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总工会
主席:彭戌兰 【概况】浦东新区总工会下属局、开发(集团)公司、社区、镇工会48个,基层工会6 453个。职工317 508人,女职工139
554人,会员291 956人,其中女会员125
937人。(1)理论学习上有新提高。主要通过读书征文、演讲、理论讲座、学习报告会、专题系列教育等形式,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组织布局上体现新变化。一是调整充实新区外资企业、内联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班子和办公室,设立了社区工会总干事、农村工会总干事和直管企业工会工作总干事。二是成立了公交、物业、教育、卫生四个行业工会联合会。在金桥开发区和张江开发园区探索建立区域性工会(员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区域劳动关系指导委员会。探索建立跨区域工会联合组织,成立了与党政联合体相适应的三林地区工会联合会。三是在五个街道(镇)试点成立了劳动纠纷调解办公室,把参与企业劳资矛盾的调解、处理的权限下移至更贴近企业和职工的社区工会和镇工会。8月份起受理劳资纠纷27件,结案率达96%以上。(3)维权机制上取得新的突破。一是进一步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健全和完善联合推进集体合同工作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与新区人民法院共同分析和处理有关劳动争议纠纷诉讼情况的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与组织部、纪委、体改办、企工委等有关单位,就重点工作联合检查、定期召开会议等制度。二是完善三方协商机制。各街道和镇都建立了行政、企业和工会的三方协商机制,开发区域建立劳动关系指导委员会,机制构建率达到100%。三是推进集体合同制度,规范企业劳动关系。集体合同签订率达82%以上,工资性集体合同签订率达53%。四是积极推进和探索企业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建制率达93%,职代会召开率达92%,厂务公开建制率达95%,分别比上年提高了4%、5%和15%。(4)服务员工上形成新举措。一是围绕“增强核心能力,倡导学习成才”主题,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会同社发局、科技局、人事局和劳动局联合制定下发了《浦东新区学习成才奖励实施办法》,把职工学习成才引入法治化轨道。组织了历时一个多月的新区“红五月”职工读书活动,共有2万余名职工参加了各级工会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举办技能比赛,鼓励职工岗位成才。共举办电脑网页设计比赛、绿化工技术比赛、美容美发技术比赛等6场职工技能比赛。举办文化娱乐活动,陶冶职工情操。先后举办了“新区外来员工广场文艺汇演暨现场发展工会会员”活动、慰问劳模交响音乐晚会、“走进辉煌”张江之夜民族音乐晚会等大型活动,吸引数万名职工参加。二是与320家各类企业行政领导直接沟通、对话,到78家直属单位和企业现场办公。工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处理来信110件,接待来电来访1100多人次,其中单位集体来访、法律咨询32起,共涉及3
000多名职工;接听妇女求助热线311人次;直接参与了13起群体性劳资矛盾的调解,参与了30起劳动争议纠纷的仲裁和协调。在张江开发区率先建立工会会员(员工)服务中心,为区内企业、员工提供法律咨询、会员申请等服务。为10名女基层工会主席聘请了10名女律师,结对帮助这些女工会干部开展工会维权工作。对特别困难群体实施救助服务。全年组织3次较大规模的再就业招聘、介绍会,各级工会创造再就业岗位,安置4050等职工600余个。各级工会走访慰问困难职工7万余人次;对困难职工发放帮困医疗卡50张金额达2.5万元。三是成立浦东新区职工互助保障中心,出台了《新区职工门急诊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新区职工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等职工互帮互助的保障计划,全年为20多万人次的职工办理了医疗互助投保,投保金额达1
600多万元;同时为近3万人次职工进行了医疗、养老互助保险理赔,金额达1
000多万元。设立了劳模工作专项基金,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关心解决劳模实际困难的意见》,共为108名退休劳模办理了每人保额为100元一份的医疗保障,向65名困难劳模发放了每人1
200元的困难补助金,并为近80名在职劳模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
(李灿)
徐汇区总工会
主席:赵惠惠 【概况】徐汇区总工会辖有产业(系统)、社区、集团公司工会48个,基层工会2 223家,联合工会118家(覆盖企业2
971家)。职工71 531入,会员65 923人,其中女会员34
169人。工作机构设办公室、组织民管部、职工权益保障部、生产宣教部、事业管理部。直属企(事)业单位有徐汇区工人文化体育中心、徐汇区职工疗休养服务中心、五月苑大酒店3家。(1)学习宣传“两法一条例”,营造依法治会的良好氛围。印发了2.5万册《工会法》学习宣传资料,会同《徐汇报》出版《工会工作专刊》,配合有线台拍摄播放《职工维权专辑》;举办大型法律咨询活动。区总工会被上海市委宣传部等七家单位评为“百万职工和经营者学习贯彻‘两法一条例’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2)继续抓好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和运转工作。全区有3
963家新建企业已建工会,工会组建率达95.2%,会员41 147人,职工入会率达88.9%。13个社区全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覆盖企业1
100多家、职工1.6万余人;区域性工资谈判制度覆盖企业855家、职工1.14万人;98家新建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13个社区建立劳动争议仲裁点和职工法律援助站。(3)深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职工队伍职业道德建设,营造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良好氛围。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600余名职工参加了电脑基础知识培训和女职工系列培训。组织举办徐汇区第三届“红五月”职工系列文体活动,区域内100多个基层单位的1
100余名职工参赛。(4)进一步拓展工会维权工作。一是深化帮困送温暖工作,帮助困难职工4.9万人次,补助金额788万余元。介绍1
400人次的职工重新就业,开展为老服务1 300余人次。4.9万名在职职工参加了补充养老、住院保障等多项互助保障计划,办理理赔2
242人,金额119.5万元;为退休职工办理参保5万人,2.04万人次获理赔补偿金813万余元。落实困难劳模的帮困送温暖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对生活困难的退休劳模帮困工作的通知》,确保劳模家庭人均生活水平在600元以上。二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9
694名职工代表进行业务培训,职代会制度建制率达99%,厂务公开制度实施率达97.3%。三是推进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工作,1
470余家单位建立了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制率达85%以上。(5)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建立区政府与区总工会联席会议制度。9月5日,区政府与区总工会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双方就困难职工和转改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实施机构改革。区总工会机关精简内设机构30%,精简编制33%,竞聘上岗的机关科级干部平均年龄为32岁,下降了37%。三是加强对工会工作新情况和新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对转改制企业职工权益保障状况、区域性三方协商机制运行情况、现阶段职工队伍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困难职工生活保障状况等课题开展调研,为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
