业培训机制,对从事涉及高新技术、引进项目的职工进行超前的提升培训;对传统产业岗位调整下来的职工进行适应性培训和定向培训,并发动和组织职工投身以“提升技术能级,提高创新能力”为内容的双增双智竞赛。据统计,年内有近4.8万名职工参加了各类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和技能比赛;有635名技术工人技能晋升一级;有1
553人次拥有第二技能等级证书。另外,广大职工和技协会员围绕产品、工艺、设备提出合理化建议2
122件,提出优秀“金点子”12个,创新技术成果15项,完成技术攻关326项。(3)适应发展,促进稳定,立足大局履行维护职能的领域进一步拓宽。纺织工会、纺织退管会集中财力,一如既往地开展送温暖活动,全年救助困难职工39
163人次,救助金额共计400余万元。纺织工会提出的“特困进低保、病困进医保、临困靠帮托”的帮困方针为送温暖活动进入社会帮困网络打下了基础。全年有92
007人次参加了市总住院补充保险,占在职职工总数的94.31%;参加大病重病补充保险的职工51
037人,占职工总数的52.32%;退休职工参加住院保险的共计287
911人,占总数的96%。配合企业转制,纺织工会坚持提前介入,重点指导和协助企业规范转制,特别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审议决定的民主程序,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建议权。继续开展职工代表新一轮培训,900余名职工代表参加了培训,累计完成了2
985名代表培训。纺织工会与纪委、监审室一起制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结合学习贯彻十六大报告精神和“两法一条例”,纺织工会举办了6期主题讲座,分别邀请专家学者为工会干部上课。纺织工会还组织开展了职工董、监事表决、工会企事业发展等专题研究,鼓励广大工会干部从事工运理论研究,提高理论素养,全年形成40篇调查研究成果,其中3篇人选上海市优秀工运论文。
(王慎微)
上海市医药工会
主席:陈欣 【概况】上海市医药工会辖有公司工会5个,基层工会110家,职工47 745人,会员46 491人,其中女职工20
061人。工作机构设办公室、组织管理部、法律工作部、经济宣教部、权益保障部、研究室、退管会办公室。(1)以评选表彰“双智”先进、精神文明“十佳好事”和开展“争学新知识、争上新能级、争创新佳绩”主题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职工素质工程。8月,召开了职工素质工程推进大会,表彰了一批智能型班组、智能型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精神文明十佳好事和职工素质工程先进单位。还树立了上海工业十大工人标兵唐强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海全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工人先进典型、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典型。积极组织班组长、工会干部参加初级工商管理培训班、大专班以及办公自动化培训班。宣传弘扬职工精神文明“十佳”好事,组织评选“为了明天”读书活动优秀征文。医药工会还把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同集团公司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并组团参加了上海第十二届运动会。11月,医药工会被上海市体育局评为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示范单位。医药工会还组团赴韩国大邱市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在韩国大邱市举办了摄影展。(2)围绕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突出维护职能。对基层工会开展了《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执行情况自查工作,在行业5
000名职工中开展《劳动法》、《工会法》、《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知识竞赛活动,举办了“两法一条例”培训班,100余名企业行政领导、工会干部、劳动人事干部参加了培训。医药工会开展了工会法律顾问义务法律咨询104人次、法律援助案件2件,并指导困难企业的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做好职工集访、信访处理等企业稳定工作。对76家基层单位开展了贯彻《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自查活动,对执行《条例》有欠缺的单位要求整改。举办职工代表中厂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有66名基层副厂级以上的职工代表参加了培训,有28家单位50余名企业行政领导、工会干部人事经理,参加了市工资集体协商谈判培训班。在评先创优中,3家基层工会被评为市模范职工之家。(3)为维护企业稳定、职工稳定大局,做好帮困送温暖工作和再就业工作。春节前后有67个单位开展送温暖活动,参加活动的干部763人,其中集团公司党政工领导10人,全行业慰问补助人数为4
091人,慰问总金额86万余元。医药工会还加大助医帮困工作力度,突出对患病特困职工的救助。4月,医药工会和上药集团行政各出资30万元,建立了上海市医药职工医疗救助基金会,对上海医药集团内因患病就医而加重负担的特困职工进行救助,发放医疗帮困金37万元,助医帮困985人。同时,对集团内1
164名患有尿毒症、癌症、精神疾病等“三大病”的在职、退休职工发放医疗帮困卡。为因病陷入困境的职工提供医疗、用药帮助,给患病特困职工免费和优惠购药。医疗救助基金会对“三大病”职工和退休职工的救助面达100%。医药系统的“两级三定”帮困送温暖活动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并增加了助残帮困项目,全行业29位残疾职工受助。全行业187名结对帮困对象中已有14名脱困。三大补充保险的投保单位从70家扩大到80家。通过医疗补充保险,全行业在职职工共理赔631人次,获赔34.28万元。医药工会为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设立基层单位“下岗职工人员情况再就业分析表”,每季一报,及时了解再就业信息。并与集团公司联合下发“劳务用工管理办法”督促基层企业规范用工,明确困难企业中的困难职工为职介重点,经与行政职能部门共同努力下,排摸各单位用工信息,为153名急需上岗的职工提供了用工岗位,占需求的28.33%。(4)从加强医药工会组织建设的高度,做好医药工会换届改选工作,加强工会干部自身建设。年内医药工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选出新一届医药工会领导班子。医药工会和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举办为时1年半的“新里程·新跨越”上药集团系统工会干部培训班,有近50名基层工会主席参加。
(孙明南)
上海物资(集团)总公司工会
主席:柏松 【概况】上海物资(集团)总公司是1995年初由原市物资局转制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全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23家,经清产核资后核定的国有资产价值总量15亿元,其中国家资本金9.5亿元,各类经营网点2
000余个,各类仓库、码头和各类运输工具等物流设施,占地面积270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0 264人,在岗人数6 564人,会员数9 281人,其中女会员数2
980人,集团工会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突出维护职能,11月,集团工会组织召开第四届工会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第五届工会委员会常委7名,委员15名。积极开展职工素质工程培训基地,推进“司务公开”,加强企业民主管理,3月15日召开物资集团第一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9月,集团工会举办了第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增加了企业文化,提高了职工的凝聚力。工会还积极开展了“送温暖”工作,建立了帮困预警机制和困难职工档案,开展了帮困助学活动。为了充实帮困基金的实力,集团工会在职工代表大会上组织了第三次募捐活动,募捐金额达234.79万元、职工捐款达14.56万元。集团工会主动配合行政做好下岗职工的思想稳定工作,通过工会建立职介所重新安排上岗的职工有440多人。集团工会还十分注重自身建设,组织工会干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认真学习了“工会法”。共举办15期工会干部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达250多人次。
(冯斌)
上海市电力公司工会
主席:沈志荣 【概况】上海市电力公司工会辖有基层工会21个,职工30 066人,其中女职工7 058人,工会会员29
951人。(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和指导工会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进行交流研讨,举办学习新《工会法》的答题活动。21个基层单位的1
800多个工会小组,25
600多名会员参加。(2)源头参与,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公司职代会将审议的内容延伸至公司内部预算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公司计划安排和执行情况。扩大了职工代表的知情权、参与和监督权。民主评议干部工作更加规范、制度化。基层单位评议中层以上干部652人。厂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化。上海电力各基层单位已全部建立了厂务公开制度。(3)围绕中心,群众生产工作在主动配合企业行政中抓细做实。公司工会帮助基层工会举办了5期工会劳动保护检查员学习班,570名通过复训,重新取得了上海市总工会颁发的上岗证书。在安全宣传月活动中,公司工会配合企业行政,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公司工会干部配合基层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为基层单位职工上安全教育课6次,听讲人数有1
200多人。同时配合安监部举办一线班组长安全知识培训班8期,有360名班组长参加培训。(4)依法维护,工会维权和保障工作取得新的拓展。闸电燃气轮机发电厂等8个单位又重新签订了新一轮集体合同。工会在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积极贯彻全总实施送温暖工程十周年座谈会精神,突出维护了特困职工的特殊利益。公司工会下拨基层工会帮困基金近10万元。公司领导对住院职工进行慰问。3万多名职工参加互助保障会的职工大病、住院、退休职工住院等三项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组织172名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职工短期脱岗疗休养,54名劳动模范及先进职工疗休养。(5)发挥优势,职工宣传教育工作在坚持创新中有所突破。3月和12月分别召开了市文明班组长、红旗文明岗负责人联谊会,通过相互交流,更好地发挥了班组长在“建、创、做”活动和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有5个班组和4个岗位被命名为“上海市红旗文明岗”的荣誉称号。编辑出版班组学习材料《我是本岗位最高责任者——上海市电力公司“优质服务年”活动优秀征文集》和“我是本岗位最高责任者”格言征集活动。市区供电公司工会等5个单位评为“华东电力系统工会投入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量服务年活动”优胜单位。围绕主题开展文艺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如举办青年文学创作培训班;编辑出版《电力职工镜头中的世界——职工摄影个人作品集(二)》;举办公司第三届职工体育舞蹈比赛并组队参加全国电力系统职工体育舞蹈比赛,获得7个组别中的三个第一名和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参加华东电力首届“团结杯”网球比赛,获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利用双休日,举行第四届“周末杯”足球比赛等。(6)注重实践,自身建设及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提高。公司工会注重对改制企业和相对困难企业工会的沟通和跟踪了解,及时解决了一些重点问题;广大工会干部深入班组、深入实际,有效地处理了工作中碰到的新矛盾。公司完成了职工队伍状况的调查。对工会干部继续做好业务知识培训和岗位适应性培训。举办三期工会干部(职工代表)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学员有272人次。建家工作有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有5家单位通过合格职工之家验收。
(郭有成)
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工会
主席:张心定 【概况】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下辖11个基层工会委员会,职工5 972人,女职工722人,工会会员5
758人,女会员722人。(1)认真学习、宣传十六大精神。组织基层单位工会主席专题学习十六大报告,发挥工会宣传优势,运用广播、画廊、座谈会和局域网等形式,积极宣传十六大精神。(2)贯彻《工会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公司及基层单位职代会在规范化操作的基础上,向车间、工地两级职代会制度建设深化。开展了两级职代会制度建设的调查,系统36个车间、工地和项目处,建立职代会制度的有17个,建制率为47%,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的有5个,建制率为62%。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一是加强履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二是注重平等协商机制的运行;三是履行情况必须向职代会报告;四是履行情况报告必须由职工代表无记名投票通过。(3)以创工程精品、树工程品牌为目标开展立功竞赛活动。外高桥900MW机组在开工延缓6个月的情况下,按时完成了工程进度,3.2万多只焊口一次合格率达99.7%。公司工会获市“技术创新”优秀组织奖,安装二公司获建设金杯两联冠、优秀公司十四联冠称号,安装一公司、建筑公司、机械化公司分别12次、9次和7次获优秀公司称号。(4)强化劳动保护职能,保障职工安全与健康。配合党政开展了“上海电建安全生产月”活动,展出了34块展板,举办了黑板报展评,培训了60余名劳动保护检查员,以各种形式开展了“安康杯”竞赛和“群防群治”活动。(5)加强班组建设,推进素质工程。以“争当智能型班组,争当智能型职工”、“示范班组”、“星级班组”等为载体,开展了“建、创、做”活动,安装一公司汽机本体班被命名为上海市“百佳”文明班组。(6)关心职工生活,实施送温暖工程。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送温暖工作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元旦和春节期间,对系统内1
993名困难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进行了慰问救助,金额达52.7万余元,公司及基层单位共181名领导参加了慰问。
(张文标)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工会
主席:卞恩君 【概况】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工会辖子公司、直属工会26个,有职工127 337人,会员127 134名,其中女会员27
134名。工作机构设组织民管部、生产劳保部、生活保障部、宣教女工部、办公室。2002年,集团公司工会提出“应对新挑战,构筑新平台,力争新突破,服务新需求”的工作总体要求,围绕党政中心工作,进一步突出和履行维护职能,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的独特作用。一是“职工素质工程”得到深入推进。评选表彰了集团公司“十佳”智能型班组和智能型职工;8个主要子公司的中、高级工,大专、本科学历分别增长16.56%、28.39%、25.15%、26.25%;五钢、化工公司荣获市学习型企业创建奖;全集团获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41项,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5项,集团公司工会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二是职工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得到深入推进。基层单位职代会预告制、表决制、免职制三项刚性制度的实施率达到90%以上;集团公司出台了基层职代会质量评估制度,包括集团公司职代会制度在内的集团公司层面5项民主管理制度已基本形成。三是具有宝钢特色的企业大众文化建设得到深入推进。举行了集团公司第六届职工文化艺术节,“班组文化大赛”成为展示职工文化素质的新载体和推动宝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品牌;组团参加首届中国职工艺术节,获2金、6银、11铜等38个奖项;承办首届中国职工艺术节“宝钢杯”全国职工京剧演唱比赛,获圆满成功;宝钢体育代表团在市十二届运动会上获2金、5银、8铜,团体总分393分(列企业第一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集团公司工会获市职工文化优秀组织奖。四是职工生活保障工作得到深入推进。继续推进职工参加市职保会三项保障计划,投保金额达801.74万元;全年理赔16
536人次,给付金额达735.47万元;全年慰问救助困难职工(含离退休)16
870人,救助金额达458.3万元;开展定向助学帮困,股份、国际、化工等单位与一批学习成绩优异的特困职工子女结成对子,每人每学期得到800~1
500元的帮困助学金;浦钢、一钢、矽钢等单位积极开展群众性互助职介活动,已成功职介1
350人;又有16位再就业带头人获集团公司再就业带头人创业基金的73.5万元的无息借款。五是工会自身建设得到深入推进。集团公司工会召开“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工作会议;国际、设备检修等8个子公司工会被推荐为市模范职工之家;集团公司工会开展重点工作课题招投标管理;会同汽车、电信、航天、信息办等产业工会,开展对上海市高科技、支柱和新兴产业职工队伍状况的调查,调研成果在市总工会、市社科院举办的“21世纪的上海工人阶级”研讨会上发布。
(孙康华)
