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工会经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经审工作取得新进展:(1)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认真开展对2001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根据全总及市总有关规定,市总经审办认真负责地履行了对市总2001年工会经费收支决算的审查监督职责,从预算的编制原则、经费的使用方向到具体收支项目的测试、评价等都加大了审查监督的力度。经审结果是:2001年度财务部加大收缴经费力度,圆满完成了收缴经费任务,经费支出管理严格,经费使用方向坚持为职工服务,保证工会重点工作的需要。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真实、安全并有效增值,对部分暂付款及暂存款进行了清理,代管经费手续齐全,会计基础工作比较扎实,肯定了财务部在收据使用、管理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同时针对暂存暂付款、代管经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审计建议,为市总经审全委会审议市总2001年经费收支决算提供了可靠依据;统一了市总直管单位基建项目和维修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并开展了后续基建工程款审计。与事业部联合印发《上海市总工会所属企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维修改造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暂行办法》,对市总工会所属企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维修改造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工作进行规范。年内共委托审计局所属工程造价事务所对度假中心沙家浜有关基建工程项目、市总机关办公地点装修工程、黄山休养院改造工程进行了委托审计,约核减工程款200万元,核减额占总工程款的10%;开展对技协联合审计调查,提高技协财务管理水平。3月份与技协办联合分别对金山区总工会、黄浦区总工会、南汇区总工会、住总集团公司工会、上海电力公司工会、建设工会职工技协200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并延伸调查了上述六家工会所属基层职工技协的2001年度财务收支状况,再与部分区总工会对有关账册进行调查核对,着重对财务状况、管理规范、财务收支、税收缴纳等情况进行审计调研。检查中发现了未及时办理工商登记;成本核算欠准确;管理费返回过高,现金发放手续不全;投资核算不规范,长期应收账款未及时清理;固定资产未设明细账管理;“四技服务”项目较多却全部不签订合同等问题。市总工会和区、县、局(产业)工会两级经审会先后对3
200户基层单位行政计拨工会经费和解交工会经费的情况进行了审计,共审出欠交、漏交工会经费(指40%部分)541.14万元。经上下各级努力,已催交到账388.28万元,补交率71.75%;先后对81户直管单位进行了以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年度审计,审计覆盖率达65.85%;100%的单位开展了对工会专项基金的审计。通过审计,为工会挽回经济损失262.63万元,其中基建核减216.24万元;经审计,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1
012条,纠正违纪现象139个,违纪金额68.47万元,加强了对全市工会经审会工作的指导、服务,坚持依法审查监督,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提升经审工作的整体水平。(2)规范审计操作程序,提高审计监督质量。继续实施对所有区、县、局(产业)工会经审会的抽查验收工作,组织了21位工会经审业务骨干,抽查了35家单位,18家单位达到90分以上,占被抽查单位的54%。为了保证经审规范化的顺利开展,各被考核验收工会的领导及经审人员都给予高度重视,确定工作目标,制订培训计划,卢湾、纺织工会经审办等单位还结合实际,自行设计了一些审计底稿,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检查中发现经审审计程序规范化有待提高、经审力度有待加大、经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经审信息化管理有待推进等方面的问题。(3)加快软件开发,推进工会经审信息化进程。与市信息中心联合开发研制的全市工会经审软件,添加全总经审办下发的经审操作规程文件,增加了离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审计报告的样本,便于区、县、局(产业)工会对照操作,统一全市的经审会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格式。重点开展对全市工会经审干部经审软件操作应用培训。全市有60户区、县、局(产业)工会全部安装上了这套软件,提高了经审干部的工作效率,推进了工会经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4)加强培训,提高办事效率和业务水平。4月、9月市总经审办委托工会管理干部学院举办了22、23两期经审干部岗位培训班,有70家单位295名学员经考核取得岗位证书;50个区、县、局(产业)工会先后举办85期经审业务培训班,共有2
805人次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经审干部素质,优化了经审干部的结构,建立了一支以专业人员为主体,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队伍,提高了工会经审干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杨永平) |