(虞蔚)
长宁区总工会
主席:高建华 【概况】长宁区总工会辖有产业(局)、街道(镇)、直属工会24个,基层工会1 925个,职工68 833人,会员59
961人,其中女会员28
979人。工作机构设办公室、财务部、法律部、组织民管部、宣传教育部、社会保障部、综合事业部。还设有经审办公室、女职工委员会、退管会办公室、职工技协办公室、工会三产管理办公室、工会职业介绍所等,直属单位长宁区工人俱乐部。(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强调了严格执行制度、层层组织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提出了工会工作目标管理的工作思路。(2)加强《工会法》宣传,参加了全国总工会和《工人日报》社组织的《工会法》知识竞赛,分别对基层党政工干部和职工进行了《工会法》知识的讲座;建立区政府与区总工会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街道(镇)开始逐步建立行政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3)加强重点工作力度,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社区工会工作:一是召开党政恳谈会和研讨会。二是继续推进组建工作。新建企业工会206家,三资企业工会110家。已建90个小区工会,覆盖140个居民区,组建率为97%。三是探索街道工会、小区工会(联合工会)和基层工会三个层次的合格职工之家创建工作,已验收合格的有50家;开展“双爱双评”,评出22名优秀员工之友、20名优秀员工、19家“双爱双评”先进企业、11名“双爱双评”优秀组织者。职工素质工程:一是围绕创建文明城区工作,为职工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活氛围。举办了第十三届姐妹运动会、“党的光辉照我心”摄影展等;二是围绕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评选出8个市“巾帼文明岗”、15个市文明班组和3个模范职工小家;还评选出2名“职工信赖的好领导”和2个模范职工之家。三是围绕提升职工素质,积极投入新长宁的建设和发展。举办了“长宁区职工网页设计大赛”,有8名女职工参加了“外经贸杯”网页制作比赛;组织了餐饮企业职工餐厅服务技能大赛。(4)加强实事目标推进,认真履行工会组织的维护职能。突出为职工办实事的工作目标。一是给百名孤老双重关爱;二是解决331名困难职工帮困医疗卡;三是组织1
100名困难企业下岗女职工体检;四是资助困难企业2
000名职工参加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五是开展百家企业为百名困难学生助学活动;六是扶持再就业带头人(吸纳了4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七是帮助实现1
100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厂务公开实施率已达98%,召开了厂务公开成果发布会。安全生产注重学习宣传、网络建设、防范检查。帮困送温暖,共为400余名困难职工送去慰问金15万元,职工住院医疗保障计划参保人数5.1万,覆盖率为98%;重大病医疗保障计划参保人数4.6万,覆盖率为92%;退休职工住院医疗保障计划参保人数3.8万人;理赔2.1万人次,金额780余万元。(5)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一是认真做好区总工会机构改革,采取科级干部竞聘上岗,科员双向选聘上岗的办法;二是加强工会机构的管理,调整部分基层工会管理范围,规范职工技协的管理办法,制订相应的工作制度;三是加强信息工作,调整“长宁区总工会信息网站”结构,开设《长宁时报》“工会天地”专版;四是加强了工会干部的思想、业务教育。
(陈慧君)
普陀区总工会
主席:叶小英 【概况】普陀区总工会下辖8个产业局工会,9个街道(镇)工会,4 732个基层工会。全区共有103
386名职工,其中女职工人数为45 132人。全区工会会员数99 815名,其中女会员45
032名。区总机构设办公室、信息调研室、组织部、基层法律部、建设宣教部、生活保障部、财务部、经审办、经济工作部、职工疗休养部、上海市职工保障互助会普陀区服务处暨普陀区职工互助保障中心及普陀区总工会职工培训中心。直属单位有沪西工人文化宫、普陀鑫乐影剧院、沪西职工技术交流站和普陀体育场。2002年,全区工会深入贯彻《普陀工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坚持“1721”工作主线,争创“三个一流”取得了新的进展。(1)坚持以职代会制度为基本形式推进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取得了新突破。在建立非公企业共商机制基础上,2002年大力推进非公企业职代会制度建设,探索出了六种职代会模式和五项基本职权。非公企业已建职代会154家,参与企业1
369户,覆盖职工3万余人。4月,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联合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向全市推广。(2)坚持与时俱进,建立全区工会“一三九”就业服务联动机制。一是拓展“一”的功能,投资20万元建立西宫人才劳务中心,增加了劳务服务和人才服务资质,形成了以区总职介中心为龙头的培训职介网络。二是延伸“三”的服务。发挥三个培训学校的作用,把信息发到社区,把培训班办到社区,把政策咨询、报名服务送到社区。三是强化“九”的运作,分别在九个社区建立“社区工会教育中心”实施就近培训、就近服务,已培训职工1万余人次,帮助2
400名下岗职工找到了工作。(3)建立行业工会探索新时期区域工会运作新体制。从提高“三方协商”机制有效性出发,区总加大推进行业工会建设的力度。已建立了区餐饮业、大卖场和物业管理三大行业工会。通过行业工会与区域工会的协调配合,形成了立体交织,条块共进的工作格局。(4)建立街道(镇)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区与街道(镇)两级联席会议对话协商网络,为工会参与经济事务管理,政府支持工会工作提供了渠道。继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后,2002年,区总又荣获了“全国再就业工作十周年先进集体”和“全国女职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顾维兴)
闸北区总工会
主席:陶七一 【概况】闸北区总工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工会的全部工作,注重特色,突出重点,探索规律,强化自身,工会工作取得新进展。(1)街道(社区)工会建设有新进展。截至年底,全区9个街道(镇)全部建立了社区工会和小区工会,完成了构筑“两个平台”的任务;全区开业的858家新经济组织中,已建工会835家,组建率为97.1%,共有职工8
322人,加入工会的有8
078人,入会率为97%;全区8个街道全部建立了“区域性三方协商机制”、“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机制”、“社区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职工法律援助机制”、“社区工会与街道办事处的联席会议机制”和“争创‘合格职工之家”’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机制;区总工会修订了《工会志愿者队伍管理办法》,召开了“社区工会志愿者工作经验交流会”,组织志愿者进行全面培训,有3名志愿者和1个志愿者服务站被评为市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2)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有新举措。围绕区的经济建设和城区发展,组织开展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创新力”为主题的“百万职工大练兵”活动,“聚焦不夜城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活动,有6家单位的9项成果获得上海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大力推进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班组活动,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明确创建目标和措施,加强中途检查、年终考核评估,创建活动健康发展。(3)工会保障工作有新成效。全年,共慰问救助21