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工会
主席:袁斌臣 【概况】上海宝冶工会下辖16个基层工会委员会,有职工13 253人,会员11
030人,基层工会组建率100%,职工入会率98%。公司工会设办公室,综合管理科。公司工会联系实际,紧扣经营中心,突出维护职能,深化民主管理,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实现工会工作的新突破。(1)加强民主管理,突出维护职能,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2月,宝冶工会召开了三届五次职代会,讨论、审议并通过了《宝冶2002年行政工作报告》、《宝冶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宝冶职工岗位聘用实施办法》等报告,签订了《宝冶公司第二期集体合同》,明确了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提高10%的目标。12月,宝冶工会召开三届六次职代会,审议通过了《宝冶改制实施方案》(草案),为公司今后的改制奠定了基础。6月,宝冶工会督促行政出台了公司全依制度,推动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努力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宝冶工会先后组织了工会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班、工会劳保干部培训班、工会干部学习《上海市工会条例》培训班等,共有400多人次工会干部参加了培训,年内还对部分职工代表进行了培训。在工会信息管理工作方面有重要突破,在宝冶公司局域网上建立了宝冶工会网站,利用“党群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介入工会统计等各项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职工素质工程工作方面,宝冶工会以抓好公司的职工培训和职工技能等级鉴定工作为重点,与有关部门配合,完成了全年的职工培训计划。(3)围绕经营中心,积极开展重点实事工程立功竞赛活动。下发了《宝冶公司2002年立功竞赛规划》,落实了竞赛项目,先后组织开展了各类竞赛16次,7个公司参与,参赛人数达5
800人次,重点工程参赛率达到了100%。组织了5个两级单位参加了上海市“安康杯”竞赛活动,对参赛者共给予个人记大功24名,个人记功126名,记大功集体3个。在劳动保护工作方面,工会与安全处等部门联合开展“安全活动月”活动,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三个〈条例〉》等,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4)关心职工生活,努力开展帮困送温暖工作。组织职工参加《上海市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参保率达100%,对困难职工进行排查摸底,进行动态管理,加大对重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宝冶工会全年走访慰问住院职工141人次,上门慰问困难职工家庭20户,发放帮困补助资金24.06万元,使困难职工得到大家庭的关怀。
(刘雪莲)
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工会
主席:张安利 【概况】公司工会辖10个基层工会,职工15 880人,其中女职工6 221人,会员15
841人。工会设生产劳动保护部、民主管理部、生活女工部、宣传文体部和办公室。(1)组织开展了“我为十五发展作贡献”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开展“头号工程”立功竞赛和“九项专题竞赛”。针对公司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关管理部门分别与5个生产厂签订了“九项专题竞赛协议书”;开展立项申报劳动竞赛。各基层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先后提出了25项具体的竞赛内容和目标;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据统计,全年全公司共有5
423名职工参加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提出建议10 124条,采纳6 930条,采纳率68%,实施4 843条,实施率69%,实现效益4
164万元。公司工会获得“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推进群众性的技术练兵活动。保证80%职工参加培训和比武活动,实现10%职工技能上等级的目标;以“双文明”班组竞赛活动为载体,创“双争双智”为抓手,公司级先进班组长为骨干,带动全体班组长,共同推进班组建设。9月份举办了公司班组建设成果发布会,12篇文章在会上发布。(2)突出维护,完善制度。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首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通过了公司新一轮集体合同;充分发挥职代会专门委员会作用。凡是企业重大问题、重要的规章制度出台,都要组织职代会专门委员会讨论;组织新一轮职工代表培训。(3)坚持以人为本,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深入开展“两法一条例”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月评好事季评佳活动。评选出热电厂周建华《拾金不昧》等6件8人为最佳好人好事。其中周建华事迹被评为上海市百件精神文明好事之一;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公司女职工委员会重点开展了“WTO与高化女职工”演讲比赛;加强职工班组学习,新制订了《班组学习情况报告制度》和《班组学习讲评制度》,推动班组学习向规范化方向发展;深化“三学”活动,培育企业文化。公司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组织多媒体制作周末班;开展一年一度的职工“冬锻”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公司开展冬锻项目为23项,参加职工人数达1万人次以上;参加上海市“班组共建五一林,绿化上海作贡献”公益活动,全公司共有853个班组参加,捐树3
541棵,捐款10.62万元。(4)开展送温暖活动。全公司共慰问了4 510人次职工,帮困1
224人次,补助金额达42.80万元。公司为26名患特种重病职工给付保障金20.3万元。公司工会开展了“献爱心,一日捐”活动,共有13
274名职工参加,共捐款55.12万元。10月底,公司工会开展了向云南、江西灾区“献爱心”捐衣被活动。安排了56批1
698人疗养。(5)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加强工会干部理论学习,召开论文成果发布会;加强作风建设,做好为一线、为行政、为基层的宣传、服务工作;加强组织建设。公司工会及时开展了会籍管理工作调研,制订了公司工会会员会籍管理办法。截至11月份,共有114名工会干部参加了各级工会组织的各类培训;加强工会制度建设。制订完成47项制度,基本涵盖工会全部工作。
(张振良)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会
主席:蒋宝兴 【概况】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会现有工会会员27 143人,其中女会员9
938人;基层直属单位工会委员会23个,装置、车间基层工会组织517个;公司及所属基层单位工会干部560名。其中,专职工会干部249名,兼职工会干部311名,女工会干部229名。有10%的工会干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有50%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有步骤地深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发挥工会的宣传优势、组织优势、载体优势,营造学习氛围,开展“学习型班组”的创建活动,推出了“班组读书”、“三学”、“建创做”、“每日一讲”、“系统操作”、“网上学习”、“学习园地”等学习平台。(2)加强公司三级民主管理,积极探索民主管理新途径。继续抓好职代会的运作质量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把评议结果同干部考核任免真正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好职工代表提案的征集上报、审理、落实和汇总工作,对职工代表提出的提案分别进行了落实和督查;继续抓好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大力培养职工群众的民主意识,进一步落实基层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深化和规范厂务公开工作。(3)切实关心职工生活。组织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积极参加《上海市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和《退休职工大病、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积极协助党政做好送温暖工作,对特困职工进行慰问。(4)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围绕向“先进水平挑战”主题活动,与公司行政一起继续组织开展“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和“公用工程保驾护航”劳动竞赛活动;坚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题开展职工技能竞赛,强化技术技能的应用能力和对事故预案的应急应变处理能力的考核。(5)注重营造企业文化。围绕上海石化四期工程建成投产及上海石化创建三十周年之际,举办了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展,编辑了《金海湾银海湾》;承办了“熔铸辉煌——上海石化四期工程建成投产及上海石化创建三十周年”文艺晚会;加强了爱好者队伍的管理;举办了公司第二届职工运动会,组团参加了上海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展示了上海石化职工的精神面貌。(6)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了对工会干部先进思想和优良作风教育,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各级工会干部定期下基层,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状况和职工对公司改革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做好政策宣传、思想工作。公司工会还加大工会财务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工会经审、财务各项规章制度。紧扣“六个老有”的工作内涵,积极开展为老服务活动,为有特殊困难和特困退休职工排忧解难。
(施东亮)
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工会
主席:董信泰 【概况】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工会辖有基层工会17个,职工1 871人,会员1
837人,其中女会员707人。2002年,集团工会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突出抓好一项工程,深入推进一场竞赛,着力完善一套制度,有效寻找一条途径,主动开创新局面。(1)突出抓好一项工程,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开展以“一箭三星”式的捆绑推进方式,激活职工素质工程。即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为箭,在企业层面上,推出“创用户满意工程”活动,提升企业形象市场价值的基点,并通过典型案例的演示报告,投票评选出十项成果授予“创用户满意工程”优秀成果奖。在班组层面上,推出“创星级文明班组”活动,通过考察、推荐、立项,培育一批享有盛誉的学习型团队。在职工层面上,推出“主人翁作为之星”竞技活动,激发员工自我加压,自我提高和自我拼搏。此活动集结了200名青年员工的目标设定,占35岁以下员工的35%。根据年初集团工会设定的奖励制度,已有14人次获得集团工会的奖励。为引导广大职工学科学、学技术,提高职工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升职工的兴趣爱好,开展了“长江之家”网页制作大奖赛。(2)深入推进一场竞赛,围绕发展建功立业。开展了以“争长江新跨越、创世纪新辉煌”新一轮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签约式”立功竞赛活动。突出了创先、创新、创优,突出参与的广泛性,项目的先进性和效果的标志性,今年立项33项,参赛单位16家。开展了合理化建议活动,着力提升合理化建议的档次,提升建议者的知识层次和内容层次。(3)着力完善一套制度,切实加强民主管理。12月5日,集团召开了一届二次职代会。在大会上以无记名测评方式,对集团领导进行了一次民主评议,会议一致通过了《厂务公开工作规范》。《规范》明确了厂务公开的原则要求和具体实现形式。(4)有效寻找一条途径,努力维护职工权益。进一步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集体合同的签订率达62%。为帮助因病致贫的离岗、退休职工提高抗御疾病的经济承受能力,集团工会制定了《离岗、退休职工医疗专项救助金制度》,为部分弱势群体解决燃眉之急。有10人次离岗、退休职工受益。(5)主动开创新局面,充分体现产业特色。探索和实践适合青年知识员工的活动方式。开展了以青年员工为主的“康泰克”杯足球锦标赛;组织青年员工参加《两法一条例》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大型知识竞赛。探索营造适应青年知识员工的文化氛围,举办了以“rr行业发展趋势与走向”为主题的青年科技精英专题沙龙;举办了群众性趣味健身“活力赛”。加强自身建设,切实转变工会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进行面对面服务,及时做好指导工作。
(朱毅敏)
上海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工会
主席:陈明奋 【概况】上海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工会所辖基层工会25个,工会小组1 316个。全公司职工19 293人,其中女职工3
710人。工会会员18 527人,其中女会员3
652人。公司工会设办公室、生产部、生活保障部及女工疗休养部。(1)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和统揽工会的全部工作。确定了有色(集团)公司工会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六大工作任务。(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积极推进厂务公开工作,修改、完善《上海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推进厂务公开的若干意见》,在系统内进行了第二次厂务公开工作的调研检查。在公司一届四次职代会上,听取有关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职工工资分配情况、再就业工作情况、民主评议干部情况和三金两款缴交情况的汇报。审议并通过《上海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所属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规定》。(3)以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为目的,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组织和实施了“奋战180天,全面完成经济技术指标”的劳动竞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经济工作任务。认真开展班组建设工作,认真总结红旗班组和特色班组的经验。(4)关心困难职工,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全系统共走访困难职工、困难退休职工5
812人次,发放各类慰问金60.2万元。(5)坚持把职工素质工程不断引向深入。组织专门人员,对系统内开展职工素质工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积极开展“创、建、做”活动,在全系统逐步形成市、公司、企业三级网络。有6个班组被评为上海市文明班组,3个岗位被评为上海市红旗文明岗。(6)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加强工会领导班子考核,建立和健全基层工会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达到了工作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措施明确、考核明确、奖惩明确的要求,提高了基层工会工作水平。帮助和指导基层工会争创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的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先后完成《基层工会组织状况》、《改制、转制企业民主管理状况》、《单亲及特困家庭女职工》、《职工素质工程》和《厂务公开》等专题调查。
(陈益林)
上海航天局工会
主席:吴海中 【概况】上海航天局工会辖有基层工会组织50个,在职职工20 812人,会员19 441人,其中女会员7
073人。工作机构设有办公室、组织部、民管部、文体宣传部、经济工作部、法律生活保障部、财务女工部。(1)认真抓好“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工会法》等各项法规的学习贯彻。(2)围绕完成科研生产任务,进一步加强工会经济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质量达标”活动,拓展外延、深化内涵、规范管理,全面带动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等活动。在659个参加创建活动的班组中,评审出21个示范班组,200个达标班组。(3)全面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工会的维护职能。一是完成了对1
460名职工代表的新一轮培训,完成率为81.11%。制定了“分段实施,适时建立”院(局)职代会制度的工作思路,确立了特邀职工代表参与院(局)民主管理的机制;二是在合资企业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实现了“零的突破”;三是监督和协助企业开展劳动保护工作,组织培训、检查和宣传活动,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有1家单位被评为上海市优胜单位;四是关心困难群体,组织慰问各类困难职工1
