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上海工会的国际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一是经济全球化对工会的国际工作提出了现实的挑战,二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工会的国际工作形成了较大的压力,三是上海新一轮的发展对工会国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上海不少工会干部对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特征、后果,特别是对工会的挑战不很清楚,对国际劳工领域的通行规则不太了解,对中国工会参与国际劳工事务的情况也知之不多,缺乏和跨国公司资方以及外国工会打交道的思想准备和实际经验。因此,建设一支了解国际工运、熟悉国际劳工领域的通行规则、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会干部队伍成了当务之急,也成了工会国际工作光荣而急迫的任务。在市总领导和各级工会的支持下,2002年上海工会的国际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了为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后的工会工作服务、为工会工作一定程度上的国际化服务、为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当前形势的工会干部队伍服务的力度。接待工作是工会对外交流的基础工作。全年接待海外工会来访团123批,1
526人。在大量的接待活动中注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业务的交流以及工会对经济全球化对策的探讨。重要客人有世界劳联代表团、美国劳联-产联代表团、美国老龄工作者访华团、德国五金工会代表团、德国化学工会代表团、奥地利五金工会代表团、瑞典五金工会代表团、丹麦综合工会代表团、丹麦五金工会代表团、埃及邮政工会代表团、新加坡工会百人访华团、日本钢铁劳联大型访华团、意大利米兰市总工会代表团等。此外,为纪念中日恢复邦交30周年,市总工会和有关产业工会邀请日本大阪、横滨、神户等14个友好工会以及友好人士共88人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纪念活动。出国考察和境外培训是工会干部了解外部世界、参与国际劳工事务的捷径。全年出访、考察、培训共64批,239人,为历年之最。由于社区工会的建设是今年市总工会重点工作之一,今年组派了两个团组去欧洲考察,10多名街道工会主席开了眼界,感到收获很大。基层民主建设始终是工会工作的热点,年内组派了一个大型团组去德国作了为期三周的培训。德国工会的特色以及德国大中型企业的职工参与给培训团成员以很大的启发,尤其是企业委员会的职工参与和企业监事会的职工参与,从两个层面上保障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利,被称之为“劳资共决”。产业工会年内也组派了8个出访团,和国外对口工会作了十分有益的交流。举办中外专家和工会干部参加的工会热点问题研讨会是近年来工会国际工作的一种较好的形式。年内市总工会和有关产业工会先后举办了10多个内容不同的研讨会,如中日专家和工会干部的“老龄化社会对策”,中美学者和工会干部的“养老金体制改革”和“公共风险管理”,中德学者和工会干部的“经济全球化和工会工作”、“劳资共决和劳资政策”、“职工董监事的沟通”和“工会的妇女政策”,丹麦工会的“如何当一名基层工会干部”报告会等。部分研讨会较深程度地涉及发达国家工会和中国工会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同立场,有时辩论激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上海工会干部参与国际劳工事务的能力。上海工会的对外关系也有重要突破。3月,应英国职工大会西北地区(利物浦)和西班牙工人总联盟加泰罗尼亚地区(巴塞罗那)的邀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包信宝率团第一次访问了英国和西班牙,使上海在国外的友好工会增加到17个。市教育工会和市港务局工会也分别与澳大利亚和韩国的同行建立了友好关系。市总工会推荐的日本友人、北海道日中友好道民会议首席代表、北海道劳济理事长古川隆之被市人民政府授予白玉兰纪念奖。为了使上海广大工会干部比较系统地了解国际劳工事务,市总工会国际部今年编印了《国际工运知识》一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际工运形势、经济全球化和工会工作、国际劳工组织和劳工标准、部分西方国家的劳动法规、部分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状况和工会运行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工会工作的经验,受到工会干部的欢迎。国际部负责人还在市工人文化宫向上海企业民主管理干部作了《WTO和国际劳工标准》报告会。同台、港、澳工会交流的增多也是今年上海对外交流的一大特色。年内接待了20多批台、港、澳工会参观团,重要的有台湾劳工界“五一”交流团、高雄市总工会访问团、台湾汉声合唱团、香港海员工会参观团、香港政府物料采购供应主任协会访问团、香港食物环境卫生工会参观团以及澳门工会交流团等。上海工会也作了回访,如市总工会回访台湾高雄市总工会,宝钢工会也首次访问了台湾省最大企业之一的中钢工会。
(赵顺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