266名职工,慰问金达410.92万元;市、区工会救助困难职工子女和帮困助学448人次,计23.41万元;医疗救助367人次,救助金31.37万元。(4)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建设有新突破。区总工会、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行区属企业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若干意见》,就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和内容提出规范化的要求。为进一步发挥工会法律援助的作用,区总工会制定了《关于完善街道、镇工会法律援助分中心制度的意见》,把街道工会法律援助纳入同级司法、信访综合窗口,做到公开办事制度,定点定时接待,持证上岗服务。(5)调查研究工作有新成果。在参与上海市职工队伍状况的调查中,撰写了《关于闸北区外来劳动者群体状况调查》,并与上海港务局工会,共同完成了《上海市外来劳动者群体状况调查》的分报告,完成了全国总工会下达的全国职工队伍状况的调查任务。针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先后组织了“工会工作‘与时俱进”’、“转改制企业工会组织管理工作”、“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研讨会,在全区各级工会完成的70多篇调查报告、论文、经验交流材料中选取34篇汇编成《探索(三)》。
(赵海春)
虹口区总工会
主席:宋美红 【概况】虹口区总工会辖产业(局)、街道、镇、集团公司工会30个,基层工会815个,职工76 058人,会员7
280人,其中女会员37
869人。区总工会设办公室、组织人事部、生产民主管理部、宣传教育部、劳动权益保障部、财务管理部、综合服务部和退管会办公室、经审办公室、三产办公室、职工技协、职业介绍所、职工物价监督分站等,有直属单位4个。(1)继续花大力气,抓好小区和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下发了“关于虹口区私营企业工会组织归属街道(镇)工会组织管理的意见”,区委转发了工会“积极探索、与时俱进,推行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工作”的文件,其中对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明确了操作程序和方法。到年底为止,虹口区各街道(镇)小区工会全部成立,206个小区工会对非公和新建企业工会工作覆盖面达100%。(2)围绕发展虹口经济,各级工会在职工中开展了“精一门、会二门、学三门”的学习技术活动,并且开展了缝纫工、护理人员、电子收银、信息技术等考核培训。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组织职工开展以“争创智能型班组,争做智能型职工”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区工业系统宇宙电器厂的“创优质高产夺标赛”,完成了外贸1
000万产值的任务。商委系统和医务系统开展的“优质服务竞赛”,文化系统开展的“争创行业排头兵”等竞赛活动,为企业的发展、虹口的振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在深化企业改革中,不断完善工会的维权职能。在企业机制转换过程中,各级工会坚持源头参与,实行过程跟踪,及时反馈意见,保证了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在源头参与方面,坚持工会主席必须进入企事业改革领导小组的意见被采纳。建议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排摸情况,要求改制企业从稳定出发,两套方案一起做(改制方案、职工分流方案),在改制过程中,坚持职代会制度、规范审议程序,改制企业召开职代会率达100%,经过改制的411家企业都能一次通过改制方案,其中290家企业职工代表对企业改制方案、职工分流方案提出意见并予以采纳,占总数的75.5%。(4)做好帮困救济工作。共帮助困难职工56
547人次,金额为787.71万元,发放助学帮困金8.3万元,发放定帮困难职工金3.89万元,发放公惠医院医疗帮困卡148张,同时,区内职工参加一日捐有24
409人,总金额达68万元。
(李琪)
杨浦区总工会
主席:王剑明 【概况】杨浦区总工会有直属工会35家,职工80 554人,其中女职工42 069人,拥有会员73
105人。区总工会内设机构有办公室、组织民管部、保障工作部、财务管理部、宣教生产部、疗休养部、退管三产办公室、经审办,下属事业单位有沪东工人文化宫、杨浦区工人俱乐部、杨浦区职工文体中心、中原护理医院、杨浦区职工技协交流站。2002年,杨浦区总工会动员组织广大职工建功立业,涌现了一批职工技能业务明星,举办了杨浦职工文化艺术节,开展了50多项文化艺术活动,参与职工近7万人次;实施送温暖工程,组织11.39万名在职、退休职工参加了住院保障计划,6.3万名在职职工参加了重病保障计划,为2.33万人次办理理赔手续,给付金额936.58万元;举行了两场大型劳务招聘会,有114家单位参加招聘,帮助4
097人达成了用工意向,树立了10名再就业典型;筹备了147万元帮困基金,对一批困难职工实施了帮困扶助;厂务公开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化,民主决策、行政责任和考核评价三大运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会组建和有效运作得到了加强;在转变作风,调查研究,服务职工中,工会自身建设也进一步推进。杨浦区总工会荣获了“全国工会送温暖先进集体”、“上海市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优秀单位”、“上海市开拓老龄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张利敏)
黄浦区总工会
主席:徐少伯 【概况】黄浦区总工会辖有产业(局)、企业集团(公司)、机关、社区和直属工会41个;基层工会2 785个;班组3
234个;职工108 828人,其中女职工55 373人;会员111 375人,其中女会员57
769人。区总工会设办公室、研究室、推进企业改革办公室、组织民管部、生活女工部、法律工作部、生产劳保部、宣传教育部、社区工作部、财务部,直属事业单位2个。(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狠抓“两法一条例”贯彻。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基层党政干部管理者1
469人,培训基层工会干部、职工代表4 670人,培训职工群众34
138人。同时,区总工会和大口工会主席及干部纷纷到基层工会宣讲。(2)强化两大机制建设与运作。区总工会《关于在企业改革中,裁员、分流、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情况说明》由区委转发。在运行平等协商和职代会机制中,区总工会与区劳动局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召集工会干部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酝酿议案提案,代表职工参政议政。各级工会将此融入职代会运行机制中并进行专项检查督促,深化了厂务公开。各级工会对困难职工实行动态管理,救助各类在职、离退休困难职工及其子女、困难劳模和困难企业工会主席7.6万人次,发放生活保障金1
127万元;向100名因病致贫职工提供门急诊自负段的助医帮困金;向100名特困职工子女提供助学帮困金。全区工会还抓紧保障计划宣传落实、服务理赔和丙种计划退保工作。到11月10日,参加《特种重病互助保障计划》职工累计61
250人;参加《在职职工住院保障计划》80 376人,两项理赔4408人次,金额达285余万元。987名职工全部按时办理退保。全区工会组织7
269人次从业培训;联办3次大型劳务招聘会;聘请再就业带头人为“再就业援助员”,作巡回讲演,并与区总工会、各级工会协作,促使3
655人实现再就业。(3)全面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区总工会命名新黄浦集团等5家单位为学习型企业、新光显示仪厂电气班组等13个班组为学习型班组,在区委宣传部学习型组织论坛上宣传介绍,以此推动全区的创建工作由企业向事业单位发展。区总工会与明德研究所签约共建学习型组织,组织140名班组长参加工商管理初级资格培训,其中85%又考入上海电大工商管理大专班学习;组织“151553”职工素质管理培训,组织女工计算机操作培训。职工中高级技术人员比创建前增加112%,中级技术人员增加62%。区总工会、区委宣传部、新世界集团联合推出“群力——诚信的典范”先进事迹,组织全区职工学习。群力草药店、六十七中学教师孔文才分别荣获市职工职业道德十佳单位与先进个人。新评选出20个市级文明班组、10个市级红旗文明岗、104个区巾帼文明岗、20个社区服务巾帼文明点。(4)继续探索社区工会工作新格局,全面推动新建企业工会工作。新建企业工会组织网络建设不断深化。全区新建企业开业单位1