833户、发放慰问金51.32万元、“一日捐”、募集帮困基金291.63万元。(4)贯彻“以德治国”的方针,进一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一抓读书活动的拓展,把读书活动拓展到发射基地和女职工群体,重点培育810所等4个单位。二抓班组学习深化,把班组学习与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相结合,促使班组学习向制度化、自主化方向发展。并获上海市学习型组织创建奖、上海市学习型组织(团队)创建奖;三抓典型引导的作用。大力宣传表彰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工业系统“自学成才”标兵唐建平同志的事迹,命名他带领的数控加工中心为“唐建平班组”、积极推进“学习唐建平,提高职工素质”的活动,全局有1家单位被评为市“双十佳”文明单位,4名职工被评为市“双学”先进个人和集体,1名职工获市“三学”标兵,809所职工张刚获市“十佳”好事荣誉称号,有8个班组被评为市文明班组,4个岗位被评为市红旗文明岗,组织开展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科研型号评功活动;四抓学习培训工作。组织120名职工参加工商管理培训,组织女职工参加信息网络、英语300句等培训,多方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5)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抓好基层工会换届改选,抓好学习培训,建立基层工会主席一月一培训制度,开展职代会制度运作情况调研,撰写调查报告。
(张爱娣)
上海船舶工业公司工会
主席:谢中全 【概况】上海船舶工业公司工会所辖29个基层企业工会,会员43 331名,其中女会员11
378名。工作机构设办公室、经济工作部、组织民管部、生活女工部和宣传教育部。船舶工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按照市总工会“六大体系”工作要求,结合自身特点推进工作。(1)以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引导广大职工明确奋斗目标和任务,把力量凝聚到实现“振兴上海船舶”的目标上来。上海船舶公司系统为继续在造船吨位、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创新高,公司工会引导广大职工参加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公司系统参与“争做智能型职工”总人数20
226人,开展“争创智能型班组”总数1 906个。参加劳动竞赛37 706人次,合理化建议采纳3 889件,创造或节约价值1
101.9万元。(2)积极推行“职工素质工程”,参加技术练兵、技术比武3 126人次;参加技术培训6
776人次。职工技术创新项目169项,职工技术攻关68项,职工的发明、技术创新获国家专利1项。职工中拥有两种以上技能等级证书1
278人,技术工人技能晋升一级或一级以上4 371人;岗位或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累计2
796人。(3)积极推行企业民主管理。建立职代会、员工代表大会制度20家,占企业总数66.67%;建立“全依”制度10家;企业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12家,集体合同覆盖人数36
867人,覆盖率83.53%;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6家,覆盖职工数28.29%。(4)做好职工生活保障工作。全系统为694名困难职工建档立卡。全年救助困难职工13
938人,金额335.4万元;救助离退休困难人员5 884人,金额77.2万元;定向帮困296户,助学帮困386户,医疗帮困1
285人。129户职工家庭工会帮困脱贫。困难企业849名党政工干部帮扶1 219户职工家庭。公司系统建立互助互济补充保险组织8个,参加职工47
129人次,理赔4
040人、金额334.9万元,期末结余金额898.1万元。(5)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组织工会干部参加市总工会和工会干部管理学院的新一轮培训362人,工会干部适应性培训810人,新当选工会主席上岗培训71人;基层工会干部参加《工会法》学习2
907人次;参加《安全生产法》学习10
805人次;抓好组织建设。公司工会换届改选,进一步完善了女职工委员会和退管工作机构。主动配合组织部门,做好基层工会领导班子候选人选的民主推荐、联合考核,指导基层工会改选;编辑出版《工会信息交流》,为基层工会交流信息搭建平台;健全办公室双月例会制度,进一步完善“6分钟信息发布”机制;发挥信访网络作用,做到“预防为主,积极疏导”,公司工会接待15件信访,做到件件有答复。
(林创廷)
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
主席:叶森明 【概况】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辖有基层工会12个,职工8 839人,会员8 601人,女会员2
982人。(1)坚持把学习放在突出位置。组织工会干部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5.31”和“7.1”讲话,传达上海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在工会主席和专职干部中开展十六大文件的学习活动。开展了《工会法》、《劳动法》、《上海市劳动合同劳动条例》的学习和“两法一条例”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学习《国家安全生产法》培训、考核。召开“工会工作论文发布会”。开展了“新时期开展群众工作的新办法、好办法征集”活动。召开“五一”新老工会主席座谈会。(2)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参与改革,积极提供各项支持。公司工会制定了《公司本部帮困基金使用和管理办法》及《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把劳动竞赛作为抓手是工会全年工作的主旋律。上飞厂开展了“增值减负,止血降本,科学管理,促进生产”的立功竞赛和波音平尾项目“抓质量、上速率”实现月产14架竞赛活动。航发厂开展了“练内功、拓市场、降成本、高质量、保安全,确保用户满意”的劳动竞赛活动,其他单位对完成军民品任务都开展了劳动竞赛活动。有10个优秀班组被推荐为市总工会“争创智能型班组”候选单位,4个优秀班组被评为“市500强智能型班组”,有3位同志推荐为建设上海工业新高地立功竞赛先进个人。开展创建先进“职工之家”、先进“职工小家”活动。6家公司被评为“先进职工小家”,四七二四厂工会被推荐为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全年共处理信访、来访17起。(3)认真贯彻《工会法》,努力提高职代会、厂务公开水平。下发了“职代会”和“厂务公开”两个细则,各单位形成贯彻意见。按照《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成立了“公司劳动保护监督委员会”,对分管主席专职干部等15位同志进行业务培训。(4)把开展职工素质工程作为公司工会工作的重点。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选派23位班组长参加市总工会举办的班组长“双争双智”培训班,选派6位优秀班组长参加市总工会的市读书活动组织者和读书积极分子培训班。基层单位约有500名职工参加了各类培训。参加“质量第一、诚信为本”、“好职工、好家长、好市民”演讲比赛,“丰收杯”职工文艺汇演比赛。举办首届“航空杯”职工乒乓赛,提高职工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5)坚持做好工会保障工作。全年共慰问729人次,慰问金15.6万元。其中助学帮困47人,帮困金9
680元;救助离退休困难人员606人,金额5.4万元。各级党政工领导干部自发帮困结对25名,帮扶20户家庭。为20位劳模、先进代表体格检查。开展“一日捐”献爱心活动,共有2
606人次参加,捐款金额95 635元。为7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尊老社会一条龙优待证300张。公司安排疗休养12批260人。
(裘财兴)
上海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工会
主席:沈繁康 【概况】上海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工会辖有16个基层工会,直属三产1家职工859人,女职工347人,会员707人,女会员290人。(1)与时俱进,顾全大局,做好稳定、发展工作。在系统企业清理、整顿、转制过程中,对3个破产企业、13个壳体企业的退休、下岗、协保、内退和买断工龄的职工按政策法规做好思想及服务工作,并为他们查阅了利益相关的各种资料,积极、妥善地调解了各种内部矛盾。为谋求再发展,对有条件的3个单位进行职工素质教育。首先,落实2%的教育经费,其次在创文明班组的基础上,开展智能型班组的活动。高维化学公司结合职工岗位的实际工作,开办职工岗位成才学历提高班。工业商务展览公司,为适应国际展览的要求,一是对老职工进行知识更新;二是引进具有国际展览水准的智能性人才,使工业商务展览的规模、效力、效益名列全国前茅。大众卢湾维修站瞄准大众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最高标准,一是强化维修技能的提高;二是进行网络跟踪服务,使大众卢湾维修站的整体素质在行业评比中获市第三名。(2)维护职工切身利益,做好生活保障工作。对16个基层单位因下岗、重病、残疾和子女读书生活造成极其困难的26名职工,进行家访,开展送温暖活动,慰问金达1.2万元。积极动员退休和在职职工参加市总工会组织的互助补充养老保险。退休职工投保人数673人,金额3.37万元,赔付101人次,金额4.39万元;在职职工投保人数522人,金额2.5万元,赔付人数23人,金额1.34万元。(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工会两委会成员和工会干部学习“十六”大精神;举办“两法一条例”学习班。处理了职工来信5件,来访65人次。
(朱临斌)
上海市烟草工会
主席:谢华庆 【概况】烟草工会辖有基层工会5个,职工8 979人,其中女工3 651人,会员8
953人。工作机构设办公室、一科、二科、退管会办公室、职工活动中心。(1)围绕创新主题,积极有序地推进行业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强调职工素质工程以班组为抓手,坚持把培育提高班组员工的素质与创建“创新特色示范班组”和“安全承诺制”进班组活动相结合,制定创建方案,完善评价标准,建立班组建设奖励基金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奖励基金,开展班课题成果发布,召开“特色创建”现场推进会,组织1
100多名班组长进行安全管理和创新理念培训,调整改善班组长队伍结构,提高了班组管理创新水平,促进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12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有10项获奖。共评出“红旗班组”4个、“文明班组”8个、“上海500强班组”15个。(2)突出机制建设,推进行业民主管理深入发展。突出抓了“全依”机制建设和集体合同、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运用职代会和集体协商、民主对话等工作机制,配合党政做好“三项制度”改革;对基层党政工领导和公司集体协商代表举办了1期《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和集体协商、劳动用工制度专题培训班,基本实现“全依”机制和《集体合同》制度“两个100%”的目标;参与了“司纪司规”的修订审议工作。(3)重视作风和调查研究,促进工会自身建设。以创建“星级职工之家”为载体,以完善职工和党政两个满意的评价体系作保证,加强了工会内部的考核管理。制订了“星级职工之家”评比考核标准和《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73名同志获得新一轮上岗资格证书,36人次参加上级举办的工会业务专项培训,年初确定的五件实事得到落实。并顺利完成了烟草工会和5个基层工会的换届改选工作,调整充实了两级工会领导班子,提出了后五年烟草工会“1235”工作思路。同时,加强了工会自身建设,与8个基层工会建立了联系点制度,3次带课题深入基层调研。(4)围绕贯彻“四五普法”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着力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举办“爱我中华、强我体魄”第三届职工运动会,摄制先进事迹录像片,开辟劳模讲坛,开展文明达标竞赛、振兴中华读书、结对互帮活动,组织“我与读书活动”征文比赛,行业文明职工达标率为98%以上。此外,建立了行业女职工技术创新协会,开展了“巾帼”立功竞赛,烟草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公司中华艺术团、烟印厂女职工委员会获得“上海市先进女职工集体”称号,2名女职工获得上海市“中华杯”女职工技能奖。
(江洪生)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工会
主席:李积荣 【概况】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工会辖有基层工会64个,职工总数64 236人,工会会员60
821名。工会机构设办公室、组织民管部、权益保障部、群众生产部、宣教培训部及工会企业办公室。(1)围绕“四大工程”,发挥工会优势,以推动企业发展为着力点,进一步维护职工的职业发展权。上海通用牢牢抓住“降本”生命点,开展“降本增效”立功竞赛活动,在职工中发起“为每辆车节约1元钱”倡议,工会带队走访供应商,将活动向开发和销售两头延伸。全年共有3万名职工提出各类建议和点子36
535条,其中22
246条被采纳,产生经济效益近2.09亿元。9月,举办《职工创新成果展》、优秀合理化建议和金点子发布会等活动,展示了34家企业的138项优秀创新成果。组织了由近3
000人参加选拔,200多名职工参加决赛的百名职工技术大比武。有3 660人次进行了计算机等专题培训,有2
175名基层班组长参加了“班组长培训工程”,有400名班组长参加“初级工商管理班”学习,80%的集团青年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技术的专业培训。(2)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民主管理程序,以民主管理、厂务公开为切入点,进一步维护职工的民主参与权。上半年,对37家单位的职工代表发出领导干部征询意见表,对154名领导进行评议,共提出评价意见、建议和批评10
540条,涉及企业战略发展、竞争能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突出问题。年底,集团工会组织近2
000名职工代表参加集团“六位一体”领导干部评议工作。已有60%的中外合资企业建立职代会。(3)加强法制教育,深入基层调研,以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为出发点,进一步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权。集团工会组织开展“两法一条例”知识竞赛,有36家单位,108名企业领导、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参加比赛。集团工会先后开展了2002年职工队伍状况、合资企业工会组织状况、面对企业弱群体,如何构筑新型保障体系等6项专题调研。(4)关心弱势群体,完善保障体系,以建立“三个机制”为突破口,进一步维护职工困难求助权。集团工会在各单位募集194.9万资金的基础上,调拨150万元进一步充实帮困基金,关心困难职工。全年共走访困难家庭3
904个,补助困难职工14
492个人次,补助总额达535万元。同时,集团工会启动“曙光计划”,对755个困难家庭进行助学帮困。建立互助补充保障机制,完善补充医疗体系。全年职工理赔总数达6
245人次,理赔金额近300万元,为就医困难职工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5)维护合法权益,拓宽维权渠道,建立法律援助中心,进一步维护职工的法律援助权。3月,集团揭牌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全年接待来电、来信、来访共涉及24项内容,大部分事件都得到妥善解决,集团工会与人员交流中心举办了专场招聘会,优先对10个困难企业的困难职工进行招聘,应聘690人、面试392人、录用160人。(6)开展特色文体活动,丰富企业文化内涵,进一步维护职工精神生活需求权。开展以“上海汽车工业发展”为主旋律的富有上汽特色、时代气息的职工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33家企业参加了乐器、诗歌朗诵、舞蹈、曲艺等7个项目的文艺专场演出,参与职工达3
000多名。9月,集团工会还举办了“上汽,你好”文艺汇演,用职工自己的作品、自己的节目展示了蓬勃发展的企业形象和奋发向上的队伍形象。同时,集团工会组建由140名选手组成的9支运动队参加市十二届运动会,取得2金、2铜、两个第4名的历史性好成绩,奖牌数、总分数名列全市工业系统第一、第二名。(7)适应新形势,探索新途径,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发挥工会维权职能。全面推进“建家创特色”评比工作。对基层9家申报创建集团先进职工之家,11家先进职工小家的工会,组织特色成果发布。上汽集团已建成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家,全国模范职工小家1家,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7家,上海市模范职工小家8家。创建工会网站,推进工会工作信息化建设。集团工会于6月全面开通工会网站。集团工会首次实行经费项目预算制,将工作目标分解成42项,逐一对照进行预算,确保经费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工会三产企业利润总和达4721.04万元。同时,集团工会经济实体逐渐发挥出企业富余人员“蓄水池”功能,共吸纳210人上岗就业。
(吕平)
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会
主席:包纯林 【概况】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会所属企业11个,基层工会30个,职工人数2 144人,会员1
997人,工会组建率100%。(1)理论学习多管齐下。为了贯彻落实全总、市总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及工作部署,集团工会针对下属基层工会数量较多,地点较分散特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集团工会定期组织学习,两级工会分块学习,抽调工会干部参加培训,举办讲座,购买工会书籍给工会干部自学。(2)职工素质工程各具特色。贯彻“集团工会抓面,基层工会抓点”的方针。开展各具特色的创新活动。针对景鸿公司下岗人员较多特点,广开培训门路,鼓励和动员下岗人员免费参加,并积极联系就业机会,使他们在迷茫中感到组织关心,前途的光明;针对千鹤公司电动车生产旺季,工会积极组织岗位技术练兵,提高产品质量。(3)维护职工权益形式多样。工会积极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并把有关工会的报刊杂志订到班组。(4)问寒送暖献爱心。集团工会认真组织对灾区捐款捐物的活动。对云南希望小学捐款达30万元。(5)基础工作不断完善,开展一系列调查,进一步了解下属工会情况,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促进集团工会工作开展。