917家,已建工会1 836家,组建率为96%,开业单位职工21 344人,会员19
836人,入会率93%。引导各社区工会将组建工会的对象向“两新组织”扩展,其中579家组建工会,会员1
256人。同时抓好转制企业工会的交接81家,建会65家,会员3
082人。小区联合工会已达128个,覆盖131个小区。现有行业工会12个,社区基层工会已有373个,会员18
557人。9个社区工会全部与街道行政召开联席会议沟通协商工会工作。(5)围绕民主化、群众化转变作用,促进了工会自身建设。“调研先行”已成为全区工会工作作风。区总工会先后开展调研并形成《深化企业改革与工会工作》、《城镇居民最低保障调查》、《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本区企业改革中工会干部的思想障碍》、《社区工会在民营企业属地化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等16篇调研报告。
(吕诚陆)
卢湾区总工会
主席:胡怀坤 【概况】卢湾区总工会辖有产业(局)、集团工会9个,街道工会4个,基层以上工会37个,基层工会959个,职工36
115人,会员34 793人,其中女会员17
138人。区总工会机构设办公室、组织人事部、社会保障部、民主法律工作部、生产宣教部。有直属事业单位2个。(1)学习宣传“两法一条例”,营造依法治会、依法维权的环境。组织1.5万名党政领导、工会干部和职工参加的“两法一条例”试卷答题,组织全区工会干部听取“中国加入WTO,工会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辅导报告。为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作《工会法》学习辅导,印发了3
000册《工会法》和《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宣传资料。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卢湾区学习贯彻‘两法一条例’知识竞赛”的决赛,把学习宣传“两法一条例”活动推向高潮。(2)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推进社区工会组建工作。围绕进一步推进社区工会工作,开展专项课题调研,同时,积极争取区委领导的支持,成立了由区委分管书记挂帅、19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卢湾区进一步推进社区工会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转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工会工作的意见》,在社区工会干部的配备上作进一步充实与调整。组织街道工会主席和专职工会干部等参加工会工作业务知识系统培训。新建企业工会组建率和职工人会率分别达到96%和91.8%。57个小区成立工会。(3)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和知识技能培训,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把学习、宣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作为“职工素质工程”的重要内容,先后开展“双十佳”评选活动、以计算机应用知识和信息技术为主题的“三学”活动等,在经营者和职工中进行《工会法》、《劳动法》、《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学习辅导,以提升经营者劳动法律意识和职工依法自我保护意识。联合社会力量开展职工技能培训1
300余人次。成功举办卢湾区第五届职工运动会开幕式暨淮海路商业职工马路运动会、体育风景线展示周活动。(4)继续履行帮扶特困职工“第一责任人”职责,特殊群体帮困稳定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展职工住院、大病重病和退休职工住院等保障计划的续保和投保工作。参保率分别达80%、58%和98%,慰问救助特困职工1.7万人次,金额499.2万元。组织2.2万名职工、干部参加“一日捐”活动,捐款金额67万元。开展“三个一百”困难人员救助活动,向305名特困家庭提供500元临时救助,金额15.25万元,向全区300户特困职工家庭提供每年1
200元结对帮困金。对1
503人次困难职工子女提供帮困助学金额34余万元。区退管会春节期间慰问退休工人1.4万余人,金额254.2万元。(5)强化维权职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工会应有的作用。会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积极组织部分企业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培训和实施。围绕深化企业改革、改制,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区总工会信访接待窗口服务功能,接待来信来访200余件,最大限度地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6)深入开展调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分析研究工会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特点,开展了“社区工会工作现状及对策”、“行业工会工作的初探”、“困难职工群体现象分析与对策”等三个课题调研。
(葛家敏)
静安区总工会
主席:周文芳 【概况】静安区总工会辖有系统、街道、集团公司工会24个,基层工会1 731个,班组3 264个,职工50 406人,会员46
693人,其中女会员22
532人。区总工会工作机构设有办公室、组织民管部、宣教文体部、经济工作部、生活保障部、社区工作部和财务部。其中宣教文体与经济工作部合署办公。区总工会有事业单位3个。(1)认真学习贯彻《工会法》和《上海市工会条例》。举办“两法一条例”的系列宣传活动。市总领导为区处级干部和工会干部分别举办讲座。印制6
000册《工会法》、《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上海市工会条例》发到基层工会和班组,通过竞赛、讲座、宣传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上半年,区总工会还配合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到各系统、街道调研,形成贯彻执行《工会法》的调研报告。(2)努力开创社区、小区和其他非公企事业单位工会工作的新局面。静安区在社区工会中通过建立社区工会工作四项机制,提前完成了“构筑两个平台,实现八个基本,建设一支队伍”的总体要求后,2002年着重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非公组织的工会组建工作。全区民营非企业单位全面完成了工会组建任务。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有了较大的突破。二是抓好非公企事业单位工会的运作。开展了“小区工会工作一招征文”活动,召开了信息发布会;三是积极探索非公经济组织的民主管理工作。在石二街道永平小区召开了全市第一个小区职工大会,在威海路汽配街召开了第一个行业职代会,在凯利园区成功召开职代会。(3)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区总工会与其他部门开展了静安南京路“诚信宣言”主题活动,在全区职工中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大讨论,举办了职业道德演讲比赛,评选出一批职业道德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深入开展“三创一做”活动,“三创一做”活动继续向文明行业延伸、向非公组织拓展,涌现出5个市“红旗班组”、8个市“文明班组”、5个市“红旗文明岗”。文明商务楼的创建工作也全面展开。继续加强“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组织二批160名工会干部和班组长参加初级工商管理培训班学习,协助行政组织3.6万人次参加了各类培训,参加技术练兵达2万人次。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举办了“纪念振兴中华读书活动20周年纪念大会”,表彰了读书活动先进,市读书办12月在静安区召开现场会。(4)广泛开展“建设双高区,再创新佳绩”劳动竞赛。区总工会围绕区中心工作特别是静安区新一轮旧区改造,加强对劳动竞赛的领导,召开了劳动竞赛推进大会。在全区重点工地——东八块动迁指挥部有一名区总工会机关干部,专门负责指导、协调8个分指挥部的劳动竞赛。区总工会与动迁指挥部联合召开了劳动竞赛动员会。(5)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区委、区府的关心支持下积极推进三方协商机制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召开了两次三方协商会议,对推进企业工资协商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区政府转发了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施意见,区总工会与劳动局还召开了工资协商推进会。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完成工资协商的企业已超过100家。年初,区总工会与区有关部门对六大集团领导班子进行了考核,各集团公司职代会用无记名方式对领导班子进行了测评。开展了对厂务公开工作的调研,制定了全区厂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实施意见。推动了厂务公开工作,继续做好帮困送温暖工作以及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障工作。
(程忠俊)
宝山区总工会
主席:曹群华 【概况】宝山区总工会辖有基层工会4 645个,职工135 760人,会员120 040人,其中女会员48
646人。区总工会机构设办公室、组织民管部、保障工作部;直属事业单位3个。12月19日,召开宝山区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宝山区总工会第四届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1)务实创新,探索工会组建新路。区总工会加快了新经济组织工会组建和以街道经济发展区为基点,搭建社区两级工会工作平台的步伐。区各级工会依托各工商所及其他组织的力量,从“源头”抓起,动态跟踪,在新经济组织的工会组建工作中取得突破,全区新建企业工会5789家,职工人会59
879名,工会组建率和职工人会率分别达到88.9%和89%。在5个街道中分别成立了社区工会和建立了5个对应的经济发展区联合工会,形成了社区工会、经济发展区工会和基层工会三级组织网络。(2)不断深化职工素质工程。以“建、创、做”活动为载体,推进“百千万”活动,着力在“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巩固质量,提高水平”上下功夫,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化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涌现出市十佳职业道德先进集体1个,市十佳职业道德标兵1名。(3)落实全依方针,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全区职代会建制率、召开率在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中达到92.8%,厂务公开实施率达到88.5%。全区国有、集体企业集体合同签约率达88.7%,14个经济发展区实施了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涵盖了656家落地型、实体型非公经济组织。(4)履行基本职能,服务保障进一步完善。全区各级工会积极实践,形成了“四个一”帮困送温暖机制。全区慰问走访困难职工4
303人次,金额131.4万元,组织全区9
457人次参加“一日捐”,金额26.4万元,区职工帮困基金会定帮100户,助学50名,为3.9万人次支内、支疆人员发放生活补贴485万元,为100名特困退休职工发放爱心卡。年内全区有46
642名职工参加住院保障,投保金额210.7万元,理赔1 346人次,理赔金额100.8万元;12
591名职工参加特种重病保障,投保金额110万元,理赔66人次,理赔金额62万元;28 282名退休职工参加退休职工住院保障,投保金额140.41万元,理赔16
274人次,理赔金额576.56万元。(5)工会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增强。一是区总工会完成了内部机构改革和下属事业的撤销和建立工作;二是区总工会认真组织开展了“十六大”精神的学习;三是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19期,1
386人次参加了培训,培训职工代表3 295人次。
(窦恺芳)
闵行区总工会
主席:俞莉红 【概况】闵行区总工会辖有大口、直属工会52个,基层工会4 366个,职工171 066人,工会会员143
264人,其中女会员63
380人。区总工会工作机构设办公室、组织管理部、劳动法律部、综合管理部,有直属企事业单位6个。(1)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团结带领全区职工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制订了《闵行区职工道德建设实施意见》,作为全区职工道德规范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内容来贯彻实施。组织全区职工继续开展“建、创、做”活动,评选区文明班组100个,区红旗文明岗50个,评出了闵行区“十佳巾帼文明岗”和54个区级巾帼文明岗。评选示范性学习型单位20个,示范性学习型班组50个。全面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活动。不仅有维修电工、电焊工等传统技能,还有英语、计算机等现代技能。(2)以“两个基本”为目标,工会组建取得新成果。全面推进工会组建工作,重点是加强了老大难单位和新建企业的工会组建。全区共新建工会432家,发展会员12765人。新建企业建会率达到92%,开业单位职工人会率达91%。推进基层工会主席直接选举工作。全年共有175家基层工会进行换届,其中143家单位进行了直接选举,占总数的81.7%。(3)突出工会维护职能,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取得新突破。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三方协商制度,共签订集体合同941家。积极推动三方协商机制运作,切实调解企业劳动关系,缓解劳资矛盾。一年来,工会参与劳动争议案件的立案工作21件,提供咨询服务50人次。全面开展“两法一条例”学习宣传活动。全区1.3万余人参加了知识竞赛活动。(4)以人为本,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继续开展“安康杯”劳动保护竞赛活动。区总工会协同区安监局等部门举办“2002年安全生产咨询活动”。参与工伤事故处理共39起,督促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认真落实防暑降温、高温慰问工作,共慰问企业315家,慰问职工28
950名,慰问金额达65.8万元。(5)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协助政府实施帮困送温暖、推进再就业取得新成效。全区各级工会救助困难职工6
645次,救助钱、物总金额达315.56万元。区总工会直接帮助困难职工1
375次,金额67.65万元;助学帮困121人,金额4.385万元;医疗救助60人,金额3万元;还资助全区4
000名签“协保”的职工参加住院补充保障,金额4万余元。开展“献一片爱心,捐一日工资”活动,全区参加捐款的职工为4.3万人次,总金额达95.59万元。捐款基本留给基层单位建立各类帮困基金。为职工办理补充医疗保障计划,一年来已累计向1万余人次职工给付互助保障金580万元。区总工会被市职工保障互助会评为“上海市职工互助保障先进工作委员会”称号,还荣获市总工会授予的“送温暖工程十周年先进单位”称号。区总职介所共接待来访就业咨询1
500多人,求职登记856人,推荐上岗就业426人。(6)工会民主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到90.02%;事业单位建制率达到88%。积极推进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全区共有108个公司建立职工董事制度,共有148名职工董事;有118个公司建立职工监事制度,共有162名职工监事。全区共有376家公有制企业和267家事业单位实施厂务公开,65家外资企业和139家私营企业实施厂务公开。完善和规范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7)加强学习,工会自身建设取得新成绩。制订了《进一步加强职工之家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建家工作作为工会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有目标、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全区已建职工之家1