(余君伟)
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工会
主席:江兵 【概况】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工会辖有12个直属公司工会(其中2个是上市公司工会)、77个基层工会。职工总数33
413人,会员有23
745人。工会工作机构设有办公室、经济工作部、组织部。(1)认真学习,提高认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会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加强。(2)围绕广电集团实施大集团战略目标,以开展“学季凡、学先进、学技能”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2002年继续组织开展了计算机初级、中级操作、英特网、钳工、无线电高级修理工等培训、比赛、考核。集团工会培训了400多人,使356人获得了比原来高一级的技术等级证书。(3)以召开广电集团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为契机,全面推进广电集团民主政治建设。(4)关心职工群众生活,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一是积极开展帮困救助工作。据统计,全年有20
233人次得到了帮困,金额达219.17万元。其中,干部结对帮困69人。已经形成了领导结对帮困、党支部结对帮困、先进班组结对帮困、高新技术结对帮困等多种形式的救助办法。实行了节日帮困、定期帮困、临时帮困等措施,帮困工作逐步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继续组织职工参加各类医疗补充保险,参加市总互助保障会特种重病保障计划有19
608人、在职职工住院保障计划15 688人、退休职工住院保障计划16
692人。三是想方设法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职业介绍。四是协助行政组织职工体检、女职工体检、开展疗休养工作。五是注重抓好安全生产、群防群治工作。(5)坚持依法治会,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业务能力水平。一是工会组织举办了学习修改后的《工会法》、《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等辅导讲座和咨询活动。二是开展了工会会计专题辅导和培训,集团工会和经审会对47家单位进行了工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验收。三是开展推荐市模范职工之家和市模范小家及首次评选集团先进职工之家和先进小家活动。四是认真做好新建工会和工会换届改选工作。新建工会7家,工会换届改选6家,建立工会筹备组2家。五是为推进广电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了工会组织独特的作用。集团工会举办了“我与SVA”征文活动。
(朱金妹)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会
主席:周荣英 【概况】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会下设局属工会10个,职工1 731人,会员1
686人,其中女会员516人。(1)加强理论学习。局工会把理论学习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工会的全部工作。组织工会干部专题学习江泽民同志的5.31重要讲话精神,参加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组织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专题报告会和“改革与发展”的信息发布会、热点问题剖析会,组织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学习修改后的《工会法》和《上海市工会工作条例》。(2)团结引导职工投身经济建设。开展以“争创智能型班组,争做智能型职工”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积极完成科研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1项。参与上海市“质量月”活动,组织开展“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演讲大赛活动。(3)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建、创、做”活动局工会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建、创、做”活动意见》,对5年来荣获市、局两级文明班组、红旗文明岗进行检查、考评,指导做好新一轮“建、创、做”工作。积极组织局属单位的班组长和班组骨干45人参加第一、第二期工商管理(初级)资格暨开放式大专学历培训。积极组团参加上海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参加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文艺调演活动。(4)认真履行工会基本职责,做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举办职工代表培训班,局属单位140余名职工代表和单位行政领导参加了培训。帮助、指导、参加局属事业单位召开好职代会。组织开展“两法一条例”专题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全局职工参加《上海市百万职工和经营者学习贯彻“两法一条例”知识竞赛试卷》的答题活动。局属10个单位职工,全部参加市职工保障互助会组织的特种重病团体保障计划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并及时做好续保工作。连续4年被评为“推进互助医疗工作先进委员会”。(5)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组织好元旦、春节送温暖工作,补助慰问困难职工777人,金额26.3万元。
(陈汉新)
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工会
主席:陈克 【概况】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工会辖有17个基层工会。其中有上海逸和龙柏饭店、上海爱丽丝制衣有限公司、上海国际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广东宝洁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9家外商投资联合企业基层工会挂靠在总公司工会,共有职工2
411人,其中会员1
845人,女会员837人。(1)抓参与,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及“客户至上,追求卓越”中心工作,组织各基层工会主席培训、学习,以观念创新实现管理创新,以管理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开展企业文化及总公司系统“十佳员工”评选表彰工作。运用总公司内部网及其他形式,组织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46条。(2)抓维权,加强工会源头参与力度,发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作用。开展厂(司)务公开和对话制度,让广大职工获得知情权。总公司工会两次组织与公司行政的“司务公开”对话,对基层工会签订集体合同给予关心指导。已有11家单位签订集体合同,签订率61%。(3)抓培训,注重各级工会干部的素质培训,提高依法开展工会工作的自觉性。举办外商企业联合工会的基层工会主席、人力资源部经理参加的《集体劳动合同签订与集体协商制度》培训,举办了基层工会《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讲座,组织总公司工会和基层工会进行“两法一条例”的学习。参加上海百万职工和经营者学习、贯彻“两法一条例”知识试卷竞赛复赛,参赛率达97.8%。(4)抓组建,对新成立的能通实业公司及时指导成立工会,对创业中心、英特耐特公司、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华美生物工程公司等单位工会换届改选给予指导。(5)抓活动,组织各级工会把握教育时机,采用有效形式,开展健康向上活动,举行“西区杯”棋牌赛、“新谷杯”羽毛球赛,新建职工乐园丰富职工精神需求。(6)抓保障、帮困,完善“日常帮”、“节日帮”、“重点帮”等各类帮困机制,关心困难职工,救助困难职工184人,总金额7.8万元;根据企业效益和人员情况,给2
140名职工办理补充医疗保险及特种病医疗保险;参保率88.8%。为滇赣灾区募集衣被及出资10万元援建“云南希望小学”和出资30万元建设革命老区江西省泰和县桥头镇“漕河泾开发区一津洞希望小学”。
(庄佩华)
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华东电力工作委员会
主任:庄毅群 【概况】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华东电力工作委员会(下简称工委)履行华东电网产业工会和大型企业工会职责,下设组宣部、生产生活部、办公室。上海地区直属工会7个,职工2
628人,其中女职工558人。(1)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活动在全系统形成高潮,工委分别举办有50名基层企业工会主席和有30名企业党政领导参加有《工会法》培训班,会同华东电力报开展《工会法》学习答题活动,全系统有17万多名会员参加,参与率达87%。(2)加强改进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服务于电力安全生产大局。参与直属单位双文明达标考核,网内50万变电站和新、富、望、天等单位迎峰度夏安全大检查;对台州发电厂粉尘治理验收;组织全系统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交流表彰;举办有60多名工会干部参加的劳动保护学习班;开展省市电力系统劳动保护工作专查互学;调整原有竞赛项目,逐步规范化,体现有效性。(3)深化民主管理使之有机融入现代企业制度中。先后赴三省一市基层企业组织调研,总结探讨民主管理渗透到企事业管理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和良性循环发展模式的经验;同望亭发电厂党政工领导多次研究总结民主管理新思路、新举措。(4)建设职工之家网页拓展工会信息平台,网页建设在开发启动、功能讨论、网页设计和开发及工程管理工作方面基本就绪。会同省市电力工会征集论文和调研报告429篇,评选优秀论文和调研成果54篇。(5)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企业增强凝聚力。主持举办机关春节职工联欢会和庆祝建党81周年“七一歌会”;组织华东电力首届“团结杯”网球友谊赛和“银线杯”第六届职工桥牌比赛;组织出版华东电力职工书画摄影及文艺创作集。(6)推动职工持股会走上发展轨道。重新改选成立公司持股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修改章程,制定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推动职工持股会健康发展。(7)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及时召开常委扩大会,专题组织学习十六大精神,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研究提出工作新思路、新打算;组织学习国务院关于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完成了女职工委员会、经审委员会成员调整并开展活动。对有关省电力工会和直属单位工会换届改选进行指导。组织劳模座谈会,帮困访问活动。开展了工会财务交流表彰和会计基础规范考核验收。
(包伟良)
上海市机械设备成套(集团)有限公司工会
主席:张建平 【概况】上海市机械设备成套(集团)有限公司工会辖有基层工会5个,职工231人,会员231人,其中女会员70人。(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制定了学习计划,安排职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成套集团职工行为规范》,并与党办等部门共同组织了有关职工道德建设的知识竞赛和党的知识竞赛,年底又开展了成套职工道德建设“好人好事”评选活动。(2)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严格职代会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修改了集团《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厂务公开实施办法》,组织召开四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围绕集团“下属部分公司重组人员分流实施办法”召开了职代会联席会议,听取有关职能部门的说明,并进行讨论。(3)完成了集团工会换届改选工作,在健全组织机构和分工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实质性、可操作性的工作。(4)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组织职工观看电影,开展了“成套杯”羽毛球比赛、棋牌比赛,及“迎新春联欢会”等娱乐活动。(5)做好退管会工作。为每位退休职工投上1份医疗互助保障,敬老节组织海洋水族馆一日游活动。(6)开展上海市实事重点工程立功竞赛活动。参与了地铁M8线延伸工程、共和新路明珠线两期、石洞口水处理、贝岭厂房技改项目等建设,以优质服务得到项目单位的好评,有6名同志被评为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先进个人,有4人被评为设备赛区先进个人,有1家单位被评为市重点工程先进集体。(7)认真做好“夏送清凉、冬送温暖”、“三个必访”的凝聚力工作。家访职工100多人次,资助困难企业1家,金额达1.8万元。还组织了在职职工体格检查。(8)加强工会基础管理。建立了《会员情况表》、《生活困难职工情况登记表》、《退休人员情况登记表》对会员、困难职工、退休人员进行登记。
(钟云昌)
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工会
主席:顾晓春 【概况】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工会辖有基层工会7个,华虹(集团)公司工会系统会员数已达2
495名,正式员工入会率达100%,工会组建率达100%。(1)广泛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员工思想政治素质。组织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重点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工会干部中,组织学习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在广大员工中,广泛开展了《工会法》、《劳动法》、《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WTO知识等学习教育活动。(2)大力加强工会的组织建设,及时建立和健全各级工会组织。10月26日,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工会换届改选,顺利完成了新老工会委员会和经审委员会的人员交替。新建的上海信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华杰芯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明确了工会联络员,上海虹日国际电子有限公司工会补充了工会委员。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工会于7月由上海仪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划归华虹集团公司工会。(3)进一步完善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机制建设,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继续探索在多元投资情况下企业推行平等协商制度、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渠道,完成了集团所属各公司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工作。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工会和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同行政平等协商续签了集体合同,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上海华虹计通智能卡系统有限公司工会也已完成集体合同的签订。同时,集团工会认真贯彻《关于国企、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精神,结合华虹集团和各公司的实际,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公开的内容。(4)围绕经济工作,主动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和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5)各级工会逐步建立“学习型组织”,进一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活动。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契机,使得工会在组织员工进行政治学习、业务技术知识学习,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更加活跃有效。(6)开展有益于广大员工的寓教于乐的各项文体和帮困助学活动。组织了拔河和跳绳比赛,选拔组织了乒乓球运动队和足球运动队。配合集团公司党委,动员和组织开展帮困助学工作。筹集专门款项,重点帮助江西革命老区,建立了一所以华虹集团冠名的希望小学,5月份、10月份分两批组织了各级领导、优秀业务员和技术骨干等近100人,赴江西万县大黄乡“上海华虹希望小学”参加揭牌仪式和赠送帮困助学经费和物资的活动。10月,集团行政和工会组织了系统内员工向云南、江西受灾地区捐赠御寒衣被活动。12月,组织开展了“建华虹一片林、添上海一份绿”活动,员工们积极响应,慷慨解囊,共捐款1.92万元。(7)组织开展各类评选活动,选拔和激励先进集体和优秀员工。先后评选出红旗班组、优秀女职工集体、女职工代表、模范职工之家、建设上海工业新高地立功竞赛活动的先进企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文明班组和红旗文明岗、智能型班组典型等。(8)加强集团公司工会的自身建设。集团工会结合华虹集团的发展,注重研究工会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多元投资企业中工会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注意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工会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还初步启动了华虹集团工会的信息网络化工作。