127个。举办了各类工会干部培训班7期,培训工会干部600人次。
(叶民强)
嘉定区总工会
主席:吴飚 【概况】嘉定区总工会辖有局(社、公司)、镇、街道工会56个,基层工会6 486个,职工总数170 826人,其中女职工73
681人;会员156 841人,其中女会员64
054人。区总工会4月底换届后,设有办公室、组织基层部、保障法律部、经济工作部,直属单位有嘉定工人文化活动中心。(1)组织职工为经济发展作贡献。在职工中开展立功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共有560家企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251项立功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2万余条,实施3
000多条,共创经济效益3
000余万元。(2)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推出了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全年有6万名职工参加了各类业务培训班,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3)加快新建企业组建工会步伐。全年新建企业工会269家,新发展会员11
446人,覆盖职工15 756人。其中三资企业建会38家,发展会员4 228人,覆盖职工6 047名。(4)深化工会送温暖工程。全年全区三级帮困基金总量已达到2
600多万元,各级工会组织走访慰问特困职工累计13 458人次,发放各类救助金432.9万元,会同政府有关部门举办大型用工洽谈会,推出招聘工作岗位2
116个,达成用工意向3 867名。还通过工会职业中介、生产自救、“4050”工程项目开发等形式,帮助职工再就业879人。有75
094人次职工参加市总工会推出的住院、大病等补充保险,投保金额558.67万元,并为5
920名在职和退休职工办理给付住院、大病医疗保障金22.44万元。(5)维权职能进一步落实。一是会同区人大办公室、司法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举办了“嘉定区职工经营者学习‘两法一条例’”的知识竞赛,下发知识读本1
000余册,发放竞赛试题1.7万余份,组织初赛、复赛、决赛,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和经营者依法管理的理念。二是继续推进企业集体合同的签订。全年新签集体合同459家,累计5
161家,各类企业覆盖达到建会数98%以上。三是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73多件次,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69件次,还会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145家企业开展执法监督大检查等。(6)加强镇、街道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在14个镇、街道、工业区专职工会干部增配到27名,平均年龄下降了18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3名,改变了原来专职干部少、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的状况。(7)开展调研活动,做好信息工作。开展对新形势下社区工会建设、职工群众思想动态、企事业改革状况、困难职工现状、企业劳动关系新变化等专题进行了调查,写出调查报告7篇。建立了嘉定区工会网站,4月份开始正式运行。(8)加强工会信访工作。认真搞好信访接待和劳动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工作,多次深入社区进行法律法规咨询,并设立了劳动法规咨询服务箱;加强信访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联动,全年共接待受理职工来信来访273人次,涉及职工343人,信访办结率达100%。
(沈承章)
金山区总工会
主席:姚福林 【概况】金山区总工会辖有镇、街道、局、区属公司以及区级机关工会39个,基层工会3 274个,职工总数104
669人,工会会员95 868人,其中女会员45
204人。经过机构改革,区总工会机关设组织民管部、经济宣教部、维权保障部和办公室,附设区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直管单位有枫泾、朱泾、亭林三个工人俱乐部。(1)组织职工群众学习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各级工会运用学习班、讨论会等形式,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会议胜利召开后,区总工会先后组织部分工会干部和部分劳模、先进代表两次召开座谈会,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学习活动。与此同时,还加大了学习宣传修改后的《工会法》的力度。(2)职工素质工程进一步推进。以第五次“十万职工大练兵”为抓手,畅通了职工“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赛——技术晋级”的渠道,举办计算机中级操作比赛,71名选手中有59人获得中级证书;有40多名学员参加了网络知识培训班。区总工会结合服装行业“1110”培训计划的开展,举办了服装设计展示活动,有16支队伍100多名职工参加。五·一前夕,还配合区政府表彰了291名区级先进生产(工作)者,100个先进集体。(3)新建企业工会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年内组建工会60家,其中独立工会6个,村级工会7个(覆盖企业47个),职工入会2
995人。全区建会率达到96.1%,职工入会率达到90%。在此基础上,基本搭建起社区工会两级工作平台。社区一级平台搭建率达到93.3%,第二级平台搭建率达到90.8%。新建企业工会的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年内确定的149家新企工会工作运行试点单位中,已有51个建成了职工之家。(4)工会维权工作进一步拓展。一是职代会制度日趋完善,建制率达到100%,其中职代会正常召开的占90%,区总工会还在朱泾、张堰镇试行镇工会与镇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在建制上有了发展。全区镇、街道一级都建立了三方协商机制,有438个单位开展了工资协商工作,405家私营企业签订了工资协议。三是加强了法律援助和劳动法律监督,区总工会直接调查处理群众来信30多封,接待来访来电100多人次,参与劳动争议调解近40次,参与劳动仲裁30多次。(5)补充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一是继续做好以“医疗补充保险”为重点的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全区已有5万多名在职和退休职工参加市职工保障互助会,各类补充保险金额达到400多万元。年内已理赔4700多人次,金额250多万元。二是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一日捐”达到79万多元,进一步壮大了区职工帮困基金实力。年内,出资27万多元,帮助560多名困难职工。为支内回沪定居人员发放补助款29万多元。慰问各类困难退休人员4
700多人,发放慰问金近70万元。还为1
800多名困难女职工免费进行妇科病检查,免费为67名农村老劳模体检。三是积极推进再就业工作,直接帮助200多人走上新的工作岗位。(6)自身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区总工会与上海工会干部管理学院联合办班,77名工会干部取得“三证”,42名工会干部取得上岗证。区总机关先后有10名同志参加全总、市总和区府组织的培训。继续强化职工代表培训。区总工会选派18名基层工会干部参加市总的师资培训班,区总工会还自编教材,培训170多名职工代表,连同各直属工会办班,全区已培训职工代表1
015人。
(吴冲)
松江区总工会
主席:吴红星 【概况】松江区总工会辖有委、局、镇、街道、区属公司工会及工业区、科技园区、佘山度假区等直属工会64个,共有职工139
286人,会员124 578人,其中女会员59
905人。区总工会工作机构为五部一室:办公室、组织人事部、法律工作部、基层工作部、保障女工部、事业经济部。区退管会工作机构仍挂靠在区总工会。区总工会所属事业单位为松江工人文化宫。2002年,区总工会积极履行工会职能,重点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1)抓维权。以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法》为抓手,签订集体合同覆盖企业1万多家;开展劳动法律检查和职工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为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并参与职工劳动争议仲裁;社区内普遍开展劳动关系三方平等协商;11月19日成立了由区政府牵头,工会、劳动、社保等有关部门与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协调的松江区劳动关系协调联席会议制度。(2)抓组建。采取上门宣传、协调沟通、目标考核等办法,到12月底,累计组建村级联合工会122家;三资企业工会309家;全区26个民营经济开发区的联合工会共覆盖私营企业11
047家;全区共吸纳会员13.5万名。(3)抓素质工程。组织职工开展了争创智能型班组和争做智能型职工为主题的增产增效、降本节支和提合理化建议、技术比武和重点工程立功竞赛等活动,实施合理化建议2
800条,增加经济效益1
065万元。各企业局、镇、街道等工会,通过职工培训基地和培训中心,对2.84万人次职工开展各类业务培训。(4)抓民主管理。全区应推行厂务公开的企事业单位都实施了公开制度。以点带面,推动甲田缝纫机有限公司等125家非公企业基本建立职代会制度。(5)抓帮困和再就业。在开展“一日捐”活动中,全区68
895名干部职工共捐款182万元;为1
657户患大病重病的困难职工和劳模,开展子女助学和生活帮困,金额达129.7万元;对患重病、90岁以上、低收入的退休职工家庭发放生活帮困金和医疗帮困金23.64万元;区总工会机关干部开展“一对一”帮困;协助政府推进“4050”工程,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使2
150名困难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为全区56 882人次的职工办理各项补充保险,全区18
356名城镇退休职工全部纳入住院补充保险。(6)抓精神文明建设。举办了“松江区五一文艺晚会”;开展建文明班组、做文明职工和“双文明”立功竞赛活动,评选出松江区文明班组66个,红旗文明岗33个;举办元宵晚会、各类棋牌、桌球赛等。(7)抓工会经济事业。开展技协有偿服务,发展工会三产事业。与科委、水务局、工商联、永丰街道等联合创办的松江高新技术园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8)抓自身建设。坚持区总工会党组中心组双月定期学习和工会干部的学习例会制度。
(莫永涛)
青浦区总工会
主席:吕健康 【概况】青浦区总工会有直属单位57个,其中有12个镇工会,19个局、总公司、工业园区工会工作委员会,26个直属工会。全区有基层工会18
242家,其中联合工会32家,包含小企业17 866家,会员总数170
248人。区总工会机关设四部一室:基层部、保障部、经济部、法律部、办公室,所属有青浦、朱家角两个工人俱乐部。(1)在全区职工中广泛开展以“我为家乡建设作贡献”为主题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据统计全区有420个基层工会开展了这项活动,占应开展单位数的82%;参赛职工达到7.3万人,参赛率达到81%以上,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31万条,开展技术革新项目1
500多项。(2)抓组建、抓运作,非公经济工会工作上了一个台阶。根据新建企业持续发展的形势,在提前实现“两个基本”完成目标以后,坚持不懈地抓非公经济企业工会组建,使新建企业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同时在抓好组建的基础上,着力抓运作。全面推行由区总工会制定的《青浦区非公经济企业工会运作试行办法》和《青浦区私营经济开发区工会联合会运作试行办法》,区总工会抓了50家骨干企业工会运作的试点。经过调查研究,制定下发了《青浦区上级工会代表下级工会做好维权工作的试行意见》,帮助指导基层工作做好维权工作,逐步消除工会“不转”、“空转”现象。(3)建立维权机制,依法保障职工的基本权益。继续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把这项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到年底,全区已有17
471个企业建立了平等协商机制、签订了集体合同,建制率达到94%。全区12个镇建立了镇政府和镇工会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及时反映职工的呼声和要求,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基本权益。(4)做好事、办实事,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继续深入开展帮困送温暖活动,全年帮困职工人数达到9
418人,帮困金额达496万元,工会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25期,有1
006名下岗职工参加了培训。建立和完善20个工会再就业基地,扩充了工会再就业信息队伍,帮助954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截至年底,特种重病保障人数达到31
893人,在职住院保障人数达到26 785人,退休职工住院保障人数达到14 408人。
(程天爵)
南汇区总工会
主席:薛兴龙 【概况】南汇区总工会辖有各委、局、镇、直属公司工会61个,基层工会2 106家,工会会员92 892人,其中女会员49
655人。区总工会机构设办公室、保障部、退管部、基层部和事业部,直属事业单位有4家工人俱乐部。(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积极推进机关人事制度改革,区总机构由4部2室精简为4部1室,机关编制减至13人。对撤两建一乡镇工会重新建制,并帮助指导其及时召开工代会。对新当选工会主席开展了多方面的业务培训。(2)探索多渠道工会维权方式。一是全面建立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五种工作机制。二是全面完成八项工作达标任务。即工会组建率达到95%以上,入会率达到95%以上,新建工会组织同步完成集体合同签订工作,建立镇级三方协调机制,建立村级企业联合工会,建立镇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立镇工会法律援助中心或援助工作站,建立镇工会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检查监督工作。工业总公司和建设委员会为困难企业女职工出资体检。专项检查共查出各种病例15种,涉及3
060人;四是妥善处理来信来访工作。全年共收到来信38件,来访36次,其中集访5次,集访人员144人。来信来访办结率为100%。(3)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探索企事业民主管理途径和方法。认真抓好以召开职代会、行使职代会职权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工作。国有集体企业职代会召开率达97%,事业单位职代会召开率达95%;调整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对厂务公开提出了“三突出一规范”的工作要求,并进行抽查;建立了南汇区非公企业民主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了非公企业推进民主管理制度经验交流暨动员大会。提出了推进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方法;对第二批参与非公企业民主管理试点的100多家单位行政、工会干部进行了培训;在100家单位进行了工资谈判试点。(4)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150多名职工参加了“工商管理”(初级)资格培训班。现已全部转入了高一层次学历进修。积极开展“两法一条例”宣传学习。下发了学习与宣传贯彻“两法一条例”文件,1.5万名职工、经营者参加学习测试。