(徐友发)
中国铁路工会上海铁路局委员会
主席:俞宝麟 【概况】上海铁路局工会(简称),受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和上海市总工会双重领导,以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领导为主。全局辖区有分局(大口)级工会10个,局直属工会5个,基层工会53个,会员37
499人。局工会机关设办公室、组织部、生产部、宣传教育部、保障工作部、女工部、财务部;代管中国火车头体育协会上海理事会、局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1)围绕运输安全经营,进一步深化了“保安全、保稳定、增效益”的主题活动;组织春运、暑运和年末冲刺立功竞赛、拓展营销文艺宣传、开展合理化建议献计献策、抓好劳模服务品牌展示;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学习、宣传新颁发的《安全生产法》、“三个条例”,重新修订并下发了《上海铁路局工会劳动保护实施细则》,在动员职工完成资产经营目标中作出了新贡献。(2)落实依靠方针,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召开了七届二次职代会,对一些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改革方案,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后颁发实施;全局已建工会组织和职代会制度的单位,全部推行了厂务公开,年底前组织了专项检查。(3)元旦、春节期间,全局共筹措送温暖资金847万元,各级党政工领导走访慰问了2.4万多户困难职工家庭;举办“保障杯”征文比赛,编发《职工保障基本知识读本》1万本,提高职工的保障意识;积极建立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召开了第三次路局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会议,制定了《上海铁路局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考核办法》;推进职工互助合作保障工作;年底组织了局《集体合同》履约检查,进一步提升了保障和维权的质量和水平。(4)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编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职工学习百题问答》、《职工学习材料》发至班组学习;配合党政开展“我们的服务离市场需求有多远”大讨论;组织“铁路职工看上海”活动,帮助职工增强改革的信心;确定11个基层单位为“学习型组织”试点,编发1.2万本《学习型组织基础读本》,举办创建“学习型组织”专题培训班;工会与行政共同筹资200万元,参加“上海市职工教育保障计划”;全局文化宫、俱乐部建设得到重视;参加全路计算机比赛获团体一等奖。(5)开展全局职工队伍状况调查和企业凝聚力调研;抓好职工之家建设,组织“两模三优”评选,提高基层工会的整体素质;加强自身建设,集中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整训活动,对机关干部进行综合考核。
(马骊)
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上海海运(集团)公司委员会
主席:陈德诚 【概况】上海海运(集团)公司工会(简称海运工会),在中海集团工会直接管理下,并同时接受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和上海市总工会的领导,属地管理中海集团在沪18个基层单位工会和上海海运11个陆地基层工会及中海油运直管的49艘油轮工会,有职工23
828人,其中女职工3 205人;会员21 922人,其中女会员3
040人,工会编制7人。机构设办公室、组织民管部、生活保障部(兼管公司退管会)、宣传部。(1)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推进厂务公开,履行维权职责。集团和公司两级召开职代会,陈德诚主席作题为《努力推进厂务公开,积极落实党对企业民主管理的要求》的专题报告,总结陆地和船舶工会开展厂务公开、船务公开的经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体制改革,涉及职工利益的转岗分流、生活保障、福利方案都通过职代会或职工代表联席会议决定;加强女职工特殊权益、劳动保护法规政策检查,推进了企业与职工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等。(2)开展以“增收节支再立新功”为主题的第五届“中海杯”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油运船舶工会抓“精心选赛题、上船勤指导、典型来引路”三个环节开展降本节支、安全检查、优质服务、伙食管理、英语学习五项竞赛。陆地单位工会竞赛全面发动,责任到人,层层推进。(3)加强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动各船岸单位工会开展“争创智能型班组、争当智能型职工”,提倡“干什么、学什么、练什么”和“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学知识、学技能、学业务活动。分批为船舶工会配置电脑,开办海上电脑应用培训班。船员踊跃参加电脑和英语学习班;连续5年开展船舶工会创建海上图书馆、海上俱乐部,成为船舶文明建设的亮点;迎接党的十六大,举行职工文艺演出,汇编职工书画作品、集邮展览、征文、演讲、诗歌征集;举办首届职工运动会,有2
000余人次参加13个项目的比赛,近3
000名职工参加开幕式。(4)做好帮困送温暖工作,维护企业的稳定。集团建立较完善的帮困网络和工作机制。通过工会经费、行政拨款和职工募捐等途径建立帮困金达1
060万元,对困难职工建档立卡,以电脑动态管理,分类、分层次地进行困难职工定向帮助,重大节日补助、助学帮困、医疗帮困等形成制度。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会议精神,协同行政做好再就业工作,成立工会主席任组长的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开展职业介绍,引导职工转变择业观念,树立职工自谋出路典型,组织再就业培训,自办和多渠道合作开办各类职业培训,解决部分职工再就业。(5)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工会工作理论及业务学习;抓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形成总公司至基层、船舶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协调运作的工会工作体制;抓工会工作定位,工会工作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贴近群众,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顾惠根)
中国海员工会上海港务局委员会
主席:陆伟庄 【概况】中国海员工会上海港务局委员会辖有直属基层工会51个,在册职工37 504人,工会会员36 406人,其中女会员6
396人。局工会工作机构设办公室、基层工作部、生活保障部,专职工会干部13人。(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是办好辅导讲座。已连续举办了“解放思想和21世纪的改革开放”、“贯彻六中全会决定,搞好党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宣言”等6讲专题报告会。二是订好计划和编好学习专辑。制定了“上海港工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安排”。在局工会主编的《工会之声》上开辟了“学习信箱”、“学习论坛”等8个学习专栏。三是抓好专题培训。举办了基层部门工会主席学习5.31讲话培训班。四是抓好研讨交流。组织了工会干部学习5.31讲话,推进工会工作论文征集和评选、交流活动。(2)改进作风,注重调研,结合企业、职工和工会工作热点,抓好信息反馈和调查研究。一年来,相继组织了“工会组织工作和合资企业工会工作状况”,“外来劳动者群体状况”等8项专题调查。召开了上海港外商投资企业工会工作研讨会和上海港多种经营小企业工会工作研究会议。(3)突出维护,办好实事,当好职工帮困责任人和权益维护者。一是帮困送温暖持续开展,元旦、春节、五一等节日家访慰问23
206人次,慰问金348万元。国庆节前发放7.18万元,对160户特困职工家庭进行慰问。二是继续推进医疗补充保险。召开了局补充医疗保险工作会议,通过了“上海港补充医疗保险若干问题的补充意见”。局工会向400名特困重病职工发放了医疗帮困卡。三是组织好第六次献爱心活动,共募集爱心捐款226万元。经爱心基金会理事会决定,将爱心捐款分拨34个基层,专款用于帮困送温暖。四是进一步做好下岗再就业。注重发挥工会优势,通过牵线搭桥,帮助200余名职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4)规范制度,落实职权,推进厂务公开和企业民主管理。局召开了新一届职工代表大会,重新修订了民主评议干部等5个民主管理委员会和2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组织职工代表对10个基层进行了厂务公开巡检。公有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实施面达100%,多种经营小企业厂务公开实施面50%。(5)深化宣教,弘扬精神,建设素质工程,激励职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一是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举办了“今日上海港”摄影图片、征文、演讲等艺术系列教育活动。二是广泛弘扬劳模精神。发动职工开展了“多装一箱也是贡献”的“龙虎榜”劳动竞赛。组织了“为上海港集装箱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职工”评选。三是推进素质工程。召开了职工素质工程推进会,对深化“建创做”和“双争双智”活动作了部署。举办了以“读书——为了上海港的明天”为主题的上海港第三届读书节。
(费大伟)
中国海员工会上海长江轮船公司委员会
主席:徐志梅 【概况】长江轮船公司工会辖有直属工会13个,职工5 211名,会员4
966人,女会员659人。工会机构为一部一室(即组宣部、办公室)。(1)依法维权,不断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按照《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范》的要求,积极承担了职代会工作机构职责,认真行使了民主管理权利。一是安排时间培训职工代表,提高职工代表开好职代会参政议政的能力;二是扩大职代会的职权,审议通过了《公司2002年度集体合同》、《设立“上海长航特困职工子女助学基金”的决定》、《关于吴淞船厂实施员工分流的意见》等文件,形成了职代会决议。公司工会结合实际,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公司厂务公开工作作了调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司厂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调整充实了公司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自查、检查等活动。公司11个两级单位开展了厂务公开;基层船舶船务公开面达到了100%。(2)积极协调劳动关系,有效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一是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工作有新的进展。公司工会在深入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与公司行政进行了磋商,形成了2002年集体合同,并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公司集体协商机制逐步完善,推动了基层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有6个单位建立了集体协商制度,并签订了集体合同。二是努力维护改革改制企业职工的经济利益,积极参与了吴淞船厂员工分流实施细则的制定,对分流方案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了指导帮助,推动了该厂集体协商会议的顺利进行和方案的正式通过。三是积极创新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在调研维权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创新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思路。健全各级劳动争议调解,建立了职工法律咨询服务接待日制度,开通维权热线。今年共接待来信来访35人次,保持了稳定局面。(3)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一是设立了《上海长航特困职工子女助学基金》,已对11个单位的58名特困职工子女进行了帮困助学,共发放助学金2.77万元。二是建立了领导干部与特困职工联系制度,结对率100%。三是关心劳模,进行家访,安排体检,联系专家结对,给予健康指导和服务。四是积极争取政策帮困。五是组织开展了“献爱心一日捐”活动,有7个基层单位的1
618名参与活动,捐款达3万余元;继续开展对4名特困职工子女进行助学结对活动;继续组织开展职工互助补充医保(续保)工作,有15个两级单位计3
620名职工参加了住院补充医保。共慰问职工1
481人次,补助费用近16万元。(4)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主线,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确立了“结合管理抓竞赛,抓好竞赛促管理”的竞赛主题,开展以“拓市场,求发展,强管理,增效益”为主要内容的短程赛和攻坚赛。继续在全公司职工中开展了“安康杯”竞赛,7个两级单位参加全国“安康杯”上海赛区的竞赛。公司工会积极参与公司安全大检查;组织职工代表和有关部门对5个单位及长江82015轮等各参赛单位进行巡察活动;动员职工开展了以安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合理化建议活动,共征集到合理化建议225条,采纳50条,实施15条。为配合公司搞好“安全月”活动,与行政联手举办了公司职工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三个条例》知识竞赛活动。认真组织开展船舶创星级活动,结合生产经营特点,组织召开了船舶创星级座谈研讨会,提出了船舶创星级活动的工作新思路,并在“满江海”轮召开了船舶创星级现场推进会。(5)建设“四有”职工队伍,推进精神文明和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在职工中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文明素质教育等,以《劳动法》、《工会法》、《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6)强化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紧密结合工会工作实际,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15次,参加培训的工会干部达106人次,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重视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各级工会的组建工作。加强对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指导,采取多种积极方式对两级单位工会换届、主席的增补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公司已建两级工会14个,组建率100%。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圆满完成了6批、147名职工疗休养,组织401名已婚女职工进行了妇科普查,普查率达到92%。
(黄铁明)
上海市运输工会
主席:吴徽章 【概况】上海市运输工会有基层工会97个,职工30
199人。工作机构设有经济工作部、生活保障部、组织民管部、宣传部、女工部、事业部、办公室等,并设女职工委员会和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有交运俱乐部、松江休养院和青浦休养院。(1)紧贴企业经济工作,动员和组织职工为全面推动集团“10+1”亮点工程作贡献。年初,运输工会根据集团提出的“亮点更亮、强项更强、品牌更响”的工作要求,召开了新一年的劳动竞赛动员大会,动员和组织全系统职工开展以“提高职工素质,推动‘10+1’亮点工程”为主题的立功竞赛活动。各参赛单位联系企业发展实际,精心设计竞赛方案,精心组织竞赛活动,呈现出“人人参与竞赛,个个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围绕集团“10+1”亮点工程,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活动,通过营造氛围,制定目标,培育典型,积极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开展“我为‘10+1’亮点工程献一计”合理化建议专项征集评选活动,收到各类建议1
000多条,产生经济效益600多万元。(2)坚持突出基本职能,努力推动“全依”方针的贯彻落实。各级工会坚持职代会制度,按时召开职代会,严格履行职代会职权。深入推进厂务公开,将职工关心的“四金”缴交列入企业经营者年度考核,建立“四金”缴交情况公示制度。积极探索扩大厂务公开的内涵;建立干部任前、发展党员、评选先进、民主评议结果等公示制度。全面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直属单位从23家发展到26家,建制率达93%,职工覆盖率达99%。(3)抓好职工权益保障,努力做好困难职工群体帮困解难工作。坚持“不让一户特困职工家庭生活过不去”的原则,建立特困家庭情况卡299户,确定81户特困家庭和110名特困家庭子女为帮困送温暖重点对象,定期组织帮困送温暖。在纪念全国工会送温暖10周年期间,召开全系统送温暖总结表彰会,坚持多年的“一日捐”活动,全系统1.6万多名职工和32个集体共计捐款36.1万元,为21191名职工办理了市总工会住院医疗保障手续。全年帮困救助,定向助学、助医帮困5