(5)大力开展职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建、创、做”活动为主要载体,使“建、创、做”活动与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创建融为一体。评出60个班组为“区文明班组”,21个岗位为“区红旗文明岗”。(6)开展安全教育,发挥技协作用。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主题,狠抓“安全生产月”活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6月9日,在浦发银行广场组织了“安全生产”咨询活动。在参加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中,荣获郊区组第二名;发展技协事业,开展技协服务工作。(7)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成功举办了“康桥杯”职工乒乓球赛;大团工人俱乐部举办退休职工象棋赛;组队参加了市十二届运动会的广播操赛;组队参加职工健身操比赛;组织开展“百万职工健身行”活动;邀请上海工人文化宫茉莉花艺术团来南汇举行文艺献演。(8)坚持“送温暖”工程,开展为老服务活动。区总工会共为困难劳模、特困职工830人发放各类补助金30万余元。各级工会组织共发放扶助帮困款294万余元,发放慰问救助物资达10万余元。广泛开展“一日捐”活动,共捐得款项43.9万元。职工参加各项保障机制的总人数达近4万人次。1
205名生病住院职工享受了90.75万元理赔金额。2.2万名退休职工得到了165万元的医疗赔付。
(唐龙标)
奉贤区总工会
主席:黄金泉 【概况】奉贤区总工会辖委、局、镇工会及直属工会56个,基层工会2 476个,其中独立工会839个,联合工会256个,职工107
167人,会员92
978人。区总工会工作机构设办公室、基层工作部、法律保障部、事业部、女工退管办。直属事业单位有奉贤区工人文化宫。6月26日,召开了奉贤区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区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1)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为主的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全区举办各类培训班1
029期,有30 226人(次)职工接受了培训;全区有424个基层企事业单位,16 007名职工参与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竞赛活动;全区有9
547名职工参与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共提合理化建议2 456条,被采纳的678条,被实施的541条,创造经济价值310万元;年内有3
517名职工获得了技术等级证书,其中中级工1 041人、高级工247人、技师2
017人、高级技师212人。(2)以推进送温暖和再就业为主的实事工程成效显著。一是深化送温暖。年内全区共有315名特困职工得到了区总工会职工救急济难互助会的救济,发放金额15.75万元,各级工会帮困送温暖人数达到3
126人,发放救济慰问金131.29万元,对214名特困职工子女发放了12.66万元的助学救济款。二是推进补充保障。全区共有52
641人参加了上海市在职职工住院、特种重病和退休职工住院保障计划,参保金额达到445.51万元,其中在职职工住院参保30
472人,参保金额168.59万元;特种重病参保5 007人,参保金额30.04万元;养老参保4 056人,参保金额181.35万元;退休职工住院参保13
106人,参保金额65.53万元。理赔人数3
745人,给付金额176.99万元。三是促进再就业。区总工会采取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等措施,扶持发展女职工再就业基地30个,493名下岗女职工重新实现了再就业。年内区总工会还出资扶持奉贤工具二厂创办再就业生产基地,使20名协保职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3)以抓机制建设入手,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维权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区16个镇在健全三方协商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年内全区签订集体劳动合同532份(累计签订集体合同3
000份,覆盖职工90 999人);工资性集体合同247份,覆盖职工34 988人。年内区总工会还会同劳动、卫生等部门组织劳动法律专项检查,全区有1
600家企业进行了自查自纠,对179家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限期整改29家、行政处罚18家。年内区总工会接待来信来访104人次,调处劳动争议案16件。(4)以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建设为重点的非公企业民主管理有了新的突破。年内有192家非公企业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316家非公企业推行了厂务公开制度。(5)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得到了加强。8月份区总工会机关完成了机构改革,一些年轻工会干部走上了部室领导岗位,完善了目标管理等各项制度。乡镇区划调整后,区总工会及时对新上任的工会专职干部进行业务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年内区总工会还举办了三期《工会法》、《上海市工会条例》专题学习班。
(沈永明)
崇明县总工会
主席:黄炎明 【概况】崇明县总工会辖有委、局、乡、镇工会26个,直属工会35个,基层工会1 557个,职工69 537人,其中女职工33
512人,会员61 580人。555个基层工会中,有私营企业联合工会29个,涵盖企业490家,职工6 128人,会员4
826人。县总工会机构设办公室、组织民管部、宣教生产部、法律保障部。直属事业单位有两个工人俱乐部和一个法律咨询服务所。所内设有职工技协办、退管办、保障服务处。年内,崇明各级工会为适应崇明大开发、大发展需要,着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加快“四有”职工队伍建设,共组织和参与培训职工1.98万人次,全县共有100个单位组织了84个项目的操作比赛,参与的职工达6
760人次,有效地提升了职工的技能水平,增强了职工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出发,切实加大工会组建力度,14个乡镇已全部召开了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镇工会班子。119个有各类村办企业的行政村中,已有30个建立了联合工会,75家村级企业建立了独立工会;强化依法维护职能,促进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全县已建工会的企业100%签订集体合同,11个乡镇建立了三方协商机制和工会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签订了乡镇社区区域性集体合同,占乡镇总数的79%;以厂务公开、职代会等工作为抓手,切实加强企事业单位的民主制度建设,在公有控股企、事业单位继续巩固、完善厂务公开的基础上,已有51家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厂务公开试点,并在139家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了职代会制度;积极探索多层次的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在继续做好市职工保障互助会三项保障计划参保、续保工作的基础上,年内推出了《崇明县职工特种重病团体互助医疗保障计划》和《崇明县职工门诊(住院)医疗补充保障计划》,从而使职工因病就医得到更多的保障。2002年县总工会被评为工会组建和民主管理工作先进、推进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先进、女职工工作先进、上海市“百万职工大练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上海市百万职工和经营者学习贯彻“两法一条例”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和实施送温暖工程十周年先进单位。
(陈进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