261人次,发放帮困金109万元,发放医疗帮困卡101张,金额5万多元。(4)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大力推进工会各项工作。运输工会坚持每年集中一段时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针对新时期工会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撰写调查报告、论文40余篇,运输工会工运研究会连续6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分会。加强工会组织建设,配强配好工会主席,注重工会干部学习市场经济新知识的各类培训。加强工会经审工作,运输工会经审会被市总工会评为先进单位。
(顾见华)
中国邮电工会上海市邮政委员会
主席:陆卫亚 【概况】中国邮电工会上海市邮政委员会(简称上海邮政工会)现有下属基层工会41个,部门工会369个,工会会员20
025人,其中女会员8
267人,工会专兼职干部86人。工作机构设办公室、组织宣传部、基层工作部和权益保障部。(1)以“两个维权机制”为抓手,努力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需求。召开了一届四次职代会,对1
394名职工代表进行企业民主管理和职工代表大会知识的专题培训,组织了职工代表对企业经营管理专题进行了巡视检查,开展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等工作;贯彻中央两办精神,加强对直属单位推进支局(生产科)局务公开工作指导和监督,实现了支局(生产科)局务公开推进率100%的工作目标;就年内职工收益的提高和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与行政进行了平等协商,签订了集体合同,落实了7件实事;大力推进“送温暖”工程,全局各级领导分别走访慰问了4
200个职工家庭,慰问金达125万元;对50户特困对象进行定期救助,救助金为16.07万元;上海市邮政系统职工重病医疗保障会按章程为23名重病职工和11名死亡职工家属提供了保障金共34万元,缓解了他们的困难;开展贯彻落实《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情况专项检查;组织10
881名职工参加由全总主办的《工会法》知识竞赛活动;组队参加“两法一条例”的复赛;组织1.2万名职工参加上海市百万职工和经营者学习、贯彻“两法一条例”知识竞赛初赛活动;以“展绿艺风采、创邮政辉煌”为主题,举办了上海邮政首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和登楼健身活动。(2)推进“职工素质”和“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着力提升职工在通信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评出精神文明最佳好事和精神文明好事各10件;组织职工业务培训和技术练兵活动;开展了“营销达标”竞赛活动,全局有901名专兼职营销员参加了竞赛,完成营销收入近3亿元;围绕“效益年”的主题,开展以发展核心业务专题劳动竞赛和“增收节支、从我做起”的合理化建议月活动,有4
898名职工提出4 971条合理化建议,采纳1
372条,实施393条,实施率为28.6%。(3)健全激励先进机制,在保护和调动职工积极性上有了新的进展。上海市邮政局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称号、史金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4)坚持站在全局的高度,加强工会自身建设。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六大文件精神、江泽民同志“5.31”讲话、《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结合工会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和改进了工作作风;加强了对新建、重组单位的工会组织建设;举办了工会小组长培训班,对党的十六大文件精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邮政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进行辅导培训。
(陈干涛)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
主席:张新康 【概况】上海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是电信改革的产物,经境外注册、上市,目前已成为中国移动集团公司香港分公司上海全资子公司。现有员工3
582人,会员人数3 582人,工会下设一级工会组织16个,两级工会组织20个,工会小组284个,女职工人数1
636人。(1)坚持、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拓展民主管理形式。坚持职代会制度,召开公司一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制定《职代会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职代会的流程和机制,完善此项机制;建立四项民管制度:即职工代表列席司务会议制度,员工与领导恳谈会制度,集体协商制度,职工代表巡视制度;开展“企务公开”试点工作,在基层设备二厂先行开展试点。(2)服务企业发展大局,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通过VPMN劳动竞赛、创新服务论坛发布、服务与业务领先主题教育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共收到员工合理化建议617条,创新服务案例28条,创新论点20条,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进一步加强劳动保护的宣传,组织开展以“加强宣传培训,促进安全生产”为主题的“安康杯”劳动保护工作竞赛;以“星级班组”评比为载体,开展文明班组、红旗班组、智能型班组的创建活动。共评出各级星级班组35个;召开“五一”劳模座谈会,并积极参与移动集团公司的劳模评选活动。(3)努力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举办了以“团结、拼搏、健康、进步”为主题的公司首届运动会,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成立了公司文体协会,并组建了棋牌爱好者、摄影摄像爱好者分会,进一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结合公司企业文化的孕育,培育员工的职业道德,提升员工的思想素质;开展公司精神文明“十佳好事”评选活动,弘扬文明新风;开展读书活动,营造读书氛围。(4)围绕员工满意工程,主动关心、保障员工生活。开展“献爱心、送温暖”一日捐活动,共募集帮困基金18.68万元,并为33名生活困难的员工提供帮助;积极做好节日前夕的走访、慰问工作;出资1
2.02万元,为全体员工投保上海市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为落实职代会实事项目,组织2
119名员工参加体检,并安排300多名干部员工康复休养;配合集体合同中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改革疗休养制度,以指定大众、春秋旅行社总代理,发放借记卡的形式,满足员工个性化的旅游需求。(5)加强工会自身建设,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完成新建单位的工会组建工作;开展公司内部“职工之家”创建活动,分别评出先进、合格职工之家10个;举办两期工会主席培训班,通过创新思维的传授和民管知识及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讲解,拓展工会干部的思路,提高业务能力;在工会经费的管理方面,进一步扩大基层工会的自主权,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移动工会先后被上海市总工会评为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精神文明“十佳”好事评选优秀组织奖、上海市职工职业道德先进单位、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上海工会财务竞赛一等奖,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殊荣。
(徐莉萍)
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
主席:陈鸿生 【概况】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简称“上海市电信工会”),下属69个基层工会,1 684个工会小组,会员25
614名,其中女会员8
643名。工作机构设组织宣传部、经济工作部、权益维护部和工会办公室。(1)制度创新为各项工作打下基础。先后建立了职工代表参加总经理办公会制度;修订完善《市电信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公司工会联系基层制度、公司领导与员工沟通制度、公司工会稳定工作预警机制、出台了“职工自学成才奖励办法”。(2)工作创新为完成年度工作提供动力。首次进行基层工会主席直选试点取得成功;开通法律援助信箱;全年处理信访30件,件件有着落;开展以宽带技术攻关为主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了宽带技术员工队伍的建设;创办了工会会员学校;积极组织189名班组长参加市总工会和电大举办的初级工商管理者资格培训(EBA)暨大专教育班,获得优秀组织奖;按新时期要求开展公司“建家”工作评选,长信等18家工会评为先进“职工之家”,东区逸仙分局112受理中心等29家部门工会(工会小组)评为先进“职工小家”,南区电信局工会孙维敏等29名同志评为优秀工会工作者;东区电信局工会茅燕群等57名同志评为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在此基础上,推荐南汇、北区、莘闵电信局工会参选市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3)形式创新为完成年度工作增添风采。积极开展“促销宽带18万,争当状元能手”劳动竞赛,组织召开了中途小结和宽带促销经验交流会。据统计,竞赛中非营销岗位职工促销宽带51
437个;促销总量73
798个;组织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宣教活动。组织开展公司年度精神文明“十佳”好事评选活动,共有26个基层上报162件好事,收到员工选票2
400余张,评选出《服侍病瘫老母十数载》等10件好事,其中西区电信局的《“聋人在线”助聋哑》荣获市职工精神“十佳”好事。举办了上海电信员工“道德之光”创作小品比赛,21个基层25个小品参赛。举办了班组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女职工委员会举办了“好职工、好家长、好市民”演讲比赛,5名选手参加市总工会决赛获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积极开展工会对外友好交流,热情接待了日本NTT中央本部代表团、大阪工会代表团等来访。参加了市总工会举办的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纪念活动。
(钟毅)
中国海员工会交通部上海救助打捞局委员会
副主席:任能仕 【概况】中国海员工会交通部上海海上救助打捞局委员会(简称上海救捞局工会),辖有基层工会14个,职工2 348人,会员2
335人,其中女会员341人。工作机构设办公室、生产生活保障部、宣教文体部。(1)突出抓好学习,加强工运理论武装,促进工会工作与时俱进。局工会重点组织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学习了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七一”讲话、“5.31”讲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了以“三讲”为主题的有关文件,学习了全总主席尉健行同志在全国贯彻实施《劳动法》、《工会法》推进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年初组织全局职工参加《工会法》知识竞赛,共印发2
500份《工会法》知识竞赛试卷,在全局职工参加《工会法》知识竞赛的基础上,又组织10个队参加《工会法》知识竞赛,从中选出一、二、三等奖;年末举办了修改后的《上海市工会条例》学习班。局工会坚持每月一次召开基层工会主席学习日制度和局工会机关干部双周理论学习和每月一次办公会议制度。(2)进一步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厂务公开,不断扩大职工的民主管理意识。职代会上领导民主测评信任率达85%以上,基层单位的领导民主测评信任率绝大部分达到85%以上。局有关重大改革措施,分配方案,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均在职代会上公开;有关生产、安全等内容通过安全例会和会议纪要进行公开;职工分房名单在公告栏进行公开。(3)进一步加强工会保障工会,完善送温暖工程。在做好对全局特困职工家庭进行跟踪登记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全局困难职工状况的大调研,并写出专题调研报告。建立健全困难职工的档案,并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特困职工给予各方面的照顾和帮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领导干部联系困难职工,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以及高温季节送清凉等项工作都已制度化。局工会建立的职工互助帮困和补充医疗保障,对特困及因病致贫职工给予有力的救助。(4)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培育与新时期相适应的“四有”职工队伍是工会“第一要务”。组织选送了一批骨干参加工商管理初级培训班,选送了4名局工会科级干部参加了工会干部培训班,对4名局工会干部进行了上岗培训。启动了“创建学习型班组,培养知识化职工”活动,年内涌现了一批文明班组,产生了10多个局先进生产者,局工程船队沪救捞3号和工业公司(芜湖潜水装备厂)被评为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
(陈亚锋)
中国海员工会上海航道局委员会
主席:于卫良 【概况】中国海员工会上海航道局工会下辖基层工会14个,职工6 963人,会员6
958人,其中女会员691人。工作机构设三部一室,即办公室、劳保部、生产部、宣传部。(1)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联系实际认真学习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修改后的《工会法》,致力于政治上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经济上实现、维护、发展职工群众的利益,进一步深化对新时期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理解。为进一步贯彻党的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健全三级民主管理网络,坚持了凡是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的有关事项,都提交职代会审议、讨论或表决。企业改革的重要事项报告率、职工知情率达到100%。(2)紧紧围绕“管理效益年”要求,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开展“设备保完好,技能上等级,工程创精品,疏浚拓市场,服务树品牌”为主要内容的立功竞赛活动,确保了企业各项指标的顺利实现。(3)切实关心困难职工家庭,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帮困送温暖工作。加强工会小组、部门工会、基层工会、局工会四级管理,做到定期检查、统计、上报、审批,以保证帮困工作的实效性。各级工会坚持开展进职工家门、解后顾之忧活动,对一些职工家庭的特殊困难,如职工子女因学费因素辍学,因船员在外施工家庭发生意外等都能及时给予解决,使工会真正当好特困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责任人”。(4)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加速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一是进一步开展“建、创、做”活动,把“双争”活动融入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二是全面推进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使之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成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重要抓手;三是全面实施普通工种培训计划,按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要求,力求通过培训使职工文化、技术水平和知识结构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明显的提高;四是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在政策法规上和具体措施上保证对优秀技术工人的合理待遇及使用,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建立和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体制和机制。
(汪正林)
中国海员工会中港第三航务工程局委员会
主席:徐以力 【概况】中国海员工会中港第三航务工程局委员会辖有基层工会14个,职工7 959人,会员7 900人,其中女会员1
510人。工作机构设办公室、经济民管部及宣传文体部。(1)狠抓学习,提高认识,培育工会干部理论素养。修改后的《工会法》颁布后,局工会在年初就举办学习班,对全局两级工会干部宣讲《工会法》。6月,给全局两级党政班子成员宣讲《工会法》。十六大召开后,又及时组织女工干部和全委会成员学习领会十六大报告精神。此外,两级工会还纷纷举办学习宣传《工会法》、《劳动法》、《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学习班。(2)源头参与,依法维护,努力推进民主管理工作。3月11日,局成功召开了十三届二次职代会。这次会议共征集提案58条,且紧扣企业生产经营和深化改革的主题,经审理,立案28条。3月份,局和基层两级工会普遍开展了职工代表培训工作,据统计,全局92%的代表接受了培训,96%的代表参加了考核。坚持干部任用的民主推荐和公示制度,将项目部一级作为工作重点,推进三级厂务公开工作。(3)加强探索,注重实践,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2月,局工会召开竞赛工作务虚会,确立了竞赛规划的总体思路。4月召开了2002年度竞赛规划评审会,12个参赛单位抓住“常赛常新,常新常赛”8个字,在“新”字上做文章,经评选,二、四、七等6家公司获等级奖。结合生产实际,分别在东海大桥、长江口航道整治二期、漕泾化工区等召开了竞赛动员会,签订了竞赛协议书和责任状。文明工地创建水平大幅度提高,创建领域在拓展,创建内涵在延伸。全局有11家公司、800余个班组、近万名职工报名参加了“安康杯”竞赛活动,参加面达80%。(4)坚持创新,提升水平,拓展职工素质工程渠道。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企业(班组)、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举办“我与读书”征文活动,并于12月召开了论文发布会。组织150余个班组参与了“班组共建五一林,绿化上海作贡献”公益活动。二公司桩8号、七公司构件一厂钢筋班、船舶公司桩11号被命名为上海市文明班组。11月举行第十届职工技术操作运动会,62人参加了电焊、测量、质量和成本核算4个项目的比赛。继续组织开展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十佳”好事评选活动。(5)建立机制,完善助困,做好帮困送温暖工作。建立了困难职工基本情况工作台账,为8名职工办理了医疗帮困卡,出资近30万元,办理了2
184人次的生活补助,出资13余万元,继续组织7
874名在职和退休职工参加市总工会住院互助保障计划。积极做好困难职工的安置工作,保证其基本生活来源。(6)明确要求,夯实基础,加快工会自身建设步伐。重视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年内帮助指导1家改制企业、2家合资企业组建了工会,实现了全局各种所有制企业全部建立工会的目标。制定下发了《三航局项目部工会工作条例(试行)》。输送了26人次的工会干部参加市总工会举办的各类培训。
(唐钧达)
中国海员工会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委员会
主席:房迪坤 【概况】中国海员工会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委员会(简称中远集运工会)隶属中国海员工会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委员会,辖17个基层工会。会员12
453人,其中女会员895人。机构设办公室、组织民管部、生产劳保部和宣传教育部,共有工作人员14人。(1)深化“凝聚力工程”,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召开了慰问工作报告会,开展了“一日捐”活动,4
347名职工捐款17.94万元;组织了第五次大规模慰问船员活动,13个慰问组走访了13个省(市)、64个县(市)219户船员家庭;修订了帮困基金章程,全年帮困179人次,发放帮困款12.76万元,利用公司帮困助学基金资助16名特困职工子女就学,发放秋季助学金5
353元;开展了船员职工生活方式与健康状况调查;举办了一台由职工自编自演、主题为“万众一心,拼搏效益”的文艺演出;开展了“援藏扶贫献爱心”活动,11
011人捐款80.18万元人民币;组织职工参加了上海市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3 998人捐款10.2万元;全年组织职工疗休养1
168人(次)。(2)推进“民主管理工程”,落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召开三届二次职代会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完成了提案征集和处理工作;深入实行企务公开制度,召开企务公开研讨会;指导基层单位规范职代会操作程序;组织职工代表进行巡视检查。(3)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知识化职工”活动,建立了“中远集运职工素质工程教育培训基地”,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培训计划,并陆续举办了船舶工会主席培训班、船舶劳动保护检查员培训班和船舶政委、工会主席办公自动化培训班;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周”、“反三违月”活动、“安康杯”劳动保护竞赛和“安全在我身边,降本增效从我做起”等活动,征集合理化建议1
363条。(4)建设“依法治会”工程,促进工会自身建设。深入宣传《工会法》,成功举办《工会法》知识竞赛和工会、人事干部“两法一条例”知识培训班;进一步健全工会组织,指导和帮助新建和改制的基层单位组建了工会组织;开展了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和“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正确处理劳动争议”主题调研;指导基层工会实践,编撰《船舶工会主席实用手册》。
(赵敏)
中国海员工会中波轮船股份公司委员会
主席:夏立建 【概况】中国海员工会中波轮船股份公司委员会(简称:公司工会)辖有6个基层工会,会员1
238人,其中女会员65人,船员会员814人。公司工会有专职干部2人,办公室是工会工作机构。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工委员会由兼职工会干部负责。(1)以“安全、稳定、效益”为目标,教育职工认清形势,振奋精神,迎接挑战。一方面以宣传贯彻年初职代会精神为契机,动员职工在思想上认清形势,迎接挑战;在观念上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在工作中发扬增收节支好传统;在管理上以人为本,规范职工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公司工会协同举办工商管理、经营策略和领导艺术知识讲座;请全国劳模杨怀远作报告等。(2)根据党委作出“全心全意依靠全体职工办企业,群策群力发动各位同仁做高参”号召,结合“安全在我身边,增效从我做起”活动要求,在开展的“我为中波发展献一计活动”中共收合理化建议61条(篇),职工参与数达129人次。(3)以安全工作为重点,抓培训、订制度、严检查,落实公司各项安全措施。一是组织职工参加“安康杯”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年”安全竞赛活动,健全“三级安全负责制”网络;二是挂横幅、贴宣传画,编制“知识竞赛试卷”组织职工解答,职工参与率达95%。组织“安全在我心中”演讲和知识竞赛;三是抓好季节性安全,认真做高温下基层慰问和防抗台风措施的落实;四是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工会的权利和义务;五是加强检查。公司靠港船舶安全检查获优率达90%;PSC检查(国外港口国进行安全、应急设备的检查)25次无缺陷通过率达到80%,无一条船被滞留。各陆上企业事故率也降到了最低。(4)以民主建设为突破口,强化民主管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一是健全和完善职代会制度。认真做好会前的筹备、会议文件、民主评议干部等各项议程。同时,在职代会闭幕期间,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存量房的处置规定》等7个改革方案。二是坚持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由工会、行政和职工代表参加的《集体合同》协商工作小组对《集体合同》履行条款进行监督检查和《集体合同》修订的协商。三是推行企务公开制度。公司制定了《中波公司企务公开工作条例》、《中波公司船务公开实施细则》下发执行。(5)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前提,不断提高工会的“维护”和“依靠”水平。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公司全年有20余人次外出参加学习,并有30余人参加公司举办的培训班;根据“建文明班组,创文明岗位,做文明职工”活动要求,机关开展了“服务基层、服务船舶”、船舶开展了“诚信、承诺”活动;加强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建立信息员档案,制定工作制度,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办好船员家属站。公司建站覆盖面已达80%以上。工会每年为家属站提供活动经费和津贴,定期下发公司信息刊物和召开家属茶话会,为在船船员排忧解难发挥“第二政委”作用。(6)以构筑凝聚力工程为责任,切切实实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继续为生活困难的职工提供经济资助。上门慰问职工141户,获得困难补助的职工56人次,慰问和补助费用计4万余元;建好公司希望工程。年内有21位职工子女考上大学(含大专)得到了奖励;有24人次的职工子女就学得到经济救助,费用约3万元;组织职工疗休养。对船员按年度发放疗休养费1
000元自行安排休养活动;在“鲁迅轮”安装卫星电视接受天线;工会投入资金,配置健身器材和乒乓桌,建立中波职工健身、娱乐场所;切实做好对老同志的服务工作。定期对老同志进行家访、慰问,组织他们学习、游览等。
(朱卫平)
中国民航工会华东管理局委员会
【概况】中国民航工会华东管理局委员会辖有6个省局、7个机场、1个航站及上海地区8个大单位工会。共有会员12 360名,其中上海地区1
768名。局工会下设工会办公室及女职工委员会,现有工会干部7人。(1)厂务公开工作。在全面开展厂务公开工作中,管理局检查组发现多数单位通过公开栏、职代会等形式将企业发展规划、重大决策、体制改革、大额资金使用、工资改革、职工福利决定、基建招投标等进行了全面公开,在用人、提干、干部考核、三产经营状况、业务招待费、物资设备、车辆、油料、医疗报销等方面也都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公开。(2)建家工作。局工会在各单位自查自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建家工作的抽查。现上报的单位模范职工之(小)家的单位有8个、先进职工之家的有2个。将对此根据建家的评分标准进行逐项打分、讨论和通过。符合上报模范职工之(小)家条件的单位,还将上报至民航总局进行审核批准。(3)“安康杯”竞赛活动。管理局在各单位汇报总结上报的基础上编辑了《“安康杯”竞赛活动简报》2期。通过持续不断的竞赛,使“我要安全、我懂安全、人人尽职、确保安全”这一竞赛主题深入人心,对全局安全生产、经济效益、服务质量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4)班组建设工作。为了做好评选工作,局工会专门下发了有关通知和登记表,各单位为此也专门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各有关处室(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对班组建设及评比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布置。(5)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续签工作。截至12月底,完成续签的单位共24个,占到期单位的100%,条款履约率100%。(6)评选先进工作。为表彰各类先进,经自下而上的推荐、评选,全局共有49个单位、74名个人被评为先进,其中23个单位被授予管理局先进集体,28名同志被授予管理局先进生产(工作)者;13个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会集体、23位同志被评为先进工会工作者或优秀工会积极分子;9个单位为先进女职工集体、23位同志为先进女职工工作者、4个单位为先进女职工委员会。民航江西空管中心的张世明同志被全总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7)文体活动。9月,民航华东管理局工会主办、杭州萧山机场承办与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东航股份公司、上海机场集团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协办开展了“第一届‘华东航空杯’乒乓球比赛”,26支代表队的12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组织参加了上海市总工会“丰收杯”职工文艺汇演,参赛的舞蹈《朝鲜舞》获得了三等奖。(8)送温暖活动。元旦春节期间,全局各工会都大力开展了送温暖慰问活动,高温季节局工会送清凉饮料慰问一线职工;据不完全统计,局工会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筹措资金300余万元,其中局工会筹资55.1万元(为局机关办实事20余万元)。
(张克园)
中国民航工会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
【概况】中国民航工会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简称东航股份工会),受中国民航工会和上海市总工会双重领导,以中国民航工会领导为主。东航股份工会所辖基层工会18个(其中上海市11个,华东、华北各省市7个),分会83个,工会会员12
733名(其中上海地区6 300名),女会员4 200名(其中上海地区2
227名)。(1)继续开展“安康杯”、“创二无”安全竞赛活动。东航的安徽分公司和上海飞行部分别荣获“安康杯”竞赛全国优胜企业和全国民航优胜企业的称号,东航江苏公司被授予江苏省“安康杯”优胜企业。(2)举办专题讲座与培训,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素质和工会工作水平。工会先后在11个单位和部门举办专题讲座,共有1
000人次参加。组织基层工会干部参加修改后的《工会法》辅导讲座,在《东方航空报》上全文刊登了修改后的《工会法》。按照全国总工会的统一试卷,在全公司范围内组织《工会法》知识竞赛,共有5
820名职工参赛。(3)举办“敬业爱岗,奉献东航”主题活动,注重提升职工综合素质,进一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工会与安监部共同举办了“敬业爱岗,奉献东航”安全知识竞赛,12支代表队36名选手参加了预、决赛。通过竞赛,营造“全公司人人关注安全”的氛围,在职工中掀起学业务、学技术、学知识的热潮,树立爱岗敬业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输送39名班组长参加工商管理者(初级)资格培训。维修基地大修部A340空气热交换器修理项目开发和A340飞机4C检大修技术荣获上海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公司工会被授予“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4)充分发挥职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工会三届五次职代会期间,职工代表提出115份提案,工会将提案归纳整理成49条,15条已经落实。职代会组长联席会议先后审议了职工住房改革方案、职工工资晋升方案、年终分配方案等。(5)推行劳动合同、平等协商,抓好集体合同的续签工作。(6)开展迎国庆、迎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系列活动。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工会举办了“东航歌手大赛”、“职工扑克牌比赛”、“职工篮球赛”、“工会网页制作大赛”。还先后举办了迎春联欢会、乒乓球赛、围棋邀请赛、太极拳健身班、芭蕾形体班、瑜伽入门等活动,各类健身项目参加人数达360余人。(7)评选劳模先进,弘扬精神文明风尚。评选出公司最佳员工30名,劳模集体15个。根据各单位推荐,经公司工会研究,江西分公司的《弘扬正气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上海保障部的《关爱老人奉献爱心》等被评为东航“十佳”好事。(8)加强海峡两岸工会团体的交流。经中国民航工会安排,台湾华航工会代表团和台湾汉翔航空工业公司工会来东航访问。(9)做好女职工工作。继续开展“三保”活动和“双文明立功竞赛”活动,各单位在女职工较集中的岗位,开展了有特色的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选送50多名女职工干部参加培训班,对新时期女职工工作方法、厂务公开、职业女性服饰与礼仪等进行了较规范的培训。开展女职工情况调查,下发问卷1
000余份。启用民航女职工管理信息系统,女职工干部19人赴京参加了学习培训,女职工管理正式进入“无纸化”办公阶段。(10)心系一线职工,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形成规范化制度。制定了工会实施送温暖工程暂行办法,在“送温暖”活动中,工会筹集58万元下拨到各基层单位,各基层工会自筹经费50余万元,共慰问困难职工520户,其中探访慰问困难职工820人(户),生病住院职工120人。在上海市组织开展的“扶贫济困送温暖”捐助活动中,东航职工在两天时间里募集18万元向灾区人民献爱心。
(毛郁红)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工会
主席:汪良来 【概况】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工会所辖模块公司工会3个,直属工会4个,模块公司工会下属投资企业工会8个,基层(分公司、部门)工会16个,工会小组390个,会员5
499人。(1)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坚持把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作为工会第一要务,进一步调动职工实施枢纽港建设和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开展了“建、创、做”和“学习型班组”创建活动,推出5个学习型示范班组,命名12个集团级文明班组。配合行政动员和组织3
270名职工参加岗位技术培训;发挥职代会对职工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监督作用,实施了职工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开展了“奋战高温、确保安全、优质服务、以优异成绩向十六大献礼”劳动竞赛活动,把劳动竞赛定位在实施技术创新、观念创新,确保机场安全、效益、服务上。(2)加强工会维护力度,坚持把推进机场改革发展稳定作为工会的重要任务,切实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活动,组织“两法一条例”知识竞赛测试,共有4
420名职工和1
074名外来务工者参加了答题;以实施贯彻《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为契机,建立了集团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开展了“安康杯”劳动保护竞赛活动,会同安全监察部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源头参与力度,工会参与制定《职工上下班交通车改革方案》,并组织职工代表审议和无记名投票表决,工会就《调整部分工资结构及水平的意见》与行政进行平等协商,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构筑职工生活保障机制,制定职工特种大病补充互助保障计划和住院医疗补充互助保障计划,5
132人加入保障计划,36人次职工享受了互助保障,合计金额7.29万元;开展送温暖活动,各级工会全年共慰问家访职工1
227人次,困难补助和慰问金达31.81万元。(3)加强民主管理,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集团公司场务公开工作。召开机场集团公司首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实施条例》;选举产生了集体协商职工方代表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工方代表;成立了民主管理专门工作小组,实施了集团公司场务公开。(4)加强女职工工作,坚持把提高女职工队伍素质作为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点,充分发挥女职工在机场建设中的作用。开展“三八”系列纪念活动和“我为机场献一计”征文活动、女职工双文明立功竞赛活动,实施“蓝天爱心计划”,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分别荣获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民航总局颁发的“蓝天爱心计划”贡献奖。(5)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坚持把为基层服务为会员服务思想作为工会工作理念,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展了先进职工之家、先进职工小家评选活动和特色工作讲评活动;加强调查研究,开展了企业民主管理情况调查,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职代会制度和深化厂务公开的建议;加强了工会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
(郑培利)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会
主席:钱怀民 【概况】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会辖有基层工会9个,职工3 078人,女职工1
142人。(1)开展“建、创、做”活动,切实提高班组岗位的文明程度和职工的综合素质。工会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编辑出版发行了《上航文明职工手册》一书。各班组运用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案例教育,培育强化了职工的大局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职业行为。工会展示了27个班组岗位的“建、创、做”活动特色成果,表彰奖励了56个班组岗位为2002年度文明班组和文明岗位。(2)围绕中心工作,以“建、创、做”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了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提合理化建议和QC攻关活动。组织开展了第十九次“百日安全”劳动竞赛。先后开展了40次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开展了全员促销劳动竞赛活动。全年共为公司增加销售收入4
178.5万元。在货运部开展了“全力确保2002年货运生产任务”的劳动竞赛,商务部、运控中心开展了“提高航班正常率”竞赛,飞行部一队各机组开展了“对对红”传帮带竞赛,客舱部各乘务组开展了争当“优秀服务明星”的竞赛,虹管部车队开展了星级驾驶员竞赛,信技部话务班开展了“星级话务员”服务竞赛等,有力地促进了公司安全运行、优质服务、科学管理和经营效益等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提合理化建议和QC攻关活动,共收到合理化建议70多条、QC攻关项目31项。飞行部FPS-QC小组的《开发飞行网络系统》QC成果获得中国民航QC成果一等奖、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3)大力构筑凝聚职工人心的“民心工程”,不断完善帮困救助、货币分房、优惠购票、互助补充医保四大体系。春节、高温等季节慰问一线职工;组织1
000多名一线职工、离退休职工疗休养;为256名职工办理了医保费用6.16万元。分批为1 018名职工解决了住房困难,分发货币分房款4 652.86万元;为1
408名职工办理了2
355张优惠机票;为职工发放促销奖励费83.57万元。建立“五必访”制度,送去了领导的关心、工会的温暖,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4)根据职工的爱好和特长,组织开展了“上航杯”职工乒乓球赛、足球比赛、羽毛球比赛、钓鱼比赛等活动,摘取了上海市著名企业和新闻界乒乓球联谊赛团体冠军;华东民航职工乒乓球大赛男子、女子两项团体冠军;获得了上海市著名企业职工足球赛亚军;取得了上海市职工文艺展演选拔赛器乐比赛第二名、2002“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业余管乐独奏比赛长号成人组银奖、中音号成人组铜奖与长笛成人组铜奖等优异成绩。(5)发动职工为云南灾民、贫困老人、失学儿童开展了两次捐一日工资活动,职工共捐款33.63万多元,为云南灾区等捐衣被2
995件。(6)召开了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总结了前五年工作,规划布置了后五年工作。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7)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工会干部树立大局观念,增强责任意识;换届改选了机务部工会、商务部工会、飞行部工会等;选拔培养了一批年轻工会干部,优化了基层工会干部的年龄、文化、知识和专业结构;输送70名班组骨干参加了工商管理(初级)资格培训。
(郭建平)
中国海员工会上海海事局委员会
主席:吴锦红 【概况】中国海员工会上海海事局委员会(简称上海海事局工会)辖有基层工会19个,职工2 852人,会员2
839人,其中女工会员205人。(1)坚持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不断提升职工综合能力。精心构筑提高职工素质平台:组织班组长计算机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举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知识竞赛、推进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开展“振兴中华繁荣海事”的征文活动,加强班组建设、制定“上海海事局班组建设工作条例”,制定“学习型班组”标准。围绕交通部开展的水上运输安全管理年,组织职工开展献计献策活动。局“新友好”轮被上海市授予红旗班组、吴淞交管分中心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两位同志荣获全国交通系统“金锚奖”、一大批工会积极分子、职工之友、先进工会集体得到了表彰。(2)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积极宣传推进处务公开工作,强化职工民主意识。组织职工代表进行《工会法》培训,定期召开党政领导与职工代表座谈会。进一步深化公开程序,坚持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从而保障了职工群众的民主权益。(3)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断为职工办实事。大力推进送温暖工程,完善职工生活保障机制,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发挥工会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听取职工意见,反映职工心声,加强调研,掌握困难职工实际情况,及时提出建议,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精心组织送温暖活动,为困难职工建档立卡,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职工医疗、补充保障机制和大病、住院帮困保障机制,不断深化助学帮困活动,全局共家访慰问困难职工600多人次,共发放慰问金17万元。不断完善疗休养实施办法,关心女职工工作,维护和保障女职工特殊权益。(4)不断推进海事文化,丰富海事职工文体活动。积极提倡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组织全局各基层职工开展乒乓球、拔河、扑克、桌球、篮球、棋类、广播操、摄影、演讲、征文等文体活动。
(戴志勇)
上海市建设工会
主席:周炜 【概况】上海市建设工会现有直属工会34家,其中事业单位18家、国有企业14家、机关2家。职工总数8 224人,会员8
083人,其中女会员2407人。(1)加强理论学习。全年组织工会干部学习培训4次。组织“两法一条例”的学习培训;组织学习“5.31”讲话;组织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学习研讨。(2)深化职工素质工程。11月,召开职工素质工程成果汇报会,以演出比赛、典型交流、成果展示等形式回顾总结、表彰先进。据不完全统计,所属34家单位8
224名职工中有92%的职工直接参与到素质工程中,各单位组织的各类学习讲座、专题辅导有362次,参加听讲达12
960人次,为职工总数的1.5倍;参加学历学习的有551人,占6.5%;参加岗位技能培训的有3 584人,占42%;参加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的有1
192人,占14%,其中初级407人,中级及以上有466人;参加外语学习的有891人,占11%;还有参加其他各种业务学习的有1
751人,占21%。(3)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结合建筑建材业7家事业单位的改革做好工会的换届和新建。下发有关选举工作的规范要求,对不同的单位进行分类指导。经过近2个月的努力协作,7家单位工会的换届和新建工作顺利完成。对新当选的工会干部及时进行工会业务培训。(4)建设工会自身建设。坚持每周学习制度。本着练好内功的指导思想,把每周一上午定为办公室学习时间。建立双月联系制度。向基层工会发放民情民意联系表和在基层设立联系箱,每两月下基层开箱了解情况,并书面汇报建设党委,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一项举措。转变作风开展调查研究。建设工会共完成4项调研任务,其中包括建设交通系统干部队伍状况、厂务公开、职工技协、帮困工作等,建立制度,加强财务监管。建立工会财务10项管理制度,对工会经费的预决算及使用作出若干规定,确保资金安全。(5)以创建合格、先进、模范职工之家为抓手,全面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年内有两家单位申报“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3个基层班组申报“上海市模范职工小家”。
(汪建然)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工会
主席:萧长松 【概况】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工会辖直属工会25个,职工43 180人,会员41 115人,其中女会员7
485人。2002年,集团工会提出“一统揽、三贴紧、五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工会工作,坚持贴紧经济、贴紧改革、贴紧群众的工作方针,建立完善建功立业、职工教育、民主管理、协调保障和自身建设机制。(1)进一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会同人力资源部下发《2002年职工素质工程实施计划》,通过把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纳入职代会、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内容之中,强化制度机制建设;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技术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为广大职工搭设成才舞台;通过培养职工素质工程先进典型,发挥“技术工人人才库”的集聚、辐射作用。在“上海职工发展论坛”上,集团作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开展职工素质建设,提高集团综合竞争力》的交流发言。(2)进一步深化建功立业活动。围绕集团承建的重点工程,开展磁浮列车“腾飞杯”、卢浦大桥“腾龙杯”、轨道交通“腾跃杯”竞赛和北京项目“品牌赛”;结合集团房产业发展,开展“才智杯”新昌路地块设计大赛,进一步推动建功立业活动向“科技型”、“智力型”和“管理型”发展。在市第二届职工先进操作法评选中,集团工会推荐的“模拟定位吊装法”等3项操作法评为先进操作法,集团工会同时获得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先进集体称号。(3)进一步提高民主管理水平。集团职代会提案处理民主管理委员会完成提案答复工作,资产经营民主管理委员会对集团部分投资项目的生产经营和投资收益情况巡视检查,职工保障民主管理委员会对现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情况巡视检查;集团形成平等协商实施办法,并就广大职工所关心的建立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障制度议题开展第一次协商;厂务公开向项目管理、效能监察、比价采购等新领域延伸。(4)进一步突出依法维护职能。围绕集团推进投资企业综合改革的目标,深入基层开展职工思想动态调查研究,提出坚持“两个旗帜鲜明”方针,坚持规范操作程序、“一企一策”等原则,以及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的意见和建议。有些企业把职工的体检、劳动保护和疗休养等问题纳入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内容;有些企业开展广大职工较为关心的工资集体协商,维权工作更趋实际,更加规范。
(乔瑜)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工会
主席:余忠兴 【概况】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工会辖直属工会27个,基层工会156个,职工31 381人,会员30 087人,其中女会员7
617人,直属单位有职工休养所1个。(1)立足建设,强化竞赛。年初,根据局承担的重大工程项目,建立了“越江工程立功竞赛”等十大赛区。各赛区结合工程开展技术创新,实现立功竞赛向智力型、科技型转变,不断创出科技新成果。全市65个市政养护公司推行了“养护维修承诺制”,促进了科学养护和文明养护;燃气行业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原则,确保了市民家家户户气足火旺,并采取措施使煤气中毒事故明显下降。据统计,年内共评出市优秀公司18个、市优秀集体3个、市记功集体87个、市建设功臣42名、市记功个人102名、市优秀组织者39名;有5个班组获“上海市红旗班组”称号,有5个班组进入“市500强智能型班组”之列;燃气市北销售公司苏继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厂务公开更加规范化、制度化。4月,局召开“深入持久开展厂务公开”会议,会后,各级工会配合党政,加强了厂务公开工作的机制建设,突出企业重大决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重点,并注重向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物资比价采购、闲置资产处置等方面拓展。4季度,局厂务公开领导小组专题布置自查工作,并在局政工系列“九合一”检查中进行检查。局工会规定民主评议干部的做法和要求。据统计,有33个单位对157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评议,被评议的领导干部的职工信任率都达到60%以上。局工会集中培训301名职工代表,基层单位培训了1
400名职工代表。(3)突出维护,办好实事。通过持续开展帮困送温暖,推进医疗补充保险,扩大互助互济。一是帮困送温暖持续开展。建立了帮困送温暖工作目标责任制,“一日捐”活动有2万多名职工参加,捐款金额达55.55万元,有8
000余人次的困难职工得到各级工会的帮助。二是继续推进医疗补充保险。协助行政抓好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实施运作,建立台账,健全制度,规范操作,并注重加强对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据统计,己有37个单位的2.2万名职工参加了医疗保障,有18个单位建立了单位医疗保障制度。此外,局工会组织1.09万名退休职工参加“市退休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参加率达到99.6%,对427名70岁以上的退休职工发放了“优待证”。三是配合《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实施,搞好信访处理。全局共收到来信52件,接待来访504人次,做到件件有落实。(4)深化“建、创、做”活动,提高职工素质。4月召开的工会宣教工作会议和9月召开的“建、创、做”活动推进会,要求增加“建、创、做”活动的道德含量,凸现“建、创、做”活动时代性、行业性特点。有6个单位工会宣教干部的经验交流和14个班组长“多媒体”介绍。有1个企业获市学习型企业创建奖、2个班组获市学习型班组创建奖;有8个班组获市文明班组、5个岗位获市红旗文明岗;有28个班组获局文明班组、15个岗位获局文明岗称号。杨国良被评为市职业道德“十佳”标兵。局工会组织378名职工参加第一期工商管理(EBA)资格培训,经考试合格率达到97.3%,有198名学员直接进入大专学历学习。下半年又有26名职工参加第二期资格培训。局工会被评为EBA资格培训优秀组织者。局工会组织997个班组参加“五一”林植树公益活动,捐款11.46万元。局工会举办中、高级维修电工,中、高级汽车修理工技术操作比赛,51名电工、17名汽修工经过应知应会考试比赛,技术等级晋升一级。局女职工委员会组织的女抄表工比赛和PPT的电脑技术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女职工“学技术、岗位成才”的积极性。另外,有1
000人次女职工参加“市政女性系列讲座”,有250名女职工参加局女职工周末学校的学习。(5)改进作风,加强管理。局工会建立了季报制度,保持工会信息渠道畅通,及时了解基层职工思想状况。年初局工会组织了《工会法》知识竞赛,组织了23名工会主席参加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培训,组织了5
000名职工参加市总工会法律部举办的“两法一条例”知识竞赛,并组织代表队参加决赛。工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已完成19个单位,有300多人次工会财会人员参加各类会计业务培训,按照“从严管理”的要求,对全局68个工会职工技协进行检查、整顿。
(经根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